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首先通过摘引亚当·斯密等经济学家关于工资、利润、地租的论述,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最直接的经济事实,从中概括出异化劳动及其四种表现,强调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其次,马克思向自己提出了考察异化劳动起源的任务,因相关手稿已经遗失,内容无从确知,但他随后提出了自己对共产主义的理解,强调它是对异化的积极扬弃,是通过人、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这一过程是在劳动实践的产物——人化自然——对人的作用中进行的。由于马克思认为自我异化的扬弃与自我异化走的是同一条道路,所以他实际上认为人的本质的异化与回归都是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完成的,“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这是一种崭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最后,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说明自己的历史观是对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唯物主义改造。以上内容显示出一个完整的逻辑结构。人的本质在现实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劳动活动如何改变社会关系从而改变人这一问题是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通过对分工问题的经济学研究解决的。马克思唯物史观思想的演化发展过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完成。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共产主义;黑格尔辩证法;唯物主义历史观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素以理论意义重大但难以理解著称。理解这部著作的困难有二:首先是书中涉及大量18世纪、19世纪经济学著作以及黑格尔、费尔巴哈、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概念与思想,不清除这些“障碍”,文本难以卒读,但要清除它们,并非易事;其次是该书的逻辑结构。只有揭示并把握了《手稿》的逻辑结构,才能遵循马克思的思想脉络深刻理解它。然而这是极为困难的事情。该书最新中文版编者说:“马克思这部著作是未完成的手稿,由若干片段构成,这些片段是作者为自己研究问题、厘清思路、做出理论判断、得出科学结论而陆续撰写的,因而许多段落的衔接和文字的表述难免缺少连贯性和可读性,这就必然会使读者在阅读时遇到种种困难。”[1]事实上,虽然各国学者研究《手稿》的论著众多,却未见对该书逻辑结构或者说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以及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进行合理的解释。
《手稿》由三个笔记本组成,其问世以来的各种版本分别遵循两种编排原则。一是按《手稿》的逻辑结构和思想内容编排,二是按《手稿》的写作顺序编排。各国通行的是按第一个原则编排的版本。其实,这两种编排方式并无重大区别,不过按写作顺序编排的版本更接近手稿的原貌。按逻辑结构和思想内容编排的版本在四个方面与按写作顺序编排的版本不同:第一,《手稿》临近结束时写的《序言》被放在全书最前面;第二,把第一个笔记本分栏写作的内容以栏目为标题重新排列;第三,把第三个笔记本中夹杂在黑格尔哲学批判中的部分内容抽取出来,分别独立命名;第四,为各部分的内容加了标题。第一种编排方式从形式上看比较完整,但是就内容而言,不论是每个部分的思想逻辑还是各个部分之间的思想联系,仍然让人一头雾水。因此,揭示《手稿》的逻辑结构是一项有待完成的任务。
本文试图在完成这一任务方面做一点尝试。文章将依据2018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手稿》单行本,略过位于文本最后与前文没有明显联系的[增补]、[片段],以探讨[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的写作动机为切入点,向前追溯其思想来源,进而探讨每个笔记本的内部以及三个笔记本之间的思想联系。之所以选择这个切入点,是因为除[增补]、[片段]外,[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是全书的最后一个部分,遵循“从后思索”原则,从它开始一步步探索马克思前后思想的联系,更有利于揭示全书的逻辑结构。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一、马克思为什么要写作[对黑格尔的
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
[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占《手稿》第三个笔记本的绝大部分篇幅,历来受到重视。马克思为什么要用大量篇幅批判黑格尔哲学,或者说《手稿》的写作动机是什么?学术界对此始终有不同看法。苏联学者在最初编辑和出版《手稿》有关内容时,认为它是马克思写作《神圣家族》一书的准备材料,就是说,其目的是为写作《神圣家族》作准备;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它的目的是批判青年黑格尔派。这两种观点都能在《手稿》中,例如在该书《序言》中,找到依据,但都有些牵强,难以成立。简言之,它们都没有弄清楚[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与上下文的联系,没有在文本自身的思想逻辑中解读它。离开与上下文的联系,离开全书的逻辑结构,是不可能把握[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的写作意图的。
《手稿》中的第三个笔记本即笔记本Ⅲ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共产主义的。马克思把关于共产主义的论述统一编号,从(1)到(7),共分为七个部分,[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是其中之一,编号为“(6)”。统一编号表明,这七个部分都是围绕共产主义展开的,是一个整体。[2]
其中,编号(1)(2)的内容是对“粗陋的共产主义”和“具有政治性质”的共产主义的批评,在编号(3)部分,马克思阐述了自己对共产主义的理解:“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复归,是自觉实现并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实现的复归。”[3]这是马克思对其共产主义思想的集中表述,十分重要。第一,它强调共产主义是人对自己已经异化、丧失了的本质的重新占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着眼点是人;第二,人的本质的异化以及异化的消除,是人通过自我实现的。私有财产的产生、人的本质异化,是人的“自我异化”,人重新占有自己的本质也是“通过人”完成的;第三,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和人的本质异化的“积极的扬弃”,私有财产、人的本质异化对人的发展具有正面的、积极的意义。
马克思紧接着说道:
历史的全部运动,既是这种共产主义的现实的产生活动,即它的经验存在的诞生活动,同时,对它的思维着的意识来说,又是它的被理解和被认识到的生成运动;……
不难看到,整个革命运动必然在私有财产的运动中,即在经济的运动中,为自己既找到经验的基础,也找到理论的基础。
……私有财产的运动——生产和消费——是迄今为止全部生产的运动的感性展现,就是说,是人的实现或人的现实。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本Ⅲ第5页
MEGA2第I/2卷,第265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2018年版,第78页
就是说,人的发展,也即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在经济运动中即在物质生产活动的推动下完成的。在给出共产主义的定义之后,怎样才能实现共产主义,是合乎逻辑的必须回答的问题。马克思的回答即编号(4)这一部分的内容。按照马克思的理解,共产主义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其核心是人的发展问题。马克思说,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的基础”与“理论的基础”在经济运动中,而经济运动最重要的内容是人的劳动实践活动,可见他想说的是,人的发展从而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在人的劳动实践活动中实现的。在这一部分,马克思以人的听觉、视觉为例对实践活动如何推动人的发展作了具体说明。他指出,音乐是人的听觉能力这种本质力量的展现,是由人的演奏实践引发的客观的空气振动,它的客观状况及其丰富程度与发展变化,反过来决定着人的听觉感受能力的状况和发展,决定着人的音乐感:
只有音乐才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就是说,它只能像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自为地存在着那样才对我而存在,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它相适应的感觉来说才有意义)恰好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只是由于人的本质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总之,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因为,不仅五官感觉,而且连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
五官感觉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5]
在这里,马克思突出强调,人的现实的本质是随着作为实践活动产物的人化自然的发展而发展的。他指出,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是随着人的艺术实践创造的听觉对象和视觉对象的不断丰富、发展而发展的。这实际上是说,人的本质的形成、发展是在“全部世界历史”过程中实现的。他还说:“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6]“人本学的自然界”即作用、影响人因而能够借以解释人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自然界,是人在历史中进行的劳动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化自然。
人的视觉、听觉方面的本质是在历史中随着人化自然的发展而发展的,人的其他方面的本质力量也是如此。马克思以人在音乐和绘画方面的实践为例,描绘出一幅人的自我发展的画卷:人的实践活动改变了自然界,创造了人化自然,体现着人的本质;同时,被人的实践活动改变了的自然界,尤其是包含创新内容的新的客观物质的存在,作为人生活于其中的环境,反作用于人,改变了人的本质力量;这些被改变了的本质力量在后续的劳动实践中进一步改变自然界,其结果即新的人化自然再一次作用于人,进而推动人的本质力量的提升。如此循环往复,人的本质力量与实践结果交互作用、共同发展,形成人在各方面的发展历史。基于实践活动的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对于理解人的发展具有普遍意义。马克思说:“一方面为了使人的感觉成为人的,另一方面为了创造同人的本质和自然界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方面来说,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即人的劳动实践活动、艺术创作实践——本文作者注)都是必要的。”[7]基于以上论述,他进一步提出:“无论是劳动的材料还是作为主体的人,都既是运动的结果,又是运动的出发点(并且二者必须是这个出发点,私有财产的历史必然性就在于此)。”[8]马克思明确地告诉我们,私有财产以及人的本质的异化,是以往劳动活动的产物,又是以后劳动活动的出发点,它们是在劳动实践的自我发展中出现的。
编号(4)部分的内容,说明了人的本质的发展是一个基于实践活动的人与实践结果即人化自然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过程:在一定阶段,作为劳动实践材料和产品的自然界成为私有财产,人的本质被异化;到另一个阶段,私有财产消失,人的本质回归人自身,共产主义得以实现。这是对人的本质的发展以及走向共产主义的历史过程的经验描述。
至此,马克思形成了一个关于人的本质的发展以及整个历史的系统性观点。接下来,马克思给自己提出新的任务——从哲学的高度对上面描述的历史过程加以总结和提升。这正是编号(5)部分的内容。其结果是形成了马克思对人的发展的总体看法——一种崭新的历史观。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2018年版,第87—88页
在这一部分一开始,马克思说:“任何一个存在物只有当它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时候,才认为自己是独立的,而且只有当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时候,它才是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9]这里体现的是一种强调事物自我存在、自我发展的唯物主义哲学世界观,这一观点站到了比编号(4)部分的内容更高的理论高度,是对它的概括和提升。紧接着,马克思说:“大地创造说,受到了地球构造学即说明地球的形成、生成是一个过程、一种自我产生的科学的致命打击。自然发生说是对创世说的唯一实际的驳斥。”[10]这里进一步描绘出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任何存在物都是物质的自我运动,都在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着,包括人在内。在这一部分结尾,本着这种精神,马克思把人的发展理解为人的“自我发展”的辩证过程,提出一种完整的历史观:“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形成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11]
这一表述十分简略,但是准确、深刻地概括了马克思历史观的特点:第一,它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出发考察历史过程的;第二,它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即把人的发展与“整个世界历史”理解为以劳动为基础的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和协同发展,简言之,即人的自我发展、自我诞生的过程;第三,它说明了人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界是如何发展的以及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上述第三点即自然界是个生成过程,十分重要,因为马克思从人的角度出发看到的是作为人的环境作用于并决定着人的发展的现实的物质存在,而不是哲学家口中的以客观实在性为唯一特性的物质概念。现实的物质存在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许多具体的特性,如颜色、形状、功能等,它们是人化自然,包括作为生产力主要标志的劳动工具,而人化自然是劳动实践活动的产物。“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隐含着由劳动工具决定的人的社会环境即社会关系对于人的生成和发展。人在劳动实践中改变了自然(各种工具等)进而改变了社会关系,简言之,改变了人的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而被改变的环境反过来改变人。于是,马克思的历史观实际上是在说,人通过劳动实践改变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被改变的环境改变人,人、自然界、社会三者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上相互作用、协同发展。这是一种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实践活动为基础,涵盖人、自然界、社会的“大唯物史观”。历史的趋势是异化消除、人的类本质回归人自身,是真正的人的诞生,即共产主义的实现。
这种历史观是依照唯物论、辩证法的精神对人的诞生过程作出的科学概括。共产主义是人异化了的本质向人的回归,因而这种历史观也是对人的发展规律的揭示,是对共产主义实现途径的科学说明。它是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最重要的内容。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2018年版,第90页
紧接着,马克思写下了编号(6)部分的内容——[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在这一部分一开始,马克思说:“在这一部分,为了便于理解和论证,对黑格尔的整个辩证法,特别是《现象学》和《逻辑学》中有关辩证法的叙述,以及最后对现代批判运动同黑格尔的关系略作说明,也许是适当的。”[12]这段话透露出三个信息:其一,这一部分的宗旨是对自己刚刚形成的历史观作出说明、论证,以便于人们理解它。其二,自己的历史观与黑格尔的辩证法关系密切,或者说,为了“理解和论证”自己的历史观,有必要对它与黑格尔的辩证法“特别是《现象学》和《逻辑学》中有关辩证法的叙述”的联系加以说明。其三,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不是这一部分的宗旨,只是在“以及”二字后面作为最后一项任务被提到而已。概括地说,马克思为什么要写作[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答案是:批判黑格尔哲学尤其是他的辩证法,是理解和论证马克思新历史观的合乎逻辑的理论需要,即说明它的理论来源或者说哲学依据。也就是说,目的在于说明它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唯物主义改造,主要是对“《现象学》和《逻辑学》中有关辩证法的叙述”的批判改造。
阅读[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可以发现,马克思在行文中着重讨论的是《精神现象学》和《哲学全书》中的辩证法,而对《逻辑学》关注甚少。[13]马克思对《精神现象学》和《哲学全书》的讨论,焦点是精神的对象化与非对象化以及通过这一过程精神自身的发展。关于黑格尔的辩证法,马克思作了许多论述,作为这些论述的总结,他提出:
……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辩证法,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做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做非对象化,看做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可见,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人自己的劳动的结果。
……
且让我们先指出一点:黑格尔是站在现代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上的。他把劳动看做人的本质,看做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他只看到劳动的积极的方面,没有看到它的消极的方面。劳动是人在外化范围之内的或者作为外化的人的自为的生成。[14]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不难看出,马克思这里所说的,正是他自己在前面提出的历史观。就是说,这种历史观体现的正是他所理解的黑格尔的辩证法,或者说它来自对黑格尔上述辩证法思想的唯物主义改造。这种辩证法不是指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等辩证规律,而是指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协同发展。
我们还可以在[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中找到马克思的另外一处论述,作为以上结论的论据。在这一部分行将结束时,马克思又说:
然而,无神论、共产主义决不是人所创造的对象世界的消逝、舍弃和丧失,决不是人的采取对象形式的本质力量的消逝、舍弃和丧失,决不是返回到非自然的、不发达的简单状态去的贫困。恰恰相反,无神论、共产主义才是人的本质的现实的生成,是人的本质对人来说的真正的实现,或者说,是人的本质作为某种现实的东西的实现。
这样,因为黑格尔理解到——尽管又是通过异化的方式——有关自身的否定具有的积极意义,所以同时也把人的自我异化、人的本质的外化、人的非对象化和非现实化理解为自我获得、本质的表现、对象化、现实化。//简单地说,他——在抽象的范围内——把劳动理解为人的自我产生的行动,把人对自身的关系理解为对异己存在物的关系,把作为异己存在物的自身的实现理解为生成着的类意识和类生活。//
(b)但是,撇开上述的颠倒说法不谈,或者更正确地说,作为上述颠倒说法的结果,在黑格尔那里,这种行动,第一,仅仅是形式的,因为它是抽象的,因为人的本质本身仅仅被看做抽象的、思维着的本质,即自我意识……[15]
这番论述与前面所引用的那段话,基本精神完全一致,足见[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的宗旨,是在强调马克思新历史观的思想渊源,即“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这一思想,来自对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批判、继承和改造。
黑格尔
马克思
为了说明自己的历史观所依据的辩证法思想与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的区别,在[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中,马克思对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提出尖锐批判。对黑格尔的批判集中在两个问题上。第一,马克思用物质的、肉体的人取代了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第二,在黑格尔那里,自我意识的外化设定物性,自然界是抽象思维的外在性,辩证法是指意识、精神通过外化、对象化和非对象化实现的自我发展;马克思则坚持人和自然界都是客观的物质存在,辩证法是物质的肉体的人通过物质性的劳动活动实现的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协同发展。这集中体现在下面的论述中:“当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时,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此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定是对象性的活动。”[16]概括地讲,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但是用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批判了黑格尔在辩证法问题上的唯心主义。
对于青年黑格尔派,马克思一方面批判他们的唯心主义,另一方面指责他们完全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显然,马克思借此说明自己以及费尔巴哈才是黑格尔哲学积极成果——辩证法思想——的批判继承者,他通过这种批判进一步从哲学的高度为自己的历史观提供支持与论证。[17]
二、异化劳动问题
探讨《手稿》的逻辑结构困难颇多,最大的困难是笔记本Ⅱ内容的缺失。这个笔记本只保留下来第40—43页,其他绝大多数内容遗失。
笔记本Ⅲ的绝大部分篇幅用来探讨共产主义问题,那么马克思为什么要研究这一问题?按照“从后思索”的方法,答案应该到笔记本Ⅲ之前的内容中寻找。笔记本Ⅲ的主要内容是对笔记本Ⅱ两处内容的补充,即对笔记本Ⅱ第XXXVI页与第XXXIX页的补充。有关共产主义的内容是“对笔记本Ⅱ第XXXIX页的补充”。在编号(1)部分之前,有两个自然段。第二个自然段开头便说:“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同一条道路。”[18]这句话对于认识《手稿》的逻辑结构十分重要。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2018年版,第74—75页
从这个自然段起直至笔记本Ⅲ的结尾,作为对笔记本Ⅱ第XXXIX页的补充,绝大部分内容都与共产主义(主要是它的实现)有关,而马克思理解的共产主义,突出强调“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这种扬弃是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完成的。可见,从逻辑上讲,笔记本Ⅱ第XXXIX页及前面的内容,讨论的应该是自我异化是如何产生的,并且得出异化产生的道路与扬弃的道路是一样的结论:它们都是人的本质在劳动实践活动中通过不断对象化、非对象化实现的自我发展。这只是我们按照思维逻辑作出的推测。笔记本Ⅱ只留下第40—43页共4页内容,它们讨论的是纯粹的经济学问题,与哲学或人的异化问题无关。苏联学者在第一次出版《手稿》时给它们加上了“私有财产的关系”这一标题。第XXXIX页及前面的内容则无法确知。不过我们在笔记本Ⅰ中可以找到一些有用的线索。在笔记本Ⅰ行将结束时,马克思说:
正如我们通过分析从异化的、外化的劳动的概念得出私有财产的概念一样,我们也可以借助这两个因素来阐明国民经济学的一切范畴,而且我们将重新发现,每一个范畴,例如买卖、竞争、资本、货币,不过是这两个基本因素的特定的、展开了的表现而已。
但是,在考察这些范畴的形成以前,我们还打算解决两个任务:
(1)从私有财产对真正人的和社会的财产的关系来规定作为异化劳动的结果的私有财产的普遍本质。
(2)我们已经承认劳动的异化、劳动的外化这个事实,并对这一事实进行了分析。现在要问,人是怎样使自己的劳动外化、异化的?这种异化又是怎样由人的发展的本质引起的?我们把私有财产的起源问题变为外化劳动对人类发展进程的关系问题,就已经为解决这一任务得到了许多东西。因为人们谈到私有财产时,总以为是涉及人之外的东西。而人们谈到劳动时,则认为是直接关系到人本身。问题的这种新的提法本身就已包含问题的解决。[19]
接下来直至笔记本Ⅰ结束,是对上述第一个任务的补充,即“补入(1)私有财产的普遍本质以及私有财产对真正人的财产的关系”。[20]
由此可以看出,第一,按照马克思的设想,他计划借助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这两个因素来阐明国民经济学的一切范畴”。这是马克思这一时期经济学研究的基本目标。第二,马克思明确说,在开始经济学研究之前,他打算先解决两个任务,其中第二个任务是“人是怎样使自己的劳动外化、异化的?这种异化又是怎样由人的发展的本质引起的?”可见,《手稿》接下来的内容,即笔记本Ⅱ,应该包含关于人的本质是如何异化的这个问题的讨论。具体论述已不可见,但是马克思的基本观点、基本思路很明确:人的本质的异化、私有财产,是在“外化劳动对人类发展进程的关系”中产生的,也即它们的根源在劳动实践活动之中——“人们谈到私有财产时,总以为是涉及人之外的东西。而人们谈到劳动时,则认为是直接关系到人本身。问题的这种新的提法本身就已包含问题的解决”。联系共产主义部分一开始马克思所说的“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同一条道路”,接下来他又用人与自身实践活动产物的相互作用说明人的本质的发展直至异化被扬弃,可以肯定地说,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类本质的异化是由劳动实践活动决定的人的本质的发展引起的。
用劳动实践活动解释人的本质的异化也即异化劳动的产生和人的发展,可能不是笔记本Ⅱ的唯一内容,因为笔记本Ⅱ还应该包括与第一个任务“从私有财产对真正人的和社会的财产的关系来规定作为异化劳动的结果的私有财产的普遍本质”相关的内容。尽管如此,笔者认为,探讨异化劳动在劳动实践活动基础上的产生过程是笔记本Ⅱ的重要内容这一结论,是可以成立的。
行文至此产生了新的问题:马克思为什么要在笔记本Ⅰ最后部分提出探寻人的本质何以异化这一任务?通过梳理这个笔记本的内容可以看出,提出这一任务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笔记本Ⅰ共有27页,其中有21页摘录、分析了亚当·斯密等国民经济学家关于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的论述,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三个主要阶级——工人、资本家、地主——的经济收入与生活状况。从第22页开始,马克思对自己的上述研究加以概括总结,集中讨论了异化劳动问题。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本Ⅰ第22页
MEGA2第I/2卷,第734页
他首先强调,“我们且从当前的国民经济的事实出发”。[21]这里所说的事实,主要是指前面所述斯密等国民经济学家描绘的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接下来,马克思通过分析工人阶级的实际生活状况提出异化劳动思想:第一,工人的劳动产品不属于自己,而是作为资本家的财富与工人对立,因此,工人的劳动产品异化了;第二,工人的劳动是被迫进行的强制劳动,他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其肉体遭折磨、精神受摧残,因此,他的劳动活动异化了;第三,劳动是人的类本质,其特点是自由、自觉,劳动产品和劳动活动的异化表明,在工人那里,人的类本质与人异化了;第四,劳动活动只有在互助合作中才能进行,人与人应该是相互友爱的关系,社会性是人的类本质的又一体现。异化劳动的前三种表现说明,人与他人对立,人的社会性丧失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异化了。异化劳动的这四种表现在逻辑上层层递进、不断深入。
资本家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对立
在笔记本Ⅰ结束异化劳动的论述后,马克思立即提出,要用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阐明国民经济学的一切范畴,而在此之前先要解决两个任务,主要是第二个任务,即说明“人是怎样使自己的劳动外化、异化的?”由此可见,异化劳动是笔记本Ⅰ的核心内容。
在异化劳动的四种表现中,最重要的是第三种,即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这对于理解笔记本Ⅰ乃至《手稿》全书至关重要。马克思在论述中使用费尔巴哈的用语“人的类本质”来表述人的本质,但他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与费尔巴哈完全不同。费尔巴哈所说的人的类本质,是指理性、意志、情感(爱)等一切人所共有的精神特征,马克思批评他“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22]即单个人固有的永恒不变的抽象物。马克思把劳动实践活动,而非某种抽象的精神特征,作为人的类本质。他这样做并非出于主观臆断,而是有科学依据的。他说:“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而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23]后来他又说:“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24]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
更为重要的是,劳动是一种活动,在把它作为人的类本质提出来时,马克思便认定它是打开异化劳动、私有财产起源秘密的钥匙。在讲到异化劳动的第四个表现时,他说:“异化借以实现的手段本身就是实践的。因此,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他对作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还生产出他人对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对这些他人的关系。”[25]如我们在前面提到的,马克思接着提出了“人是怎样使自己的劳动外化、异化的”经典之问,并给出了寻找答案的方向。为什么劳动活动能够成为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产生原因?对此,笔记本Ⅰ没有论述,不过在笔记本Ⅲ中,马克思强调,“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26]这里所说的“工业”,指的就是人的劳动活动。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实践产品的特性是由劳动活动事先设计好的,是人通过劳动刻在自然界中的人的烙印,劳动产品是人化自然。他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人的劳动产品影响人、决定人。他还指出,自然科学“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作准备,尽管它不得不直接地使非人化充分发展”。[27]马克思通过以上论述告诉我们,劳动活动改变了自然界,劳动中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人本学的自然界,即这些劳动产品、人化自然,作为人的环境决定人、改造人。劳动先使人异化、非人化,与此同时它又在为人的解放作准备,也就是说,异化劳动、私有财产的产生及其消亡,都是劳动活动的结果。异化劳动的第三种表现的重要性在于,它所确定的人的类本质是一种活动,是人为了生存必须永不停歇地进行的劳动活动,它改变自然形成人化自然,而人化自然必然反过来改变人,必定造成人的现实本质的不断改变。因此,马克思才会说,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人理解为人自己的劳动的结果,也才会得出如下结论:“无论是劳动的材料还是作为主体的人,都既是运动的结果,又是运动的出发点(并且二者必须是这个出发点,私有财产的历史必然性就在于此)。”就此而言,异化劳动的第三种表现,也即马克思把劳动活动作为人的类本质,是他的哲学思想的秘密所在。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马克思通过把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赋予其何等重要的使命。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产生与消亡也即私有财产的产生与消灭、人的本质的异化与回归的思想,都蕴含在他关于异化劳动的表现(主要是第三个表现)的论述之中。
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
逻辑结构
至此,《手稿》的笔记本Ⅱ与笔记本Ⅲ之间的逻辑联系跃然纸上:笔记本Ⅰ行将结束时马克思提出要在劳动实践活动中探寻异化劳动即人的本质丧失的原因;笔记本Ⅱ对人的本质的丧失即异化劳动及私有财产的产生过程作了探讨,说明它们是由劳动实践活动推动的人类发展进程的产物;在笔记本Ⅲ共产主义部分的一开始马克思指出,“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同一条道路”,随后他延续笔记本Ⅱ的思路,提出了自己的共产主义思想,强调它是异化了的人的本质的回归,与人的本质的异化一样,是劳动实践活动的产物;再进一步,他具体说明了人的本质是如何随着劳动实践活动而发展的,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历史观: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笔记本Ⅱ论述了异化劳动如何产生、人的本质如何丧失,笔记本Ⅲ说明了异化劳动如何消失、人的本质如何回归人自身。通过“从后思索”方法,马克思研究共产主义问题的动机,得到了合理的说明。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让·萨伊
不仅如此,《手稿》全书的逻辑结构,也即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脉络、逻辑,也完整地显现出来。马克思的思想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步骤。第一,全书一开始,他大量引用斯密、李嘉图、萨伊等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著作,对工人、资本家、土地所有者的生活状况作了描述。第二,马克思强调“从当前的国民经济学的事实出发”,通过对上述事实的深入分析,提出异化劳动概念,阐述了它的四种表现,以工人的生存状况论证了人的本质的异化。第三,为了重新占有人的本质,马克思深入探讨异化产生的原因,认识到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同一条道路:劳动是人的类本质,它的产物是人化自然,人化自然要么直接作用于人,要么作为生产工具改变生产关系间接地作用于人,造成人的现实本质不断发展变化——在一定阶段产生私有财产,导致人的本质异化,在另一阶段消灭私有财产,实现共产主义,使异化得以消除、人的类本质回归人自身。第四,基于上述认识,马克思提出一种崭新的历史观——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第五,马克思指出,这一历史观把历史视为在劳动实践基础上人与劳动产物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辩证过程,它是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进行唯物主义改造的产物。《手稿》不是一部经过严密规划的著作,全书的开始部分带有明显的读书笔记的色彩,但在随后的阅读和写作过程中,马克思的思想演化经历了以上五个步骤,它们环环相扣、步步深入、脉络清晰,展现出一个完整的逻辑结构。
在这个结构中,关键和核心是第四步,即马克思新历史观的提出。这个历史观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是人的诞生过程。可见,在马克思的思想逻辑中,前三个步骤探讨了人的本质的异化以及异化的原因与扬弃途径,它们都在为第四步即新历史观的产生作准备。而第五个步骤则是从哲学世界观的高度对新历史观的进一步阐述,说明它的实质是人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与劳动产物也即人化自然的相互作用、协同发展的辩证过程,它的理论来源是对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唯物主义改造。
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
费尔巴哈在1841年问世的《基督教的本质》中揭示了基督教的实质,指出它是人的本质的异化,是关于现实世界的幻想。在写于1845—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说:“由于费尔巴哈揭露了宗教世界是世俗世界的幻想(世俗世界在费尔巴哈那里仍然不过是些词句),在德国理论面前就自然而然产生了一个费尔巴哈所没有回答的问题:人们是怎样把这些幻想‘塞进自己头脑’的?这个问题甚至为德国理论家开辟了通向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道路……”[28]马克思在《手稿》中通过探讨人的本质的异化以及异化的扬弃所形成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正是对“人们是怎样把这些幻想‘塞进自己头脑’的”这一问题的合理回答。《手稿》展现的马克思的思想发展逻辑,是对唯物史观形成过程的描绘,也是该书的逻辑结构。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从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过程的角度看,《手稿》的逻辑结构并不完整,存在明显的逻辑“缺环”。前面曾经提到,在谈到异化的第四个表现时,马克思认为,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他对作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还生产出他人对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对这些他人的关系,由此,人的本质发生异化,宗教幻想在头脑中产生。但是,这种使人的本质异化的社会关系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它的机制如何?马克思没有对此作出说明。可见,在《手稿》中,他的思想发展逻辑存在“缺环”。
麦克斯·施蒂纳(恩格斯绘):《唯一者及其所有物》
在1841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之后,直到1844年,马克思的思想活动主要发生在哲学和政治领域,其对于经济学的研究刚刚起步。马克思当时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他只能用哲学思辨弥补实证知识的不足,因而需要借鉴黑格尔的辩证法去思考问题。在《手稿》之后,经过在《神圣家族》中对黑格尔以及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和对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批评改造,再加之受到施蒂纳1844年10月出版的《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启发,马克思的思想在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得到发展。一方面,他在哲学世界观的高度用内涵更丰富的“实践”概念取代了《手稿》中的“劳动”概念,把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统称为“环境”,从而把人的发展机制概括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29]另一方面,他从人的发展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强调了社会环境对人的作用,指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0]这表明,马克思把关于人的本质的思考聚焦于人的社会关系,而把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以及人的发展机制,概括为在实践基础上“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改变的一致”。
虽然这些思想十分重要,但是上述马克思思想发展的逻辑“缺环”仍然存在。真正补上这个“缺环”的,是他和恩格斯写于1845年到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就本文的主题而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两点值得特别关注。其一,在该书中马克思对劳动何以是人的类本质作了深入说明: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当然,我们在这里既不能深入研究人们自身的生理特性,也不能深入研究人们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山岳水文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其他条件。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31]
这实际上是马克思对劳动是人的类本质这一重要思想的科学论证,赋予了从劳动实践活动出发分析人的以及社会的和自然的历史以科学性。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2009年版,第519页
其二,马克思对分工进行了研究。在这里马克思突出强调了分工引起的人与人的生产关系的改变:
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这个原理是公认的。然而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这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也取决于自己的生产以及自己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是迄今已知的生产力单纯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一个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商业劳动同工业劳动的分离。同时,由于这些不同部门内部的分工,共同从事某种劳动的个人之间又形成不同的分工。这种种分工的相互关系取决于农业劳动、工业劳动和商业劳动的经营方式(父权制、奴隶制、等级、阶级)。在交往比较发达的条件下,同样的情况也会在各民族间的相互关系中出现。
分工的各个不同发展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这就是说,分工的每一个阶段还决定个人在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方面的相互关系。[32]
《德意志意识形态》
接下来马克思运用上述思想对历史上相继出现的部落所有制、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的形成和特点作了考察,尤其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作了初步的说明。随后他说:
由此可见,事情是这样的: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但是,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
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的形态——所制约。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33]
马克思在这里第一次对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也即人的社会环境,作了全面、清晰的说明。
以上两段论述,借助关于劳动分工的经济学研究,对劳动实践活动如何决定人的社会关系和思想观念,作了科学说明,弥补了《手稿》中马克思思想发展逻辑的“缺环”。马克思的思想转变过程就此结束,唯物史观诞生了。
作者简介:安启念,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来源:文章原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4年第1期,经作者授权在本公众号推送。
Notice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本公众号推送请注明出处。
图文编辑:李源
审核人:赵玉兰
本公众号致力于推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并长期接受相关领域已发表文章的投稿。欢迎大家关注!欢迎大家投稿!
投稿邮箱:megastudie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