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介 | 张兴亮:《话语、文本、概念: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综合创新初探》

文摘   文化   2024-04-15 08:03   北京  

作者:张兴亮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7月



内容简介

全书从话语、文本、概念三个维度对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综合创新问题展开研究。“上篇”以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大众化演变的阶段性特征为线索,阐明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与大众的互动关系和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环环递进的综合创新逻辑。“中篇”通过核心概念剖析、文本结构梳理、理论文本探源等角度,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实证问题的逻辑,深入阐明“回到马克思的语境”“从方法论的高度定位”等研究旨趣。“下篇”从个案分析的方法切入,尝试解答“为空想社会主义正名”“马克思的引证之谜”等问题,从整体性上省思如何拓展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综合创新的空间。



序言

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以来,就开启了综合创新之路,这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基本线索的波澜壮阔的历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上,有学者把这种综合创新的学术范式或学术群落称之为“综合创新学派”。严格地说,综合创新作为一种启蒙、一种基本研究方法,还谈不上形成一种学派,即便形成,也一定会进一步分化。综合与分化,这是学术繁荣昌盛的必然要求。从来不存在所谓固定不变的学派,马克思主义学术绝不是发展成各种“山头”,因为这与马克思主义的开放精神是相违背的。但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定历史时期或发展阶段,综合创新却是必要的,也是一个事实。

作为一种自觉的学术意识,类似“综合创新学派”这种提法有其现实意义,为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指出了一个方向、一条明路。一般认为,创新大致有三种形式,包括原始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综合创新,涵盖这三种创新形式,主要是指集成创新。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主要用综合创新的方法,即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法英空想社会主义等理论进行批判性继承,从而创立新的思想体系。

综合创新,越来越成为马克思主义学术共同体的一种坚定的共识。一方面,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学术本身的研究性质所决定的,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种总体性学问。另一方面,这是由当今世界生机勃勃的大发展和学术竞争的大环境所决定,因为单一的传统方法,已难以解答时代提出的巨量复杂问题群。有评论把马克思称为最后一个博学的人,这种观点似乎暗示其他人只能缩回到非常狭小的知识领域躬耕。现代知识载体、手段等的全面更新,为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个时候,尤需欢迎各家各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拓展学派视野和创新研究路径,而不拘泥于门派之见。

笔者的学术创作历程可以归结为三个关键词“话语”“文本”“概念”,分别代表了笔者在马克思主义话语、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体系三个领域的初步尝试。这三方面融合在一起,对笔者而言,形成了一种综合创新的理念。从学术界的现状来看,单独以某一方面研究者较多,三者综合起来研究者不多。当然,这不是说三者可以随意混杂。从学术生产的角度看,三者各有相对独立的理论空间。自马克思主义在人类的精神生活中成为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成为社会运动逻辑的一种基本底色以来,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文本、概念便在持续地生产着。对这三者进行自觉研究,越来越成为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

要深入研究三者,有必要对三者关系进行辨析和梳理。从精神生产的基本过程来看,通常先有思维外化的话语,然后形成物质化的文本,最后对概念化的命名进行规范,整体上形成思想运动的辩证逻辑。可见,从历时形态上,三者形成了一个前后相继、循环往复、渐次提升的完整系统和动态进程。但是从共时形态上,三者各自构成相对独立且与他者并驾齐驱的单独系统。

本书文稿由宜春学院科研处送校外专家匿名评阅后,笔者收到两位专家的反馈意见。专家不仅肯定本书出版的价值,同时也提出了非常好的修改意见。这对笔者是莫大的鼓舞和鞭策。现摘录两位专家的评价如下。

一位专家认为:“从选题上,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意义。作者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审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路径,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提供新的思维,具有科学性。同时在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开辟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路径的极大丰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从逻辑结构上:该著作选取话语、文本和概念三个角度,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逻辑体系。话语是解决理论的受众性问题,即是谁的语言、谁的立场。只有解决了为谁说话的出发点,才能解决好理论的话语立场,这是先决条件。而文本作为理论话语体系的载体,是对话语体系的固化的方式,也是理论的经典所在。读懂了文本,才有可能理解好话语体系。命名(概念)则是对文本的标识,只有这样才能对文本更加准确地区分。因此,三者之间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

另一位专家认为:“本书选题具有较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本书亮点突出表现两个方面:一是选题新颖。本书立足于马克思主义话语、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体系三个领域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索,呈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总体性特征,构建了‘话语、文本、概念’三位一体式的理论研究体系,开启了一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术创新路径。二是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问题意识和理论意识,是一次学术旅程的有益探索。”

本书是对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综合创新的初步探索,提出了一些问题,但许多问题还没有充分展开,甚至可能没有涉及。因此,在笔者看来,本书的创作仅仅是一个开端,虽然积累了一些素材,但要研究好这个问题则任重道远。笔者修改本书时,努力争取每字每句都言之有据,尽量做到前后逻辑通达,尽可能做到守正创新,不故作惊人之语。凡是自认为达不到这个要求的语句,通常会删除。全书的少数地方使用了相同的材料和观点,但多是从不同的角度根据研究的需要重新展开叙述的。由于笔者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盲区,可能还有诸多欠缺。因此,还必须通过持续反思、充实知识、修改提炼而逐步提高,使任何一个说法都确有充分的根据,把学术的批判性和建设性融为一体。比如,加强重要概念的思想史梳理,尤其是要拓展跨语际的国际视野。

本书为了叙述的方便,分为上、中、下三篇,每篇包括若干章节。实际上,每篇以某种研究内容或研究方法为主,同时兼以其他内容或方法。希望读者在阅读时注意这个特点。由于本书是一种初步尝试,话语、文本、概念三者结合的研究依然有很大的空间,也是笔者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目录

序言


上篇 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大众化的分阶段研究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话语体系大众化的辩证逻辑

一、“谁”在说话:思想的深刻性与语言的艺术性相统一

二、为“谁”说话:开展国际工人运动与面向全球大众传播相统一

三、为“谁”思考:严厉批判错误思想与为大众释疑解惑相统一

四、和“谁”对话:为大众艰辛著述与努力通俗宣传相统一

第二章 列宁主义话语体系大众化的互动逻辑

一、宣传通俗化中造就大众化

二、在批判错误思潮中推动大众化

三、在注重信仰教育中推进大众化

四、在与大众保持血肉联系中实践大众化

第三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大众化的生成逻辑

一、发展从容:务实开放与渐进创新相结合

二、上下兼容:自上至下与自下至上相结合

三、思想宽容:信仰自由与引领思潮相结合

四、话语共容:通俗化与学理化相结合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与大众的互动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开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

二、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重要动力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破除几种错误认识

四、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的归位


中篇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话语体系的个案研究

——基于马克思恩格斯虚拟资本理论的文本


第五章 政治经济学视野中“虚拟资本”概念的学术史梳理

一、“虚拟资本”概念的内涵

二、“虚拟资本”概念的外延

三、反思“虚拟资本”概念

四、回到马克思的语境

第六章 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共同文本的虚拟资本理论探源

一、“点”的方法:厘清典型章节中“虚拟资本”概念的运用状况

二、“面”的方法:考察马恩全集中“虚拟资本”概念出现的频率及含义

三、“体”的方法:分析《资本论》“虚拟资本”部分的文本结构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虚拟资本理论探源的方法论致思

一、几种观点:虚拟资本理论溯源

二、到底“谁”最早提出“虚拟资本”概念

三、马克思在多大程度上对虚拟资本进行了研究

四、从方法论的高度定位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


下篇   话语、文本、概念

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综合创新的反思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基础性概念再认识:以“空想社会主义”为例

一、研究的缘起:“为空想社会主义正名”问题的提出

二、正名的源头:西方语境中“空想社会主义”的来龙去脉

三、正名的参照系:“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重新比较

四、正名的价值:空想社会主义研究的当代意义

五、研究的深化:多学科开拓空想社会主义研究的新视野

第九章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引文编译研究——以《资本论》引用威·利瑟姆《关于通货问题的书信》为例

一、破解马克思的“引证之谜”

二、研究马克思的引证需要注意若干问题

三、详细分析马克思摘录引证的具体情形

四、全面审视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引文编译问题

第十章 马克思恩格斯文本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探析——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为例

一、“何以重要”:MEGA文本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价值意蕴

二、“为何可能”:MEGA文本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基础

三、“如何可能”:推进MEGA文本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途径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张兴亮,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江西省“百人远航工程”人选。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出版著作5部。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概念史研究、政治话语研究。



后记

如果说学术也是一种生命存在的样态,那么,我愿一直坚守这种生命存在。自2006年开始攻读硕士研究生开始,历经硕士、博士、博士后、访问学者等阶段,整整十六年,弹指一挥间,惟愿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本书就是这个历程的轮廓性呈现,算是“立此存照”。由于本人的知识结构和人生经历,本书许多内容不能不带有个人特色和适合个人的方法论意义,因而是一种学术生命的真切体验和耕耘尝试。

本书围绕话语、文本、概念三者的结合,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思考、写作、修改和校对,能够最终成型。这个反复校对、修改的过程,包括内容归类、标题比选、遣词造句、错别勘误、标点符号、衔接逻辑、谋篇布局、目录编制、文献引用、序号排列、格式规范等细节。其中,许多内容由于不适合整体框架,只能“忍痛割爱”舍弃。应该说,本书许多内容的研究还是非常初步的,多以个案研究切入,因此需要进一步系统性、整体性研究,这是以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多年写作促使我形成了一个习惯:除了在电脑上写作和修改,我更乐意在纸质稿上逐字逐句修修改改,因为思想的灵感总在不经意间迸发。曾听方世南老师多次说过:“文不厌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句话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因此,我提倡初稿打印后认真校对、反复修改,综合发挥纸笔和电脑的各自优势。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保持原创、避免抄袭的一个办法。

这里,需要特别提到规范标注引文出处和参考文献的重要性,因为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笔者对引自经典作家著作和党的文献等资料来源的引文、注释等内容全部进行了仔细核查和反复比对原文,努力保证每个字句、标点符号以及参考文献的书名、作者、署名方式、译者姓名、出版社、版本年份、页码等与原文本完全一致,为此花去较多心力,同时也深化了研究和拓展了视野。为了体现对他人思想成果的尊重,笔者凡能查到出处的,一律详细注明。如果有多个出处的,则选择最权威、最规范的,而且尽量不用转引;有纸质来源的,则尽量不使用网络来源;能查到最新且适当的引文版本,则更新淘汰以前的标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但可能还存在诸多不足。在此要感谢网络信息时代带来的便利,中国知网的“句子检索”等功能,读秀的“全部字段”等搜索功能,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的“经典著作引文比对”“检索语句”“检索段落”等功能,帮了我的大忙。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既是同为一体的,又是交替进行的,不断推动理性认识的深化。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1872年第二版跋”中所言:“在形式上,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这点一旦做到,材料的生命一旦在观念上反映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好像是一个先验的结构了。”[1]本书的创作和修改既是研究方法的深化,也是叙述方法的锤炼。

《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二版封面

本书为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标识性概念建构的基本经验研究”(19KS18)、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命名科学化的基本经验研究”(MKS1412)、宜春市社科规划项目重点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标识性概念建构研究”(Ycskl2019-087)、宜春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招标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命名的重大意义研究”(XZT2018-1)的阶段性成果。本书出版得到宜春学院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和宜春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经费支持。

本书首先要献给我的外婆和我的父母,献给那些给予我生命来源和成长力量的人。外婆离开我4年多了,长眠于九泉之下,但她的万千叮咛使我永远难以忘怀,始终是我生命力量的不竭源泉。父亲离开我近20年了,但他穷不弃学的精神始终激励着我。母亲虽偶有小恙,但身体尚可,她勤俭劳作的本色教我要惜福。本书也要献给我的妻子和儿女,没有妻子段淑仪女士、女儿张为一、儿子张奕弛的体谅、陪伴、宽慰和协助,本书难以完稿。这本书是一家人共同奋斗的缩影和见证。

本书的出版要归功于亲朋好友的长期支持和关心关注,特别要感谢祝黄河、朱炳元、周利生、方世南、刘国云等恩师的指点和鼓励,感谢宜春学院李雪南、曾晓春、胡国瑞、余新卫、高茂兴、朱向华、范松仁、李霞、陈荣庆、杨永俊等领导同事的理解和支持,感谢江西师范大学王员、王钰鑫、王水兴、李正兴、詹冬华、淦家辉等师友的关心帮助,感谢苏州大学田芝健、朱蓉蓉、唐强奎等师友的关心帮助,感谢中共中央编译局蒋仁祥、戴隆斌,复旦大学马拥军等专家的指导,感谢多名匿名审稿专家对笔者的鼓舞和鞭策,感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辑刘洋博士的专业服务和热情指导,感谢张化雨、张化赞、张化苏、张立宜、张兴国、张敏等为代表的亲友无私支持。另外,杨晓伟、殷瑞宏、吴艳林、倪维维、邹冬斌、张政、王红宇、陈新怡、李臻哲等也以不同形式为本书创作提供过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笔者作为一个曾经的门外汉,带着一身的困惑闯进来,表现出一种“无知者无畏”的傻劲,“贪婪”地饱览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魅力。正因为有许多困惑,笔者作为一个外者、他者,与马克思主义研究保持着一种审慎的距离,反而更有深入其中的渴望。而当笔者深入其中后,“曾经的我”又成为马克思主义学术审视的对象,成为可以跨学科嫁接的学术资源。当笔者久在其中,又可以随时跳脱出来,穿梭在马克思主义知识领域的边缘,从其他知识领域获取灵感,准备随时反哺正在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对于马克思主义学术创新来说,边缘(外围)与中心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恰恰是边缘(外围)与中心的互动,激活和更新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范式,从而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活力。

为表此心志,现录下一段未曾发表的学术散记(题为“思想与生命”):

“成天与理论研究打交道,渐渐对理论敏感起来。这是由量变到质变的结果。这种敏感性不会自动产生和增加。只有当对已有理论保持最大程度的质疑,从每个字词,每个标点,每句表达的结构,每个意群的深层含义去思度,总不免发现理论不是天然的。不论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理论有多完善,它一定是思想雕琢的结果。只有当你断定它的神秘面纱完全揭开,那么你就可以坦然地去研究它,甚至超越它。当你与理论耳鬓厮磨、日思夜想时,你就会发现它的软肋,它的动人,它的走向。一切,一切的一切,就慢慢地在掌控之中。

当理论在你心中已经播种,那嫩芽就一天天长大。它就成长在旧理论的沃土中,需要你细心浇水、施肥、拔草、翻土,尽可能倾注最好的呵护。就这样,你会发现,原来自己的宝宝也可以这样动人。这就是自己的思想生命,这就是自己的创作,自己的思想创造。这种温润,这种感动,从心的最深处喷发出来。开始是一点一滴,逐步可以恣意地流淌。冷静下来,你生怕这种才思流得过多,开始节制起来。

可是你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不敏感了,也就没有创造力了。这是怎么回事?如何找回那份久违的感动,重新踏上心灵之旅,走出自己的思想足迹?唯有心平气和,一丝一缕地去编织,在最不经意间,那份感动又油然而生,需要用心去细细地、慢慢地品味,这种独有的生命感悟才出得来。

和生命不相关的理论,或者不是用生命节奏去感触的理论,都将远去得无影无踪。不论理论的形式是何种样子,只要用心去点化,用心去耕耘,它都会带着生命的气息占据着你的心灵。可问题是这份用心,从哪开始呢?在焦灼不安中寻找理想家园吗?

不,就在当下的此时此刻,开始,开始你那心灵之旅,让点滴的思想汇聚成感动,升华成新的理论,新的人生境界。或许,此时你会发现,理论的运动就是生命的运动,理论创造就是生命更新。你之所以还对理论这么敏感,是因为你的生命又止不住要生发出新的意义。”

笔游至此,是以为记。

最后,本书虽然出版了,但我对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综合创新的思考还是非常初步的。我由衷期待能得到更多方家、读者的建议和帮助。如有任何相关问题,敬请您发函至619313057@qq.com赐教。



张兴亮

2022年10月

注释: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3页。

Notice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本公众号推送请注明出处。

图文编辑:刘瑞瑶

审核人:赵玉兰

 相关阅读 

新书推介 | 张云飞:《恩格斯传》


新书推介 | 朱强:《〈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德文版考茨基译本考》


新书推介 | 张福公:《重读马克思:工艺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


新书推介 | 李彬彬:《思想的清算与转变——〈神圣家族〉的文本学研究》


新书推介 | 聂锦芳:《返本再出发——〈资本论〉基本文献考辨及研究方式转换》


新书推介 | 侯才:《〈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的一种文献学研究》


扫码关注我们

本公众号致力于推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并长期接受相关领域已发表文章的投稿。欢迎大家关注!欢迎大家投稿!


投稿邮箱:megastudies@163.com

MEGA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
本公众号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文献研究分会的官方公众平台,致力于推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arx-Engels-Gesamtausgabe)及以之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