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明末清初,随着茶叶出口的推动以及“中国风”的盛行,中国宜兴紫砂器外销欧洲并在当地大为流行,对西方陶瓷生产产生了强大的技术和风格影响。荷兰、英国、德国等地的瓷器工匠纷纷开始了对宜兴紫砂工艺的学习与探索。以德国梅森瓷厂对宜兴紫砂壶的接受、复制与变体创新为例,探究紫砂艺术在跨文化交流碰撞中产生出的新美学特征和深远意义。[关键词]宜兴;紫砂;梅森瓷厂;伯特格炻器;跨文化研究[中图分类号]J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7556(2023)24-0016-03 明末清初,随着茶叶出口的推动以及“中国风”的盛行,宜兴外销紫砂器于17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在欧洲流行一时。欧洲人饮茶以红茶为主,所以外销欧洲的紫砂壶大部分是以适合于红茶的朱泥烧制。因此欧洲人习惯称紫砂为Boccaro(即“红色陶器”)或者Red Porcelain(即“红色瓷器”)。不同于国内盛行的光器、筋纹器朴素简淡的风格,为了顺应欧洲贵族阶层追求华丽的审美倾向,销往欧洲的紫砂壶以花货居多,造型以动物、植物的天然形态为素材提炼取舍,设计成生动的仿生形象,表面用浮雕、半浮雕等手法加以繁复华丽的装饰。为了更加迎合欧洲人对神秘的东方古国的想象,有许多销欧紫砂壶还在设计中特意加入了典型的中国符号,如狮、蟒等祥瑞图案。紫砂传入欧洲后深受欧洲人的喜爱和追捧,因其价格极其高昂还成为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使用来自中国的紫砂壶举行茶会成为能彰显主人高贵品位的风尚。荷兰陶瓷工业的中心代尔夫特、德国著名的梅森瓷厂、英国韦奇伍德等地的工匠纷纷开始了对中国紫砂壶的仿制。一、宜兴紫砂和德国梅森瓷厂诞生之间的渊源在英国成为海上霸主之前,荷兰一度掌控着欧洲跨国海外贸易。代尔夫特地区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荷兰本土的重要据点和港口,大量的外销宜兴紫砂产品经由此地流通。代尔夫特地区的工匠也最先开始了对宜兴紫砂的复制,此地制作的仿紫砂红色陶器被称作“代尔夫特陶器”,最著名的工匠是阿瑞·德·米尔登(Ary de Milde)。米尔登还将一只奔跑的狐狸作为自己作品的标记。在德国,最先对宜兴紫砂工艺开始探索试验的是德累斯顿科学家埃伦弗里德·瓦尔特·冯·契恩豪斯(Ehrenfried Walther von Tschirnhaus,1651—1708)。早在1675年,契恩豪斯就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制瓷实验。他打碎中国瓷器,用其碎片与德国本土的岩石、黏土做比较,到各地寻找适合烧制陶瓷的黏土,反复调整各种成分的比例,制造巨型凸透镜聚焦阳光来获得高温,并在烧制玻璃的过程中制得了一块白色瓷片。当时的波兰国王、萨克森公国的选帝侯强者奥古斯都二世(Augustus II the Strong,1694—1733)痴迷炼金术获取财富,为此,1700年他逮捕和软禁了德国炼金术士约翰·弗雷德里克·伯特格(Johann Frederick Böttger,1682—1719),并命令伯特格利用炼金术将廉价的金属变成黄金。数年炼金失败,伯特格几度试图逃亡。机缘之下,契恩豪斯与伯特格开始合作,共同研究陶瓷制作,毕竟瓷器在当时的欧洲有“白色黄金”之称,甚至比黄金还要贵重。因为在欧美大陆还没有发现适合制造瓷器的优质高岭土,因此,他们将模仿宜兴紫砂陶器作为烧制瓷器的试验阶段。两人还曾共同拜访荷兰工匠米尔登,交流陶器制作工艺。1706年5月,伯特格成功烧制出了第一件接近宜兴紫砂的红色炻器。炻器是介于陶器和瓷器之间的一种过渡性产物,其质地比陶器更致密,但比瓷器略疏松。在研究紫砂制作的同时,他们也不断地尝试白瓷的烧制。1708年契恩豪斯不幸去世后,伯特格在两人的研究基础上不断完善配方。1709年3月,伯特格向奥古斯塔斯大帝宣布了六项重要发明,其中就包括仿造宜兴紫砂烧制的“红色瓷器”,后来(16页完,下接17页)也被称为“伯特格炻器(德语Böttger steinzeug,英文为Böttgerware)”。奥古斯都二世选址德累斯顿附近梅森小镇的阿尔布莱希城堡作为瓷器工厂,瓷厂被命名为皇家波兰和萨克森选侯瓷厂(Königlich Polnische und Kurfürstlich-Sächsische Porzellan Manufaktur)。奥古斯都二世对瓷厂寄予厚望,希望能够生产出德国人自己的陶瓷。在1710年5月的莱比锡博览会中,波特格首次公开展示了他仿造出的作品。瓷厂最初即以生产仿宜兴紫砂的伯特格炻器为主,仅在1711年就批量生产了2 000多件。梅森瓷厂实现伯特格炻器的批量生产也使得这种工艺品逐渐从贵族阶层走向大众。1720年,梅森瓷厂将独特的“交叉剑”图案作为品牌标志。1918年德国君主制覆灭后,工厂更名为梅森国家瓷厂(Staatliche Porzellan Manufaktur Meißen)。可以说,梅森瓷厂的创建甚至整个欧洲的制瓷业都是从接受和学习宜兴紫砂工艺开始的。二、梅森瓷厂对中国宜兴紫砂壶的复制伯特格主持下的梅森瓷厂以宜兴紫砂器物为蓝本,试图复制。但当时西方人对宜兴紫砂泥的特性以及开采锻炼、紫砂陶制作工具、造型、窑炉建造、烧制流程等几乎一无所知。因此,伯特格只能从泥土原料、器物造型、装饰工艺等诸多方面不断地进行实验。为了使制造材料和工艺过程更加适宜欧洲本土,伯特格还对宜兴紫砂的荷兰翻版——米尔登的红陶茶具进行了复制。有研究表明,如今欧洲诸多博物馆里藏有的一些带有米尔登狐狸标记的茶壶实际上是伯特格根据米尔登的原件制作的复制品。伯特格在德累斯顿地区寻找到了合适的含铁量高的红色泥土,试图还原宜兴紫砂,但梅森瓷厂的制作工艺并不遵循中国宜兴紫砂的传统制作流程。例如奥古斯都二世曾收藏的宜兴紫砂酒瓶的梅森复制品(见图1)。宜兴紫砂酒瓶原本是利用“打身筒”法,将泥料打成泥片放在转盘上,用手工拍打成空心体壶身,再粘接上用手工搓制成的壶嘴使其完整。而梅森工匠是使用石膏为宜兴酒瓶翻模,然后用红色陶土压制成型。因此,酒瓶壶身上清晰留有石膏模具拼接在一起的接缝。宜兴紫砂酒瓶上的龙、灵芝、梅花、牡丹、兰花等浮雕原本是由工匠用和壶身相同的泥料,捏造、雕刻成理想的装饰图案,然后使用泥浆将装饰图案黏合在壶身上,再加以修整、完善而成。而梅森复制酒瓶上的浮雕装饰图案则是在石膏模具制作时便已与壶身成为一体。图1 宜兴紫砂酒瓶复制品(梅森瓷厂制造,制造时间为1710—1715年)宜兴紫砂壶集中国传统诗、书、画、印等艺术于一体,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尤其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许多文人墨客将契合他们个人气质的紫砂壶作为理想人格的写照。最高质量的紫砂作品也通常是由学者委托,或者文人与工匠共同合作的。紫砂壶上镌刻的诗词书画及印款(金石篆刻)既可以用来鉴别壶的制作者是谁,也可以用来欣赏。但由于文化差异和语言隔阂,销往欧洲的宜兴紫砂一般不用印款。梅森瓷厂的工匠对宜兴紫砂壶的关注点更多的在于其造型装饰。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国自汉唐以来便具有了成熟的水磨抛光工艺技法,但中国文人雅士多追求紫砂壶沉稳质朴的表面肌理,因而国内的宜兴紫砂茶器多未经抛光,以保持其表面朴素的质感。但宜兴外销到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紫砂器在设计上受到当地锡器外观和质感的影响,大多在国内或者当地经过水磨抛光工艺的处理。欧洲人也更喜欢经过抛光后陶器表面光可鉴人的玻璃感光泽。因此,伯特格特意从波西米亚寻找了一批磨砂师钻研抛光技术,在后来的宜兴紫砂复制和伯特格炻器生产中引入了抛光。由于欧洲人不了解紫砂泥独有的泥性特点以及当时工艺技术条件的限制,梅森瓷厂对宜兴紫砂的复制始终没有达到原品所达到的工艺水平,其表面大多不够致密,也经常夹杂着砂眼、杂色。宜兴紫砂壶的制作追求中国美学中的形神兼备,但欧洲人对紫砂器的理解和仿制多止步在形似阶段,难以达到宜兴紫砂佳品的神韵。三、梅森瓷厂对中国宜兴紫砂壶的变体与创新紫砂壶用来泡茶“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能最大限度地还原茶的香味,又具有独特的审美功能。与中国工匠追求实用性和艺术性两者兼具相比,德国工匠在创作过程中更注重其艺术审美功能,更重视从紫砂壶的外观上彰显自己对于东方风格的设计的品味。欧洲贵族素来追求繁复华丽的审美,在当时尤其推崇豪华、繁缛的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因此销往欧洲的宜兴紫砂壶多使用了大量的手法加以装饰,包括雕刻(镂雕、浮雕、陶刻)、贴花、泥绘、彩釉(粉彩、珐琅彩、炉钧釉)、镶嵌等,既可以彰显主人的精致审美,又可以使主人感觉购买的商品物有所值。梅森(17页完,下接18页)工匠在借鉴宜兴紫砂器物造型范式的基础上,模仿欧洲本土的金属器物形制,在图案装饰上融合了欧洲传统的宗教、神话、徽章、人物、传统纹饰等题材,运用各种装饰手法进行创造,由此产生了许多变体,体现出中西融合的新美学特征。例如图2中梅森瓷厂制作的红陶茶壶的造型取自当时欧洲宫廷金匠约翰·雅各布·伊明格(Johann Jacob Irminger,1635—1724)设计的巴洛克式银质茶壶。茶壶的顶端是草本植物洋蓟的球状花苞,基生叶层层展开,状如莲座,常见于当时由银和陶瓷制成的巴洛克式器皿中。壶嘴呈鹰首状,壶身和把手上装饰有洋蓟的丝状花图案和羊羔角图案。茶壶脚周围和盖子外缘的珠饰也是巴洛克式银器的典型装饰元素。壶身上还有一圈女性头像。图2 伯特格炻器茶壶(梅森瓷厂生产,制作时间为1710—1715年)梅森瓷厂的工匠尊崇手工制作,他们认为完全机械化的生产是呆板和缺乏艺术性的,在产品制作中应体现出手工制作的生命力。如图3中的酒瓶,酒瓶表面的浮雕图案取自希腊神话里半人半兽的牧神潘(Pan),他有着人一样的头和身躯,但却长着山羊的腿、角和耳朵。潘神掌管着牧羊和大自然,他热爱吹笛,因此也是音乐和创造力的象征。梅森瓷厂的工匠运用海绵皴擦在浮雕表面保留了轻微的肌理,而这种手工痕迹也使得作品更加鲜活生动。但另一方面,这可能也映射出梅森瓷厂当时在产品抛光时遇到的困难。 图3 伯特格炻器酒瓶(梅森瓷厂生产,制作时间为1711—1715年)镶嵌工艺是宜兴紫砂壶的主要装饰技法之一,主要运用的材料有金属、螺钿、玉石等。梅森瓷厂的工匠也对宜兴镶嵌工艺进行了借鉴,如图4中的黑釉咖啡壶就是将银制作成链条,用以联结柄部、杯盖和口部。因为当时的伯特格炻器极为珍贵,这种工艺不仅可以用来装饰美化,还可以防止杯盖遗失。宜兴紫砂壶在烧制好后可在壶上施釉,入窑二次烧制,这种仿宋代钧瓷的上釉陶器被称为宜兴钧陶。宜兴钧陶釉色以天青、天蓝、芸豆、月白最为常见。当时的欧洲人非常喜爱东方瓷器的色彩,因此梅森瓷厂的工匠为红陶上釉,并在产品中利用尽可能多的装饰技术使其呈现出华贵的视觉效果。许多茶壶还借鉴了宜兴紫砂中的漆画工艺。画面大多模仿从中国和日本进口来的瓷器上的东方图案,同时工匠也创作了一些欧洲本土场景的图像。图5中的茶壶即是运用漆画工艺的一个代表,约翰·雅各布·伊明格设计制作了主体部分,马丁·施内尔(Martin Schnell)用金漆在壶身上绘制了人物和植物的图案,画面光泽度高,十分精美。图4 黑釉咖啡壶(梅森瓷厂生产,制作时间约为1715 年)图5 伯特格炻器漆画茶壶(梅森瓷厂生产,制作时间为1710—1715 年)因为在硬质白瓷产品制造上的飞速发展,梅森瓷厂在1730年左右停止了伯特格炻器的生产。但伯特格炻器的研创与生产无疑是梅森瓷厂历史上精彩绝伦的一笔,也为瓷器的生产奠定了基础。因其数量十分稀有,更是受到许多收藏家的追捧。四、结束语宜兴紫砂作为重要的艺术媒介,在中外文化交流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推动了跨国经济贸易的繁荣,还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多元融合和创新。德国梅森瓷厂对宜兴紫砂制造工艺的学习和探索为瓷器的生产积累了宝贵经验,推动了德国陶瓷走向了自主研发的道路,并很快走向鼎盛成为欧洲制瓷业的翘楚,引领了欧洲陶瓷风格创新的潮流。参考文献:[1]施云乔,柯玫瑰,安丛.宜兴紫砂陶的海外效应[M].施云乔,译.香港:中国文化出版社,2018.[2]帕特里斯·万福莱.宜兴紫砂陶对欧洲的影响[M].施云乔,译.香港:中国文化出版社,2017.[3]贺盘发.浅谈宜兴紫砂的对外文化交流[J].江苏陶瓷,1995(2):41-43.[4]姜郭霞,潘师敏,余天.明清外销紫砂器与欧洲仿制品中的纹饰演变[J],中国陶瓷,2022,58(4):98-106.[5]黄巍锋.古外销紫砂壶使用情境及造物特征的跨文化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5.(18页完)作者简介:杨湛(1980—),男,汉族,江苏常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紫砂造型艺术、紫砂雕塑、紫砂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