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躺平,还是不躺平
-系统化思考-
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
挑选培训的三则技巧
今天某学习、认证平台搞活动,课程打折。我帮星球小伙伴薅羊毛。在星球里梳理了转型AI所需的系列培训。分为两个路线,一个是AI技术路线,一个是AI产品需求路线。两条路线都包含几个从入门到进阶的培训,并且有全球知名机构颁发认证。学成之后能够通过AI行业技术、产品初级岗位的面试。
同时我也在星球里分享了选择培训的技巧,在公众号中免费分享一下。
参加培训不等于实际学到了知识,更不等于能在面试、工作中发挥出来。这个似乎已经是很多人的共识了。但它是一个有偏见的共识。偏见的来源在于人们没有掌握“选择培训”的技巧。
很多小伙伴参加了许多次培训,听了好几个老师的课,最后还是云里雾里,感觉理解不够全面,更别提能动手实践,以及应付面试了。而认证机构颁发证书的含金量又很不透明。以敏捷培训为例,我身边花了三五万,拿了好几个认证,还无法通过敏捷教练面试的比比皆是。
有没有那种培训,让你培训完了就能大概率通过面试,获取相应职位的?当然有,但市场上的培训数量繁多,质量参差不齐,所以考验的是选择培训的能力。好的培训,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在我看来要满足几个条件:
1: 知识系统化,体系化。
学员要选择那种系统化、体系化的课程。这样才能在培训结束后,脑中有知识的全景图,后续能够有效的自学,并对自己知识掌握的程度有清醒认知。
因为不管任何知识,课上学习所得终究是有限的,要想取得学习成果,还要靠线下摸索。没有知识全景图,不了解知识的范围,体系,分支,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课后学习。
我遇到过许多同时持Scrum Master认证、PO认证、SAFe认证甚至还包括其他认证的朋友,似乎认证拿的挺全,但你要问他“如果客户在一个release进入下半段后,提出要更改60%的需求,这事应该怎么处理才损失最小还能让客户满意?PO和Scrum Master在这件事上各自的职责是什么?”,很少有人能给出比较合理,同时不违反敏捷原则的答案。
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缺乏实践,而是知识在他们那里是碎片化的。PO是一个知识碎片,Scrum Master是一个知识碎片,两者在敏捷原则指导下的对内合作、对外合作(do/not do)是一个知识碎片。三个碎片拼起来,才能回答上面的问题,如果对敏捷知识体系足够了解的话,学员很容易发现这块空白并靠自己填补上去的。
所以知识体系很重要。市场上提供敏捷培训的老师们如过江之鲫,一定要让我推荐一家,我会推荐李建昊老师的课。因为他讲课是基于自创的“敏捷生态圈”,生态圈里列出了各个角色、要素和协作关系,课后学生拿着按图索骥,就很容易识别出来接下来该学哪个细分领域,再去参加什么培训,也很容易按图检验自己的知识水平。
李老师的学员,肯定不会问“老师,我拿了Scrum master认证,当感觉还是不太懂,再考个PO认证对我有用吗?”这样的问题。
2: 知识密度足够大。
有的培训抓住学员喜欢听案例的心理,插入很多案例。但实际上案例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每个成功的案例都有很多独特的,不可复制的,包装案例时被刻意隐藏的因素,听着热闹,像打了鸡血一样,觉得自己所学前途光明。实际下课了之后,学员该不会还是不会,前途光明是别人的,怎么转化到自己头上仍然没头绪。
作为培训,知识密度一定要有,知识点要多,细节要丰富,这个是最基本的。案例只是辅助理解的作用,不易喧宾夺主。
我一直认为,想听热闹去天桥,想打鸡血去听传销课,还有小礼物拿。学习,而且是花了钱的,就得要买到足够多的知识才行。如果要求一堂课,又要生动有趣,又要形式多样,又要案例丰富,还要时间控制在一两天内以满足工作繁忙的需求,这样下来知识密度能有多大?
这就是为啥很多人上的培训挺多, 但是并没有什么改变的原因之一。他们选的那些课颠倒了主次,知识密度实在太低。就像快餐店里提供的免费汤,半透明的汤里漂着两片海菜叶子几丝鸡蛋花,多喝几碗也能饱,但是不能指望喝那种汤能长肉。
3: 好的培训要有练习,有反思。
练习和反思好处有很多,但在培训上下文里,我看中的是其中一点:练习和反思能够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从而在未来更容易地回忆和应用所学知识。能为学生塑造长期记忆,是一场合格的培训应该考虑到的。即使是线上培训,也要选择那种提供线上练习,课后交作业给反馈的服务。
满足这三点的培训,才值得花钱花时间。这三点不满足,不管主题起的多切合需求,海报看起来多专业,最后学员得到的只能是“又参加了一场培训啊”而已。不信你回想一下自己参加培训的经历。
如果能在满足这三点的前提下,提供认证,还是牛逼机构背书,那就值得花大钱去“投资”。这几个条件是“&&”的关系,而不是“||”的关系,朋友们一定要擦亮眼睛了。
关于如何选课就聊到这里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点启发。我的星球会定期推送一些满足上面这些标准的课程,比如昨天在群里推的“IBM人工智能基础课程”+“哈佛大学的AI计算机科学”,一共100学时,量大管饱,这俩机构的认证全球通,而全下来不到4K RMB,主打一个给群友提供信息差服务。上次有个群友说我是敏捷圈张雪峰,我现在觉得确实有那么点意思了。
关爱原创博主,请关注、转发、一键三连
THE END
这些文章你可能也感兴趣
01| 专业教练/引导师是个好职业吗?
02| 敏捷教练还是个好职业吗
03| 敏捷凉了,精益长存?
04| 你是真专业,还是伪专业
05| 什么是“好”产品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