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秦宣
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十卷本)以整体性的视野阐述马克思主义170余年来形成、发展和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着重总结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历史经验,探索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及未来趋势,特别关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基本经验,力求为未来世界社会主义实践尤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七卷)全面系统阐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中国改革开放之前30余年间主要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具体分析了战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时代背景,叙述了这一时期苏联、东欧国家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推进改革进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重点介绍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历程及理论成果,同时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在越南、朝鲜、老挝、蒙古、古巴等国的发展。
第七卷卷首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和苏联社会主义的示范影响之下,欧亚又有十几个国家先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远在拉丁美洲的古巴也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发展,社会主义改革在不同国家的兴起,把马克思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家从地域分布看,主要有:横跨欧亚两洲的苏联,地处东欧的南斯拉夫、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亚洲的中国、越南、朝鲜、蒙古、老挝、柬埔寨;在拉丁美洲,有古巴。到20世纪7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达到16个,陆地面积一度占全球的24%,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高潮时期,也是20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辉煌时期。
二战后欧亚社会主义国家
这一时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格局演变中的冷战时期,也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两个平行市场”各自独立发展的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欧洲形成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在全球形成了以美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华沙条约组织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格局。这一格局存在于20世纪50年代初至90年代初,以1991年底苏联解体为终点。这一时期,两大阵营之间的对立不仅表现为经济上的相互禁运和封锁、军事上的疯狂竞争,还表现在意识形态上的相互攻击。
这一时期,也是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发展矛盾特别突出、斗争特别激烈的时期。以1956年苏共二十大为转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诸多挫折。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弊端的揭露,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国际范围内资本主义国家以此为契机加紧了对社会主义的“围剿”,国际上反社会主义人士再次形成了攻击社会主义的“大合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迫于舆论的压力纷纷调整策略从而失去其原有的影响力。在东欧,波兰发生了“波兹南事件”、匈牙利发生“匈牙利事件”,在中苏之间还出现了“中苏大论战”。在中国,发生了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出现的分裂和社会主义建设遭遇的挫折,也导致社会主义声誉的下降。
这一时期,也是社会主义改革的摸索时期,表现为苏共二十大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弊端的揭露,欧亚社会主义国家开始摆脱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束缚,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最早进行这种改革探索的是南斯拉夫,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治社会主义模式”。此后,波兰的改革形成了“波兰模式”,匈牙利的改革形成了“匈牙利道路”,保加利亚走上了“保加利亚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其他国家也在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中国,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也作了初步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毛泽东
这一时期,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不同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实践相结合的时期,是马克思主义继续本土化、民族化的时期。如何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新的时代课题。在苏联,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任务,苏联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否定斯大林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错误理论观点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新论断,采取了一些新举措;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执政的共产党也结合本国实际,形成了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些新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在亚洲,朝鲜形成了主体社会主义思想,越南形成了胡志明思想,中国的毛泽东思想又有了新的发展;在拉丁美洲,古巴产生了卡斯特罗思想。这些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民族化的结果,它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不同的民族特色,不仅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
胡志明
卡斯特罗
第七卷目录
主编简介
秦宣,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
后记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十卷本)以整体性的视野阐述马克思主义170余年来形成、发展和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着重总结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历史经验,探索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及未来趋势,特别关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基本经验,力求为未来世界社会主义实践尤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
本卷(第七卷)全面系统论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中国“文化大革命”结束时期三十余年中主要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其中,第一章重点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时代背景,分析冷战格局的形成、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主题的转换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影响;第二章主要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亚各国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重点分析战后斯大林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发展,同时介绍了欧亚各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及其成果;第三章主要介绍苏联东欧各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探讨,重点介绍冷战时期苏联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讨论和苏联学者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的研究,同时介绍东欧各国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探讨以及这些探讨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第四章主要介绍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毛泽东关于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的战略思想;第五章主要介绍中国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六章主要介绍苏共二十大及中苏关于共产主义论战的主要情况;第七章主要介绍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第八章主要介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以及这些改革的理论成功和实践意义;第九章主要介绍这一时期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包括越南、朝鲜、老挝的社会主义思想和古巴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古巴的发展。
本卷是集体研究、集体编写的结果。全书得到了丛书总主编和编委会专家学者的全面指导。本卷作者在编写过程中,曾就提纲、主要内容和编写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反复讨论。参加本卷编写的作者和分工是:秦宣负责统筹全书的编写,并负责撰写本卷第七章;黄继锋、刘明明负责撰写第三章;夏克强负责撰写第一章、第九章;欧阳奇负责第四章、第五章的撰写;路克利负责第二章、第六章的撰写;陈崎负责第八章的撰写。在后期统稿过程中,杨彬彬曾协助主编做了大量工作。全书最后由秦宣负责统稿。
由于本书是论述“冷战”这一特殊时期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状况,书中涉及的人物、事件较多,而且有一些人物、事件颇具争议性,故书中难免出现表述不准、论述不到位的情况,在此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本书的编写完成,特别得到杨瑞森教授、梁树发教授的支持,同时得到了人民出版社郇中建、毕于慧、杜文丽的鼎力支持和热情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秦宣
2020年10月
Notice
转载本公众号推送请注明出处。
图文编辑:李东洱
审核人:赵玉兰
相关阅读
新书推介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十卷本)
新书推介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一卷)
新书推介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二卷)
新书推介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三卷)
新书推介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四卷)
新书推介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五卷)
新书推介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六卷)
本公众号致力于推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并长期接受相关领域已发表文章的投稿。欢迎大家关注!欢迎大家投稿!
投稿邮箱:megastudie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