引言
雪境红外相机拍摄:当棕熊闯入房屋后
从北京到三江源,追豹逐梦
雪境创始人尹杭,受访者提供
在北京四合院的角落里,小土坑的旁边,蹲着几个聚精会神的小孩。
土坑里,几只小虫缓缓蠕动。从趴着的小孩背影里,能看见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姑娘,那就是尹杭。
尹杭说,她从小就很喜欢动物。小学时,尹杭无意间看到一部纪录片,里面有个短头发、穿迷彩服的大姐姐,抱着一只可爱的大熊猫宝宝。“有一天我也要这样!”尹杭说,这话至今家里人都还记得。
(吕植老师在野外照顾熊猫)
2009年,尹杭走进了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她的“老板”,就是当年电视上抱大熊猫的女孩——现在的大熊猫保护专家吕植。
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的尹杭,本科是生态学专业。
(左一为尹杭,摄影:扎西桑俄堪布)
2010年,尹杭第一次赴三江源野外考察,一夜大雪过后,项目团队按计划分成两个小组,出发寻找雪豹的痕迹。尹杭所在的小组没有发现,正准备折返时,收到了另一组的消息——沿着雪豹的脚印,找到了它栖息的山洞。
尹杭和同伴马上掉头,花了3个小时才到达洞口。
雪豹足迹,摄影:扎拉,受访者提供
到了窄小的雪豹洞口,尹杭把头挤了进去,调整了下手电筒:
雪豹侧身躺在角落里,通体蓬松的灰白皮毛上散布着圆环状的黑色花纹,随着呼吸有节奏地起伏着。尹杭始终记得,与那头美丽“大猫”近在咫尺的感觉,不是恐惧的战栗,而是因自然的神圣而感到的震撼!每一寸肌肤,都兴奋地颤抖……
(山洞里的雪豹,摄影:扎拉,受访者提供)
雪豹难得一见,被称作“高原的隐士”,而尹杭在短短几年内,就与雪豹邂逅4次,这是她至今都非常骄傲的事,也是她认定的与雪豹的缘分。
也正是因为雪豹,开启了尹杭对人兽冲突议题的思考与探索。
索日,三江源年保玉则的一户牧民,养了290多只羊,不出售,仅供一家7口人食用。
但不幸的是,他家附近的山洞里住着一窝雪豹,短短3年时间,他家的羊就被雪豹捕食的只剩50多只。
索日家的羊群,右侧来自年保玉则生态保护协会
于是,索日雇来猎人,准备射杀雪豹,在猎人准备开枪射击的瞬间,雪豹妈妈发现了猎人,跳到小雪豹和猎人中间,猎人又将枪对准雪豹妈妈。
那一刻,索日迟疑了。想着自己家的5个孩子,想到同为父母的母雪豹失去孩子的痛苦,他阻止了猎人。
还有一次,尹杭去一个牧民家访谈,牧民指着一只小羊说,雪豹昨晚刚刚吃了她的妈妈。
说罢,拿着羊妈妈的头走向小羊,小羊声嘶力竭地叫了起来。
那一瞬间,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小羊的痛苦。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
被熊毁坏的门/被熊咬死的小牛犊
让当地牧民给自家牛羊买保险的方式,弥补野生动物捕食家畜带来的损失。
一开始,保险基金运作还算顺利,但渐渐发现,这种外来资本的介入,似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雪豹为了自己的孩子来吃羊,牧民为了自己的生计养了这些羊……
牧民们信仰“众生平等”,可是为什么雪豹和羊却不能得到平等对待?
雪豹和羊都想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该如何平衡这样的矛盾?
雪豹和人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扎根高原社区,做人兽冲突的破解者
2014年,尹杭30岁。
而立之年,尹杭的目光掠过雪豹跳跃时那优美的弧度,开始投向更深远的未来。
这一年,雪境诞生了。
初心是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雪域生态系统,为每一个生命共享雪山圣境而努力。
尹杭在和一位玉树囊谦县牧人交流中提及棕熊,他说:“我既不喜欢棕熊也不讨厌棕熊,但是我特别害怕它。以前老百姓有枪,也没有熊进房子,但现在棕熊是保护动物不能打。”
2019年雪境关注到了在高原地区日益严峻的“人熊冲突”。
在过去二十多年里“人熊冲突”在青藏高原不断升级,原本与野生动物共生共存的本地人看待棕熊的态度也发生着变化。
与野生动物们共处于高原山川中世世代代的囊谦果永村牧人,有着与这些动物共存的传统智慧,棕熊被视为这片土地的“土地主”。同时,棕熊也被视为道德审判的“法官”:如果哪户人家被棕熊破坏了房子,造成了人身伤害,村中都会觉得这户人家做了不好的事情。
然而,从近十年前,村子里的棕熊逐渐增多了。棕熊喜欢上了牧民的冬季定居点,因为夏季牧民外出游牧,无人留守的房屋内储存着大量的酥油、炒面(炒青稞粉)。
棕熊也喜欢一些加工食品的味道,例如方便面袋子等散发的气味等等。慢慢地,棕熊越来越不怕人,越来越习惯人类食品的味道,最后闯入牧民们的房屋。
在初到果永村时,牧人尼玛略带着愤怒与无奈地说道“难道现在家家户户都做了坏事,熊要惩罚我们每一户人家吗?”
被破坏的房屋
自成立起,尹杭带领雪境团队便在扎实的社区工作中探索出一条基于社区与当地传统生态观的综合缓解路径。
工作初期,雪境从了解了牧户现在已有的防护措施及其有效性开始,再对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例如是否存放食物在房子里,垃圾的处理方式等进行调研,也向当地人了解了他们对于棕熊的看法和故事,以便明确当地牧人开展缓解措施的意愿。
进而与囊谦在地社区环保组织合作,设计出“以社区为基础的人熊冲突缓解方案”。第一年在社区大会上选出21户牧户为防护试点,并选择了“刺绳围栏”作为房屋防护措施;2023年又扩展了22户试点牧户,其中有5户联户牧户 选择了电围栏进行防护,到今年共对229户开展了防护措施……
安装刺绳围栏与电围栏
缓解人熊冲突,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
复杂的“人兽冲突”更无法一劳永逸地“解决”,只能持续不断地“缓解”。在雪境的防熊试点牧户家,就曾有一头棕熊“破解”了坚固的围栏,在土墙上挖了一个洞钻进了屋内,动物的学习能力不容忽视,它们的行为和习性也在随环境逐渐改变。
防护设施的建设只是一小步,社区内的使用者持续做好设备后期的管理与维护才是防护的关键,投入大量资金建设高质量防护设施,因后期维护存在漏洞导致无法持续运作,将前功尽弃,无法持久回应社区的需求,人熊冲突的缓解也将因此被阻断。
在防熊这条道路上,雪境不断探索实践。
通过挨家挨户的访谈,走访150 户牧民,梳理和学习各种措施的经验和教训,完成了超过3万字的调查报告《行远自迩——缓解人熊冲突与中 国案例报告》, 在青海祁连山和玉树囊谦做的防熊措施,也已经初见成效 。
《行远自迩——缓解人熊冲突与中 国案例报告》
在“人与动物如何更好共存”这条路上,雪境也一直在努力。
雪境在搭建藏区文化的桥梁,把本地传统的生态文化观通过自然绘本、纪录片等方式传递出去,也将世界各地自然保护的有效方式通过“云讲堂”,藏汉双语的文章传入藏地。
雪境希望唤起每个人对“人兽冲突”议题的关注,共同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共同守护藏地每一个生命,携手为所有生命创造一个共享的雪山圣境。
点击进入腾讯公益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