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百科   2024-11-14 17:14   山西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本文刊登于《天工》2023年第23期45-47页,知网、维普、万方、超星、龙源等网站全文收录。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解雨.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J].天工,2023(23):45-47.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也能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基于其具有的重要作用,应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探讨了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的意义,提出了保护与传承的有效途径,包括构建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壮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行业的融合发展,深入群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旨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陶瓷;策略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7556(2023)23-0045-03

在世界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这些承载着历史、文化和智慧的传统元素,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消失和遗失的风险,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瑰宝,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日常生活中得以传承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为此,需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途径的探索,唤起广大民众的保护意识,希望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之下,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性文化成果的总和,包括各种形式的文化表达,如传统表演艺术、口头传统、民族风俗、手工艺技艺等。这一概念的明确定义和保护措施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制定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一定的差异,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被称为非遗,指的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并以活态形式流传下来,且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传统文化类型,且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包括传统表演艺术、礼仪节庆、民俗活动、手工艺技艺等。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应该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通过多样化的保护和传承策略,使人们能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首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维护全球文化多样性。在全球化的潮流下,许多传统文化面临失传的危机,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传统文化和技艺,能够确保各个社群独特的文化传统不被同质化,从而维持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助于增强文化认同感。在现代社会,多元文化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和认知,通过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能够找到自己的文化根基,有助于缓解文化认同危机,增强社会的凝聚力。一方面,社区凝聚力的加强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保障。传统技艺、庆典和社交惯例等的传承往往需要社区成员的共同努力,这促使社区内的居民共同合作,形成紧密的联系,培养出共同体意识,从而增强社区的凝聚力,有助于建设更加和谐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手工技艺、表演艺术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创意和经济潜力。通过支持这些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为社区提供新的经济机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总之,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关乎文化传统的保存,更是促进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的关键因素,这一过程不仅在理论上具有深刻的意义,更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实质性的支持。
(45页完)
三、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途径
(一)构建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
在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变得尤为迫切,构建完善的保护机制至关重要。
1.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
明确的法规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明确的保护标准和责任分工,使其在法治框架下得以有效保护。同时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可以落实保护政策,践行保护机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2.建立专业的保护机构和团队
专业的机构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资源,制定科学的保护方案,而且专业机构是拥有多学科专业人才的团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和价值,为保护工作提供专业支持。一方面,在新时代专业人员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更广泛地传播,且能够实现长期的保存,有助于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方式。通过评选、认定和登记,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更好的关注和保护,同时也为后续的传承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此外,社区也是非物质文化传承的主体,社区的积极参与对于保护工作的可持续性开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开展保护工作的过程中,社区可以通过与学校的合作,对社区居民进行教育和培训,让广大居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尤其是要向年轻一代传递非物质文化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对文化传承的关注和热爱。
3.制定鼓励措施,实施产业振兴
政府可以采取税收优惠、资金支持等鼓励措施,让广大群众和企业都参与到保护工作中,同时这也能够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产业的发展,为传承工作提供经济支持,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在新时代,通过这些实际途径,构建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机制,不仅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的全面开展,也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壮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
第一,新时代背景下,新媒体成为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利用新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和推广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保护。为了全面落实这一意见,媒体加强了宣传展示工作,向广大社会群众普及了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重要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达成了共识,营造了良好的文化保护氛围。
第二,为了壮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队伍,要以进校园形式进行宣传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一直以口耳相传和口传心授为主要传承方式,这些方式局限性太强,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传承。如果能够在幼儿园、中小学、大学等校园内开设相关的专业课程,或者是开设讲座,则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进行广泛、深入普及。尤其是对于幼儿园和中小学的学生来说,他们从小就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耳濡目染之下,更会加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可及保护欲望,这一举措有可能会培养出大量潜在的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员。例如,保定曲阳石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就与当地的小学共同组织了石雕讲座,为小学生讲述了石雕的起源以及雕刻技艺,让他们对石雕有了初步的认识。另外,曲阳汉风雕塑职业培训学校在政府的支持下,开展了免费的培训,鼓励广大青年积极参与培训,学习新技术,传承老手艺,促使曲阳石雕更好地传承下去。
第三,从政府层面来看,应该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表扬和鼓励,尤其对具有突出贡献的传承人,一定要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维护他们的社会声誉。另外,对于其中具有参政议政能力的人员,要将其纳入政协或各级人大中,以此为他们提供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声的机会和平台,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从上到下的全面保护和传承。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行业的融合发展
文旅融合已经成为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途径,一些石雕、剪纸、刺绣等非遗技艺都在旅游活动中得到了传播,这一模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提供了更大的发展舞台和空间,也找到了更新的传播渠道,例如剪纸、石雕等手工类非遗技艺都已经在当地的旅游产业中以旅游文化产品的形式出现。从以往的融合发展经验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产业融合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深度传播,让更多的游客有机会接触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设计出更新颖、更具有欣赏价值和参与价值的非遗旅游文化活动,进一步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广度和深度。例如,某些城市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中,打造出非遗展览馆、非遗体验馆等,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项目,并借助当地的环境和民众的力量,使这些非遗产品更加具象化、立体化,进而提升了旅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同时也提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效果。(46页完,下接47页)以湘绣为例,湘绣在当地具有很强的民族文化基础,而且经过优化和完善后,游客可以对湘绣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当地还组建了研究中心和文化研究队伍,并打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区,吸引和鼓励文化企业入驻园区,以此开创更多类型的文旅活动,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在非遗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过程中,离不开政府和旅游部门的支持,只有准确找出具有宣传价值的关键点,借助不同的传播媒介,如短视频、杂志、报纸等,并配以相应的旅游活动,才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四)深入群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到群众中,让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为深入和全面的了解,才能真正保护这一传统工艺。因此,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需要深入到社区,让群众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1.建立与社区的密切联系
了解社区对传统技艺的传承情况,与当地居民建立良好关系,通过座谈会、文化活动等形式,深入了解居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和需求,激发他们的保护热情。
2.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教育
通过举办非遗讲座、展览、文艺演出等活动,向社区居民普及非遗技艺,提高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
3.培训当地居民
以曲阳石雕为例,为了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需要让当地居民对其传承的重要性有所了解。针对这一问题,当地通过举办石雕技艺培训班,邀请资深工匠传授技艺的方式,使本地居民可以学习和传承石雕技艺,以此提高居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此外,为了强化当地居民对石雕的保护意识,还在社区内设立了石雕工作室、展示馆,展示传统石雕作品,而且在公共区域内也雕刻了不同的石雕作品,以此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了解。通过这些基层保护措施,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贴近群众,实现与社区居民的深度互动,促使他们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积极参与者,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氛围。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是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以曲阳石雕和湘绣为例,它们在与其他行业的融合中展现了巨大的潜力。首先,曲阳石雕在建筑装饰和文化创意等领域实现了融合发展,为传统工艺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在建筑装饰中,石雕可以应用于各类建筑的雕刻和装饰,从而为建筑增加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曲阳石雕的文化创意应用也得到了拓展,通过设计新颖的文创产品,使传统工艺更好地适应现代市场需求,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其次,湘绣在时尚、家居等领域实现了融合发展,体现了文化的多元性。湘绣的精湛技艺被引入时尚领域,成为高端时装和配饰的亮点,这为传统刺绣工艺注入了时尚元素,提升了其市场竞争力。同时,湘绣还在家居领域发挥了独特作用,成为家居用品的装饰和点缀,增强了家居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除此之外,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可以与科技进行融合发展。通过数字化技术,不仅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还为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例如,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消费者亲身体验这些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失传或消亡的危机,为了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实现长远的传承,需要加强对其的宣传与推广,增强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保护非遗的重要性。在这一过程中,应不断探索有效的保护与传承路径,采取多样化的方式,确保人们充分认可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而自发参与到保护工作中,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实现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解辉,张静.数字化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保护与传承[J].对联,2023,29(12):32-34.
[2]陈文新,黄一明.新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研究:以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珠光青瓷”为例[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3,41(2):101-104.
[3]屈轶.新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图像化传承及其价值[J].文化产业,2023(10):133-135.
[4]朱秋华.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23(1):97-100.
[5]张晓燕.新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探析[J].大众文艺,2022(23):3-5.
[6]胡静.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传统文化保护探析[J].文化学刊,2022(10):22-25.

  (47页完)

 作者简介:解雨(2000—),女,汉族,河北保定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文物与博物馆。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编辑:乔彦鹏

《天工》杂志

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2095-755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14-1374/J

2018年度中国最美期刊

RCCSE中国准核心学术期刊

CACJ中国应用型核心(扩展)期刊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并州北路31号

电话:0351-8362625

天工杂志
传播中华工艺美术文化,推广中华工艺美术技艺,挖掘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助推工艺美术品牌打造。( CN14-1374/J)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