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亲报仇,怎么判?
情感
2025-01-07 10:58
江苏
网络 | 图
老周 | 文
今天,是你陪着老周的第1749天!
一位苏州的朋友,与我聊起了河北那件事,闲聊之余,他问——为亲报仇,怎么判?
自从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以来,历朝历代都说自己是以孝治国,皇帝也个个自称是大孝之人。尽管实际上父子争位、兄弟相残的事,皇宫里就没断过,但,孝治的招幌,自打挂上去之后,一直就没有摘下来过。当然,以孝治国,也有一点小麻烦,都说忠臣必出于孝子之家,但,如果做臣子的,自家的老爹跟皇上成了对头,该帮谁?更普遍的麻烦是,如果孝子为了履行孝道,为亲报仇,杀了人,怎么办?国家总不能没有法律,而且法律的执行者,只能是政府,政府无论如何,不应该允许个人自己执法。显然,所谓的“为亲报仇”而杀人,就是自己执法,如果人人都如此快意恩仇,那还要法律干吗?还要政府作甚?
所以,各个朝代在“为亲报仇”的问题上,往往犹豫不决,蛇鼠两端,有一阵子,不加追究,甚至表彰手刃仇家的孝子;有一阵子,又强调政府执法,惩罚杀人者,不管是不是孝子。说实在的,一般来说,虽然传统国家提倡孝道,当然也不都是挂羊头卖狗肉,但,毕竟没有当家执政的人,乐意底下的百姓有了冤屈和纷争,不求助官府,一律自行了断的,即使出于孝道,也是个祸根,这个口子一开,说不定哪天就被某些野心家利用,成为祸乱之源。但,有意思的是,凡是这种为报仇的好汉,几乎无一例外会获得民间舆论的力挺,载入民间口碑是肯定的,多半还会载入地方志,长久地为人称颂。实话说,无论什么性质的国家,完全不在乎民意的,大概没有。即便我们的皇帝时代,民为邦本的教条,也是颠扑不破且政治正确的大道理。鉴于为亲报仇的呼声如此之高,皇帝们也都很为难,很难有一个准主意,到底是该奖励还是惩罚。到了明清之际,只好打个对折,含糊一下,一边网开一面,重罪轻判;一边表彰那些讨饭孝亲、割了自己大腿上的肉给爹娘治病的温和型孝子,给他们立牌坊,以便把人民的孝行,往这正面上引导。只是,如果碰上一些个别的二愣子,该动刀动棒,还是挡不住。你看,清末新政开始的司法改革,改到民国,全盘引入西方法律制度。为亲报仇这种事,无论打什么旗号,在法律上是绝对不被允许了。但,奇怪的是,偏偏这段时间,硬是出了不少大案子——几个大人物,都是死在了“为亲报仇”的枪下。小徐,在民国史上,是一个特别能折腾的人,纵横捭阖,翻云覆雨,虽然自我感觉是诸葛亮,其实更像苏秦、张仪之流,因此结怨太多,最大的仇家,就是——冯玉祥。这是因为在直皖战前,小徐杀了冯玉祥的恩公(据说还有一点瓜蔓亲)——北洋宿将,陆建章。风水轮流转,后来终于到了冯玉祥左右政局的时代。某日,一列火车,在廊坊被截住,坐在头等车厢的小徐,被冯玉祥的兵拖了出来,一句废话没有,就吃了枪子。然后,冯玉祥请来陆建章的儿子——陆承武,让他对外宣称——他是为父报仇,杀了徐树铮。第二个枪下鬼——孙传芳。
孙传芳,曾经是后期直系的大人物,国民革命军北伐,要对付的三大军阀——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其中交战最多,打得最凶的,就数孙传芳。1928年,孙传芳失败下野,躲在天津的租界里吃斋念佛。某日,佛堂来了一个不速之客——施从滨的女儿,施剑翘。也是一句废话没有,直接冲着孙传芳的脑袋,就是一枪。原来,孙传芳也曾经跟张宗昌打过仗,俘虏过张宗昌的部下旅长——施从滨,并且杀了这个老而无用的老军头。一个手无缚鸡之力且没有怎么弄过枪的弱女子,居然可以如此轻易地杀掉一个沙场宿将,在刺杀史上,不能不说是创造了一个奇迹。第三个枪下鬼——张宗昌。
张宗昌,也犯过孙传芳的毛病,在军阀混战中,杀过俘虏——冯玉祥手下的一个军长,郑金声。后来,张宗昌兵败下野,山东这块旧日的地盘,已经归了冯玉祥的旧部——韩复榘。但,张宗昌不识趣,非要回山东来溜达溜达。这一次,张宗昌连火车都没有爬上去,就被打成了筛子。不用说,肯定又用得着孝子了。这回的孝子是——郑金声的侄子,据说是已经过继给郑金声的——郑继成。这3个孝子(女)的事迹,当时被广为传颂,甚至还出了小册子,经文人记者的渲染,孝子们无不含恨忍辱,卧薪尝胆,个个都有豫让、专诸(详见《小人物大历史|这个杀手,有点“怂”》)之风,整个过程传得神乎其神,他们的枪法也神乎其技。当然,更重要的是,这3位孝子,最终都没有被法律惩治,只有施剑翘,被象征性地关进了监狱,后因大孝之行,又被特赦。从此,这3位孝子,顶着孝子的光环,过着幸福且风光的生活。这3位孝子的成人童话,在当政者和媒体的合谋中,被借机制造出来,被不明就里的百姓传颂。其实,这3位孝子,都不过是权力斗争的道具。真正的杀人者,另有其人——徐树铮,死在冯玉祥的手里;张宗昌,死在韩复榘的手里;而,孙传芳的死,幕后人物一直没有弄清楚,但,最有可能的是,当时已经当了家的国民党系统的某些权要。他们的死,也基本上不是报仇的牺牲,而是政治斗争的需要——冯玉祥联合奉系推倒直系,推出段祺瑞做临时政府的执政,当然不能允许小徐出来,让这个空头的执政真的活跃起来;而,韩复榘好不容易才得到了山东的地盘,当然不能允许它的旧主东山再起,哪怕一丁点的迹象也容不得;至于孙传芳,过去的威风实在太大,给所有跟他交过手的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为党国大计考虑,当然最好是斩草除根,不能让他死灰复燃。你看,民国时期,是中国政治和文化的转型期,据说,特点就是——礼崩乐坏,人心不古,中间还经过五四打倒了孔家店。但,就是这样一个时期,孝道也还可以派上很大的用场。写在最后:
终于明白——不是应该怎么判案,而是应该如何扯淡。推荐阅读(点击图片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