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军事理论强调,进攻是唯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作战形式,其主要目的是彻底摧毁敌军力量。为此,苏联人将作战行动分为三种类型:进攻、防御和遭遇战。其中遭遇战最为常见。《苏联陆军作战》一书即将苏联的进攻行动描述为“遭遇战、防御战和追击战。
那什么是遭遇战呢?
在这点上,大佬suyi控曾经翻译了一个,由美军仿苏军所做的军教片《他们如何战斗:遭遇战》。从这部影片和美军相关的文献中可知,苏军学术里的遭遇战和美军学术中的接敌运动,相似却并不相同。
在概念上,这二者都强调以较少规模的兵力,在距主力前方的一段距离之外运动。待与敌发生接触后,则力求先敌展开,并钳制住敌人,以为主力后续的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不过深入来说,它们并非一个东西。
苏军所谓遭遇战,大体可分为战术层面和战役层面。
即对应遭遇性战斗以及遭遇性交战,同时苏联人还将遭遇战视为未来战争中主要的作战形式之一。
就前者来说,几乎所有连排以下分队的战斗,无论是否为预有准备进攻,亦或你准备工作做得如何充分,其实开打之后大多仍会充满各种变数。故而某种意义上讲,小型分队的战斗“大都可算是遭遇战斗”。
比如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编著的《世界经典战例-战斗》一书,其开篇收录的第一个案例,中国解放军晋察冀军区第33团4连4班的正同村之战。
此战中,4班的原任务是奉命担任全连的尖兵班,于苏家疃经正同村搜索前进。没曾想,就在4班运动过程中,突然与正同村北国民党方面的尖兵班遭遇。
4班班长曹金道当机立断,立即率部猛扑过去,缴过对方机枪,然后对着敌人边扫射边追击。但就在4班追击至正同村东北角的时候,又突然发现国民党方面的主力正在200米外展开。
于是乎,4班主动抢占村中的一栋建筑抗击国军进攻,同时派人通知连主力。最终,我军主力在4班的牵制下,成功将该股国民党军队击退,并毙伤敌多名。
也因此,按我军的军语:所谓遭遇战是指,敌对双方军队在运动中相遇所发生的战斗。一般分为预期遭遇战斗和不预期遭遇战斗。
而苏军所谓遭遇性交战,则是指当敌对双方通过进攻行动同时努力完成各自任务时所发生的交战,且多数情况下,营及以上单位才被视为执行后者的主要作战力量。
也就是说,若当其中一方处于防御状态中时,则这时双方所发生的接触,并不构成文献中所讲的遭遇战。
而苏联人将遭遇战视为一种独立的作战形式,它可能发生在行军(机动)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在为了击退敌人的反攻或反击中。此外,预备队或第二梯队在防御反击时,也可能发生遭遇战。
苏联人尤其认为,遭遇战是现代战场上最常见的战斗形式,尤其对于坦克分队而言。为此,苏军希望通过联合兵种部队的协同作战,在空降、直升机机降及特种作战部队的配合下,在敌方后方地区展开行动,并取得较高的推进速度(常规作战条件下为每日30到50公里,核战条件下为每日60到80公里)。
而在这种快速变化的战斗环境中,特别是核环境下,防御阵地可能出现大量空隙,这使得遭遇战的重要性被进一步凸显。
最后,遭遇战还可能在以下情况下发生:
1. 战斗爆发之初,敌人因被突袭而试图部署至前沿防御区域。
2. 在突破阶段,敌方战术预备队正部署进行反攻或堵住缺口。
3. 在深入敌军防御纵深后,与其临时准备的阵地交战时。
4. 在防御纵深中,敌方预备队正部署至阻断位置。
5. 与敌军支援追击部队的预备队交战时。
6. 敌人撤退时,被从侧翼袭击。
7. 在防御中发起反击时。
8. 当空中突击部队、伞兵部队或两栖登陆部队投入战斗时。
遭遇战的特点,包括战场态势快速变化、作战时机稍纵即逝、单位必须迅速反应和灵活应对、以及开放的两翼和自由的机动能力。而现今的海战和空战就大多属于遭遇战斗范畴。
苏联战术家同时认识到,遭遇战往往是一种快速发展的、甚至可能有些混乱的局面。营的部署情况往往不符合遭遇战的战斗构想,而重新部署可能需要时间,但这种时间未必总是可用的。
因此,诸如叶·萨夫金上校等一众苏联军官也将遭遇战归类为一种独立的作战形式,他们认为在这种类型的作战中,需要通过持续加强攻击力度,对敌人产生不断的威慑;在火力打击中抢占先机;发动攻击和实施机动;利用有利的态势条件,并在各种战斗行动中来迫使敌人接受己方的意图。
在《特殊条件下的炮兵》(Artillery in Special Conditions)一书中,杜达列夫上校(COL S. N. Dudarev)对在山区、沙漠和北部地区的作战条件下,支援遭遇战与支援进攻或防御行动之间的区别更进行了详细说明。由此,除了苏联机动作战的指挥官会单独行动制定计划外,各支援兵种也会为遭遇战作为单独的作战实体制定支援计划。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遭遇战出现的多样性,不仅取决于其所在的战斗行动形式,还取决于部队在战斗编组中的位置。这些因素会影响兵力和装备的集结、战斗行动的准备,以及部队的部署方式和投入战斗的性质。
与此同时,遭遇战还可能出现在我方部队撤退时。在这种情况下,营级部队可能需要担任后卫任务,并且常常被迫对追击的敌军进行攻击,以在某条防线延缓敌军行动并争取时间。
通过预先解决多个问题,可以减少在遭遇战中摧毁敌人的组织时间。例如,当预计会发生遭遇战时,指挥官可根据现有情报分析可能的接触点和部队部署条件。指定相应的作战行动计划并根据此制定行军序列。
不过,苏联的遭遇战通常并不以详细的计划为特征。因为他们认为,速度与突然性是取得胜利的关键,而不是复杂冗长的计划。故此,遭遇战的性质要求指挥官具备在任何情况下快速、正确分析战斗任务的能力,以及判断营在整个部队任务中的作用的能力。
而即便面对数量占劣势的局面,通过迅速而激烈的行动,小规模的高训练水平部队也能击败更大的敌军。满足这些要求往往可以使遭遇战取得成功,甚至完全击溃数量占优的敌军。
营级遭遇战的规划与组织
大体来说,营是执行遭遇战的最小单位,只有较小的遭遇战会由连独立进行。
遭遇战的规划
如果已经决定在预计会发生遭遇战的情况下进行行军,团指挥官会定义以下内容:
1.遇到敌人时的作战计划。
2.行军队形的组织及武器的分配。
3.前进分队和行军警戒部队的任务。
4.下属单位的任务。
5.行进路线、出发线和控制线。
此外,营指也会为遭遇战的实施制定详细计划,并根据团的任务要求调整部队编制。在给下属和附属指挥官的行军命令中,营指强调必须争取主动权,摧毁敌军,并继续行军。
遭遇战的初始阶段,通常发生在团或营的侦察/警戒部队,与敌人的侦察单位接触时。此阶段从第一次接触开始,持续到主力进入战斗。其持续时间将取决于行军安全部队的组成、它们与主力的距离,以及主力展开和部署所需的时间。
当营作为团的前卫时,通常在团主力之前5至10公里展开行动。在这种情况下,营长不能像平时一样受到紧密监督。此外,遭遇战的动态流动性,给营长在控制下属行动方面带来了额外的压力。
再而言之,遭遇战通常发展迅速。营指需位于队列前方,根据局势做出快速估计、指派任务给附属炮兵单位指挥官,制定主力的机动计划,并发布简短的作战指令。
随着敌我双方机动性的不断提高,指挥官用于组织遭遇战的时间愈发有限。尤其接触发生后,无线电将成为主要的指挥手段。此时,营长的指令通常必须尽可能简短,而其战术基于对战斗动作程序的充分演练和执行。
不过,尽管对敌军的情报可能不完全,但苏联的营长普遍经过训练,事实上是能够预测可能的遭遇战发生位置,并提前做好准备的。
为成功,营长还需切实把握以下要素:
1. 持续侦察。
2. 营长的快速反应。
3. 通过火力和机动先敌一步。
4. 组织良好的作战支援。
具体协调指令包括:
1. 前卫分队任务。
2. 炮火(包括迫击炮)支援计划。
3. 坦克和摩步单位的部署顺序。
遭遇战的目标是摧毁敌军并继续行军,或者占领有利于后续作战的地形。接触点到目标区域的纵深,理论上可以达到8公里,而这通常也是敌军营级纵队在行军队形中的长度。
但实际上,由于敌军接触后会迅速前进,目标纵深通常会小于理论值。如果无法达成目标,团的前卫任务则转为尽可能延缓敌军主力,为团主力提供时间和情报以有效投入战斗。
遭遇战实施
营长制定计划后,对部队编组进行必要调整,并下达部署命令。通常,营以单梯队攻击,并保留一到两个排作为预备队。为加快后勤补给,营的后方勤务分队也会提前移至靠前位置。
在大多数遭遇战中,敌人通常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地形进行充分准备,制定完整的火力计划或部署反坦克武器。为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因素,以及步战车(BMP)的特点,营通常以搭乘步战车的方式发起攻击,坦克位于摩步部队之前,并得到炮兵和迫击炮火力的支援。
遭遇战从前卫分队与敌军警戒部队交火开始。前卫分队的任务是摧毁敌军并继续执行任务;如果遭遇更强敌军而被迫转入防御,则需坚守阵地,为主力部队的攻击提供支援。
当摩步连接到命令时,会按行进队形发起攻击,通常是在附属坦克排的后方,并与主力的其他摩托化步兵单位并排展开。攻击的重点是敌军的侧翼或后方,目标是摧毁敌人或迫使其撤退。
在攻击时苏军特别强调速度,并且在可能的情况下,步兵保持骑乘状态,以利用装甲运兵车迅速展开作战。敌军要么被摧毁,要么被绕过,由团的第二梯队或营的预备队清理。
接战后,营长要迅速前往前线,评估局势,并向配属的炮兵下达命令,为前卫分队提供火力支援。炮兵从行军状态展开部署,支援前卫分队,并为主力部队的展开和攻击做好准备。
如果敌方反坦克火力密集,摩步营则会下车攻击。在下车攻击的情况下,步兵尝试保持在坦克200米范围内,以确保有效的相互支援,步战车则通过火力支援装甲步兵的攻击。
而如果敌方反坦克火力异常强大,配属的坦克会后撤,与步战车一同通过火力支援下车步兵的攻击。最终展开线的选择尽量靠近敌人,以减少敌方使用核武器的机会。在可能的情况下,营应使用隐蔽路线接近展开线。
其攻击的正面宽度取决于任务、敌情、地形、时间和可用兵力(METT),以及是否处于核作战或非核作战环境中。
在非核作战中,若营以两连作为第一梯队,一连作为第二梯队或预备队,营攻击宽度约为1公里。在核作战条件下,攻击宽度约为2公里。
当三个连并列攻击时,宽度相应增加,具体指引如下:
非核条件:每连攻击正面500米,连间横向间隔200米。
核条件:每连攻击正面800米,连间间隔400至500米。
地形限制可能导致营的下属单位无法并列展开攻击。
此时,连队会采取梯队(右梯队或左梯队)或楔形队形发起攻击。攻击会尽可能快速深入敌方阵地纵深,而小股敌军残余则由团主力清扫。
如果必须下车攻击,步兵会跟随附属坦克后方展开进攻,且受到来自装甲运兵车的支援。当敌人被击败后,装甲运兵车会被调往前方,部队重新登车并继续执行任务。
如果敌军的兵力过强,无法发起攻击,营指会尽力阻止敌军,以创造有利的条件,为团可以部署其余部队。
遭遇战的结束
营级遭遇战结束的条件包括:敌军被摧毁、被迫撤退,或者摩步营转入防御状态。在前两种情况下,摩步营会恢复行军状态或展开追击作战。若被迫转入防御,则营会努力造成敌军最大伤亡,并为团部署争取时间。此时,前卫摩步营通过火力支援主力部队的攻击。如果敌军撤退,则开始追击。
防御中遭遇战的特殊问题
防御方在遭遇战中面临独特的挑战。此时,敌方通常在兵力和武器上占有优势,同时在选择攻击的地点和时间上掌握主动权。
防御方通过设置强大的火力手段以及灵活而纵深的预备队和第二梯队,利用它们实施反攻和反击,并以决战为目标进行作战。正是由于这样的行动,遭遇战开始在进攻与防御行动的各个阶段及各种复杂多变的作战条件下出现。
在防御作战中,如上次战争的经验所示,遭遇战主要发生在对进攻敌方集团的反攻和反击过程中。然而,这并不是防御中发生遭遇战的唯一时机。
在当代条件下,防御中的遭遇战不仅可能出现在反击渗透敌人时,还可能发生在面对推进中的敌方分队时。这些分队可能已经推进到弥补战斗部署中出现的空隙或裂口,并试图掩护重要阵地和方向。
同时,尽管大多数现有的苏联文献发表于空中机动作战(如直升机突袭)兴起之前,但在现代战争中,防御阵地遭遇直升机突袭的可能性也不容忽视。传统的伞兵部队使用方式也为遭遇战创造了新的机遇。
事实上,无论北约或是苏联的空中突击部队,都强调以夺取敌后方纵深的枢纽和要害地段,来为大部队的进攻取得优势。而反过来,这在防御战中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