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珐琅工艺在生活中的应用

百科   2024-11-17 08:00   山西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本文刊登于《天工》2023年第24期63-65页,知网、维普、万方、超星、龙源等网站全文收录。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张静思. 珐琅工艺在生活中的应用[J].天工,2023(24):63-65.

[摘 要]珐琅拥有悠久的历史,走进现代生活并不是意味着改变传统手工艺。传统手工艺中最优良的基因是不可改变的,结合当代人的生活习惯与审美进行创新。非遗保护既要传承手工技艺,又要有当代化的提升和变化。
[关键词]珐琅工艺;烧蓝;应用
[中图分类号]J5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7556(2023)24-0063-03

笔者有幸参加了2023年京津冀地区花丝镶嵌人才创新研修班,通过学习对花丝镶嵌工艺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对景泰蓝制作技艺也有了深刻的理解。
一、景泰蓝的起源与发展
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是我国著名的传统手工艺品,也是燕京八绝之一,得名于明朝景泰年间,且以蓝釉为其特点,在我国已有很多年的历史。它集历史、文化、艺术与独特的传统工艺于一身,古朴典雅,精美华贵,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元、明、清的历史变革中,勤劳智慧的工匠艺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灿烂的景泰蓝文化。它以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深刻的民族内涵闻名中外。他们用简单的工具锤击紫铜板制成胎型,手工把丝掐成花卉等各种类型的图案,用小铲填充各种彩色釉料,用炉火将釉料烧结在掐好丝的铜胎上,用脚踏带动轮轴转动并手持沙石木炭磨光。从事景泰蓝工艺制作的匠人们,每日循环着制胎、掐丝、点蓝、磨光、镀金等工序,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景泰蓝的灿烂历史文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这种以金属为胎填敷珐琅釉料烧制而成的作品是舶来品,但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艺术土壤上,很快就融会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风格,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景泰蓝桌子》    设计者:马克·纽森

制作者:张玉安、张静思等


二、珐琅的分类
珐琅根据其成分和烧制温度的不同,可分为硬珐琅、软珐琅、透明珐琅、不透明珐琅等。每种珐琅都有其独特的色彩和质感,为设计师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
(一)铜胎掐丝珐琅
铜胎掐丝珐琅,又名景泰蓝,明代景泰、成化两朝制作,制作方法是将铜丝捏成各种图案贴在铜胎上,然后进行烧制和打磨等工序。
(二)錾胎珐琅
在较厚的金属体上雕刻,使纹饰的轮廓突出,下陷处根据需要填充各种珐琅釉,然后进行烘烤、打磨、镀金等工序。
(三)画珐琅
直接用单色珐琅釉直接在金属体上作为底色,然后描绘人物、山水、花卉等图案。
(四)硬珐琅
硬珐琅是一种结合了玻璃质和金属氧化物的复合材料,具有硬度高、耐腐蚀、色彩稳定的优点,常用于制作珠宝、饰品等。
(五)软珐琅
软珐琅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具有质软、易着色、弹性好的特点,常用于制作工艺品、建筑装饰等。
(六)透明珐琅
透明珐琅呈现出透明或半透明的玻璃质美感,能透出金属底部的色彩,常用于制作高档的饰品等。
(七)不透明珐琅
不透明珐琅不透光,质地坚硬,可呈现各种颜色和纹理效果,常用于制作装饰品、陈设品等。

《景泰蓝沙发》 设计者:马克·纽森

制作者:张玉安、张静思等


三、烧蓝工艺的特点
烧蓝又称银烧蓝、银胎珐琅。早期的烧蓝工艺品是由清朝内务府、广储司设的“银作”来生产,这些工艺品都用来为王公贵族服务。追溯其渊源,这种银胎嵌彩、缤纷莹透的精致工艺,却是西方的舶来品。      烧蓝工艺,历史上一度为皇家专有,直到清晚期,民间银铺才开始烧制这种器皿。虽然已辗转到了民间,(63页完,下接64页但是烧蓝本身依旧具有雍容华贵、精益求精、昂贵考究等皇家宫廷的特色,体现了典型的皇家风范。由于烧蓝所用的“蓝”料只能烧制在银器表面,故称为“烧银蓝”。银蓝的釉料与景泰蓝的釉料不同,但两者技艺相似,银蓝烧出来的色彩具有彩画的透明感,色调爽朗通透,而且烧蓝后的“蓝”形成类似低温玻璃的块料。经过高温炙烤,器物的色彩发出玉一般的光泽,每一件作品仿佛都有了灵性。在烧蓝环节,不同的器形、部位、颜色等对温度的要求都不一样,需要对症下药、因材施“烧”,既不能破坏前面的底子,又要在后期加花儿,这就是古法技艺的神奇之处。1 000℃左右可以化白银,烧蓝要在700℃至720℃多次烧制而成,整个过程全凭经验来控制。如果温度没有掌握好,就会出现气泡或局部塌陷开裂及脱落等现象。烧蓝技艺属于制作难度相对较大的一种工艺,对艺人的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学徒时间长,正是由于很多匠人保留着对传承民族文化技艺的初心,那些珍贵濒危的非遗才能够薪火相传。
四、珐琅工艺在生活中的应用
珐琅工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早在公元前13世纪的古埃及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这种艺术形式。在古代,珐琅被广泛用于制作首饰、花瓶、餐具等装饰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艺术形式逐渐传播到其他地区,如古希腊、罗马和波斯等地。
走进现代生活并不意味着改变传统手工艺,传统手工艺中最优良的基因是不可改变的。非遗保护既要传承手工技艺和文化基础,又要有当代的提升和变化。重要的是把握好手工艺的核心,即使做任何适应现代生活的创新,也要保证传统手工艺的精良技艺与文化价值。在设计中采用珐琅工艺,是运用了景泰蓝当中的点蓝工艺,通过高温烧制使釉色和质地都发生美妙的变化。窑炉中炙热的高温把粉末状釉料变成了美丽的、透明或半透明的朦胧的玻璃制色彩。
(一)珐琅首饰
珐琅工艺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在这个工艺中,珐琅是一种由玻璃和金属氧化物混合物制成的装饰性材料,通常用于制作首饰和其他装饰品。珐琅工艺在现代首饰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因为它可以为首饰添加独特的颜色和纹理,同时也具有耐久性和耐腐蚀性。
在现代首饰中,珐琅工艺被广泛运用并受到人们的喜爱,它不仅可以增加首饰的美观度,还可以增加首饰的质感和价值。珐琅饰品是一场温度与色彩的探险游戏,因为烧制的温度和时长会让色彩具有不确定性,这也是珐琅工艺吸引大家的一个魅力点。烧蓝工艺可以用于各种首饰的制作,如项链、手链、耳环、戒指等。在烧蓝工艺的运用中,首饰的设计和制作都需要非常精细和耐心,因为烧蓝工艺需要多次烧制和打磨,才能达到最终的效果。许多珐琅首饰设计师将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与现代风格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时尚的首饰。例如,一些设计师使用珐琅来制作彩色的吊坠、耳环和戒指,这些珐琅首饰可以为任何服装增添时尚感。
在制作珐琅首饰时,设计师要先将珐琅烤成粉末状,然后与其他材料混合,如玻璃、铜或金。这种混合物被放置在珐琅首饰的基底上,然后烤热以达到融合的效果。一旦珐琅与基底融合,设计师就可以在珐琅表面上刻画纹理和图案,使其更具装饰性。烧蓝工艺的制作过程中,需要使用高温烧制,这使得珐琅工艺的制作成本相对较高,因此珐琅工艺的首饰价格也相对较高。但是,珐琅工艺的首饰不仅具有美观度和质感,还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因此成为收藏家的心头好。
珐琅工艺在现代首饰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无论是珐琅首饰还是其他珐琅装饰品,它们都可以作为家庭装饰品使用多年。
(二)珐琅装饰物
在室内设计方面,珐琅产品是一种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的设计元素。通过选用不同的珐琅制品,如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等,可以为室内空间增添自然、亲和力和时尚感。例如,在客厅中使用珐琅花瓶、灯饰和地毯等,不仅能装点室内空间,而且能有效减轻了室内空间的单调感。在厨房和餐厅中使用珐琅餐具能够突出主人的审美品味和艺术气息,从而增添了室(64页完,下接65页内环境的乐趣和舒适度。珐琅工艺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旨在展示珐琅工艺在当代室内设计中的独特价值。珐琅工艺不仅是一种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的材料,而且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和制作来营造令人愉悦的家居环境。

(三)珐琅家具
珐琅工艺在室内装饰中的应用早在明代已初见端倪,工匠们在家具上镶嵌珐琅片,其五彩斑斓的色彩也赋予明式家具别样的风情。清代中期开始尝试把掐丝珐琅应用于室内装饰,但因制作工艺繁复、成本极高,仅应用于宫廷皇家寓所和宗教场所内,如乾隆花园符望阁、雨花阁内的珐琅坛城等。
珐琅在现代家具上的应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珐琅直接烧制成家具,另一种是与木材结合,做表面装饰,传承传统精神,提升家具的文化内涵和附加价值。将珐琅与现代中式家具相结合,不仅为新中式家具创新提供思路,也是“轻奢”新中式家具的一次探索。
近几年,我一直与知名设计师合作,将现代简约美学引入传统景泰蓝工艺,制作了一系列大型家具类产品,如沙发、躺椅、桌子等,让宫廷艺术走进大众的生活,服务大众。制成品介乎于雕塑、家具与装饰艺术之间,犹如经过放大的珠宝。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产品的实用功能,产品从研发到上市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经历了“试错—修正—再试错—再修正”这样几次循环过程,从制作铜胎开始到最后完成每一道工序,都是在传统技艺基础上不断创新。
五、珐琅工艺的发展趋向
从历史价值来看,提升大众对传统珐琅艺术的认知,推动珐琅工艺传承。从文化、艺术价值来看,通过提高室内装饰艺术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从而使传统工艺美术焕发新的生机。从经济价值来看,探索传统珐琅工艺的现代应用,可以帮助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开发出新的应用领域,可以帮助传统工艺美术企业解决生存瓶颈。从实践价值来看,通过将珐琅工艺应用于室内设计中,开拓了传统工艺美术应用的内容和形式,为传承传统工艺美术文化做出示范性和前瞻性的研究和实践。
不论珐琅工艺运用到哪个领域,都要多条腿走路。可以从传统中发展其符合现代审美诉求的一面,使传统纹样和花纹元素结合现代美学理念进行结构重塑,体现简约而不简单的设计理念,与其复杂的制作过程相得益彰,使其更符合现代社会的审美诉求。
六、结束语
珐琅可以很高贵,可以很时尚,也可以很日常。希望珐琅产品能够更多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让更多人感受到珐琅工艺的魅力。珐琅工艺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是民族工艺与大众审美的代表性作品,以灵活多变的样式不断融入时代,展现出历史的印记。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如今珐琅工艺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其浓厚的文化气息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加入这场文化传承保卫战之中,珐琅工艺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与潮流。它可以反映现代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向往,同时可以满足现代人的实际需求。了解传统、了解历史、了解文化,是发扬珐琅工艺最本质的核心。通过融合现代美学设计理念,珐琅文化将再次焕发勃勃生机。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之上,珐琅工艺将从传统中来,到创新中去,将以传统为根,以创新为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关兴华.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审美特征[J]. 大众文艺,2014(16):81.
[2]徐艺乙.当下传统工艺美术的问题与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14(3):29-33.
[3]卢念念.浅析非遗元素与现代首饰设计的“破壁”与“融合”:以瑶族服饰传统纹样、珐琅与首饰的结合为例[J].美术界,2020(5):94-95.
[4]李惠,高歌.漆艺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J].大众文艺,2017(10):103.
(65页完)
作者简介:张静思(1983—),女,汉族,北京人,本科,工艺美术师,研究方向:金属工艺。

作者单位:北京华艺景泰商贸中心

编辑:贾志花

《天工》杂志

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2095-755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14-1374/J

2018年度中国最美期刊

RCCSE中国准核心学术期刊

CACJ中国应用型核心(扩展)期刊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并州北路31号

电话:0351-8362625

天工杂志
传播中华工艺美术文化,推广中华工艺美术技艺,挖掘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助推工艺美术品牌打造。( CN14-1374/J)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