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流量,不要命?!关于禁止投喂野生动物的倡议

文摘   2024-09-01 10:02   北京  

本文作者:可欣(维儿巴 志愿者)


编辑整理:狐狐



短视频的兴起让人与野生动物相遇的故事得到即时分享与传播,生动真实的画面让遥远的自然世界仿佛触手可及。

然而,并非所有的故事都是美好的。


投喂棕熊视频:要流量,不要命?

近期,在微信视频号、抖音等平台,可以看到不少游客与大型猛兽棕熊的过度“亲密”的接触。 

视频中,有的游客摇下车窗,拿着饼干对慢慢靠近的棕熊呼唤着“快来,快来”,在离车极近的地方进行投喂。
更有甚者,在无防护的情况下手持食物吸引棕熊。视频里的棕熊看似笨拙而缓慢地捡食投在地上的食物,在靠近到一定距离后,猛地跃起,扑向投喂的人,视频在晃动的画面和惊呼中戛然而止。
类似的视频还有很多….



无论是出于善意还是满足个人好奇心,投喂野生动物,不仅威胁游客自身安全,也会对野生动物乃至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在今年7月,三江源国家公园也发布了《关于严禁投喂野生动物的通告》(点击文字可查看详情),明确表明:为了保护游客的自身安全,保持宁静的自然环境以及野生动物的安全,禁止投喂野生动物。



投喂野生动物:“好心”办坏事

人们常以投喂野生动物作为联结自然的途径,认为是一种善意的释放,然而,随意投喂野生动物有着以下潜在危害:

1

威胁人身安全

以棕熊为例,成年雄性棕熊的平均体重可达130-400kg,奔跑时最高时速接近60公里/小时,拥有长达8厘米的指甲和40多颗锋利的牙齿,可以轻易击碎动物的头骨。除了惊人的攻击力,部分极聪明的棕熊可能展现具有策略的伪装行为,正如前文视频中所展示,棕熊可能先以看似友好无害的姿态让人类放松警惕,随后在确认自身处于有利攻击位置时,迅速发起突袭。

2

增加人兽冲突风险

长期接受投喂的野生动物可能会对人类及其食物产生依赖,甚至主动接近人类栖息地寻找食物。这不仅加剧了人类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冲突,还可能对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3

传播潜在疾病

一方面,投喂野生动物会增加人类感染人兽共患病的风险。以喜马拉雅旱獭为例,近年来已有多起游客因投喂旱獭而感染鼠疫的案例被报道。另一方面,投喂点可能造成动物大量聚集,增加了动物间传播疾病的风险。

4

危害动物健康

人为投喂的食物往往不符合野生动物的营养需求。

以西藏棕熊为例,其野外食谱主要由旱獭、鼠兔等构成。而人类投喂的面包、饼干等食物往往高糖、高盐、高脂肪以及具有添加剂,易造成野生动物肥胖,影响心血管健康,还会造成骨骼变形、脱毛、器官衰竭,甚至死亡等严重危害。

5

影响生态系统平衡

人为投喂会改变野生动物的自然觅食行为和生存策略,导致某些物种数量激增或锐减,进而影响到其他物种的生存和繁衍,引发整个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失衡。


雪境倡议


因此,针对部分游客户外投喂棕熊等野生动物,并在短视频平台传播,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雪境在此倡议:

1.注意人身安全

●户外遇到猛兽有风险,应提前了解并熟悉活动地区的野生动物习性与风险等级,做好防护。(野外遇到棕熊怎么办?请点击参见👉雪境的防熊手册
遵守安全指引,不擅自进入未开放或警示区域。

2.尊重野生动物

 尊重野生动物的自然习性和生存空间,不投喂、不挑衅、不驱赶。
保持安全距离,借助望远镜、长焦相机进行非接触式观赏。

3.敬畏自然,爱护环境

 践行“无痕旅游”,户外活动后,自行带走所有垃圾,并丢弃在指定垃圾处理点。
保护生态环境,不采集、不破坏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

4.传播科学理念,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加强对社交媒体平台的审核与管理,减少投喂野生动物、萌化野生动物等不良引导性视频的传播与扩散。
增加野外遇到野生动物的安全防护、生态环境保护等科普内容的创作与传播,提高公众素养,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让我们保持敬畏之心,尊重野生动物的自然习性与生存空间,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资料:
徐爱春.青藏高原同域分布的藏棕熊、雪豹生存状态、保护及其生态学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代云川. 三江源地区人熊冲突特征、风险以及驱动因素研究[D]. 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20.



GangriNeichog雪境
雪境生态宣传教育与研究中心,2014年在青海省注册成为一家民间的自然保护机构。我们这群年轻人不止于热情并脚踏实地。在中国西部山区丰富多彩的自然圣境中,“雪境”希望为每一个生命都可以公平持续地共享自然所带来的福祉而努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