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以“刺绣基础”课程为例

百科   2024-11-17 08:00   山西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本文刊登于《天工》2023年第24期72-74页,知网、维普、万方、超星、龙源等网站全文收录。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钟瑷.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以“刺绣基础”课程为例[J].天工,2023(24):72-74.

[摘 要]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重要人才培养模式,其主要目标是通过改革和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来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在这个背景下,高职艺术类专业课程也需要思考如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刺绣基础”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刺绣专业课程相结合,从专业的角度挖掘和提炼刺绣文化中的思政元素,并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课程思政;艺术类专业;刺绣
[中图分类号]J5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7556(2023)24-0072-03

基金项目: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委托课题“传统工艺的现代学徒制传承模式研究”,2020005;2021年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课题“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研究(以刺绣设计与工艺专业为例)”,JGKT-2021006。

一、思政教育融入高职艺术类专业课程的重要性
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进一步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这为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总体目标,同时也为思政教育融入艺术类专业课程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教学相融合协同育人,不仅充分发挥了艺术类专业课程的美育功能,拓宽了艺术教育的研究视角与范畴,同时也有助于改变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教学模式,丰富了思政教育的内涵。
在此背景下,我们以“刺绣基础”课程为例,这门课程是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中特高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群的核心专业之一。我们积极探索和运用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确保思政教育贯穿于每一堂课,深刻影响每位学生的内在成长。
二、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现状分析
(一)强调技能培养,忽视价值引领
在传统的艺术类专业教学中,绝大多数专业教师将主要关注放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提升操作技能上,对思政教育的认识通常局限于认为这是思政教师的责任范畴,而非自己的职责,导致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彼此分离。但事实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包含很多环节与要素的复杂性教育活动,这种局限性观念忽略了教育的整体性与综合性,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实际上应该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深入挖掘艺术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课程内容待完善,缺乏思政元素挖掘
目前,高职艺术类专业课程在融入思政元素方面还有改进的空间,这主要表现在艺术类课程内容设计中未充分挖掘思政元素。这些课程侧重技能和创造力(72页完,下接73页)的培养,却忽略了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许多专业课程只将思政教育视作附加项,而不是整个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为此,要在艺术课程教学改革中进行创新,明确整体教学目标,整合教育资源,建立艺术课程评价标准,解决目前教学方向不明确、思政内容融合度不高以及全方位育人效果不佳等问题。
三、现代学徒制背景下课程思政融入艺术类专业课程教学的策略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技能传授方式,教师的指导对学生的思维、道德、情感等各个方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学校和企业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和开展技能培训,还要注重思想品德、职业精神等的培养。
(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课程思政意识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对学生的道德和思想观念的培养。建立课程思政意识是转变教学观念的关键,它要求教师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使其贯穿于专业知识的传授中。
在这一教育理念下,教师要根据不同艺术类专业的特色和优势以及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同时科学合理地拓展专业课程的深度、广度和温度。在进行“刺绣基础”课程实践时,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鼓励学生传承和弘扬劳动精神,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以及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教师注重思政元素的融入,将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
(二)可以提炼课程思政元素,优化课程内容
梳理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是推进课程思政工作的基础。专业教师需要深入挖掘与“刺绣基础”课程相关的思政元素,如职业素养、工匠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并致力于构建具有独特课程思政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
1.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包括行为、态度、价值观、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操守、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自我管理和职业发展规划等内容。培养职业素养需日积跬步,教育者要将思政教育融入高职教育,重视职业素养与技能,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2.工匠精神
培养工匠精神始于对未来行业和职业的深刻理解,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定位、职业理想、职业规划,培养他们具备践行工匠精神的积极情感、自觉意识,以及用技能报效国家的理想。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入刺绣非遗传承人的成长故事,学生通过故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探索故事所蕴含的珍贵品质和精神理念,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年轻人。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苏绣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文化的精髓。向学生讲述苏绣历史,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传统素材设计刺绣文创产品。将这一宝贵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可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苏绣在当代传统工艺产业中持续绽放光彩。
(三)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方案
针对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行为表现和学习特征,专业课教师应该精心研究和设计教学方法,以更全面、更科学地实现培养学生的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实践性教学、案例研究、互动式教学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此外,教学计划的调整也需要考虑到新的教育趋势和技术发展,以确保学生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四、“刺绣基础”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
“刺绣基础”课程是我校刺绣设计与工艺专业的核心课程,注重传统技艺教学的价值重塑、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融,在润物无声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课程由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共同开展,优化刺绣教学集体教研制度,德技并修,从价值、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维度,将刺绣文化融入专业教学,优化课程文化内涵,创新课程教学方法,科学全面地进行教学评价,形成《刺绣课程思政教学大纲》,助力新时代刺绣技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一)以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为主线,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
刺绣设计与工艺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刺绣基础”“刺绣技法”“国画白描”“装饰设计”“专业考察”等。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刺绣基本针法的技能,提升他们的刺绣针法表现能力,以及将苏绣针法的理论知识和绘画基础知识融入刺绣制作过程中的能力。此外,学生可以参观刺绣艺术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苏州镇湖刺绣小镇等,以深入了解刺绣产业链的运作和发展历史。这些实地考察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刺绣行业的现状和前景,还能让他们明白苏绣在整个刺绣领域的地位,以及未来发展所需的优势和改进点。
(73页完)
在“刺绣基础”课程中,学生学习的主线依然是专业知识层面和技能操作层面的提升和优化,在知识层面,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建立对苏绣历史、文化传承和艺术特征等理论知识的基础理解;在技能层面,通过刺绣工艺学习,掌握基本针法操作要点和针法运用知识,并能通过对一幅画稿的分析,判断适合的绣制针法并且进行针法结合操作。教师有意识地挖掘学习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将培养探究意识、问题意识与批判意识等育人目标隐性融入课程中。

图1  “刺绣基础”课程思政建设重点及目标


(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选择适当素材承载思政元素
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提升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刺绣大师邹英姿从6岁开始随母亲学习,长大后跟随刺绣大师王祖识深研刺绣技艺并且勤学苦练。多年来的潜心研修使邹英姿在继承传统刺绣工艺的基础上博采众长,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从传统纳鞋底的方法中提炼与创新刺绣技法,发明了“邹氏滴滴针法”。自2011年起不断探访敦煌,历经5年、1 400多个日夜、300余万针复绣敦煌《凉州瑞像图》作品,并成功复原了失传已久的唐代“劈针绣”。这种毅力和对工艺的热爱展现了她对艺术的忠诚,并向学生传达了坚韧不拔的品质,启发学生在他们所学的领域中追求卓越,不断创新,坚守信仰,对自己所热爱的事精益求精。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使他们更加富有创造力和毅力。
(三)注重价值引领,在教学情境中激发、引导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把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教师转化为具有共情能力的学习同伴,通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阶段性评价等方式,深入研究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审视教学经验,持续改进教学方法,以更好地迎合学生的需求。教师结合企业案例创设教学情境,在课堂上进行情境导入,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享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
(四)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持续深化课程的数字化改造
创新信息化教学形式,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提升课堂互动性和趣味性,促进学生深度参与。如在师生互动型课堂教学中,讲解苏绣常用装饰纹样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可使用刺绣虚拟仿真课堂,使学生充分了解苏绣的艺术特征和刺绣技艺,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设置课后话题讨论,强化课程思政的持续作用。另外,教师也可以定期收集学生对课程思政的建议和反馈,总结学习成果,充分发挥互动型教学模式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课程思政在时代变革中的前沿性和实用性。
五、结束语
目前,我校“刺绣基础”课程思政改革成效显著,立足苏锡常都市圈工艺文化特色,突出非遗传统技艺与职业能力共同发展的特色,从能力培养出发优化教学计划,以能力为本位构筑课程体系,突出高技能、应用型、会研究的人才培养,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注重工艺美术技能技艺培养,注重现代艺术设计对传统工艺美术的转型提升,加强刺绣艺术及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兼顾优秀传统文化的通识教育,加强新材料新科技的运用。教学团队已初步探索思政教育的切入点,教学成果初现。未来,团队将继续协作,不断改进教学,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目标。
参考文献:
[1]楚国清,王勇.现代学徒制中工匠精神的态度学习内涵与思政策略[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22,36(1):1-6.
[2]姚永泳,卞观宇.“课程思政”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课程的研究[J].才智,2022(15):49-51.
[3]袁菁红.思政教育融入高职服装专业群平台共享课程教学的探索:以“服装面料与应用”课程为例[J].纺织服装教育,2021,36(3):230-233.
(74页完)
作者简介:
钟瑷(1990—),女,汉族,江苏苏州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工艺美术。
作者单位: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贾志花

《天工》杂志

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2095-755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14-1374/J

2018年度中国最美期刊

RCCSE中国准核心学术期刊

CACJ中国应用型核心(扩展)期刊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并州北路31号

电话:0351-8362625

天工杂志
传播中华工艺美术文化,推广中华工艺美术技艺,挖掘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助推工艺美术品牌打造。( CN14-1374/J)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