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浅谈当代景泰蓝的发展——传承不等于复制

百科   2024-11-17 08:00   山西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本文刊登于《天工》2023年第24期66-68页,知网、维普、万方、超星、龙源等网站全文收录。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张玉安.浅谈当代景泰蓝的发展:传承不等于复制[J].天工,2023(24):66-68.

[摘 要]我国工艺美术文化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结合传统工艺美术的特点来看,要想提高传承效果,就应对传承方式进行创新,而不是简单复制。
[关键词]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J5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7556(2023)24-0066-03

2023年,笔者参加了京津冀花丝镶嵌高级研修班,非常赞同周燕君大师的论点:传承不等于复制。
一、景泰蓝的复制与传承
 “一件景泰蓝,十件官窑器。”铜胎掐丝珐琅又称“景泰蓝”,它以“古玉般温润、锦缎般富丽、宋瓷般自然活泼”,呈现出一个新鲜奇妙的充满诗意与中国工艺之美的新世界,这是一个瑰丽有光的奇幻之境,历经千万条铜丝勾勒,千万点笔触点染,千万度炉火淬炼,终成稀世瑰宝,铺就传世佳话。但是纵观景泰蓝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成为稀世瑰宝,是因为它不断创新和改进造型、材料、技术、图案,力求符合各时代的审美需求,而不是简单复制原来的产品,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使民族文化形象得到展示,并且使人们更加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财富。
(一)何为复制
复制指依照原件(多指艺术品或书籍)仿制或翻印,类似现代词汇粘贴、拷贝、复印等。
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古老手工艺是珍贵宝藏,一直等待着被传承、被唤醒。唤醒、焕新,并非简单地“复制过去”,而在于用创新的思想、现代的手段进行转化,努力让它们融入时代洪流,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二)何为传承
传承泛指在师徒间传授和继承某种学问、技艺、教义等的过程,泛指对前人的经验进行传授和继承并发扬发展的过程。
传,一是指由一方交给另一方,如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由前一代传给后一代、古代传下来的文化遗产;二是指传授,如师传,师傅把自己的手艺传给徒弟;三是指传播,如宣传,把胜利的消息传遍全国。 
承,也有很多种理解,托着、接着、承担、承上启下、秉承等。
(三)复制与传承的关系
复制与传承的不同之处在于,复制是依照原件(多指艺术品或书籍)仿制或翻印。传承则是由上一代教给下一代,师傅把自己的手艺传给徒弟,后人则是托着、接着,承上启下、承前启后。
复制与传承的基础不同,复制只是依照原件(多指艺术品或书籍)机械地复刻、仿制或翻印,以参照物为基础进行重复制作。传承是在承接先人的技艺的基础上,依据当时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审美需求及新技术,设计、改进制作技术、作品材料、图案,创作出符合当时市场需求的新作品,这样才能承上启下、承前启后,才能把前辈的技艺继续传承下去。

《仿清掐丝珐琅壶》    张玉安/作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价值需求
(一)文化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群众创造和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之瑰宝,承载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是传统文化有效传承的一种纽带,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我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拥有着孕育于中华民族悠久、辉煌历史文化中的精神,激荡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前社会的价值,才能更好地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是中华文化绵延不断的需求。其中工匠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中坚力量,所以需要提升他们的文化自觉性,增强他们的保护意识,进而(66页完,下接67页)将精湛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给后代。
(二)经济价值
要想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落实到位,需要与市场联系起来。销售可为其发展提供经济支持,提高生产水平,增加从业人员的收入,也可以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利用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相应的条件,进而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于特定的文化土壤、文化环境和历史条件,有特定的内涵与表现形式。而要把它传下来,就不能不考虑今天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文化环境,以及人们的接受心理、授受条件。因此,在传承过程中,必须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原则、方法,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其中,传统景泰蓝在中国乃至世界独具艺术魅力,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市场需求的变化,这种技艺要求高、材料成本高、学习技艺难度大、时间长、从业人员逐年减少的传统景泰蓝技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产物,它不是机械的、不加鉴别的、没有选择的,它一定充满了“创造性”。正如克罗齐所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所以,文化传承是一个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但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而言,仅有转化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创新和发展。它要结合当今的生产力状况、科技发展状况、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文化欣赏消费状况,与时俱进,创作和生产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文化产品。因此,这个发展又是一个充满创新的过程。正是由于今天的创新,才形成了今天的时代风貌和时代特征,形成了中华文化的软实力。中华民族正是由于生生不息的创新,才形成了灿烂辉煌的文化长河。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
创新是最好的传承。创新是一个汉语词语,又称“剏新”,一指创立或创造新的,二指首先。出自《南史·后妃传上·宋世祖殷淑仪》:“据《春秋》,仲子非鲁惠公元嫡,尚得考别宫。今贵妃盖天秩之崇班,理应创新。”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拉丁语解释,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
创新是指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创新。创新在各个领域都举足轻重。
手工艺的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一部技术进步史。能工巧匠、匠心独运、巧夺天工等词汇都是用来描述工匠技术的。正如吴晓波所说,传承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今天中国的消费者喜不喜欢你保留、传承的工艺。如果他们喜欢,说明你符合这个时代的新审美;如果他们不喜欢,那么你可能就是要被淘汰的。日本的折井宏司说,一成不变正是传统工艺发展的桎梏,与时俱进与变化革新才是出路。要思考什么样的东西是市场和年轻人能接受的,审美在发生变化,我们的工艺也应当要有改变。
具体到景泰蓝这一传统工艺,如何适应当今社会的审美需求,这几年笔者也进行了一些探索。例如,笔者为国外酒店设计的用餐趣味摆件《蛙趣》系列,其中有蜡烛台、餐巾箍、红酒瓶塞、餐座名片夹、放大镜、餐具架、菜单镇纸。采用了传统掐丝珐琅技艺,(67页完,下接68页)结合了现代审美的要求和经济实用的设计理念,制作出一系列景泰蓝产品,赢得了客户,取得了经济效益。

铜胎掐丝珐琅茶盘《古韵》 张玉安/作


铜胎掐丝珐琅藏式《福寿》茶具 张玉安/作


五、传承的新模式
现在是快餐文化时代,人们很难认真看完一本书,然而传统技艺需要人们认识它、接受它、喜爱它,那么传统技艺如何适应新的时代,如何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精华、技艺传承下去,是每一个非遗传承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笔者也进行了一些尝试。首先,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相结合,制作出不同价位的作品,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例如,根据国外高端收藏客户的需求,制作了限量版景泰蓝家具系列,既传承了传统景泰蓝技艺,又符合西方文化特点,受到了客户的赞许和收藏,使他们在使用这些产品的同时,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巧夺天工的高超技艺,同时也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其次,根据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制作一些景泰蓝饰品,很受市场欢迎。
如何让更多人亲身体验传统技艺,使更多人了解传统工艺,喜欢传统工艺,同时结合现在人们喜欢自己DIY的特点,我们对近百道传统景泰蓝工艺进行筛选,选出两种相对简单的手工技艺,制作成DIY景泰蓝体验包,提供给不同年龄的体验者,使他们既可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了解景泰蓝非遗工艺的文化和历史,又可以体会到传统技艺的传承难度,了解传统技艺的复杂程度,从而使他们喜欢这种景泰蓝传统工艺。
以往“好酒不怕巷子深”,现在好酒也怕巷子深。过去只能通过广告、赞助等形式宣传传统工艺,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原来的宣传方式远不能满足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需求。多媒体的快速发展,为传统文化、传统技艺提供了更多、更快、更好、更经济的宣传途径。我们尝试采用数字方式,记录了传统工艺的制作过程,通过短视频、图像传播传统景泰蓝历史、制作过程,让全国乃至全世界了解中华文化、了解景泰蓝。我们认为这也是传承中的创新,而不是简单复制原来的景泰蓝历史、文化、图案、技艺。借助现代科技,通过不同的感官语言、视频记录保存传统技艺,同时利用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对传统景泰蓝艺术进行虚拟场景、三维动画设计,宣传、保护、传承景泰蓝工艺,让更多人体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使更多人通过各种形式加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了解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
这些新的宣传形式已经不是简单地复制、拷贝、粘贴传统景泰蓝历史、文化、图案、技艺,而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形成的传承创新模式。
综上所述,传承不等于复制,简单复制、复刻、复印、粘贴,只能短暂地保留传统技艺,可能会使这些传统技艺失传。在现代社会,对传统工艺的传承理念和传承方式应该不断变化,与其他的艺术形式相结合,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新材料,设计和制作具有传统文化符号和内涵且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工艺美术产品,使传统技艺可持续发展。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我们需要去粗取精,注重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优秀元素,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其进行优化创新,创作出更多优美、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工艺产品,满足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需求,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加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续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小彤,田静雯,周洪涛.中华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开发与高校传承人培养机制研究[J].包装工程,2022,43(S1):391-397.
[2]王菁.浅谈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传承方式[J].天工,2022(34):37-39.

  (68页完)

 作者简介:张玉安(1958—),男,汉族,北京人,硕士研究生,工艺美术大师、高级技师,研究方向:金属工艺。
 作者单位:北京华艺景泰商贸中心 
  编辑:贾志花

《天工》杂志

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2095-755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14-1374/J

2018年度中国最美期刊

RCCSE中国准核心学术期刊

CACJ中国应用型核心(扩展)期刊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并州北路31号

电话:0351-8362625

天工杂志
传播中华工艺美术文化,推广中华工艺美术技艺,挖掘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助推工艺美术品牌打造。( CN14-1374/J)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