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钙化病变预处理方式的选择及轨道旋切术的优势

健康   2024-12-24 17:22   北京  

钙化病变预处理技术从原理上可分为两大类,即消蚀技术和球囊技术。前者以钙化斑块的消 蚀和减容为目的,包括准分子激光消蚀术(excimer laser coronary atherectomy,ELCA)、旋磨术 (rotational atherectomy,RA)、轨道旋切术 (orbital atherectomy,OA);后者旨在通过球囊扩张达到碎裂斑块、改善斑块容积的目的,包括切割球囊、棘突球囊、冠脉血管内碎石术(intravascular lithotripsy,IVL)等。近年来斑块消蚀技术的理念被重新发掘和定位为斑块修饰(modification),极大优化了钙化病变的治疗。

准分子激光消蚀术

ELCA采用氯化氙作为活性介质,释放308 nm波长的紫外线光脉冲(冷激光),主要作用于蛋白质和脂质,水和血液对激光能量吸收较少,通过光化学效应、光热效应和光机械效应对冠状动脉斑块或血栓组织进行消蚀(穿透深度为0~30 μm)。
尽管ELCA可以用于钙化病变,但其对严重钙化病变的治疗有效率偏低,主要适合于轻中度钙化病变。

旋磨术


冠状动脉旋磨术是将一个前端装有钻石微粒的旋磨头在导丝引导下送至冠脉钙化处,然后驱动旋磨头以每分钟14万-18万转的速度快速旋转,将钙化的冠脉斑块磨成比红细胞还小的微粒,随冠脉血流疏散向冠脉远端,并被吞噬细胞吞噬。

血管内碎石术


IVL借鉴了安全成熟的肾结石碎石技术,与球囊血管成形术相结合,是球囊预处理技术的重要革新。它将钙化断裂技术+低压力血管成形术整合在脉冲电极球囊导管内,利用电动液压方式产生离散能量声波,当后者传导至具有阻抗差异或者声学不匹配的组织时将继发局部场效应,对钙化病变产生挤压、碎裂效果,达到改善血管顺应性、获得管腔的预处理效果。

轨道旋切术

为进一步提高严重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对外周血管疾病的轨道旋切系统进行改进并应用到冠状动脉,从而研发出治疗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的新方法。现有的临床研究资料显示,冠状动脉轨道旋切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斑块修饰技术,对严重冠状动脉钙化病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冠状动脉轨道旋切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基于离心力的差异打磨,当冠状动脉OAS的旋磨头沿导丝到达病变近端(3 mm)后,启动旋磨泵按照设定的速度(低速:80000转/分,高速:120000转/分;最新的微立方形旋磨头可以用50000~70000转/分的速度)驱动旋磨头以驱动轴长轴方向为轴心开始旋转,借助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在血管横截面上作轨道运动,并通过手动缓慢(1~10 mm/s的速度,通常1~3 mm/s)操控其前后移动,从而实现对钙化斑块的旋磨。由于旋磨头偏心安装的特点,当旋磨头与斑块接触时,可在不同的轨道上产生旋磨作用,而无病变或弹性较好的血管壁则可弹开偏心的旋磨头,使血管损伤降至最低,最终实现差异性旋磨的目的。旋磨头以一定的速度旋转并且产生离心力,旋转速度越快,产生的离心力越大,形成的轨道越大,修饰斑块和扩大管腔的能力越强。

轨道旋切术的优势


相较于旋磨术,轨道旋切术采用偏心设计的旋磨头,其旋磨头体积更小,一方面能减少操作过程中对局部血流的影响,降低慢血流或无复流现象发生率;另一方面也更适用于迂曲处、开口处的钙化病变以及钙化结节等复杂情况。同时轨道旋切术可进行双向旋磨,减少了旋磨头嵌顿的发生率。

图源:恒升医疗 

往期推荐
喜欢本文的人都在看

心闻5分钟丨微创®旋律冠脉旋磨系统获批上市;佰仁医疗介入肺动脉瓣系统进入创新通道……



“驭龙前行·TEER中国行”一周年线上沙龙 | 学术盛宴,大幕将启!

心力衰竭的创新疗法:内脏神经消融

全球唯一高血压专用体外超声RDN设备

2021年版心血管系统用药不良反应报告出炉,三类药上榜!这类药不良反应可能更多是心理作用

体外超声RDN技术,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如何?




免责声明:本文所提供内容仅供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排版/编辑:医心编辑部


医心
思辩源自学术,沟通创造价值。专注于心血管领域学术前沿及学科进展的专业医学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