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夜间作战秘籍:如何在黑暗中掌控战场?

文摘   2024-12-10 09:03   贵州  


苏军理论强调,黑暗有助于掩护作战准备。为此,夜间和其他能见度受限的条件应被视为正常作战条件,有助于提高推进速度、实现出其不意并减少损失。


在二战中,苏军利用黑暗和其他能见度有限的条件进行部队调动、攻击准备、防御工事建设以及补给。夜间作战主要包括侦察、突袭和规模最多达一个团的攻击。大规模夜袭是例外,通常只在白天未能达到目标时实施。

而夜间作战的特点包括加强侦察、提高控制力、更详细的协调以及广泛使用照明设备。夜间攻击可以是白天作战的延续,旨在保持战斗势头或夺取白天无法拿下的目标,其目标的深度与白天作战时相同。

与此同时,由于观察受限,目标识别、地面定向以及与相邻部队的协同变得更加复杂。因此,夜间作战需要训练有素的部队、详细的战前准备以及充分的计划。

这些夜间训练通常包括武器射击、行军训练、后勤支援以及对拂晓进攻的准备。然而,尽管苏军夜间理论强调夜战的重要性,实际训练中低级别单位(如营及以下)的夜间训练并不频繁,且多为小规模。


此外,苏军强调昼夜转换应无缝进行,以防止敌方有机会重组。

在装备上,一般而言,苏军的夜视设备主要用于连和排级作战,在进攻和防御中可用于前沿战斗线(FEBA)前方约一公里的范围内。而主动红外(IR)设备多用于装甲战车,一些车辆还配备了被动系统。

不过多数的苏军摩步连在夜间攻击中,更多会采用包括信号弹、照明炸弹、火炮照明弹以及为坦克和装甲车设计的特殊照明装置等多种照明设备。

其夜间进攻可以分为有支援或无支援、照明或非照明的情况。通常,苏军的夜间进攻在炮火准备后展开,并广泛使用照明手段。

至于苏军的夜战训练,则主要在排、连和营级别进行。班级别的熟悉训练以STANO设备为主,随后逐步开展更复杂的演习。训练强调在白天规划夜间作战,以便完成侦察、计划和演练。

然而尽管苏军在理论上强调夜间作战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夜战技巧的训练却时断时续,且往往缺乏现实性。苏联的军事媒体就曾批评某些演习只进行例如重组、维护和为白天进攻做准备等等非战斗性质的夜间训练,。

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在于,苏军普遍的新兵服役年限已从三年缩短到两年,这使得他们对新兵进行充分的夜战训练更加困难。同时苏军的夜间理论更倾向于一个目标,而非已实现的常态。



夜间行军

苏军的夜间行军的规划和命令格式与白天相同,但摩步营营长会采取额外措施应对夜间作战的困难。


这些措施主要集中在指挥与控制以及安全性,包括:

缩短行军纵队间距,车辆间距为2530米,侦察与警戒部队离主力更近。另外,由于夜间突袭的威胁增加,侦察与警戒部队规模更大,数量也更多。


降低行军速度,混合纵队(BMP、坦克和轮式车辆)时速为1520公里(具体速度取决于车辆状况、道路条件和驾驶员训练水平)。23小时安排短暂停歇2030分钟,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通常不允许长时间停歇)。


根据需要,营长在团长的交通管控计划基础上,还可能在路口和关键地段部署额外携带夜视装备的交通管制员和观察员,并主要使用灯光和烟火作为控制、警戒和目标指示的信号

与白天行军一样,夜间行军中需保持无线电静默,但与NBC(核、生化)和空袭警告相关的信息,以及关键控制线的通过情况则会通过无线电来报告。


如果行军阵型组织得当,则通常可以快速移动、确保安全和有效控制纵队,同时在夜间遭遇战时无需指挥员重新编组。



夜间遭遇战

夜间遭遇战在战术上与白天基本相同,但因夜间条件更复杂,其成功主要取决于营长及其下属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以及夜视设备和照明设备的熟练使用


夜间行军虽然有利于隐蔽摩步营的行动,但也会减缓初期部署速度,并因观察与定位困难而增加指挥与控制的复杂性。因此,加强对侧翼的侦察尤为重要,可能需要从侦察队或警戒部队中派出向导,协助摩步营部署。



夜间进攻

在可能的情况下,夜战准备应于白天进行,以便营长能够利用光线向下属指挥官指示目标、控制要点和攻击目标。


除了常规进攻准备外,营长还会完成以下任务:

1. 指定向导连和前进方向的罗盘方位。

2. 决定夜视设备的使用方式,并规划补充上级的照明计划。

3. 下达友军识别、目标辨认和协同作战的指令,明确穿越控制线和占领目标的信号方法。

4. 检查夜视设备和车辆灯光。

5. 根据需要申请额外的照明、信号设备和曳光弹。


夜间攻击可以是有支援的或无支援的,可以使用照明或无照明。通常,夜间攻击会在炮火准备后发起,并大量使用照明设备以暴露敌方阵地。


与其他作战类型相似,摩步营在夜战中也会得到坦克、炮兵、工兵和化学部队的支援。典型的增援编组包括:

一个坦克连、一个炮兵排、一个工兵排、一个化学分队。如果需要通过敌方雷区,每个排至少会配备一辆具备扫雷能力的坦克。


而摩托化步兵连通常作为营的一部分参与夜间进攻,但也可能独立作战。通常情况下,该连会在一线下车展开攻击,并获得装甲、炮兵和/或迫击炮、工兵和化学部队的加强支援。



照明计划

夜战中,摩步营的所有战斗阶段都会涉及到照明计划。

其具体包括:

1. 照明目标、攻击轴线、障碍物和参照点。

2. 干扰敌军夜视设备。

3. 为空中和炮火支援指定照明目标。

4. 明确提供照明的具体炮兵单位。

5. 照明计划旨在将敌军轮廓显现出来,并干扰敌夜视设备。


由于夜间作战的复杂性,营连长还需采取如下多项措施确保对部队的控制和任务的完成:

1. 导航:指定一个排为连的先导排,各排中再指定一个先导班,以及负责监控行进方向的个人,确保偏离路线时及时报告连长。


2.除无线电和通信员外,还使用多种信号设备和发光标记帮助识别和控制。比如为每个排分配一种颜色,人员后背固定一个小型闪光灯以识别单位。人员佩戴白色臂章(冬季白色制服时为黑色臂章),装甲输送车(APC)和坦克两侧标注白色发光符号。


3.在行进路线和通过雷区的通道上以荧光标志来进行标记。


4.制定夜视设备和照明计划。一般火箭弹和照明弹由指定小组负责发射,信号弹和曳光弹用于目标标识和协调,并标记排到达的阶段线。


5.详细研究地形,进行侦察,划分各连排的推进区域,指定连排目标和夜间易识别的参考点,并与增援和支援单位协调。并在攻击前仔细检查夜视设备和车辆内外照明系统的运行情况。



夜战的指挥与控制

在进攻中,营长负责指挥向导连的前进,并紧随其后。

在有利条件下,摩步营的目标深度与白天作战相同。在不利条件下(例如复杂地形),目标深度可能会缩短。


如果敌军抵抗较弱或核武器被使用,摩步营可能实施装载状态的攻击,以更快的速度达到更深的目标。

苏军预计夜间的推进速度为每小时1.52公里,在平坦无障碍地形上速度会更快。 


通常,摩步营以单梯队下车作战,全营三连并列,每连一个排作为预备队。这种阵型能将主要作战力量部署在前方,并便于指挥与控制。


当营长对敌军情况和侧翼安全性不确定时,会以两个加强连为第一梯队,一个加强连为第二梯队(预备队)的阵型进攻。夜间攻击时,第二梯队与第一梯队的距离比白天更近。


摩步营的夜战正面在地形适中的情况下与白天相同,为12公里。但在地形崎岖时,BMP间的间隔缩短,攻击正面也更狭窄。


而连的攻击正面通常与白天作战相同,取决于地形及是否使用核武器。在无核条件下,特别是在崎岖地形中,攻击正面略减至400-500米。在山地和林地作战中,无核条件下连的目标深度通常会增至11.5公里。至于较为平坦的地形或使用核武器的情况下,目标深度则会增加。


如果敌方抵抗较弱,摩托化步兵连可乘装甲车或搭载坦克进攻。但更常见的是下车进攻。连通常在没有预备队的情况下推进,而营通常会保持一个连的预备队。



进攻的实施

攻击开始前,连试图在不暴露的情况下消灭敌方哨兵和侦察部队。白天侦察的障碍物会在进攻前被工兵摧毁。

夜间突击通常以2030分钟的炮火准备作为开端。(当保密性优先时,可能会采用静默火力计划,即仅在需要时调用火力,或者缩短炮火准备时间。)工兵紧随其后跟着坦克和下车的步兵行动,以在敌方雷区中开辟通路。


在理想条件下(例如地形良好、敌军反坦克火力轻微或已被压制、照明充足),坦克可以比下车步兵提前150米行动,并通常与排的作战队形协同前进。


然而,通常情况下,坦克与步兵的进攻距离仅为1020米,从而便于密切配合和指挥控制。BMP的行进距离也比白天更接近步兵,并通过火力支援进攻。


营属迫击炮和附属的炮兵提供直接和间接的火力支援,同时也负责照明。附属炮兵指挥官在进攻中与摩步营营长协同行动。

营长向团报告穿越控制线和占领目标的进展情况,并负责启动对撤退敌军的追击。



如果敌方反坦克火力已被有效压制,并且有充分照明,坦克可能会稍微领先于步兵。突破敌方防御后,装甲输送车被调至前线支持追击或参与防御阵地的重组。如果攻击失败,连将在前沿阵地稳固防线,并仅在营长命令下撤退或在夜间建立防御阵地,准备击退敌军的反击。


与此同时,一线的连长需时刻警惕敌方反击,特别是在巩固阶段和前沿接触线(FEBA)以外的战斗中。加强侦察和侧翼安全尤为重要。当遭遇敌方优势部队反击时,连通过火力攻击并侧翼和后方反击消灭敌人。在追击期间遇到反击时,摩托化步兵连将从行军状态下击败敌人,从而保持较高的推进速度。但无论哪种反击情况,均需强化的夜间照明。



从夜战向日战的过渡

从夜间作战转为白天作战的关键因素是保持进攻的连续性。天亮前,摩步营分配额外任务并补充弹药。如果夜间未投入使用,营的预备队将用于保持进攻势头。侦察工作会加强,随着白天的到来,防空和伪装措施也会进一步加强。

如果营的第一梯队无法立即继续追击,团长将投入第二梯队或预备队以保持进攻的连续性。

而如果要进行追击,一般行动会在天亮前开始,并在行军过程中向连和排下达额外指令。



从日间防御到夜间防御的转换

夜间作战使得有瞄准要求的火力、观察和侦察的效果减弱,对防御方形成一定制约。在可能情况下,应在白天开始防御计划和布置工作。


在白天,应做好武器的夜间射击准备,编制数据以确保火力运用得当。暴露于白天敌方视线的武器调整至备用位置,并设立光信号和声音信号系统,将信号程序下发至各部队。此外,还需配备曳光弹、照明弹及其他照明手段。



夜间防御部署

在夜间防御中,坦克、反坦克炮和营的第二梯队(预备队)通常移至更靠近前沿战斗地域(FEBA)的地方,以增加前沿火力密度。

夜间防御阵地的布置可能在不同情况下进行,连队可能有或没有在白天准备阵地的机会。


如果需要在能见度较低时布置阵地,任务将更为艰难。在这种情况下,应加强侦察,使用照明和夜视设备,并进行持续观察。

如果连队能在白天布置防御阵地,则可以着重改善现有阵地,并根据需要调整防御布局。


营连长通过战斗命令或补充指令向下属传达任务,内容包括:

1.对敌军夜间可能行动的分析

2.夜间防御准备的完成时间

3.侦察、突袭和巡逻任务的分配

4.夜视设备和照明的使用方法

5.夜间参考点的指定

6.武器夜战准备和火力计划调整的具体措施。



7.在防御区域内灭火的相关措施。

8.针对武器攻击的防护措施

9.识别、控制和警报信号

10.伪装程序

11.后勤保障程序

12.从夜间防御向白天防御转换的程序



此外,照明哨应设于连周围,一般每连有三组两人哨位,在森林和山区地形中数量可能增加。这些哨位相隔4060米,以确保按上级命令时能提供全面的照明覆盖。火焰弹和曳光弹可用于点燃FEBA前方或敌军后方的区域,以让敌军的轮廓清晰可见。


连的夜视设备被广泛使用,为每件配备红外设备的武器指定主要和备用位置。在红外探照灯与照明哨之间建立协调机制,制定单个或群体目标探测的相关程序。最后,还可设置流动照明哨、伪装火炮阵地和模拟红外瞄准装置,以迷惑敌方判断实际防御部署。


与此同时,营长应将第二梯队(预备队)部署在敌军最有可能渗透的关键地形上。根据团防御计划,摩步营的第二梯队(预备队)会发动反击。反击部队通常拥有较浅的目标,一旦消灭了渗透敌军,就会进行巩固,并进一步改善防御。

指挥官还需要权衡敌方核打击目标增加的风险与确保前沿防御力量足够的需求之间的关系。营长必须决定第二梯队(预备队)是用于反击准备,还是用于保持FEBA后方地形的稳固。


如果选择前者,第二梯队会在天黑前转移至适于发动反击的集结区域,并在白天制定反击路线。如果选择后者,则将第二梯队布置在FEBA后方可能敌军突破的区域进行防守。而是否将整个营级预备队前移取决于具体情况。


进一步来说,夜间防御涉及三个主要因素:警戒、防御照明和前沿防御。摩步营在采取常规防御措施的同时,还会进行以下特别准备:

1.增加前线和侧翼的监听哨和步哨,减少突然袭击的可能性。 

在排一级内安排额外观察人员,负责监视障碍物和隐蔽接近路线。加强巡逻,确保对障碍物的警戒。


2. 增加在前沿战斗阵地(FEBA)保持全战斗准备状态的人员比例。


3. 改变白天的防御部署:分队武器转移到备用阵地,附属和支援的炮兵及坦克向前沿靠近。摩步营的后勤保障部队也会前移。


4. 检查夜视设备的可用性和性能。

安排定期对前沿地形进行照明。团长的照明计划由营内资源加以补充,这和进攻中情况类似。 


5.在营的作战区域(AO)内设置引导标志,方便反击部队使用。


防御行动的实施

敌军的巡逻活动,特别是侦察任务,通常会在主要攻击之前进行。这些部队往往采取隐蔽行动来试图探查我军防御阵地的情况。为此,应只有部分现有武器用于击退敌方的试探性进攻,而整个防御系统保持高度警戒状态。


通过协调使用夜视设备和照明手段,可以提高战场区域的监视和观察能力。如果可能,尽量俘虏敌军巡逻成员,以掌握敌方的攻击计划。


当敌军主力发动攻击时,支援火力应集中打击以瓦解敌军攻势。而夜视设备和照明手段使得可以在400米以上的距离上打击敌军坦克和步兵。在大约150米的范围内,还需尽一切努力将敌军步兵与坦克分隔开。


为使敌军的轮廓更明显,通过炮击在敌军后方点燃火焰。竭尽全力在敌军渗透防线之前将其摧毁。如果敌军突破防线,则侧翼阵地需顽强坚守,并努力阻止敌军扩大突破口。按照整体防御计划,此时的营或团通常也会组织反击,以遏制对方攻势。


考虑到夜战的复杂性,反击通常采用单梯队展开,目标深度较浅。在消灭突破敌军后,应立即巩固阵地,并准备击退敌军可能发起的反扑。


在天亮前,摩步营连长还需计划从夜间防御向白天防御的过渡,这包括在天亮前对阵地进行必要调整、撤离伤员、完成补给、人员用餐,并重新调整防御部署,使防御更具纵深性。最后的最后,为应对敌军在恢复进攻前可能使用的核打击威胁,还应广泛采取伪装和欺骗措施,并实施防护手段。


总的来说吧,苏军在理上要求约40%的战术射击和战术演习在夜间进行,但实际上这一要求往往未能达标。夜间战术演习通常缺乏现实性,比如虽然苏军装备了各种夜视设备,但经常会使用车辆大灯和手电筒来维持控制和定位。


与此同时,如同二战期间一样,苏军在夜间主要用于部队调动、进攻准备、工事建设和补给。超过团规模的夜间进攻在初期可能较为罕见,这主要被用于占领白天无法攻克的目标。


夜间作战的复杂性尤其体现在营级及以下单位。两年制义务兵、缺乏经验的士官和初级军官在灵活性和主动性上的欠缺,使得夜间作战成为一场代价高昂的行动。而苏军高级指挥官似也不愿在夜间投入部队。不过说归说,苏军指挥官对其夜战能力的不足倒也清楚,并且他们也一直在努力改进中。


奇正兵机
全网唯一成系统介绍,从班排战术分队到战役战术、后勤兵谋的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