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 NEW YEAR
我2021年干了这么几件事:
写完了《OKR实践的二十条军规》。
继续推销2020年写的《敏捷团队绩效考核》一书,销量还不错。
搞了几次直播,发布了几条视频,累计听众过万人了。
并且开了几门网络课程,总共卖出去上千份。
公众号更新懒了点,更新了5篇,每篇阅读量保持在1K往上。
鉴于我没有运营团队,靠自己业余时间搞成了这些东西,我自认为2021算没荒废了。而且也没耽误正职工作--年底绩效突出, 还拿了个特别贡献奖。我大概总结了一下,能出这么多成果,有一个原因特别关键,那就是:
多跟牛逼的人接触和共事
牛逼的人展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能起到视觉化的激励效果。
2021年里,当我懒得读书的时候,我脑子里会自动浮现出满腹经纶、语言优美风趣的唐辛屏老师;当我因为点成绩沾沾自喜的时候,脑子里会自动浮现出地位崇高却仍谦和有礼的强茂山老师;有些时候想快速发表一些未经思考论证的观点时,逻辑严谨、译作等身的徐毅老师就会出现在我脑子里挑毛病。我还在9月份听了姚炳雄老师的一次讲座,直接导致我PTT的逻辑水平上了一个档。
牛逼的人不一定特有名气,是大咖。但他一定是一面镜子,能照出自己的缺点;也像个灯塔,show给你“某一类优秀”的准确定义是什么。他们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断鞭策和启发我。
如果有幸与牛逼的人共事,那更是效率拉满。
我年前和某位老师碰头,打算合作共创一本新书。这位老师本身写作能力强,思维敏捷,而且也有丰富的出版社资源。我也有相应的经验和资源,我们大概花了一个多小时,就敲定了一本书的书名、主题、脉络以及如何互补和协作。然后就分头各自准备了,接下来进展也很迅速。我几乎可以肯定2022年底又会有一本新书面世了。
与牛逼的人共事,行动和产出都变得很容易。有了产出,会激发继续行动的动力,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效率就高起来了。一年下来,就会发现,哇,取得了好多的成果。
但选择牛逼的人共事时,要记住牛逼的人要满足以下特征:
在某方面,或者某几方面,有特别出众的能力。
本身动手能力强,执行力强。
有很多证据证明他有能力、有动手能力。例如书籍,文章,视频,或其他可见实体证明。
有丰富的可调用的资源。
以上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因为我在2021年遇到更多吹牛逼的人--有想法但是没什么执行力,一遇到困难就放弃了。或者是高估了自己的想法和能调用的资源,一动手就发现没那么简单。又或者他只贡献想法,动手基本指望我。我现在特别反感这种。
我曾经也有很多想法,但后来我发现,想法、创意真不像人们认为的那么值钱。因为不能落地的话屁都不是。从想法到落地之间的麻烦事多了去了。但如果合作的几方执行力强,双方资源互补,能解决关键问题,又具备能力和执行力,有时候即使最初的想法不是很出色,但因为行动迅速,也会有快速的产出。迭代着往前走,不怎么好的开始最后也能取得不错的成果。
所以现在找我聊想法的人,我一般会拿上面这些特征卡一下,如果没过的话,咱聊都别开始。
你周围的人什么样,决定了你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我2022年的目标,是继续提升合作伙伴列表里的含牛逼量。
牛逼的人很好找,但是想跟他们合作不容易。虽然你可能很容易的就能获得牛逼的人的微信,邮件等建立联系,但想让他们花时间跟你分享真知灼见几乎是不可能的。更别说跟你分享资源,亲自带你。
但是人总是需要帮助的,牛人也是如此。只要找到他们的需求中你能做到的部分,不断的去做,给他们提供价值,就能创造一起工作的机会。
我在公司的顶头上司,同时也是英国企业管理咨询行业的顶流。我虽然也在咨询领域颇有成果,但架不住他的团队太牛,刚加入的时候,我的素质和能力是全面垫底的。欧洲区重要的大客户的咨询工作根本轮不到我,我只能做一些基础的方法论培训,或者捡点华语区的咨询工作。
为了抱上老板大腿,我主动自荐了打杂的工作。给他的模版、流程打草稿,工作坊结束之后总结内容等等。一来二去老板觉得干活带着我实在比较方便。为了让我更好的给他打杂,在咨询前期开会时他就带着我见客户,了解背景。于是我有更多时间去观摩客户的语言、思维方式,了解业务背景。慢慢的我就能提出自己的意见。因为我进步神速,我老板也喂给我更多东西。到2021年年底,我加入团队一年半,已经开始独立给整个欧洲金融行业中最顶尖的Sales们了提供咨询了。
2021年我还遇上了另一位牛逼的人。他的牛逼之处在于语言中充满了技巧,能用简单的语言解释清楚复杂的事,能优雅的化解冲突,创造安全的对话环境。我想多观察他,但他没时间也没义务教我。于是我毛遂自荐帮他引导了几次高效的会议,他发现效果好,之后就经常邀请我帮他主持会议。这样我就有了很多时间观摩他如何与别人对话,甚至有了好多录制下来的会议视频可以反复播放和揣摩。
跟牛人合作的时候还不能怕吃苦受累。如果想要迅速提升自己,光靠工作内的那点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我给顶头上司打杂的工作,都是在需要完成自己的工作之上额外做的,而且还不算加班。给牛人引导会议,也都是挤时间,经常为了出引导方案干到下半夜。
有时候我突然发现自己成长到跟牛人平起平坐,获得对方尊重,对方甚至主动分享资源给我了。但回顾一下过程就发现自己也没走啥捷径,也不是靠运气。就是不怕花时间,不怕吃苦,再多动一下脑。
除了给牛人带来价值之外,还有一个跟牛人一起工作的办法就是加入顶级的团队。
我周围有很多朋友跳槽的时候,如果面试过的很轻松,就会很开心。反之面试过的很勉强,就会担心就算加入了团队,自己能力也是中下水平,可能呆的不舒服。
但是我跳槽都是找特别难的标的,最好是我当前能力勉强能够的通过面试,那就太好了。这意味着我团队里的人都比我牛,我可以快速提升了。
在写作、社区活动、授课等私域,我也要争取和逼自己牛的人或者团队合作。这样保证自己不在舒适圈里面,事实上舒适圈这个词对我已经很陌生了。
以上就是2021年第一篇回顾。第二篇回顾打算聊一下2021年中我是如何面对批评和负面评价的。
更多文章
1 | |
2 | |
3 |
敏捷团队绩效考核
向我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