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QMG青岛广电10月10日讯”,从“2021年起市北区启动规划建设台东记忆馆”的工程,“已经进入最后的收尾调试阶段,很快就可以和市民游客见面”。
然而,这条通过QTV-1“晚间新闻”播出的四分钟报道,却呈现多处历史时空和工商发展的错误陈述,以至馆方在积极应对观众提出质疑的同时,既做出必要的整改,又成功申请将原先规划的“记忆馆”打造成了名副其实的“博物馆”。
经过近一年的再努力,目前展馆进入试运营的状态,每周总共有累计的8小时开放时间。因正好赶上“驼峰日”,所以只能在外边简单看看,主要是正门背后的空地小广场拍了几张照片留念。
地面上,石材铺就的年代自1420s始。这意味着台东镇的杨家村,可追溯至“15世纪20年代,杨氏难民迁至台东,形成杨家村”的历史起点。
既然整整六百年已经过去,那么杨家村在岛城的地位和作用是否应当再做必要的说明呢。
从1420s直接跨越至1900s,“德国人在杨家村附近建立第一个华人居住区,命名台东镇,寓意高台东边的集市。台东集市的雏形出现,杨家村做小买卖的也多了起来”。
德国人、第一个、华人居住区、高台,这句话中出现的每一个字词,都值得细思慢想、耐心推敲,因为它代表着不同的历史叙事。关键的问题是,地面的三行字与准确的史事到底有无本质的差异呢。
如果说600年算是大跨越,那么从1900s到1940s的40年小飞跃,杨家村经受的又是怎样的命途而在社会性质和生活环境等诸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呢。
1940s的前半段时间,仍然延续着以日本全面侵华而出现的日伪联合统治。地面上的三行字,看不出点滴历史的沉重与坎坷:
杨家村的经济收入,已完全由农业、渔业转变为工商业。杨家村的青壮年因无地可种,完全放弃了农业生产,大多都到大工厂做工去了,杨家村也被台东镇的兴起而彻底城市化。
更有甚者,则是1950s的表述:
杨家村村民也学习洋买办,开了一些小工厂,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住在顺兴路的一杨氏之后,开了鲁兴家庭铸造厂,铸造小齿轮、小皮带轮毛坯。杨氏村民还在杨家村东南,即现在的11路车台东总站的位置,开了一家专钉木头包装箱的场院,为青岛啤酒厂、大裕橡胶厂提供包装箱,生意挺兴隆。
何谓“洋买办”?如何学习“洋买办”?40年代已被“彻底城市化”而为的台东镇,50年代又何谈“杨家村村民”?
从20年代之前即开始的以日资为核心的产业布局到20年代中后期逐渐兴起的民族工业的发展,台东镇可圈可点的产业集群不只有以“家庭铸造厂”和“木头包装箱”为代表的工业类别。如此认知,也太盲视和弱化岛城工业的规模和地位了吧。
及至1960s,则是完全的空白。不管特定的年代应如何评价,作为一家以博物馆为名的、具有社会公益服务性质的文化机构,它向公众提供的是教育、欣赏、思考、共享的多重功能体验。
如果说此类有意或无意、莫言和无奈的缺失是来自行政命令和职业规则的话,不如说这是投巨资的失败、花重金的失算、请专家的失察、问权威的失望等系列失职失责行为的表层一斑或是固有常态。
值得深思的是,所有的修旧如旧皆为修旧如新、所有的目标都是为了网红打卡、所有的形式内容大致手法相同、所有的展陈效果最终大同小异、所有的高新科技全部体现在声光电的立体化和系统化的专业操作。
耐人寻味的是,从60年代到上世纪末又是空白,但2000的三行字,也真是可惜了得: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杨家村的老式平房,现在几乎都变成楼房了。加之随意的修缮改造,如今看来,已毫无历史可言,甚是可惜。
诚哉斯言,甚是可惜。漫步里外,不愧宝地。
今天,我们依托台东里院肌理,传承文化脉络,借老建筑讲新故事,使之成为老杨家村的展览品,城市历史怀旧的“宝地”。
老故事讲出了新科技。高科技,实在是高;新科技,确实是老。
二〇二四年十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