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退作为一种作战形式,与放弃已占领的区域(防线、阵地)相关。撤退是为了使部队,从敌方优势力量的打击中脱离。转而占领更有利于后续进攻的阵地,争取时间,以便集中兵力于某一特定区域,缩短战线等等。
撤退在苏联战术家们的思维中具有历史先例:“在内战广阔而机动的战线上,敌人在初次失败后可以撤退其部队,重新组织防御甚至进攻。”
而苏联军事史中,也曾多次提及组织良好的撤退所带来的优势。比如苏沃洛夫就曾生动地说明了撤退的重要性:“面对数量占优的敌人,放弃一个阵地并非耻辱。相反,这是一种军事艺术——在不损失兵力的情况下及时撤退。
固守任何阵地可能会付出惨重代价,但最终还是会被更强大的敌人占领。一个放弃的阵地可以重新占领,而人员的损失却无法弥补。为此,一个士兵的生命往往比一个阵地更为宝贵。”
这之中最为出名的,当然无疑要数1812年拿破仑侵俄时,由库图佐夫所实施的坚壁清野。但事实上,不知为何,俄军或者说苏军,并不总是能很好地总结这一经验。
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之初:“原则上,我们的战前理论允许在个别战区内被迫撤退。然而,对于从敌方打击下撤出大规模部队的问题,既没有理论支持,也没有实际的战术发展。”
“战争期间,个别战区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只有通过暂时撤退放弃占领的领土,才能挽救部队免于不可避免的失败。
部队可能会因为防御战失败或个别集团未预料到的进攻而被迫撤退。
有时,撤退是经过预谋的,以便部队能够占据更有利的位置,为后续积极的作战行动做好准备。而有时 ,则完全是仓促和混乱的。”
“撤退在所有军队中始终被忽视。然而,历史的教训却也表明,未能掌握有组织撤退的武装力量,无法被视为战斗准备就绪的军队。
因为这样的部队,往往最容易在撤退中被击败。俄国军队在历史上绝大部分的损失,就都是在撤退中发生的。”
二战结束后,苏军重新审视和发展了关于撤退的理论。
其中诸如西多连科上校,就在其著作中重新定义了,撤退作战的多样性及其战略意义.
例如:
1. 消耗进攻之敌的兵力,并使其蒙受损失。
2. 避免在不利条件下作战,转而置敌于不利境地。
3. 为集中己方全部,或部分兵力于其他战线创造条件。
4. 为后方增援部队的到达赢得时间,组织后方防御阵地,重新部署部队,并准备发动进攻。
5. 将敌人引诱到特定区域,在那里通过核武器或反击将其消灭。
苏联的另一位重要战术理论家、少将V.G.雷兹尼琴科(V.G. Reznichenko)也持有类似的看法:“撤退是一种用于重新集结、占据更有利阵地,或将己方部队从可能受到敌人攻击的威胁下撤出的作战行动。
通常,撤退的必要性出现在防御作战中,只有暂时放弃部分领土,才能使己方部队从敌人优势兵力的打击下撤出,并部署到更有利的位置。但与此同时,撤退也可能出现在遭遇战失利或突围时。”
也就是说,在进攻中,如果敌人在某一地区顽强抵抗,而另一个地区的形势有利于推进或完成新出现的任务,则可以实施撤退。遭遇战失败时,也可能采取撤退。
同时,在执行防御作战时,撤退的必要性可能出现在,将营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受威胁地区。以用于弥补因敌方核打击而出现的防线缺口,或保护己方暴露的侧翼。
最后,撤退还有其他应用,其既具有进攻意义也具有防御意义。比如在包围战中,撤退也可能被采用。在这种情况下,撤退的目的是增强受威胁地区的防御,或突破敌人的包围圈。
冷战中,随着苏军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苏联继续强调预先计划的撤退,并为战术指挥官创造有利条件:“在某些情况下,尤其是在防御中,撤退可能是为了缩短前线,释放兵力和武器。”
撤退可以在战术行动的所有阶段实施,尽管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主要出现在防御作战中。
撤退的主要参考因素:
1. 执行节约兵力任务时。
2. 为争取时间。
3. 为重新调整或“整理”战场。
4. 为将部队转移到其他地区作战。
5. 为占据更有利的地形。
6. 为避免与敌军优势力量接触。
7. 为缩短通讯线路或阵地宽度。
8. 为终止遭遇战。
9. 为重组或重新集结部队。
10.为避免被包围。
由此仅从定义上来看,在苏联人看来,撤退是一种灵活的战术手段。
不仅仅是为了避免战斗损失,更重要的是通过战略性后撤,为下一阶段的战斗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苏联人显然将撤退视为一种灵活的战术形式。
然而,局部撤退是区域防御的常规措施,以用于减少核打击的脆弱性,并引导敌军进入预定区域,以及重组防御力量。
当然了,也并非所有美国分析人士都持相同观点。美国的一些分析就认为:“在退却行动主要有三种防御作战形式:迟滞、撤退和后撤。
而苏联很少执行全面撤退,反过来更倾向于进行迟滞行动。一份早期出版物将撤退视为防御的一部分,并指出:
“苏联学说强调突然脱离接触,同时优先选择在夜间以后卫部队掩护主力部队进行撤退。甚至于可以使用反攻或集群火力来打破接触,并在可能情况下转移至预设阵地。”
在更晚的相关出版物中,苏联人在规划防御时,会制定撤退计划,并通过防御火力和烟幕,使用装甲部队尽可能迷惑和迟滞敌人。一旦主力部队获得时间进行组织和巩固,甚至反攻也是有可能的。
由此可知,尽管苏军的撤退通常与防御相关,但在将部队转移至其他战区发动进攻,或加强特别危险的区域时,它也是会被用于进攻性目地的。
而另有一份美国报告还评估了,在苏联可能进行撤退的遭遇战中的相关情形:遭遇战通常在一方采用新战术时结束,例如建立防御阵地或实施撤退。根据战术形势,苏联可能会发起一次有计划的攻击、追击或撤退。
值得一提的是,苏联军队往往只有在高级指挥官的命令下才会撤退。其中如坦克营进行撤退的目的就可能包括以下几点:
1.占领更有利的地形。
2.避免敌方的核打击或常规火力。
3.在防御战中调整阵地以掩护暴露的侧翼。
4.在遭遇战取得成功后或面对顽强敌人抵抗时进行重新集结。
5.避免被包围。
6.缩短通信线路。
7.为其他作战任务腾出人员和装备。
某些层面上,这种情况颇为矛盾。即从广义上来说,苏军将撤退视为一种能够为执行新任务解放部队的有效战术,并强调撤退的组织工作只有在接到上级指挥官命令后才能开始。
同时,苏联通常倾向于以一个单位整体进行机动。但他们也接受训练,在战术形势需要时,以连甚至排为单位分阶段的进行移动。
尤其在针对小型部队的战术时,撤退往往还会被视为一种独立的作战形式。
但无论如何吧,苏军都试图通过撤退来避免敌方核打击或占领更有利的阵地。
并且,苏军还将这一行动用于重新定位部队的正面,以应对敌方行动或减少对补给线的威胁。
这也就是说,苏军更多将撤退作为一种独立的自主手段,而非在敌军压力下所被迫做出的行为。
除此之外,在组织上,苏军深刻认识到,撤退的多重目的以及其复杂性质:撤退行动的目的是重新集结,占据更有利的地形,或应对敌方压力。
撤退部队的任务是保持其完整性,有序地撤退至指定区域,并随时准备执行进攻任务。
在敌人积极进攻的情况下,撤退部队需要部分甚至全部兵力与其对抗,且在适当的防线上进行顽强战斗,以延缓敌人前进、造成其损失、争取时间,并为进入指定区域创造有利条件。
撤退可以在与敌军接触或未接触的情况下进行。若未与敌军接触,撤退可以被视为一次战术行军,并按照行军方式执行。
然而,与敌军接触时实施撤退则要复杂得多。在组织部队进行撤退后,第一步就是脱离与敌军的接触。
在有限能见度的情况下,脱离接触能最大程度降低撤退的暴露。脱离接触时可以使用炮火和烟雾来遮蔽友军部队,防止敌军侦察。
警戒力量同样是成功撤退的关键。需要制定一个全面的计划,确保所有部队了解行动的顺序,并组建侧翼警戒分队、后卫部队以保护撤退部队的安全。
然而,苏联人也认识到这一行动的复杂性,虽然撤退部队的积极、果断的战斗行动是撤退的基础,但这种方法收益较低。
为此,更为可行的方法是沿多条隐蔽路线撤退,以保证撤离部队能够迅速且同步地撤出,而不占据中间阶段阵地,并减少纵队的深度和缩短完成撤退所需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苏联人会尽可能选择在夜间或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撤退。
最后,关于撤退苏联人深刻意识到无计划撤退的后果。局部反击、在进攻或追击敌人的路线上设置火力屏障、后卫部队依次坚守所占阵地、通过佯动迷惑敌人、设置伏击、障碍以及对敌人攻击轴线的破坏——所有这些都是在撤退中部队积极性的表现形式。
在执行撤退时,如果缺乏积极行动,撤退就会演变成恐慌性的溃逃,继而引发一系列后果。
营连级的具体撤退部署
一般规定,撤退可以用于占据更有利的防御位置或巩固防御。
与敌接触中的撤退通常分为两个阶段:脱离接触和撤离。撤退命令会明确撤退路线、阵型和中间延迟位置。
通常只在夜间或其他能见度有限的条件下突然进行,并由上级指挥部下达撤退命令。
脱离接触
主力营的脱离接触由指定的第一梯队排担任掩护任务,这些排将得到坦克、炮兵、迫击炮和工兵的支援。
掩护部队通常由营指挥官指挥,保持阵地,尽力通过持续作战防止敌人发现撤退行动。
如果敌人进攻,上级指挥部可能会发动反击或核打击,然后主力部队脱离接触。
第一梯队营的连(除指定排外)接到命令后,将通过营第二梯队占据的阵地撤退。第二梯队营在第一梯队营撤退后,成为师的掩护部队。
在第二梯队营的掩护下,增强的排重新与连会合,第一梯队营开始撤离。
在撤退过程中,摩步连可能被分配为后卫、侧翼或前卫任务。执行此类任务时,连将得到炮兵、反坦克武器、坦克和工兵的增强。
在任何撤退中,都应严格执行“焦土政策”;人员、牲畜和设备必须撤离,道路、桥梁、通信线路以及其他设施和补给都必须以障碍物、定时炸弹和地雷进行堵塞和摧毁,以拖延敌人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