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能改变命运吗?
情感
2024-12-19 10:58
江苏
网络 | 图
老周 | 文
今天,是你陪着老周的第1736天!
一位山东的本家老儒,长我20余岁,我尊他为——周老,他亲切地唤我——小周(叫老周不合适)。上个月,周老让我聊一聊“读书改变命运”的话题,我一直没聊;昨天,周老很委婉地提醒了我,并要求——直说,实说。
读书改变命运,曾经是一代人的一个很实在的命题。上大学和没上学,在20世纪80年代,绝对是一个分水岭。那一代的人都知道,无论是不是知青,只要上了大学,以后的路大抵比较平顺。进入体制,或走出体制,一般都能混出个名堂。而,没上大学的人,大抵就是继续做农民,即使进了城,也是没多久就下岗,生活相对窘迫。只有极少数的人,才有可能没上大学,靠倒腾生意发了财。所以,像我这样的80后(准确来说,应该是85前),都听过爸妈语重心长的唠叨——一定要好好念书啊!生活在底层的农民和城市贫民,他们的孩子即使上了大学,也依旧摆脱不了困窘的命运。你看,即使是名校的研究生毕业,也有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多数大学本科生,即使进了城,也只能做蚁族。如你所知,越来越固化的社会层级,其实,从小学、中学的教育就已经开始了。教育资源相对贫乏的乡村,或者城里相对较差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考试能力相对就弱。尽管大学一直在扩招,上大学不难,但,这些相对差的学校出来的学生,只能上二本的学校(我那时候高考,还有三本),毕业之后的前景,其实在入学时就已经确定了。相对好一点的单位或公司招聘,如果本科不是“985” “211”,问都不问。即使,后来人家经过奋斗,上了好学校的硕士和博士,照样没用(并非危言耸听)。在我看来,读书改变命运,这句话如果放在一个正常的发达国家,应该是——读书,改变人。通过读书,人变了;改变之后的人,未必就一定会飞黄腾达,取得所谓的成功。有时候,恰恰相反,在人被读书改变之后,反而有可能变得不那么具有功利性,对“成功”的热衷反而会大幅度降低——可能是明白了多数人不明白的东西。尽管如此,多数人还是渴望因读书而改变。这样的改变,主要是——读书可以打开眼界,开阔视野,增加内涵。一个读书人与非读书人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气质上,对人生的态度上。当然,这样的改变跟所谓物质上的成功,没有正相关。可惜,我们只会说——读书或者知识改变命运,不会说——改变人。因为,世界上没有比我们更功利的民族。干点什么,首先想到的就是物质、地位上的回报。当然,在哪个山头唱哪个山头的歌。即使,读书可以改变命运,我们的学生真的读书了吗?上大学,不等于一定会读书。多数的小学生、中学生,可能只学会了考试。进入大学,有许多大学生也只是会考试,对读书毫无兴趣,甚至上大学仅仅是为了拿文凭,别说本科,就是研究生,甚至读到博士,也只是会考试而已。读书这事,他们根本就没学会。改革开放40多年了,大学毕业市场化选择也已经有30多年了。但,我们的人才市场依旧不正常。许多笔试、面试流于形式,只要有一个好大学的文凭,就算有了入门证,然后再有点关系,就可以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而,那些上的大学不怎么样,甚至没有文凭,但却有真才实学的人,根本连机会都没有。好在,有不少民营的良心企业,收纳了他们,可——民营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啊(详见《私企,为什么这么难?》)。虽然,假装隐居就能白衣卿相的时代,不正常,但,只读书没有文凭就没有好出路的时代,更不正常——学校不正常,用人单位不正常,社会能正常?推荐阅读(点击图片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