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砥砺前行
-系统化思考-
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
敏捷教练还是个好职位吗?
前言:本篇旨在解答一个人怎么能做到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调整职业发展路线。如何避免在人声鼎沸时才知道加入,在酒阑人散的时候还在犹豫要不要退出。
最近关于敏捷方法凉没凉的讨论,甚嚣尘上。王大锤老师的《敏捷,凉了》一文,收获了小3K多阅读量,给他美的鼻涕泡都出来了,可算过了把流量瘾。
关于敏捷方法的前途到底如何,目前主要有两种主流观点,一种是唱衰的,常见的观点有:
-敏捷方法没用,敏捷转型喊了这么多年,也多少成功案例。
-好多敏捷教练都被裁了,敏捷不再火热了。
还有一种是唱多的,常见观点有:
-有许多企业还没敏捷转型成功,甚至有的传统企业都不知道敏捷,所以敏捷还能接着走。
-敏捷最擅长的是应对变化,现在更复杂了,恰巧是敏捷发挥作用的场景。
这些观点哪个对?哪种听起来都有道理。但又没啥用。因为关心这些问题的,并不是关心这些问题本身,而是想通过这些问题,知道下面问题的答案:
在这个当口上,如果想考敏捷类的认证,投资的几千块钱会不会打水漂?
如果想当敏捷教练,会不会是49年加入国民党?
如果已经是敏捷教练,要不要提前考虑不同的职业发展路线?
不做敏教练可以做什么?该不该做引导?能不能学教练?它们是行业上升周期,还是下降周期?是不是现在就要着手学?还是不着急再等两年?
这才是大众真想知道的答案,也是为啥敏捷方法凉没凉的讨论会如此吸引眼球的原因。
如果听众真正关心的是职业发展相关的决策,那这么多观点该听谁的?
答案是谁都不能听。要建立自己的思考体系。
很多人都号称自己有独立思考,有辩证思维,但要问问他们到底怎么算独立思考,辩证思维,得到的答案往往有点搞笑。要么就是有独特的观点,如果只满足这个条件,那杠精观点最独特了。要么就是综合多种观点,兼听则明。其实兼听则明是个伪命题。兼听有可能更迷茫,也有可能只听进去自己爱听的,反而加强了偏见。
想要建立有效的思考体系,以便在关键的--例如职业生涯发展这种时刻做出正确的决策,并不麻烦,不需要学什么思考体系或者框架,只要记住下面三个东西就行了:
1: 不要从个例导出结果或者观点。
用个例作为论据得出观点,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关于敏捷方法到底凉没凉的讨论上,很多人都在讲自己的例子,讲自己公司的例子,讲周围人的例子,从而支撑自己的观点。不管是成功的例子还是失败的例子,个体的经验都没有普适性,不足以得出任何通用结论。更不要说某些人甚至没什么例子,单凭感觉就敢信誓旦旦的下结论。
个例不值得关注,除非多个人的经历在细节层面上呈现一致性才值得研究和调查。
我最早听说有公司裁了敏捷教练,但是没裁精益教练时,觉得有趣,但是并没有立刻动手调研。直到第三次听到有公司裁了敏捷教练,但是精益教练似乎没有同时被裁时,我才觉得是时候深入看一下了,然后开始着手进行访谈。最后最后访谈了8个不同角色和职位的人,才形成了证据链和结论,写入《敏捷凉了,精益长存?》这篇文章。
我对敏捷方法是否是强弩之末这个观点在调查、访谈程中改变了3次之多。当我回看这个过程,我会发现,我在听到第一个裁敏捷教练,没裁精益教练的案例时,就形成的观点,和最终的观点差距非常大,第一个观点在逻辑上站不住脚,而且深究起来是错误的,但不耽误我根据这个错误的观点写一篇像那么回事的有说服力的文章。
这就是为啥你不能相信别人的观点,尤其是建立在个案上的观点。而要建立自己的思考体系。
2: 要有多维度的视角。
《敏捷凉了,精益长存?》这篇文章的结论里是包含多个视角的。
第一个视角就是站在终点看过程的角度。敏捷方法的终极目标是帮助企业变得更productive,然而站在这个终极目标往回看,敏捷并不是企业的唯一的选择,相反敏捷的竞品超级多。甚至AI也是它的竞品(参考《GAI加速敏捷方法过气》),只不过AI走的是技术路线,而非管理方法路线。
从这个角度研究一下,你就能一眼看透“好多企业还没转成功,所以敏捷方法还有很大的需求。”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这种观点是假设"还有很多企业需要转型",以及"这些企业在转型的时候有很大概率选择敏捷方法"。但这两个假设都不成立。
这篇文章里的第二个视角是用户视角。方法论是有用户的,但是你需要精准的定义它的用户。这里的用户不包括基层使用者,他们没有决策权。这里的用户是指企业中对是采纳还是去掉某些方法论有决定权的中高层。这些人当下的痛点,决定了他们对方法论的。敏捷方法是一种长期主义,但在当前背景下,它的用户首要任务是要立竿见影,活下去。
从这个角度研究一下,你就能驳斥"敏捷方法无用论"。就能知道当下敏捷教练被裁的风潮背后,经济周期因素、政治因素的影响更大一点。如果一个人的思考达不到这一层,那当危机过去,长期主义抬头,他怎么能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调整职业发展路线呢?他必然会重复在人声鼎沸时才知道加入,在酒阑人散的时候还在犹豫要不要退出呢。
多维度视角很重要,但难在定义维度,需要经常做思辨练习。
3: 别用屁股代替脑袋思考。
什么叫用屁股代替脑袋思考?就是一个人以什么为业,就一味的认为什么东西好,反对一切唱衰它的观点。也就是屁股坐在哪一边,就在观点就站在哪一边。
好多年前敏捷刚兴起的时候,我作为一个初学者,见证了精益教练各种diss敏捷方法和敏捷教练的。过了十来年,有幸见证了一帮敏捷从业者在四面楚歌的境地仍然各种尬吹敏捷行业永远不败的。
人为什么会轻易让屁股代替脑袋思考?原因有很多,例如维护自己的优越感,或者维护自己的安全感(不用担心失业),以及自己给不想学习新东西找理由--当一个Lean Six Sigma黑带不想从头去考敏捷认证的时候,他就会diss敏捷没用。一个敏捷教练害怕踏出舒适圈的时候,就反对一切质疑的声音。
王大锤老师的一篇《敏捷,已凉》在某个小圈子里被批判完了,我觉得倒是反证了王老师是正确的。
野蛮人已经在门外了,它不会因为屋子里的人diss它穿着皮裙拿着棍子看起来既粗鲁,又野蛮,就羞愧难当一头撞死在门框上。他会破门而入,打烂一切屋子里的人赖以为生的东西,而他们早丧失了选择另一条路的良机。
独行乐,众行远,武装好脑子再前行,又乐又致远。
关爱原创博主,请关注、转发、一键三连
THE END
这些文章你可能也感兴趣
01| 你是真专业,还是伪专业
02| 让员工积极主动的秘密
03| 敏捷产品经理必读读物
04| 什么是好的产品经理
05| 读书该不该写入个人年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