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安、李晓晓、陈嘉炫 | 恩格斯致奥尔索普书信的历史考察

文摘   2024-09-09 06:01   北京  

本文作者:陈嘉炫、陈长安、李晓晓(从左到右),甘露摄影

内容提要:以中山大学图书馆藏恩格斯1876年10月28日致奥尔索普信辨识为例,系统介绍了原稿的典藏缘由、原著人物和历史背景。遵循掌握字母的基本写法、原稿的总体笔迹特征、字母的连写略写并逐词辨识的步骤,辨识出原稿、得出中译文,并从五点领略风采、思悟原理。


关键词:奥尔索普;恩格斯原稿辨识;东方问题


一、原稿典藏和原著背景


为了笃行薪传中山大学的马克思主义传统,挖掘学校的红色基因,将“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稿,加强马克思主义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大思政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推动马克思恩格斯原始手稿和MEGA教学研究、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历数年精心准备,经专家论证和上级批准,中山大学图书馆在2018年通过一位奥地利书商,入藏一批极其珍贵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原始手稿和《资本论》《共产党宣言》多语种初版等珍贵文献。恩格斯1876年10月28日致奥尔索普信就是其中一份当时尚未公开发表的原始手稿。

托马斯·奥尔索普(Thomas Allsop,1795—1880),“英国交易所经纪人,政论家,民主主义者,接近宪章派;1858年资助奥尔西尼谋刺拿破仑第三;在援助流亡的公社社员方面同马克思积极合作;同马克思一家保持友好关系”[1]。他是意大利革命者朱泽培·马志尼、英国自由思想家查理·布拉德洛与安妮·贝赞特的朋友。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1998年版,第5—6页

MEGA2第Ⅰ/12卷,第70页

此信主要涉及马克思恩格斯长期关注的东方问题及相关的俄土战争等问题。从1853年3月11—22日写作的《不列颠政局。——迪斯累里。——流亡者。——马志尼在伦敦。——土耳其》一文开始,马克思恩格斯在《纽约每日论坛报》上对东方问题作了系统的论述。在此文中,马克思对东方问题给出了明确而生动的定义:“每当革命风暴暂时平息的时候,一定要出现同一个问题——这就是一直存在着的‘东方问题’……东方问题于1840年又几乎把各‘大国’卷入了大战。现在,正当目光短浅的当权的侏儒们自夸似乎已经幸运地使欧洲摆脱了混乱状态和革命危险的时候,又出现了这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一个无穷尽的困难之源:对土耳其怎么办?”[2],而此文中的“土耳其”一节就是恩格斯写的。在此信中,恩格斯亦使用“这一东方事件”来概括奥尔索普的问题。此信也“是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来分析当代主要问题的光辉范例”[3]。1879年12月14日,当恩格斯再次致信奥尔索普时,仍然继续讨论此信的问题并以之鼓舞“还没有完全康复”的奥尔索普,足以表明奥尔索普直到去世的前一年仍极其关心东方问题。而此信是目前所发现马克思恩格斯与奥尔索普通信中罕见的专门、系统论述东方问题的材料。

恩格斯此信准确预言的第十次俄土战争形势图


二、原稿辨识和原文中译


对恩格斯原始手稿的典藏、研究、利用,近年来中国学界取得了不少新进展。然而,专门、系统探讨恩格斯手稿的辨识过程并发表一份完整的恩格斯原始手稿,且有本科生直接参与,在中国学界仍待发展。本文的工作,就是在这方面的一个探索。

(一)字母辨识基本功

该信图片见《理论视野》2021年第1期封三。书信纸张长23厘米、高18厘米,对折成四页,对折线及每页两道折痕明显,对折处略有磨损,整体状况尚好。黑色墨汁书写。无印章,图片所加中山大学图书馆馆印为电子版。

我们的教学实践表明:熟悉字母的基本写法及其基本变化,乃是辨识恩格斯原始手稿的基本功;掌握基本字母的基本写法及其基本变化,中国人也完全能树立辨识原稿的信心;中国本科生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一般为一学期),足以打下基本功、树立信心。表一是我们根据该信总结的恩格斯手稿字母辨识详表。表中字母的多重写法在该字母后加上带圈阿拉伯数字区分,示意图用箭头表示字母书写方向、用数字表示基本的书写步骤。其中,起笔和尾笔(即收笔),一般不作为书写步骤并旁标数字,只有作为书写的基本步骤时才旁标数字。

表一:中山大学图书馆藏

恩格斯1876年10月28日致奥尔索普信

字母辨识表和例词表[4]

注:此表示意图系广州盛远文印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杨浪剑经理制作

(二)总体笔迹特征及字母连写略写之基础

在掌握字母书写基本功后,把握手稿的总体笔迹特征、总结字母在单词中的连写和略写,能为单词辨识乃至整份手稿辨识进一步夯实基础。表二将斜体视为恩格斯笔迹总体特征加以把握,分豹头、凤尾、位变、形变、共笔、连略、尾略等几点总结探讨连写略写的常见类型。字母间自然的连写,不专门说明。

表二:中山大学图书馆藏

恩格斯致奥尔索普信笔迹特征及连写略写例表

(三)从逐词辨识到全文辨识之“解剖”

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论述商品解剖时提到的:“这的确是琐事,但这是显微解剖学所要做的那种琐事”[5]。辨识一份完整的恩格斯手稿,特别需要这样“显微解剖”的“琐事”功夫。如果说字母辨识基本功和笔迹特征、连写略写辨识基础是“显微”的话,逐词辨识则是词细胞“解剖”、全文辨识则是篇细胞“解剖”,都需要多些信心和坚持,少一些怀疑和放弃。恩格斯在编辑《资本论》第二、三卷遗稿时,同样做过类似的辨识“琐事”。我们的教学实践努力探索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原始文献的笔迹辨识上做这类“琐事”,以期促进相关教学和研究。

表三是我们“解剖”该信的例词。其中,编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按照段、行、词排序,其间用实心点连接。日期、称谓、信尾、落款均只有一行,为方便起见,都算为一段(例如:1.1.1表示该词为该信第一段第一行的第一个字母。第1、2、10、11段均只有一行。and的缩写&视为一个单词,年月等数字,按意义单位划分单词,如28、76、1828等)。备注栏基于字母基本功及连写略写基础,根据单词图像对单词辨识这一“解剖”作简要说明,重复或易认的内容一般不作说明。单词图像中,单词之外的内容,主要有两种,一是其他单词的笔画,二是中山大学图书馆馆印,不一一说明。限于篇幅,不能将每一个单词列出,为方便读者了解该信内容,按人物、国家、地名、事项等简单分类选词举例展示辨识过程。

表三:中山大学图书馆藏

恩格斯致奥尔索普信单词辨识例表

根据逐词“解剖”,辨识出原稿并试得中译文[6]。译注将另文论述。


三、领略风采和思悟原理


恩格斯在回信的开头解释迟复的原因并热情欢迎朋友的到来。随后根据奥尔索普的提问,恩格斯系统阐述了他对“这一东方事件”的看法。第十次俄土战争的爆发,证明了恩格斯此信分析、预言的准确。通过此信,我们主要从五点领略恩格斯理论风采,思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新文献。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分工合作和恩格斯精神、学风的见证。从已发表的书信来看,马克思恩格斯与奥尔索普的通信,有一定的分工,与东方问题有关的俄土战争、俄国局势等偏战争、军事方面的问题主要由恩格斯来解答。马克思在1873年12月23日答复奥尔索普1873年12月21日来信时称俄国为“欧洲反动势力的支柱”并在信末特地附上“恩格斯向您问好并会很快给您写信的”[7]。马克思夫妇1876年10月16日致奥尔索普信主要是安慰处于丧妻之痛的奥尔索普,并未提及东方问题,但恩格斯1876年10月17日致奥尔索普信提到“在东方,目前有些事件正在成熟,它们必定会加快并能够引起旧的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崩溃。”[8]成功激起奥尔索普的兴趣并致信求教,此信就是回复。马克思1878年2月4日致奥尔索普信提到:“土耳其和奥地利是欧洲旧国家制度的最后的支柱……如今这个制度在以后多次战争过程中将崩溃,从而将加速社会危机并吞没一切所谓的强国,一切这些虚构的强国,而不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以便为欧洲社会革命腾出地盘。”[9]恩格斯1879年12月14日致奥尔索普信:“我们在这里所设想的当前的俄国危机,是1848年以来最重大的危机,来年春天总会爆发,我希望您恢复体力,能享受到暴风雨时代的乐趣,这个时代,看来就在前面等待着您。”[10]此信既是马克思恩格斯分工合作的一个很好的例证,更是这种分工合作所结硕果的见证。这对于我们领略恩格斯为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甘当第二提琴手、当好第二提琴手的伟大精神,更好理解马克思主义创立、发展过程,回应马恩对立论,大有裨益。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0卷,1985年版,第457页、465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0卷,1985年版,第469页、473页

第二,抓主要矛盾及其主要方面的辩证方法。奥尔索普认为“这一东方事件极其复杂”,明确问及神圣同盟、德国、奥地利、波兰,也应涉及俄国,但理不清思路。恩格斯以“如您所说”承认问题极其复杂,随即指出:“但由于俄国是其中唯一的推动和积极力量,所以她的国内急迫需求是贯穿所有这些复杂问题并使其变得易懂的唯一线索。”“她的国内迫切需求”即“革命和征服战争”两个方面。恩格斯对“征服战争”着墨颇多。一是亚历山大会选择战争而非革命;二是唯有对土战争可以摆脱革命,对土战争可以激起民族沙文主义的征服,转移公众感情和反对派等国内矛盾;三是即使面临逆境,亚历山大也愿意冒险,等等。这些分析准确预言俄土战争的爆发。在复杂的“东方事件”问题中找到主要矛盾“她的国内迫切需求”,分析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征服战争”,这是全信分析的总纲,其他分析诸如神圣同盟、奥地利、波兰等均是目。这是抓主要矛盾及其主要方面的辩证方法的生动范例,对我们今天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第三,关于战争与革命的观点。恩格斯指出,亚历山大选择对土战争是为了避免国内革命,一旦国内革命爆发,他必然倒台。战争引起危机、革命,是马克思恩格斯观察东方问题的共同视角。以战争避免革命只会一时转移矛盾,事实往往加剧矛盾。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转帝国主义对外战争为国内革命,是对恩格斯此信所言亚历山大极力避免的革命爆发、反动政府倒台这一可能性的实践。恩格斯也关注奥地利政府战争行为可能的革命后果。恩格斯在预言战争进程时,指出泛斯拉夫主义可能在亚历山大万一后撤时引发革命。此信对革命和战争的相关理论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帝国主义是现实战争的根源、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恩格斯

第四,关于国际关系的观点。路易—拿破仑扩张的伎俩、欧洲如同不存在般的沉默、俄国以诱饵取得德国支持的交易、短视的奥地利军事派政策、宗教和民族的因素、波兰的处境等,准确刻画了战争各相关国国际关系在利益、实力面前的百态,有助于我们做好新时期外交工作。

第五,同情关心被压迫民族的立场。信末从波兰在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等国的处境,其俄国化、日耳曼化程度、人口规模,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避战波兰边境等方面,得出“关于波兰,永远别担心”的乐观看法。恩格斯对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避战波兰边境的“明智”的评价,饱含对波兰人民解放力量成长的欣慰。这有助于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





题注: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米勒字母表》和《MEGA编辑准则》翻译与研究”(项目编号:22BZX003)、中山大学2019—2020学年第2学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专题》课程及2018年校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类项目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MEGA原典研习”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第573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第3—13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前言》。

[4] 著名的《米勒字母表》专门列举了各个年代的恩格斯原始手稿拉丁文字母(类似英语)图片,但没有示意图、例词图和说明,对广大中国读者而言,使用起来不够方便。在马恩原稿辨识(笔迹解读)上,有意与汉字书写及简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以求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马恩原稿辨识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略尽绵力。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第14页。

[6] 参见陈长安、李晓晓、陈嘉炫:《中山大学图书馆藏恩格斯致奥尔索普书信解读》,《理论视野》2021年第1期。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第457页。

[8][9][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第465页;第469页;第473页。







作者简介:陈长安,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暨哲学系副教授;李晓晓,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卷烟厂助理工(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19级本科生校友);陈嘉炫,深圳图书馆专业技术岗职员(中山大学哲学系2017级本科生校友)。


文章来源:文章原载于《马克思主义哲学》2024年第1期,经作者授权在本公众号推送,个别之处略有改动。

Notice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本公众号推送请注明出处。

图文编辑:李源

审核人:赵玉兰

扫码关注我们

本公众号致力于推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并长期接受相关领域已发表文章的投稿。欢迎大家关注!欢迎大家投稿!


投稿邮箱:megastudies@163.com

MEGA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
本公众号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文献研究分会的官方公众平台,致力于推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arx-Engels-Gesamtausgabe)及以之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