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文化之根 创华夏之灿

百科   2024-11-18 17:33   山西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本文刊登于《天工》2023年第25期卷首语,知网、维普、万方、超星、龙源等网站全文收录。


在中华5 000年浩瀚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围绕着生存发展和衣食住行,形成了林林总总的手工艺,创造了无数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鲜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共同凝结成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之根。它们被各民族世代相传,是中华文化不可再生的、不可替代的基因,并形成了本民族文化的识别性特征,蕴含着几千年农耕文化的智慧和“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和设计源泉。
文化遗产中最具影响力和活性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而这部分又是最容易被忽视、被边缘化、被当代科技淘汰的部分,同时它又是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去继承、发扬的部分。它是当代中华文化创新的养分和土壤,没有它滋润的新文化,其继承、创新和发展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
守文化之根是守农耕文明DNA中最高美学和哲学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审美观;是守传承人,不让老祖宗的技艺、匠心、精工的文脉断线,通过基础教育的手工技艺传承人培养,使能继承、有创新的时代人才脱颖而出;是守技术,不让大机器、AI智能完全代替传统手工艺的原生技术、技能、技巧,造成失传,而这些原生技术又是现代创新的源头活水;是守艺,守住中华民族东方美学的特质,保住民族美的风格在世界上的识别性;是守创原,保存中国原生态的味道,保持由中华农业文明生长出来的工业文明和智业文明的独特性。
创华夏之灿是科技自创,走自主科技创造之路又受世界科技滋养;是精工之创,将传统工艺融汇创新,走精工发展之路,提升产品品质;是品牌之创,创建本民族品牌,精工打造,世代流传;是技艺之创,留住中华民族民间手工艺的独特性,通过拾起老祖宗失传或流失的技艺并与当代先进技术结合,革新传统工艺;是新时代内涵之创,打造国风新产品、新工艺,创造东方文化之灿。

作者简介:李敏(1967—),女,土家族,重庆人,博士,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设计系教授,研究生导师,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意大利罗马美术学院访问学者,研究方向:非遗传承与实验创作、设计史论及文创设计与品牌研究。

编辑:杨佳琦

《天工》杂志

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2095-755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14-1374/J

2018年度中国最美期刊

RCCSE中国准核心学术期刊

CACJ中国应用型核心(扩展)期刊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并州北路31号

电话:0351-8362625

天工杂志
传播中华工艺美术文化,推广中华工艺美术技艺,挖掘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助推工艺美术品牌打造。( CN14-1374/J)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