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在“卷”中脱颖而出

文摘   2024-07-14 20:31   中国香港  

2024年

躺平,还是不躺平

-系统化思考-


创新

有效

高效


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






总有那么一些人不怕卷,为什么










我是一个经历丰富的人。

我做过程序员、软件架构师、manager、敏捷教练;我写过2本书,翻译过三本书;我是敏捷行业第一个提出用绩效考核促进敏捷转型理论框架和具体实践方法的人;是OKR行业中第一个完全采用中国企业案例讲解OKR实践的书籍作者。目前我是国内不多的拥有给大型企业设计、落地GAI转型解决方案经验的人。


我的经验跨不同的行业和学科,而且非常与时俱进。OKR刚火没两年,我的《OKR实践的二十条军规》就出版了, GAI火爆一年多一点,我第一个企业GAI转型咨询就做完了。最近我又在星球写了个专栏,讲了一下如何用远程兼职平台赚钱,从自己的经历出发,分享了一些tips and hints。有小伙伴忍不住问我:


“你是怎么做到能做过做过这么多事的?”


我觉得我的答案可能能在经济下行,职场内卷的环境里提供一些思路,所以决定写出来分享给更多的人,大概有下面三条:


1: 先做,再想。 


2008年的时候,我有个朋友做网站SEO,挂Google Adsense赚广告钱。我看了也跟着做。我做过一个小技术网站,后来发现医疗类的广告点击付费高,就做了一个中医偏方网站。后来国内网站备案越来越严,走流程麻烦,我就没有再做了。前前后后大概从Google Adsense账号里提了2W多RMB,当时国际收款渠道有限,我要从google提款,要通过走西联汇款。Google先邮寄凭证给我, 我拿着凭证去能办西联业务的邮局取款。大连只有一家邮局支持西联,在火车站,我每个月会去一次,提个几百一千元现金,回来的路上去青泥洼桥麦当劳买个甜筒,一边吃着一边坐公交车回家。


2012年的时候,我有个哥们无意中聊起他在Odesk平台(现在的upwork)上接老外的兼职软件外包,赚了200块。那是我第一次听说有这么个东西,当晚我就上平台注册,写了英文简历,pass了平台的三个技能测试,然后申请了几个职位,完成这些之后,我才睡觉。后来我在这个平台一直接兼职单子到2013年底,因为空闲时间少了才停止。


很多人面对新事物时,会想很多,例如自己能不能做,适不适合自己,做了会不会获得好处,想着想着就不了了之了。


我是和这种做法反着来的,遇到新东西,我先动手拿它做出点事来,然后再回看这个过程,决定适不适合自己,要不要继续下去。


所以有些熟悉我的人会觉得,我为什么做过那么多事,怎么可能有时间做。其实并不是说我有多努力,多会时间管理,只不过其他人花了太多时间在“想”上面。


2: 机会主义和风险偏好


汤姆克鲁斯当年为了拍谍中谍,要爬哈里发塔,他的安全顾问拒绝了,说太危险了,于是他把安全顾问解雇了, 换了一个愿意配合他的。 


汤姆克鲁斯就是个典型的机会主义者。我也差不多。如果一个事情我想做,只要成功可能性大于51%,我就会立刻动手。如果有人说不行,即使是很资深的专家说,我也只会绕过他继续行动。


在机会主义者眼中,机会是最主要的,困难是次要的,困难是用来克服的,而不是放弃机会的理由。


在我娃刚出生还没满月的时候,我获得了人生第一次翻译书的机会,就是翻译《产品营销20力》这本书。当时刘立老师的合译搭档临时退出,刘立老师着急,才想到问一下之前合作过一次工作坊的我。我毫不犹豫的一口答应了,因为我觉得这份翻译工作能带来很多其他的可能性。


我当时面临无数问题和风险,我文字功底好,但实际并没有翻译经验;我刚生完娃,身体还在恢复中;我是个焦头烂额新手妈妈,身边只有一个白班阿姨在帮忙。这个翻译工作到底能带来能带来哪些好处,也不是很明确。


总之就是有无数的因素让我可以堂而皇之的放弃,然后在未来的某一天跟娃开玩笑的说,当年妈可是为了你,放弃了成为翻译家的机会呢。


但是我当时毫不犹豫的say yes,生怕晚一秒刘立老师就改主意了。 


*当年趁娃睡觉的时候,一手抱娃,一手在电脑上翻译《产品营销20力》


就是因为这种对机会的渴望,和风险和不确定性的“钝感”,导致我尝试过很多不同的东西,所以经历和经验看起来很丰富。


有些人不太喜欢风险和不确定性。在采取行动前,会问好多问题,比如万一这样了该怎么办,万一那样了该怎么办,恨不得每个问题都搞定之后才肯动手。如果是这种行事风格,那么这个人行动的次数就会大大减少。因为没有那么多为某个人的能力和喜好量身打造的机会。


所以again,如果觉得我的成果和经验丰富的令人怀疑,并不是我的原因,只是因为大部分人在困难和风险面前犹豫太久了。


3:结交牛人,减少无效社交。


这条写出来可能有点得罪人,但很重要。


我的朋友A,是个技术达人,思维特别活络,擅长发现用技术在不同领域赚钱的机会。他2010在odesk(现在upwork)上做软件外包兼职赚钱,当周薪达到2000美金,能养得了自己后,他辞职开始做数字游民。先去澳洲生活,又去日本生活。在日本安顿下来后,又去加密货币交易所做技术人员,因为离钱近,薪水巨高,所以就不再做兼职了。后来因为接触到交易员,帮他们写量化交易机器人的脚本,卖铲子发了大财。


我的朋友B, 92年美国海军陆战队退休,他有终身退役津贴,不吸毒赌博的话,可以躺平了。再找一份普通的工作就能当一个富足的中产。结果他去自学了软件开发。如果做一个类比,他当时的选择面临的难度,大概等于现在一个34岁的会计,转型做AI大模型开发。他学完之后,给自己找了个程序员的工作,之后是软件行业高速发展的二十年,他在IBM做到band 9的高级架构师。2010年老爷子满60了,完整的吃了吃足了行业20年的高薪红利。突然有一天他觉得做Agile咨询不错,于是重新走入学堂,学习,拿认证,转型当Agile教练,一直干到2021年身体不好,正式退休。又享受了一波Agile咨询行业的薪资红利。


我的朋友C,是某国际500强的软件架构师,学习能力超强。他同时还兼职设计思维教练,professional facilitator,写business report也达到专业水平,是某财经频道的年度声音最性感的Podcaster。除此之外,他还是个专业健身教练,下图是他健身业务的海报,那个背是他自己的,他刚出版了一本非常有影响力的健身著作。号称自己是斜杠青年的人如过江之鲫,但是能在跨界的每个行业都做到top level的,我只见过他一个。


我最近还认识一个年轻的小友,30上下,利用业余时间写代码分析加密货币走势,不断在社交网站上分享,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分析师,然后成功从内地跳槽香港的某所做分析师,把爱好做成了超级赚钱的职业。


被这些不断学习,不断跨界,不断取得成就的人包围,就不太会觉得35岁,失业率高,竞争激烈这些东西是值得考虑和担心的。也不会去想什么时候退休,兴趣不死,工作不止。大家聊天时就两个主题,最近干成啥了有趣的事,有啥新的有趣的机会。至于能不能干成,有什么风险,则很少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这并不是说风险和困难不存在,而是说它们并不会改变什么。


有人说自己找不到那么多牛人做朋友。实际上朋友是要主动结交和筛选的。你能花在社交上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与牛逼的人的社交和讨论活动上去。所以要主动筛选掉一些营养密度低的人和活动。比如只会讲课,动手能力弱的人;缺少亮眼成果物的人(书,由他主导的产品等),常年只在一两个行业里活动的人,知识更新慢的人,喜欢搞小圈子互相吹捧的人,爱聊人生聊哲学的人, 不愿分享资源给我的人,我都不会主动花时间维护。把精力放在筛选牛人,维护与牛人的联系,互通有无上,把无效社交减少到最小。


总之大概就是这样吧,希望这篇能够回答星球朋友的问题 也给有缘的读者带来启发。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价值,请点赞、转发、点击在看


下面是知识星球广告,在远程兼职平台上找工作的专题,已经更新了6篇了,涵盖主流远程兼职平台地址,介绍,时薪对比,如何找到第一份工作,如何避常见的坑,以及报税和合规性问题。


接下来正在准备的第二个专栏是怎么去给外国人当中文老师。最近一段时间,我对多元化收入比较感兴趣,所以输出会集中在这一块。欢迎点击订阅:







THE END


这些文章你可能也感兴趣

01| 怎么绕开35岁危机

02| 支持远程工作的兼职平台

03| Leader晋升锦囊

04| 专业教练,专业引导师是好职业吗

05| 敏捷教练还是个好职位吗


北溟大橘
Stop working, start amazing!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