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年是黑色素瘤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人更可能出现免疫系统衰老,从而导致肿瘤免疫逃逸,且不同年龄组间黑色素瘤的生物学行为、发病机制和预后方面存在差异。与高加索人种相比,中国人黑色素瘤以肢端黑色素瘤为主,老年黑色素瘤可能表现出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吴曹英等分析了新疆地区老年黑色素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老年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吴曹英1 杨永婷1 王春2 申耀元2 贾卉卉1 李婷婷1 赵娟1 康晓静1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性病医学诊疗中心 新疆皮肤性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新疆皮肤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 83000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病理科,乌鲁木齐 830001
【引用本文】 吴曹英,杨永婷,王春,等. 老年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5, 58(1):40-46. doi:10.35541/cjd.20240343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3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经临床及组织病理明确诊断的非老年黑色素瘤(< 60岁)与老年黑色素瘤(≥ 60岁)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卡方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两组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生存曲线并行log⁃rank检验,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临床和病理变量与总生存期的关系。![]()
![]()
结果显示,纳入233例皮肤黑色素瘤患者,年龄(60.3 ± 14.7)岁,60 ~ 69岁为发病高峰。非老年组102例(43.8%),老年组131例(56.2%)。老年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活跃比例(P = 0.040)、Ki⁃67指数≥ 30%比例(P = 0.010)、Charlson合并症指数(P = 0.002)高于非老年组,而BRAF/KIT/NRAS突变率(P = 0.003)、接受手术治疗的比例(P = 0.034)、接受辅助治疗的比例(P = 0.042)均低于非老年组。两组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χ2 = 6.10,P = 0.014)。性别、转移与否、伴发溃疡与否、远处转移与否、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肿瘤分期、Charlson合并症指数、Breslow厚度是影响老年黑色素瘤患者总生存期的重要预后指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男性(P = 0.015,HR = 4.622,95% CI:1.352 ~ 15.798)、有远处转移(P = 0.013,HR = 9.844,95% CI:4.621 ~ 59.763)、Charlson合并症指数≥ 3(P = 0.038,HR = 3.149,95% CI:1.067 ~ 9.294)是影响老年黑色素瘤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
![]()
图1 非老年(< 60岁)与老年(≥ 60岁)黑色素瘤患者172例生存曲线分析 非老年组总生存率高于老年组(log⁃rank 检验,χ2 = 6.10,P = 0.014)
因此,与非老年黑色素瘤相比,老年黑色素瘤患者表现出更高的Ki-67指数、更高的Charlson合并症指数、更低的手术比例、更低的辅助治疗比例等。男性、有远处转移、Charlson合并症指数 ≥ 3是影响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
本号为《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微信公众号,任何报刊、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在未征得本编辑部同意的前提下,不得对本号原创作品进行转载、摘编(个人微信进行转发,分享,不受约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