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基于地域特色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与出圈路径探索——以巫山博物馆为例

百科   2024-11-02 09:00   山西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摘 要]以巫山博物馆为例,探讨了如何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文创产品的开发过程。巫山博物馆通过将本土的山水风光、历史文化以及民间传统相融合,打造了理念创新并制作精良的文创产品,深受市场关注,这个举措进一步丰富了当地文化的底蕴。
[关键词]地域特色;博物馆;文创产品;出圈;巫山博物馆
[中图分类号]J50-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7556(2024)10-0079-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付燕.基于地域特色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与出圈路径探索:以巫山博物馆为例[J].天工,2024(10):79-81.

一、基于地域特色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
(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巫山博物馆作为呈现巫山历史文化的载体,凭借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根基和文化底蕴,为文创产品的设计与推广提供了无价的财富。巫山博物馆珍藏了大量展现巫山地区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物品和素材,既有200万年前东亚最早人类使用的简单石质工具,也有大溪文化的彩陶以及夏商周以来地域特色鲜明的青铜、陶俑和鎏金铜饰,是长江流域文明辉煌灿烂的见证。这些艺术品不仅仅是珍贵遗产,更是激励设计师产生新颖且富有创意的产品设计理念的灵感宝库。迄今为止,巫山博物馆共开发了200余种文创产品。例如造型生动、惟妙惟肖的“骨雕神鸟像”摆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西周时期的雕刻艺术特征,获得了重庆市“特色文化新产品”奖,同时期的“百寿碑系列产品”获得“重庆首届十大文博创意产品奖”。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给巫山博物馆文创工作注入了灵魂。
(二)大溪文化的创意延伸
大溪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重庆巫山大溪遗址而得名,是长江中上游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是我国长江流域古文明的发祥地和著名的原始社会古文化遗址,也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母系社会的重要遗迹,于2021年成功入选我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大溪文化陶器常见横人字形纹、条带纹和漩涡纹。在原始社会,尽管物质条件有限,但人们对美的追求从未停止。大溪陶器上精美的花纹,既是对生存环境的再现,又承载了人们对生活的赞美与期望。借助博物馆的宝贵库藏,设计师得以深度钻研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并巧妙地将这些文化遗产融入文创产品设计中。举例来说,通过模仿大溪彩陶的技艺,我们能够打造彰显巫山特色的陶瓷艺术珍品,开发别具一格的“溪”世珍宝——大溪遗址考古盲盒,这是由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首次携手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巫山博物馆联合开发的专业考古盲盒系列首款(可穿戴)产品。以大溪遗址考古发掘的专业性、配合三峡工程建设文物抢救发掘的紧迫性作为盲盒设计亮点,突出考古盲盒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发掘出来的文物还可作为首饰进行佩戴,可玩可看,还可以用,真正让大溪文化活起来。
这类融合了巫山深厚历史底蕴与文化特色的创意商品,不仅向世人展示了该地区的历史脉络,更在凸显地方文化独特性的同时,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三)馆藏鎏金铜饰的数字文创首秀
东汉西王母镂空鎏金铜棺饰是巫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棺饰中西王母端坐于青龙、白虎上,身穿长帔,头顶华盖,面目秀美大气。长江三峡巫峡十二峰最著名的山峰——神女峰,就是巫山神女的化身。三峡地区一直流传瑶姬消灭十二恶龙、派神鸦为行船指点航路,为人间耕云播雨,为百姓治病、育种灵芝的传说。瑶姬为民造福,日久天长,便化作长江三峡的神女。在此基础上,随着元宇宙的不断升温,数字技术和文化旅游密不可分,在万物皆可元宇宙、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以东汉西王母镂空鎏金铜棺饰为主,以巫山神女和巫山博物馆主体建筑为元素的鎏金铜饰数字文创产品——巫山博物馆电子纪念票应运而生。在此之前,巫山博物馆与烟台市博物馆签订合作协议,在烟台市博物馆将他们的展品带向巫山时,巫山博物馆也策划将“鎏金岁月——巫山博物馆馆藏鎏金铜饰展”送往烟台,以推动两地的文化合作。
数字文创产品是区块链存证技术与优秀文化数字作品相结合的跨界创新,基于区块链存证技术,让每位游客在“巫山博物馆”小程序即可购买、鉴赏和分享,获得极具纪念意义和珍藏价值的巫山博物馆数字化文创首秀产品,获得“智能化、体验化和沉浸化”的数字文创“新三化”文旅体验。本次文创设计通过巧妙构思,以珍贵馆藏与地域文化元素碰撞数字技术,形成颇具影响力的文化符号,借此吸引民众的注意力并获得他们的喜爱。
(四)龙骨坡文化活化利用
1984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研究员黄万波教授发现的204万年前的龙骨坡“巫山人”化石,是东亚地区最早的古人类化石,这一发现动摇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说法。因为地处温和湿润、雨量充沛的亚热带,龙骨坡遗址自古以来就是各种动植物栖息的家园与种库,截至2023年,龙骨坡遗址共采集包括小种大熊猫、巴氏剑齿虎、华南剑齿象、祖鹿等在内的动物化石117种、石器1 000多件。
以龙骨坡所发现的小种大熊猫、巴氏剑齿虎、华南剑齿象、祖鹿等动物形象为主,打造简单的龙骨坡动物群文创。通过精练的线条设计,还原动物美感,同时强化人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及自豪感,将龙骨坡动物元素巧妙融入文创产品设计中。据大数据分析,2023年博物馆游客年龄分布为:00后占比30%,90后占比25%,在博物馆游客逐渐年轻化的趋势下,简单大方、具有文化和故事的刚需文创产品始终能激发当下博物馆游客的情感共鸣,深层次地触动他们的内心,协助他们在商品中探寻那份难以割舍的欲望,进而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基于地域特色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出圈面临的困境
(一)知名度低
地处三峡腹地的巫山博物馆,虽然独具地方文化特色,却鲜为人知,这导致其在文创产品市场营销中面临重重困境。因知名度尚显不足,大量游客对巫山博物馆的设立一无所知,从而对其文创产品缺乏足够的关注和购买欲望。这使得博物馆文创产品在市场上鲜有突出展示,难以吸引游客的目光。
(二)关注人数少
作为三峡文化的宣传阵地、巫山文化的展示窗口,2023年巫山博物馆进馆游客达到13万人次,作为中国神经末梢的县级博物馆已经在满负荷运载,但在中国14多亿人口的基数上,游客数量并不算多。尽管有个别人对巫山博物馆有所了解,但真正意义上关注并乐意购买其文创产品的游客寥寥无几。这表明,尽管我们的文创产品已经引起了一定的注意,但其潜在的市场需求相对较小,这一现实限制了文创产品在市场上的推广和销售业绩的提升。
(三)缺乏创意人才
当前,在做好文物保护、文物研究、文物“活态”展示等工作的同时,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严重缺乏或设备不足始终是区县级博物馆绕不开的难题。在开发具有文化特色的创意产品时,设计师需深度探究地域文化的精髓和独特性,同时掌握市场动态,紧跟时代潮流。但是本地区严重缺乏对本地文化深刻理解和洞察市场动向的创意人才。若缺乏专业的设计团队,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创新和品质将受到影响,从而对市场竞争力和销售业绩产生消极影响。
(四)缺乏品牌塑造
悠久的龙骨坡文化和璀璨的神女文化、大溪文化都是巫山的特色文化,在文创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特色化品牌塑造成为关键。文化资源整合不足、市场需求和定位不清晰,甚至文创产品开发、市场推广等方面的资金需求都限制了特色化品牌的塑造。
(五)缺乏创意
大量区县级博物院在开发文创产品过程中,常常不能彻底发掘产品的创新理念,这个问题亟待解决。尽管某些文创产品在外观上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吸引力,但其文化价值和历史深度不足,难以真实反映地区的文化特质和历史传承。例如,大量文创产品仅仅停留于表层文化标识的利用,没有深入挖掘并赋予其文化内涵。
(六)市场定位不清晰
现如今,在文创产品开发领域,诸多县级博物馆面临市场定位不明的问题。由于未能深入洞察目标市场的具体需求和审美取向,部分文创产品的市场定位不够精准,难以形成极强的市场竞争力。例如,某些文创产品由于目标顾客泛化,导致其在市场推广中无法有效突出自身的独特魅力。
三、基于地域特色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与出圈的路径
(一)深度挖掘地域文化元素
巫山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拥有龙骨坡遗址和大溪遗址衍生出来的龙骨坡文化和大溪文化,还有璀璨的神女文化,它们早已成了巫山的文化名片。自宋玉在《高唐赋》《神女赋》中塑造出“巫山神女”这一形象,此后,对神女的想象和故事便层出不穷。陆游在《入蜀记》中写道:“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 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 。”通过将这些古老的传说和地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巫山的文化魅力得以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激发了人们对巫山文化的认知和情感。
巫山是渝东门户,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富裕之地,拥有国家级非遗1项、市级非遗17项、县级非遗80项,龙骨坡抬工号子、巫音、皮影、刺绣、巫山烤鱼、踩堂戏等诸多非遗经过无数代人的传承,彰显了巫山人民对于精致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而且还有“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的三峡移民精神和“不甘落后、不等不靠、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下庄精神,向世人展现了巫山独有的文化风貌和人文精神。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把握好这些特有的文化元素,让文创产品不仅仅是营收增长的重要方式,还是提升博物馆整体形象、价值和口碑的最佳途径。
(二)创新设计与高品质制作
巫山的文化底蕴、历史脉络和自然风光是设计者必须研究的课题。我们可以从重庆的自然风光、古典艺术等多个方面开展创意设计,从流传千古的神话传说中汲取灵感,打造出蕴含巫山之美的独创性产品。例如依据传说绘制的、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的3册连环画《巫山神话》,展现了以巫山神女十二峰为原型塑造的“红叶雕刻”“双面刺绣”以及以馆藏藏品为模板创作的形象逼真且富有活力的“东汉庖厨俑”“骨雕神鸟像”“百寿碑”。
科技的进步为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借助3D打印和虚拟现实技术,文化创意产业能够获得前所未有的创新要素,增强自身的独特性和魅力。
在制作文创产品时,必须确保从概念形成到最终制造的过程连贯,这就要求设计师与制造者密切合作,使创新理念得到完美呈现,进而实现设计环节与生产流程的无缝对接。
(三)多元化宣传与营销策略
首先,可以利用传统的信息传递渠道。在艺术馆内开辟一个专属区域来展示文化创意产品,并计划性地开展各种宣传活动,通过艺术馆的线下平台、印刷宣传品以及广告牌等向人们详细介绍这些文创产品的独特之处,从而激起游客的兴趣。
其次,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借助网络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小红书等,呈现文创产品的图像及相关信息,讲解其背后的故事,与观众开展互动对话,进而提升其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最后,加强与旅行代理商的合作。通过与地方旅游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引入创新性文创产品,使之成为旅游活动的一部分,精心打造深度的文化体验和独特的旅游线路,以此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博物馆欣赏并采购文创产品。
(四)品牌联合与跨界合作
首先,巫山文化元素众多,有麻辣鲜香的巫山烤鱼、炕洋芋、翡翠凉粉等,拥有独特的风格,可以利用这些文化元素打造具有地区特点的文创产品。例如,为这些巫山特色食品设计独有的商品包装、精美的餐具用品,让巫山人认可本地文化,让外来游客在欣赏巫山云雨的同时更能享受美食。好的文化创意产品不仅能沟通古今,还能实现雅俗共赏,它不是浮于表面的符号,而是能走进大众生活,影响大众生活。
其次,与在线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利用网络平台资源,进行联合营销及线上宣传。通过打造一个独特的网络虚拟空间,将巫山博物馆的文创产品陈列于知名的在线购物平台,并借助社交网络的广泛影响力,深度开展市场推广活动,从而赢得人们的喜爱,并激发其购买欲望。
四、结束语
巫山博物馆在追求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创新及市场拓展方面,彰显了其突破常规的思维模式和强劲的发展势头,凭借独特的设计,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但巧妙地运用品牌联合与跨界合作的商业策略,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显得迫在眉睫。
在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文创产业要依靠创意者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对文化资源进行挖掘与重塑,生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丰富大众生活、创造社会财富、促进经济发展,这样“文化+科技”“文化+区块链”“文化+人工智能”“文化+互联网”的文创产业会获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毛严艺,朱晓君,张超,等.地域特色原材料的现代文创产品设计[J].学术与实践,2021(1):98-103.
[2]张彩英.“众筹+社群”:地方博物馆文创产品研发推广策略研究[J].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2017(1):95-102.
[3]杨莹.博物馆的主题陈列与地域文化传播[J].大连城市历史文化研究,2020(00):280-286.
[4]王云龙,陈理娟.博物馆对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路径探讨:以西北大学博物馆为例[J].西部考古,2019(1):328-334.
[5]房慧.社区营造视域下龙潭客家文创产品设计研究[J].工业设计研究,2022(00):154-163.
作者简介:付燕,女,1982年生,重庆人,本科,文博馆员8级,研究方向:文物、文博。
作者单位:巫山县文物管理所(巫山博物馆)

编辑:乔彦鹏

《天工》杂志

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2095-755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14-1374/J

2018年度中国最美期刊

RCCSE中国准核心学术期刊

CACJ中国应用型核心(扩展)期刊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并州北路31号

电话:0351-8362625

天工杂志
传播中华工艺美术文化,推广中华工艺美术技艺,挖掘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助推工艺美术品牌打造。( CN14-1374/J)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