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的难点和重点,随着我国冠心病介入的发展,近年来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与其他类型的冠脉病变相比,冠脉介入治疗分叉病变的技术难度较大。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是指冠脉主支、分支部位分别或同时存在的严重狭窄的病变,主要包括前降支/对角支分叉、回旋支/钝缘支分叉、右冠状动脉远端分叉和左主干分叉病变,临床实践中伴有明显侧支的分叉病变比例可达15%~20%,在即刻手术成功率及远期心脏事件方面,仍然是最有挑战的冠脉病变之一。冠状动脉分叉段包括近段主支血管、远段主支和一根侧支(分支)。![]()
几十年来,临床较常应用的分型标准有Duke分型、Lefèvre分型、Safian分型、Medina分型和陈氏分型。- D型:最常见,占40%,病变累及主支近侧和远侧及分支开口,形成倒“Y”形;
![]()
分叉病变的Lefèvre分型方法主要分为六种类型,具体如下:- 4型:病变累及分叉的各分支开口,而不累积主支分叉的近侧;
4a型:是病变累及主支的分叉远侧;
4b型:是病变累及分支开口处。
![]()
Lefèvre分型曾经普遍应用于临床及临床研究,由于其分类标准不直观因而难以记忆,而且对分叉病变治疗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分支血管闭塞的可能性及对介入策略的参考价值不高,目前临床上已经较少使用。目前国际通用的是Medina分型,即以主支近端、主支远端和边支血管表示斑块分布,以1和0表示是否有明显病变(狭窄程度大于50%),可帮助医师简便、快速且精准地描述分叉部位的血管病变分布,为后续的治疗策略选择和术后效果评估提供依据。如1,0,1即为主支近段和分支有病变,主支远段无病变。![]()
Medina分型的标准简单,便于记忆,在临床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但由于Medina分型未涉及病变长度、病变严重程度、钙化、血栓、分叉角度以及边支直径等边支闭塞危险因素,因此不能仅靠Medina分型结果来制定患者的手术策略,还需更多信息辅助进行判断,例如造影、OCT等影像学结果。Safian分型方法主要根据主支狭窄的存在与否及其狭窄部位进行分型:ⅠA型:累及边支(真性分叉病变)。
ⅠB型:边支正常。
ⅡA型:累及边支(真性分叉病变)。
ⅡB型:边支正常。
ⅢA型:累及边支(真性分叉病变)。
ⅢB型:边支正常。
我国陈纪林教授根据分叉病变的分支开口是否有严重狭窄而进行分型。凡分支开口有严重狭窄(≥50%)的分叉病变均为Ⅰ型。Ⅰ型中,根据主支病变和分支开口的关系分5个亚型:主支病变横跨分支开口为Ⅰa型,主支病变位于分支开口的上、下、左、右分别为Ⅰb、Ⅰc、Ⅰd和Ⅰe。如分支开口无狭窄或狭窄≤50%则均为Ⅱ型;Ⅱ型也分5种亚型(Ⅱa、Ⅱb、Ⅱc、Ⅱd和Ⅱe),主支病变和分支开口的关系及规律性同Ⅰ型。其中a-e代表了分支闭塞的可能性,以I型病变为例,分支闭塞可能性Ia>Ib>Ic>Id>Ie。如分支开口有严重狭窄,而主支无狭窄或仅轻微病变,则为Ⅲ型。![]()
![]()
![]()
陈氏分型详尽地描述了主支及分支斑块分布的关系,对分支闭塞可能性的预测价值较好而且有助于决定介入治疗策略,但分型标准较复杂,可能需要血管内超声评价帮助分型,因此目前在临床研究中应用不多,但该分型的思想对接受血管内超声检查的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策略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参考资料
1.马志敏:冠状动脉介入的难点——分叉病变的治疗(1). 哈特瑞姆心脏之声, 2023-3-9.
2.陈绍良:各类分叉病变的治疗策略. Clinic門诊新视野 , 2022-1-4.
免责声明:本文所提供内容仅供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