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i-Mind Flow】6.18 你又心动了吗?

文摘   2024-06-18 10:18   重庆  

6.18|购物节

你心动了吗?

2024年6月18日

星期二


手机屏幕上,一张张“满100减10元”的购物券频繁弹出;超市里,“第二件半价”,“买一送一”的标语随处可见。


但当特别节日如中国的6.18、11.11、12.12或西方的“黑色星期五”来临时,我们是否真的抓住了节省开支的机会,还是已经不自觉地掉入了消费主义的陷阱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购物节


01

心理学背后的紧迫感 


    促销活动通常具有限时和限量的特性,这种设置制造了购买的紧迫感。当你在浏览电子商务网站时突然看到一款平时很少打折的智能手表,标榜着“仅剩5件,30分钟内完成购买可享8折优惠”,这种限时限量的促销策略,很容易让你产生一种错失良机的恐惧,从而急忙下单。

    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被称为“错失厌恶”(loss aversion)的感觉,一种认为潜在或现实中的损失比同等收益更重要的现象,是消费者在促销时容易冲动购物的主要心理原因之一。 


02

 审核从众心理

 & 幻觉真实效应 


    在大型促销期间,社交媒体上充斥着朋友和网红的购物晒单,这往往在潜意识中增强了消费者的从众心理。当你的朋友圈里不断有人晒出他们在双11购物节抢购到的好货时,你可能下意识会觉得自己也应该加入购买行列,避免显得格格不入,即使你并不真正需要那些商品。

  从众效应(Bandwagon effect),通常源于对归属感的需求,人们通过模仿他人的选择来寻求社会认同,并成为社会主流的一员。



    同时,伴随着促销活动反复出现的广告词也可以带来幻觉真实效应。当同样的信息充斥了你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们所展示的真实性会随之提高。“错过今天就没有下次啦!买这双鞋绝对不会亏!采用上好的材料和手工,我们正在亏本甩卖!”一遍一遍持续不断地传入你的耳朵。晚上,结束一天劳累的你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打开手机,出现了熟悉的商品照片,你不由自主地想:“我记得这双鞋子还不错,刚好最近也缺一双这种款式的。”原本缺失的购买欲在同样信息的不断刺激下被激发



03

零售疗法 


    购物有时被视为一种减压方式,特别是在感受到生活压力时。在促销季节,消费者可能会通过购物来追求短暂的满足感,以此作为应对压力的手段。例如,经历了一周的繁重工作后,你可能会在618的促销活动中购买自己并不真正需要的商品,打着犒劳辛苦的自己的旗号,仅仅为了体验购物的快感。 



理性消费的呼吁 

Stay Rational


    尽管促销活动可以提供一些优质的购物机会,消费者应保持警惕,避免陷入消费主义的陷阱。

    心理学研究显示,那些冲动购物倾向较强、受到社会影响较大的人群,尤其是年轻人和社交媒体高频使用者,更容易受到消费文化的影响。

    要避免盲目从众,首先要区分“想要”和“需要”。批判性思维在此扮演了关键角色。在决定购买前,我们应该从多方面仔细考虑是否真的需要该产品,以及是否值得投入这笔资金。 


如何避免陷入

消费主义的陷阱


(👉滑动查看更多理性消费小知识)


    所以,下次当你的手机屏幕上又弹出那些看似无法抗拒的折扣和促销时,不妨先按下暂停键。问问自己:我真的需要这个吗?这是一个理智的决定,还是只因为它看起来划算? 


    购物的乐趣不仅仅在于点击“购买”按钮,更在于每一次智慧的选择让我们以一种轻松而明智的态度面对这些诱惑,享受购物的过程而不被促销活动和营销话术所左右。     




文案| Yolanda, Raney

排版 视觉 |Yolanda, Raney

审核| Kristine


AntiEmo
AE(AntiEmo)是北美地区最大的非盈利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之一。由一群Gen Z成员创立,旨在通过搭建线上交流及疗愈社群的方式,为更多留学生提供情绪缓解服务和实用解决方案,使其在留学过程中获得更全面的支持,减少孤独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