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忙,你也得偷看一眼未来——2025年的第4本书:《康熙的红票》

情感   2025-01-22 10:58   江苏  

今天,是你陪着老周的第1756天





荐言

这张红票,值161万;这本书,不止。


看历史,难免功利。

或是事后诸葛亮般找出所谓的“必然”,其实多为“偶然”;或是正史野史杂糅,让故事有血有肉,丰满茶余饭后的谈资。

其实,都是在做一件事——明以止,成天下。

我们多数人对各朝各代的印象,并无二致,因为读的历史教科书都一样。比如,说起唐朝,往往是万国来朝、开放包容;聊起宋朝,多是清平盛世、积贫积弱;谈起清朝,必是闭关锁国、封建落后

而,一旦说起——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落后于西方的?

基本的共识——从清朝开始。

历史教科书上写得很清楚——由于闭关锁国、盲目自大,错过了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当时的我们没有与时俱进,更没有在意,于是后来的我们,开始了漫长的追赶之路,直到现在。

是事实吗?是事实。

可,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事实——当年的康熙爷已经全球化了,但,清朝没有全球化。

为什么?

在我看来,这就是我们需要追问的“必然”。

皇帝不都是呼风唤雨,一人说了算的吗?更何况是擒鳌拜、平三藩、亲征准噶尔……文修武备的康熙爷。全球视野的康熙爷,他对当时先进的科学知识认可,并有意识地让子孙和“奴才”们学习,更是在数学、机械等领域形成了不输于西方的成就。

可,为什么在他之后,“全球化”的思想和当时先进的技术,却踪迹全无,仿佛就没出现过一样呢?(如本书考证——西学东进,始于明万历年间,在康熙年间达到巅峰,却又随着雍正的登基戛然而止。)

另外,洋人也深通“擒贼先擒王”的精髓。那些传教士到中国后,找过无数的官吏之后,发现他们说了不算,于是直接找到了康熙。跟康熙说完国际大形势后,康熙咬着巧克力,两眼放光,除了没答应当耶稣的信徒,其他都是相当有兴趣且践行了。

可,为什么洋人找对了人,事却没办成呢?

这一系列的“为什么”,这本书里都讲了,而且深入浅出地讲了,讲透了。

它,通过丰富的细节,揭开了历史的一角,写了一个更为真实的康熙和他统治下的帝国,还原了一个历史中的真实个体,而不是抽象的皇权符号。

至于,我们所了解的框架——康熙的“”,雍正的“”,乾隆的“”,所积累的“”,终于在道光一朝开始结“”——也另有隐情和说法。

写在最后:
书名所提及的“红票”,只是一张长93厘米、宽39厘米的清代朱红印刷品。据说,在2019年拍卖时,这张纸拍出了161万的高价。于是,高价背后的故事,就这样被挖掘出来了……

每周三
老周和你一起
寻书、选书、读书、聊书

电子书

可添加微信:Ares0929
留言:康熙的红票

9.9元/本


纸质书

可点击下方链接,购买


▽戳此入手
- End -


推荐阅读:(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

文章版权所有,媒体转载前请联系

Ares0929

82年的老周
别活得太明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