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杰:基于自然和生态的甘加本土草原治理 丨 雪境云讲堂No.32回顾
文摘
社会
2024-05-06 12:21
北京
本期内容来自:雪境云讲堂32期
分享主题:基于自然和生态的甘加本土草原治理
分享嘉宾:桑杰
编辑整理:雪境志愿者 刘辰
桑杰:“这次就是和大家聊天也谈不上什么分享,讲讲做了什么事,探索的路上经历了什么……”甘加草原自然资源丰富多样,93%以上的草原覆盖,其中包含湖泊、溶洞、森林、沼泽、岩石等。野生动物有雪豹、黄毛猫、马猞、兔狲,它们都在甘加草原留下了足迹。还有每年黑颈鹤、黑鹳、灰鹤等鸟类迁徙会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甘加当地现有13个部落村,后期划分成了7个自然村。每个部落村都有自己的独立草场。草场是以部落村为单位共用,没有分到牧户。更适应当地的一种管理机制。在甘加草原附近有座非常有名的拉卜楞寺。可以说拉卜愣寺发源于甘加草原,当然这一说法也在当地有不同的意见。因为拉卜楞寺的创建者出生于甘加草原一个叫“哇代”的村子。该村现在也是七个自然村中的一个行政村。创建者是第一世嘉木样大师,就是现在的“瓦带的瓦”在藏文上是同一个字。他出生后从甘加草原徒步前往拉萨,在拉萨成为了一名德高望重的高僧,带了许多学者回到家乡创建了拉卜楞寺,寺庙的选址在当时一名叫“卡加”的部落首领的冬季牧场,由此才把甘加草原说成是拉卜楞寺文化的发源地。拉卜楞寺不仅是一个寺庙,也是一座学术基地,被称为“世界藏学府中国拉卜楞”。另一个称号就是“藏学的哈佛”。(桑杰师父自嘲在这个学术基地中扮演着一个“不务正业”的僧人角色。)
关于大家熟悉的“扎西德勒”,三大藏区之间的语言体系丰富,交流存在障碍,但是“扎西德勒”这四个字哪里都听得懂,其表达的意思有两层:藏地文化的三观也包含在其中,自然观与主观角度讲分类为动物与非动物:情——内在生物的安宁幸福(有生命的,可以动的动物);“扎西德勒”里的“扎”是形容在同一个平面上,展开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物体。比如把草原作为一个平面,上面的各色花朵,牛羊马,人等等,说明着世界的多样性。“西”是吉祥的意思,“德” 既有安宁的含义,“勒”有善妙的意思。总之是一种非常好的寓意。“善觉”萌芽在2015年,桑杰师父因时轮金刚法会返回家乡,亲眼看到了草原的变化——变得陌生了:草场退化、遍地垃圾等。同时了解到每个村都有自发组队建立的垃圾清理的环保志愿者队伍。2016年,善觉甘加环保团队在甘加13个部落村环保小组的基础上成立。先后开展了六个板块的活动:垃圾回收分类,生态文化游学,野生动物调查与保护,环境与文化教育,羊毛毡手工艺品制作,草场治理信息梳理等主要活动。整个过程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作为土生土长的牧民,当养育了我们的自然资源出现了问题,我们应该站出来解决问题,团队就抱着这种心态前进着。当地的牧民,200多个志愿者,每个领域都有相关的核心成员。三江源设计师联盟的老师们在线上支持我们。在2015年的时候,加上甘南政府推动下,成为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点。牧人志愿者们从2010年前后开始进行捡垃圾小组行动,在2017年申请到了阿拉善SEE创绿家的项目资助。在经历过培训后发现之前的垃圾治理存在很多问题,焚烧垃圾与不能焚烧垃圾的填埋环节存在不科学治理。焚烧对于空气的污染,填埋对于地下水的污染。之后开始进行了科学环保的垃圾分类,一边对外学习交流,一边探索合适处理方式。善觉的手工羊毛毡产品取名为“卓贝罗罗”意思为牧人的宝贝,做的都是在地小动物的文创产品。卓贝罗罗的LOGO由三江源设计师联盟的黄莹老师设计。看似两只羊,藏文“罗罗(ལོལོ)”文字上半部分笔画写法形似“羊角”。其内涵有为牧人带来生计,增加人们对自然的关注,表达了我们文创产品想要传达的理想状态。2016年开始对垃圾回收进行调查,城市化的生活用品涌入草原,草原环境难以消化,团队想到一个办法就是自己动手制作不产生垃圾的产品,我们邀请到上海附中工学院的几位毕业生来到当地设计产品,他们精心给我们设计了22种款式,由于大家都没有接受过手工艺品制作的培训,导致产品制作不精良,这次尝试最后的结果不太理想。直到2019年夏天,三江源设计师联盟的羊毛老师前来给我们进行羊毛毡制作的培训,进而进行手工产品的研发,2019年冬天设计师联盟联系到可可老师,继续为我们进行针刺羊毛毡手工产品的培训,在之前做过的培训基础上以当地野生动物为主题的文创玩偶诞生,这些产品一直延续至今。我们的产品设计理念是想把保护环境从被动变成主动,野生动物玩偶给牧人带来了新的手艺和新的收入,算是一种与野生动物的互动,满怀感恩与爱惜的心情。最近进行的产品迭代,可可老师设计了纯羊毛制作的草原猛禽——大鵟,作为草原的鼠兔猎手,食物链的顶端,这款产品也衍生出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出关于草场退化,是否真的为鼠兔泛滥导致?这一观点还是存在争议。(该问题在后面草场治理板块进行讨论)从生态游学考虑,一个多样性的窗口它有输出也有输入,输出的是当地的文化和当地人们与动物和谐共生,保护环境,共享同一片草原的思想,通过生态游学传播给外界的人。输入的是人员和资金的补给。所以我们的口号是:“就地取材,自我造血”,做事情要考虑事成的条件和需要的资源,当然首先考虑的是我们自身有什么可利用资源。生态游学的“学”就是体验参与当地的文化,比如参与手工产品制作的环节,参与牧区日常农活等,来到当地旅游是双重收获——收获了美景与环境保护的意义。同时在2013年善觉团队开始给学校捐书,给优秀的师生颁奖,提供教具等,到了2018年把之前的活动和自然教育、文化教育结合到一起。还在上海益优青年服务中心“来自大山项目”的支持下给当地的孩子们增添了才艺课堂,刚开始做的是曼陀林,在歌词中有许多热爱自然、感恩自然相关内容。大约2019年开始,我们设计了黑帐篷课程,一个学年两个学期八节课程,共有84个孩子完成了这门课程。为什么设置这门课?源自孩子们因学习离开家乡,对于家乡的了解越来越少,对于自然环境的感恩之心也随之淡化。基于这些,我们认为趁孩子远离家乡求学之前,给他们留下家乡各方面完整的印象。以黑帐篷制作为媒介,它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事物,也是游牧民族的家,它的制作材料是牦牛毛。为了牦牛能到水草丰富的地方吃草,它又变成牧人可移动的家,这是一种适应自然的生活方式。随着社会发展,黑帐篷已经逐渐减少,这也意味着存在过的游牧文化的消失,对环境热爱和保护的缺失,所以黑帐篷课程是很重要的。该课程的老师是我们当地的核心成员周特加。这门课程自2019年至今(除疫情期间外)没有停过。在我们捡垃圾的过程中,遇见了许多野生动物,其中还有濒危物种,最开始谈不上保护,只是一种监测,发现后上传到网上。黑颈鹤、黑鹳、灰鹤三种鸟类出现在同一片湿地,而且湿地上垃圾很多,从此后我们定期会来湿地捡垃圾。有了这些契机我们也开始对其他野生动物进行监测,在这个过程中很有意思的是一次我对牧人的访谈:“在13个部落村里,你们所在区域岩羊是最多的,那它们和你家养的羊在吃草方面会有矛盾吗?”“这个问题我没办法,它们是吃草的,我家羊也是吃草的,大家都是一片草原上的生物”我发现,牧人们没有把这矛盾当回事。之后我和团队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实践。在2017年发起了雪豹的调查项目,2018年发现了雪豹的踪迹,因为有牧人汇报家畜被不明生物攻击了,他们也叫不出名字。我们调查过程中记录下相关影象给当地牧民科普保护动物。基于甘加草原的治理模式,我们非常幸运地申请到了质兰公益基金会的资助。这是一个三年的项目,每三年一轮。第一年项目,对草原猛禽大鵟做了基本的了解,以及大鵟和鼠兔之间的关系,做了知识手册普及相关知识;第二年项目是对30多名牧人访谈,整理了甘加草原当地的传统知识为基础的草场治理手册《来自甘加的声音——本土生态知识概览》;第三年主要对手册进行藏译,对草场退化黑土采取了种草和安置招鹰架等修复措施。甘加的草场治理模式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模式,它是基于自然和基于社区的。●春季牛羊身体最虚弱,而且多在这时产仔,牧人会进行补饲,夏季牧场草长好后才会转场过去。●夏季大部分村子都转到山上避暑并给牛羊吃对身体好的草,有时在牧场内部还会再转场,夏季属于给牛羊贴膘的季节,牛羊身体逐渐变好。●秋季牛羊的身体最好,肉和奶也最有营养,牛羊也是这时候出栏。●冬季牧场一般再位于平原定居点附近,牧人会根据家畜种类分别进行补饲,会限制每天放牧时间,牛羊身体逐渐变差。●每个部落村的草场所有人共用,不存在围栏等明显边界。●配额(羊单位)指社区根据每年草场生长情况确定全村草场能够承载的牲畜总量,按草场面积或全村人口进行分配。草场管理机制会在考虑这些传统的集体活动基础上进行,基于此在不同的部落村里面组建不同的小组。●一村几个大组,轮流负责传统活动和临时活动,少数服从多数。●各村小组组成不同,社区内部推选(全部是村委会成员)。●一年开两次草场管理会议,讨论畜量(配额),转场时间,牲畜放出时间,少数服从多数。值得欣慰的是上图右边的证书,我们当时以手工产品和野生动物大鵟与当地草原食物链的关系,还有可持续的绿色发展这样一个方式去申请并通过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100家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