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ual Polar Bear【立陶宛】| 图
老周 | 文
今天,是你陪着老周的第1746天!
多数人,都不太喜欢——走狗(走狗自己,也瞧不起走狗),尤其是那些狗仗人势、狐假虎威的狗腿子。
恰巧,一位湖南娄底的朋友,也让我聊一下——皮厚心黑的,狗腿子。其实,看过《中国人的德行》,就会明白——“狗腿子”是一种文化,不会断草除根,只会绵延不绝。你看,汉代时期,官吏不分。不像后世,官是官,吏是吏。吏,不过是跑腿办事的,与衙役为伍,统称——胥吏。官吏不分的年月,习惯称官为吏。《史记》和《汉书》上,有循吏传,也有酷吏传。一般来说,循吏都是儒家的门徒,治理地方,讲究教化;而酷吏,则是法家的信徒,崇拜严刑峻法,杀人不眨眼。有一说一,相较而言,反倒是酷吏比较清廉,不捞钱。酷的前提,是他们——行得正。原始的儒家学说,如果要说其宗旨的话,讲究的是礼制秩序,君主也在这样的秩序之内,如果君主破坏了秩序,那,至少在理论上也可以被当独夫诛掉的。然而,申韩之术的法家学说,却成了终极目标。他们也要秩序,但,这个秩序,无非是君王的秩序。
于是,信奉法家的酷吏,个个都忠君、爱君,成了真正“三忠于、四无限”的斗士。对他们来说,生命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忠君一世。为了这个目的,他们可以六亲不认,自己的六亲不认,家人不当回事,连皇亲国戚也不认。只要符合君主的利益,就没有不能做的事。他们执法,不避权贵,也不畏艰难,胆大妄为,不讲人情,也不通人情。此人官爵不高,但出头较早。所以,《汉书》酷吏传里,他排第一个。他是怎么混进干部队伍的,已经无从可考。他一露头,就是汉文帝的郎。郎这种小官,地位不高,有时候还需要三班倒站岗,但,他们能接近皇帝,如果忠心耿耿,外加眼里有活,没准就鸟枪换炮,平步青云。所以,到了汉景帝时期,郅都的官大了一点,成了中郎将,成为皇帝的侍从。在朝堂上,他经常不给大臣面子,说话一味向着皇上。尽管如此,郅都还是不受重视。你想啊,皇上的侍从多了去了,走到哪儿,都是一大群人跟着,你说话再直,只要说不到点上,也换不来皇上的青眼。就像你养了一群狗,无论哪条狗叫得再怎么凶,你也未必会因为它“叫得嘹亮”而多给一根骨头。有一次,他陪皇上逛上林苑。西汉的上林苑,超级大,有点像现在非洲的野生动物园,里面各种动物都有,而且都是散养。皇帝游园,也没什么特别的防护,所以,汉代出现过妃子挺身而出,挡在老虎面前,救皇帝的英勇事迹。只是,这一次,不是皇帝掉进了老虎洞,而是汉景帝心爱的妃子——贾夫人出事了。贾夫人走到半途,内急,便去厕所方便,没想到——一头野猪也跟进去了。这可把皇上吓坏了,马上回头看着郅都,意思是——还不赶紧救人?可,郅都装着没看见,一动不动。皇上急了,抄起一支戟,要亲自冲进去玩英雄救美。这时候,郅都动了,他拦住皇上,说——死一个女人,再进一个女人就是了,如果陛下这样玩命,怎么对得起你的老娘,对得起宗庙社稷?汉景帝一听,好像有道理,便止步了。幸好那头野猪,也没伤到贾夫人。你看,汉代的陶制家居模型,厕所下面就是猪圈,人的粪便,就是猪的吃食。猪,是杂食动物,无分家野,对人的粪便,都有强烈的食欲。上林苑里的野猪,大概也是这样,它看见美女进了厕所,也跟了进去,没有劫色的意思,可能觉得美女的排泄物更美味,吃完也就走了。当然,幸好是野猪,如果换成老虎,美女就成了美味。这事过后,你想,贾夫人心里会高兴吗?当然不会。但,汉景帝他娘,也就是强势的——窦太后,很高兴。郅都说的,为了太后,不要在意那个小妖精,简直说到她的心坎里去了。因此,太后赏了郅都金百斤(那时候的金,其实是黄铜),当然,皇上也赏了。从此之后,郅都就开始走大运,不知是皇上的意思,还是太后的意思,反正——郅都的官做大了。他当的第一个大官,是——济南太守(相当于现在的市长)。当时,济南当地有一个豪族大姓,300多家人,根深叶茂,即使两千石(太守)也惹不起,要是惹到了,那就什么事也办不了。郅都一上任,就把这个家族的核心人物抓来杀了,剩下的,都吓得不敢吱声了。由此,济南大治,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他的第二个大官,是——中尉(相当于京师卫戍部队的司令),还监管京师地区的治安,所以,一些涉及宗室高官的案件,也可以管。他一上任,不避权贵,不管你是谁,只要皇上有那点意思,就穷追猛打,毫不宽假……以至列侯宗室都侧目以视,人送外号——苍鹰。这只苍鹰,很是凶猛,它挂在皇上的胳膊上,听皇上的话,看皇上的眼色,时刻准备扑出去抓猎物。你看,临江王——刘荣,原本是太子,虽然被废,但名声不错。虽然是汉景帝的亲兄弟,但由于当过太子,实际上就成了政敌。终于,刘荣犯了点事,汉景帝就让他去中尉处对簿公堂。落到郅都的手里,那还有个好?无奈之下,刘荣要求给个刀笔,写信给皇上,郅都不给。后来,刘荣想尽办法写了一封信,写完就自杀了。这样一来,皇上是称心了,但,窦太后伤心了(毕竟是自己的亲孙子啊)。由此,郅都也就交恶了窦太后,幸得皇帝保护,没有丢命,仅仅被免官。后来风声一过,外加郅都实在好用,皇上就让他再度开复(重新上任,详见《丢了乌纱帽,还能翻身吗?》),做了——雁门太守。据说,当时的匈奴挺怕他,想方设法让他着了道,掉入法网。这一次,汉景帝还是想给他开脱,窦太后说什么也不答应了。没办法,面对强势的老娘,汉景帝只能让步——郅都只好掉了脑袋。其实,做鹰犬的,下场都差不多,或早或晚,都要进汤锅,但,鹰犬永远也绝迹不了。即使,你把这些道理掰开了揉碎了,依旧会有人做鹰犬,为皇帝的事业,奋不顾身。写在最后:
皇上任命的,或许如此;百姓选出来的,可能会好一点吧?推荐阅读(点击图片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