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将打造人才高地:“东方之珠”能否“抢”到人才?

财富   2024-10-17 16:53   中国香港  


10月16日,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行政长官2024施政报告》,主题为“齐改革同发展 惠民生建未来”。这亦是李家超自2022年7月1日担任行政长官以来发表的的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根据最新的《施政报告》,港府将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这是继《2022施政报告》提出“招商引才 提升竞争力”和《2023施政报告》强调“抢人才 留人才”后,香港再次明确表示要吸引人才来港。





李家超在添马政府总部主持《行政长官2024年施政报告》记者会

(图源:香港政府新闻处)


近几年,受人口老龄化、少子化以及人口外流的影响,香港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港府亦陆续出台措施吸引人才。当新一期的《施政报告》重申对人才的重视时,这座“东方之珠”能否保持自己的魅力,在“抢人大战”中脱颖而出?





01

“衰老”的香港


“到2046年,本港人口中,每三人便有多于一名是65岁或以上的长者。”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年2月为护老院“榕光社护老之家”开幕式致辞时表示,香港65岁或以上长者人口估计在未来25内增加近一倍。


现时,每8个香港人中就有一位是65岁或以上长者。根据政府统计处去年10月发布的人口推算数据,随着战后婴儿潮出生的人士踏入老年,以及预期寿命继续上升,65岁及以上长者的人口推算由2021年的145万(占总人口的20.5%)增加近一倍至2046年的274万(36.0%),上升约129万,多于前25年(1996年至2021年)约80万的升幅,上升速度明显加快。另外世界卫生组织预计,2050 年香港在全球最多长者城市中排第五,有40%人口是65岁或以上的长者。


榕光社主席聂扬声(图中)和护老院老人在一起

(图源:文汇网)


当老年人群体的规模逐步扩大时,香港社会又缺乏新生儿的注入。联合国人口基金(UNFPA)公布的《2023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显示,香港生育率全球最低,女性一生平均只生育0.8个子女,不仅低于内地(1.2)和澳门(1.1),也低于同样身为“亚洲四小龙”的韩国(0.9)和新加坡(1.0)。据政府统计处2023年的数据,香港的生育水平,在过去30年大致呈现下跌趋势,由于生育率维持低水平,推算15岁以下人口的比例由2021年的11.4%逐渐下降至2046年的7.1%。


“未来二十年出生率都不会有好大变化,即使今年(2024年)是龙年,改善亦不会太大,没有好多港人想生龙仔龙女。”研究人口政策的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总监叶兆辉向媒体表示。另外据港媒报道,香港教育大学社会科学与政策研究学系讲座教授周基利认为,影响夫妻生育的因素很多,包括教育制度、社会环境及工作因素等:“例如小朋友病了,谁照顾呢?”


香港面临极低的出生率

(图源:新华社)


与此同时,香港还陷入本地人才外流困境。立法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期间,香港的劳动人口呈持续下降趋势,累计减少21.9万人,跌幅为 6.0%,当中大部分跌幅见于2019年往后的3年。这主要是受2019年“反修例”风波及新冠疫情下收紧旅游限制的影响,令不少处于壮龄的本地居民及居港外籍人士出现显著的净外移。


多种因素造成的劳动力短缺,也对香港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香港上市公司审核师协会(PIEAA)去年公布的会计界人才短缺调查显示,30%的受访事务所人手短缺达20%,63%受访事务所正积极招聘。香港建造业议会亦指出,到2027年技术劳动力缺口预计上升至4万人。根据今年的《施政报告》,预计未来五年,香港各行业人力短缺将高达约18万人。


中环白领

(图源:香港政府新闻处)


“要留住本地及外来人才,香港必须要保持竞争力。”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表示。





02

“人才集聚高地”


“谈及竞争力,一定是关于人才,而现今没有科技便没有未来。”李家超在今年的《施政报告》中表示,政府会成立“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员会”,由政务司司长主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化融合发展,制订政策推动育才、汇才、科技协同发展,并推动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香港。


目前,香港有五所世界百强大学。根据QS世界大学排名2025,香港有7所大学上榜,其中,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位居世界前100,香港大学更是名列亚洲第四。2025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亦显示,在上榜的6所香港高校中,有5所大学排名前100,其中港大在亚洲位居第6。


香港大学

(图源:港大官网)


李家超表示,港府将推进香港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他指出,政府鼓励更多本地学生深造,将设立“香港未来人才深造奖学金计划”,从2025/26学年起,每年为最多1200名修读指定研究院修课课程的本地学生提供奖学金;争取举办国际教育会议及展览,推动香港专上院校提升与各地院校的合作交流,在全球推广“留学香港”品牌,透过奖学金等吸引更多境外尤其东盟及其他“一带一路”国家的学生来港升学;以及完善宿舍配套:“我们会推出先导计划,在规划、地政、建筑图则审批方面拆墙松绑,鼓励市场以自资和私营方式改装酒店和其他商厦,增加学生宿舍供应。”李家超还提到,政府亦会因应市场需求提供合适地块让市场兴建新宿舍,发展局辖下项目促进办事处会为这些项目提供一站式咨询便利服务。


香港浸会大学于今年2月宣布,将于2024年年中至年底逐步开放斥资23亿港币建造、占地约7500平方米的赛马会创意校园。浸大行政副校长暨秘书长邹霭云介绍,校园内将设4个不同主题的住宿学院,共同组成“CARE舍堂村”,为学生提供逾1700个宿位,学生最快可于今年8月起陆续入住。位于红磡的Y36则是目前香港最新的非大学经营的大学生公寓。官网显示,Y36共提供82个床位,一梯三户,房间分为单人间及双人间,此外公寓还配备健身室、洗衣间、社交空间、厨房等共享设施。


位于红磡的大学生公寓Y36

(图源:YDOTX官方微信公众号)


除提高香港留学的吸引力,培育未来人才外,《施政报告》还提到,将革新各项输入人才机制,包括:更新“人才清单”,加入推动“八大中心”所需人才;扩大“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大学名单,加入13间海内外顶尖大学至198间,把计划内高收入人才的首个签证期限由两年延长至三年;优化“一般就业政策”和“输入内地人才计划”,新增渠道吸引年轻及具经验而人力极短缺的指定技术工种专才来港。新安排将设配额;在“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下增设机制,主动邀请顶尖人才来港发展,推进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香港;及延长香港高校的大湾区校园毕业生纳入“留港╱回港就业安排”的试行安排,为期两年。


香港“人才服务办公室”(简称“人才办”)于2023年投入运作。《施政报告》指出,人才办除因应人才个人需求提供协助外,会加强推广在线平台,提供薪酬、税务、教育及签证等全方位信息,扩大合作伙伴网络,与业界及雇主团体共办在线线下招聘会,让雇主与人才进行直接职业配对。人才办会再举办国际人才论坛,并到海外宣传。


中央政府“十四五”规划确立香港为八个重点领域的发展中心(“八大中心”),包括国际金融中心、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航空枢纽、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以及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李家超表示,政府在《施政报告》咨询期间了解到有些世界顶尖人才很想来香港,但如果要申请签证,不知道能否成功,所以就持观望态度。


香港夜景

(图源:香港政府新闻处)


“我们觉得全世界都抢的人才,我们应主动邀请他申请。”他说。





03

东方之珠,风采依旧?


“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旧?”罗大佑于1991年在国语版《东方之珠》唱到。


23年后,在经历了“反修例”风波、新冠疫情、人口流失等困境后,与纽约、伦敦合称“纽伦港”的香港,正在向全球人才重新展现它的风采。


英国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于上月发布第3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显示,香港超越新加坡,重获全球第三位的排名,并在亚洲地区名列榜首。加拿大智库菲沙研究所昨日(16日)发布《世界经济自由度2024年度报告》,香港在165个经济体中获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排名较去年上升1位;在五个评估项目中,香港在“国际贸易自由”及“监管”均位列首位;“稳健货币”的排名亦升至全球第三。


中环风景

(图源:香港政府新闻处)


香港政府于2022年12月底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入境处数据显示,2023年获批的申请人数为49,737,而今年上半年又有20,205人获批来港。此外,依据“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获批来港的人数在去年达26,089,今年前6个月亦有5806人获批。立法会指出,截至6月底,各项输入人才计划共收到逾32万宗申请,其中近20万宗获批。同期,经各项人才入境计划抵港的人才超过13万人,超越人才工作3年合共引入105,000名人才的目标。此外,人才陆续入境,同时亦携同家眷来港落户,累计有约12万名受养人抵港。


7月1日,中国出入境管理局发布公告,表示从7月10日起,香港和澳门永久居民中的外籍人士可申请办理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非中国籍)(俗称“回乡证”)。通行证有效期5年,持证人可在证件有效期内多次来往内地,每次停留不超过90日。据国家移民管理局公民出入境管理司司长彭玲介绍,7月10日以来,已有3万名非中国籍港澳永久性居民递交了相关证件申请,部分持证人在领证当日就体验了通关的便捷高效。媒体评论员林松年表示:“香港本来就是全球唯一结合中国优势和世界优势的城市,随着新安排令‘香港身份’含金量大增,香港身份联通内地和世界的优势将更为突出。”


深圳湾口岸

(图源:香港政府新闻处)


据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9月19日发布的《2024年世界人才排名》,香港由2023的第16位大幅上升至第9位,是2016年以来首次重返十大之列,其中“就绪度”排名由去年第6攀升至第4;“投资及发展”由第15升至第13;“吸引力”排名则由第32上升至第28。


不过对于香港的人才而言,充满机遇的同时,他们还将面临高昂生活成本的挑战。在《2024年世界人才排名》中,香港生活成本指数高企,在67个经济体中仅排第64名。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美世(Mercer)发布的《2024年全球生活成本排名》显示,香港成为跨国工作雇员生活成本最贵的城市,远高于北京、上海和深圳,主要反映在住房、运输、商品和服务成本较高。据数据网站Numbeo的生活成本实时排名,截至10月17日下午1时,香港生活成本在全球排第21位,高于巴黎和首尔。


维港夜景

(图源:香港政府新闻处)


已故香港经贸商会前任会长李秀恒生前发文表示,政府在面对劳动人口流失方面,推出了多项抢人才优化措施及输入外劳“特别计划”,以缓解多个行业面临的人手不足问题。“ 政府在招揽人才方面有了一定的成绩,下一步需要担心的是如何留住人才。”他在文中写道。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作者:冯吉宏 本刊记者

编辑:芦梦婷

审读:刘妍伶

监制:舒志勇


香港经济导报社
香港历史最悠久的中文财经杂志。商务合作:jdonline1947@163.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