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忙,你也得偷看一眼未来——2025年的第2本书:《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情感   2025-01-08 10:59   江苏  

今天,是你陪着老周的第1750天





荐言

我们看到的“潜规则”,不是真正的潜规则,而是——无规则。

潜规则,这个词是我们现在的发明,却是沿袭千年的“隐形制度”。虽然不见成文,却实实在在地被遵行着,里面既包含行为规则,也包含等级秩序和组织秩序。不能成文,只是因为——
潜规则,能做不能说。
我们是一个农业大国,历来都无法用数字管理,所以历朝历代,制度的设计,不可避免地要留下许多空隙和含混的地方,越是到制度的末梢,所谓的亲民层次上,含混的地方就越多,全靠具体和老百姓打交道的官和吏,通过自身的行为去填补。

过去,我们常抨击传统的人治,在这个地方体现得特别充分。当然,人治也不是任意胡来,大体上还是有规矩的,这规矩,就是所谓的“潜规则”。比如,大清把这种潜规则的一部分,叫作——陋规

潜规则,如何蠹民害民,我在以前的推文里,已经写了不少,这一篇就不赘述了。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潜规则的生成,多少跟成文的规则有点关系。

你看,朱重八明知道官僚实际上都是他的雇员,是为他做事的,但因幼年的心理阴影,而对官吏暗怀愤恨,把他们的工资压得很低,一个县太爷,一年的薪水不过40两(按购买力折合,相当于现在的8000元左右)。而,衙门的书吏,工资就更低了,一年不过几两银子。清承明制,官吏的低薪制被原版继承下来(实话说,倒不是满人懒,而是朱重八把各项制度都制定得非常细,细到每个人每天应该穿什么材质、颜色的衣服,实在没什么可以“创新”的了)。如果严格按这个工资水平,当官的大概都得像海瑞那样,过得跟贫民似的,一年到头连一顿肉都吃不上。很显然,像海瑞那般迂腐的清官不多,所以,就有了潜规则。

潜规则,不是光为自己捞钱,还要照顾到上下左右,迎来送往,对上司、对京官,什么时候、什么事情,各送多少,都是有“规矩”的,不是简单的“贿赂”二字能说清的。

比如,对京官。凡是上京觐见的地方大员,见人都要送一份银子,不是单送管他们的人(当然有多寡之分)。因为大家工资都低,都要指着这个“额外的”收入过活。书吏和衙役也一样,办什么事情,捞多少,与相关者怎么分,都有“规矩”在,谁也不敢错半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潜规则,实际上就是古代官场在运行层面的平衡机制。

在传统社会里,只要是正常的太平年景,官吏的行为是有制约的。而,潜规则的形成,也是这制约的一部分。泛泛而言,监管机构的监督,传统道德的约束和乡里乡绅的制约,都是制约官吏的因素。但,这些制约因素之所以能够存在,关键在于,对整个官僚体系来说,保持平衡是体系生存的关键因素。

个别官吏的过分贪婪,往往会引发左邻右舍的不安和紧张,如果导致群起效尤,那,原来官、绅、民的系统平衡就有可能会倾覆,这对于王朝官僚体系的长久利益,显然是不利的。所以,只要这个体系还能正常运转,那就会有人出面,对这种过分的贪婪进行制裁。

比如,潜规则中,地方官主要的额外收入——耗羡(征钱征粮过程中,借口损耗而多征的那部分),到底多征多少,正式制度里没有规定,根据情况好坏,少则3%,多则10%,往往以各个地方的容忍度为限。如果有人一下子搞到了15%或者更多,那,平衡就被打破了,左右难免紧张,或者大家跟着效法,或者此人遭到弹劾。显然,在传统王朝的常态,经常出现的是后者。

你看,《儒林外史》里中举的范进,跟人去高要县打秋风,人说高要县现任的知县,一年额外可捞8000两,而上一任一年能捞10000两,可见,高要县能获取的额外收益就在10000两上下。这都是潜规则的限度以内,如果一年捞到15000两或者20000两,那可能就要出问题了,上司不管,都老爷(御史)也会出来找麻烦。

过去,我们在谈论古代社会政治腐败时,所举的例证,往往是一些特例,或者以王朝末世的情况概其全貌,好像几千年里,中国遍地虎狼,老百姓都活在鬼蜮世界一样,天天生不如死,或者生活在垂死的边缘。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觉。

在过去强调阶级斗争的年代,这种错觉是很容易发生的。古代社会官僚体系的构成,主要是士大夫,这些人虽然是皇帝的雇员,但,也自认是传统道德的承载者。对他们来说,儒家伦理不见得都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在多数情况下,士大夫的脸面似乎比性命还要重要,任何一个家族,似乎都不乐意在青史上留下贪鄙的污点。

潜规则的存在,为入仕的士大夫过上体面的生活,提供了可能,也提供了稳定性,利用这个规则过度谋利,不管怎么说,都有破坏稳定的可能。

潜规则,给了官吏剥削民众的许可,但也对剥削做了限制,因为潜规则的形成,不是哪几个官僚的事情,甚至也不是单凭官僚群体自己的意愿就能遂愿的。实际上,它是——皇权、官僚、乡绅甚至部分民众精英,相互博弈的结果。

从正式制度的层面来说,几乎所有古代的官吏,都有贪污行为,但,真正意义上的贪官,其实不多。潜规则意义上的贪官,只有到了王朝末期,所有的平衡机制逐渐遭到破坏,传统道德崩溃,有权者肆无忌惮地巧取豪夺,无论什么钱都敢要,而且毫无限度的时候,才会普遍出现。到那时候,不仅正式制度,而且隐形制度也崩溃了。

所以,如果那些有权的人,都在毫无节制地捞钱的时候,实际上,不是在实行潜规则,而是——没有规则了。

潜规则,实际上就是官场的运行规则,只是这个规则,一直都被包在官场里面,我们从正史留下的制度条文中,查不到蛛丝马迹。所以,后人看古代官场,更像是神秘的黑箱。

其实,官场只有大门是黑的,敲开了门,里面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黑。只是,我们多年来的制度研究,太少关注这些本来就该关注的内容,因为只有解开官场运行机制之谜,我们对古代的政治运转,才能有真正的认识。

在我看来,这本书正是砸开官场黑门的那块砖,为此,我们得感谢这本书的作者——吴思。

写在最后:
有意思的是,我们的太极阴阳说——阴,为灵魂(意识)之整体;阳,为宇宙恒星之整体。 阴阳相济,道韵无穷

每周三
老周和你一起
寻书、选书、读书、聊书

电子书

可添加微信:Ares0929
留言:潜规则

9.9元/本


纸质书

可点击下方链接,购买


▽戳此入手
- End -


推荐阅读:(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

文章版权所有,媒体转载前请联系

Ares0929

82年的老周
别活得太明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