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高训练量,也许是一种不安全感的表现

文摘   体育   2024-09-21 11:11   北京  

想要练得更多来得到更多?

很多时候身体已经疲惫,按照逻辑上来说知道自己应该停下来,但情绪上还认为自己应该“完成”当天的训练计划,又或者“应该”比上一次训练多做一些更进一步。‍‍‍‍‍‍‍‍‍‍

这些都可能是自己“不安全感”的一种体现。‍‍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害怕练少一点,就得不到训练效果,得不到那么多效果。

害怕因为健身房假期关门,或者自己外出而错过一次或几次本来计划好的训练,肌肉就会流失萎缩变小,担心自己之前的努力都白费全无。‍‍

看到健身房里众位都哐叽哐叽锻炼两个小时,从一个动作换到下一个动作马不停歇,就担心自己如果去得晚又走得早,就会比他们的效果差。‍‍‍‍‍‍‍‍‍‍‍‍‍

明知道过多训练量会对训练效果带来的坏处,但还是担心训练量过少无法带来足够的效果,从而抱着侥幸心理试图“多做一点”。

这些都是对训练的不安全感和过度的渴望。

尤其在看到自己努力多做的汗水和疲劳之后,首先就把自己感动了,心里想着:我都这么努力了,效果应该不会亏待我吧。

舒教练自己也体会过这种不安全感所带来的纠结和矛盾,在我训练第3-4年的时候,我已经知道要通过训练量的调整来进行身体疲劳的恢复,当时明显感觉到每个肌肉群每次训练练5-8组是非常好的身体状态。‍‍‍‍‍‍‍

练的时候可以竭尽全力,练完的时候又不会感觉疲惫,精神状态反而更加饱满,在训练之后上课的时候又头脑清晰,和学员对话以及为学员调整训练内容时候思维活跃。‍‍‍‍‍‍‍‍‍‍‍

反而,在追逐高训练量的训练过程中,就已经会感觉到身体状态下降,犹豫自己是不是“应该”在感觉有些疲惫的状态下继续完成计划的训练内容。然后就不由自主地被情绪驱使,拖着疲惫的身体用低质量、受到妥协的重量完成了余下的训练内容。‍‍‍‍‍‍‍‍‍‍‍‍‍‍‍‍‍‍‍‍‍

在随后给学员上课的时候,又明显感觉到反应迟钝、站着都感觉疲惫、遇到学员出现训练问题的时候会感觉到思路不通,无法及时想出对策。‍‍‍

直到身体疲劳过度免疫力下降,出现感冒征兆,才真正觉得应该停下训练的节奏,让身体得以喘息恢复。‍‍‍‍‍‍‍‍‍

所以对于健身训练这件事,我们还是要从“大局”上考虑。

所谓大局的视角,就是一年有52个周,如果每周训练3次的话,一年就是156次。那么156次和150次甚至145次,在一整年的时间维度里看,差别都不是很大。

大局视角就是睡得好了饮食上吃得有营养,能量充足,自然可以训练更多更努力。睡得不好吃得又没营养又少,身体自然是很容易疲劳的,不能承受那么多训练内容。

大局视角就是每次训练的前30分钟,能贡献大部分的训练效果,之后时间会带来大多数的疲劳。因此如果能把一周里好几次1-2小时的训练,拆分成多个30分钟的训练,训练所带来的疲劳度就会更低,训练收益率就更高。‍‍‍‍‍‍‍‍‍‍‍‍‍‍‍‍‍‍‍‍‍‍‍‍‍‍

大局视角就是训练的基本原则就是循序渐进增加难度,如果一次训练没有能比上一次训练有所进步,不管是重量上还是次数上,不能比上一次做的更多,就是以上内容有地方没有被安排好。

大局视角就是,健身训练本应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任务,在规律的训练状态下经历长周期的坚持重复,才得以看到效果。任何细小的变化,对于按年来计算的时间周期来说,影响就都没那么大了。

抓住健身训练的关键,把握大局视角,然后把这件事持续下去,就做对了。

祝你训练愉快。


书与饭
从来不会走捷径或粉饰任何东西,舒雨帆教练在身体训练以及引领健康的生活方式方面,有着自己独特和纯粹的理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