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穷越要生,越富越不生,为什么?

情感   2025-01-23 10:58   江苏  

Marta Monteiro【葡萄牙】| 图
老周 | 文

今天,是你陪着老周的第1757天



我娘子总是跃跃欲试,伙同家里的四位老人,说服我生第三胎——痴心妄想!而,她给出的理由,实在奇葩——不想我们以后在养老院里,被人欺负。
恰好,一位武汉的朋友,也跟我聊过这个话题,她让我把“越穷越要生,越富越不生”说透一点。

我尽量说透吧。

其实,传统时代的中国人,有很强烈的生育冲动,倒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喜欢孩子,而是那时候的人,离不开家族。人多势大的家族,往往恃强为胜,占尽上风,人丁不旺的家族,则往往处于受欺凌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家族人丁越兴旺越好,多多益善。所以,生存竞争的需要,使那时候的家族,产生一种无限扩大人口的内在冲动。

于是,那时候的人,就是被锁定为“传宗接代”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就是被篆刻在祠堂牌位上的名字。传统的家庭里,家长是绝对的权威。因此,多生养子孙,是实现和扩张这一权威的最重要方式。

你看,我们小时候那会儿,小孩子玩耍时,最常见的“占便宜”就是宣称——我是你爸爸,对手的回复,当然是——我是你爷爷,双方就这样在辈分上无限累加。当然,也有“我‘问候’你妈”以及“我‘问候’你奶奶”的无限上溯。传统相声以及现在的二人转里,草根文化在辈分上占便宜的“伦理梗”,永远能换来大面积的笑声。

鲁迅也曾说过——最无能的人,也总可以生几个孩子来显示权威,不至于沦落到绝望的谷底。既然无法实现“向上意志”,那就只能向下用力——多生孩子。

虽然,听起来有点荒唐,但,这可能也是作为解释生育冲动的一个心理原因。而,至于孩子生下来,能不能受到教育,未来的生活能不能幸福,似乎不是他们认真思考过的问题。所以,就有像朱五四(朱元璋他爹)之流,尽管一生都是颠沛流离,但还是不遗余力地像倭瓜甩蔓那样——东生一个,西生一个。你看,朱元璋生下来都已经“重八”了。

而,在世界上其他的国家,却很少出现我们这样的生育激情。

你看,在欧洲的历史中,堕胎和弑婴曾是控制人口的主要手段。听起来,有些残忍,但他们想得很明白——欧洲人没有“赡养”的概念,老了之后不依靠儿女,也根本不知道人死后在阴间得靠纸钱作为经济来源,他们死后或者灰飞烟灭,或者直接升了天堂,花天酒地,吃喝不愁。

所以,从文明的源头开始,欧洲人对生育就抱着一种警惕的态度。

你看,古希腊的思想家,也一直强调控制生育。亚里士多德就认为——人口增殖与城邦的经济政治状态有密切的联系——“繁殖如无限制,势必导致贫穷……跟着贫穷,又导致内乱和盗贼。”

他说——凡是以政治修明著称于世的城邦,无不对人口有所限制。于是,他主张——国家应该根据诸如地产多少等经济条件,控制人口。在一个财富相对固定的城邦中,人口也应该保持相对稳定。各家生养的子嗣,应有一定的限数,如果新妊娠的胎儿,已经超过了这个限数,正当的解决方法,应该在坯胎尚无感觉和生命之前,施行人工流产(这有点像我们的“计划生育”时代)。

而,古希腊的年轻人,比几千年后的我们,观念更为新朝——他们注重个人成就,不愿过早地为婚姻所困而影响自己的追求。你看,希腊社会流行晚婚,一般男子结婚都在30岁左右。古罗马帝国政府,虽然大力提倡生育,但收效甚微。那时候上流社会的人,为了不受婚姻的束缚,逃避家庭责任,许多人选择终生独身。

古代罗马史学家——斯维托纽斯记载,奥古斯都发现许多男子,为了逃避禁止独身法令的惩治,想方设法制造欺骗性婚姻——有不少男子,特意与远小于最低婚龄的女子订婚(订婚视同结婚,可以不受禁止独身法令的制裁)。等未婚妻达到结婚年龄后,再放弃婚约,然后再去追求与那些年龄更小的少女订婚,以此坚持独身。

虽然,后来蛮族入侵,冲击了希腊-罗马文明,但,节制生育却被文明化的蛮族,继承了下来。

你看,中世纪的英国贵族,同样自觉地进行生育控制。由于英国实行的是——长子继承制。等待继承的长子,一般在继承家产之后才结婚,而,那些没有财产的幼子们,要么去追求女继承人,要么干脆独身。那时候,英国上层社会的男子,结婚的平均年龄接近40岁。这就是为什么英国古典小说里,恋爱的双方,通常是40多岁的中年男人和20岁不到的花季少女。这还真不是什么“老牛吃嫩草”般地耍流氓,因为只有这样,在上一代人去世,或者年迈失去劳动能力时,下一代人刚好建立家庭,继承家业,接替上一代。

所以,在经济腾飞前,西方的人口密度一直低于我们。这就使得欧洲的人均占有的自然资源,大大高于我们,为欧洲人的思想启蒙,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写在最后:
在我看来,这就是——你说没钱不生时,老人劝你“越穷越要生”‘;有钱不生时,老人不懂“越富越不生”的原因。


推荐阅读(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文章版权所有,媒体转载前请联系

Ares0929

82年的老周
别活得太明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