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我也可以是。

情感   2025-01-31 10:58   江苏  

Angel Boligán【古巴】| 图
老周 | 文

今天,是你陪着老周的第1763天



一位天津的朋友,看了上周的《小人再“小”,也别怕》,跟我说——忍让,实在憋屈,小人就得干他,这样才爽!
对,干!

当你的力量足以与小人抗衡,当小人的阴谋诡计,在你的掌控之中,不会对你造成伤害时,最爽的办法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小人明白——我也可以是“小人”,甚至比你更“小”。

想想就很“爽”。

你看,姚崇张说

唐玄宗时期,他俩都是丞相,却是死对头,积怨很深——恨不得掐死对方,再剁成馅儿喂狗的那种。

张说,心胸狭窄,嫉贤妒能,最爱找同事的小毛病,并夸大其词,害人无数。朝中大臣对他又恨又怕,少有人和他交往。

姚崇,更是讨厌张说。有一次,张说为了自己的利益,请姚崇吃饭。姚崇给他面子,当面应承,却派了一个家丁前去赴宴。

你想,能被姚崇派去的家丁,能是省油的灯吗?家丁见了张说——我家老爷总是夸我,行事乖张,十分小器,他说我一定能和张大人谈得来,所以才命我赴宴。我家老爷说了,如果张大人觉得一个家丁辱没了你的身份,那你现在就可以赶我出去。

张说这个气啊,但又不能发作,恨不得咬死姚崇。

知道这事的同僚,都为姚崇担忧,甚至有人怪姚崇太过偏激,会殃及池鱼。

姚崇说,对付小人,就该用小人的办法,如果这时不下狠心,吃亏的只能是自己。我不敢自命君子,但我绝不迁就小人,你不咬他,他就要咬你,我能坐以待毙,等着他来咬我?

这事过去不久,在大家的举荐之下,玄宗准备让姚崇做宰相。张说很不爽,他四处活动,千方百计阻挠玄宗对姚崇的任用。结果,张说的奸计未能得逞,姚崇坐上了宰相之位。

张说十分恐慌,他对心腹说,这下完了,姚崇一定会像我对他那般报复我,不是今天就是明天,我该怎么办?

张说的智囊,给他出了个主意——大人莫急,你和岐王素来交往密切,他可是皇上的亲弟弟,你去求他庇护,姚崇的胆再肥,也不敢对你怎么样,反而可以反戈一击。张说拍案定夺,备足了厚礼,找岐王喝茶去了。

果然,姚崇一上台,就要干张说。可,他见张说和岐王交往频繁,远胜于常时,心里自然明白——这家伙要用岐王对付自己了。姚崇当然也怕,苦思几日后,他突生一念——一个执政大臣,一个亲王,这俩货交往过密,说他们一个天大的罪名,也不为过。对啊,老唐家的皇上最痛恨这种事(自己可以干,别人绝对不许)。

这种子虚乌有的事,没有证据,当然不能明说,弄不好会被反咬一口。于是,姚崇开始“作秀”——他在玄宗面前,故意一瘸一拐地走路,像痛风犯了似的。

玄宗当然要问,姚崇的演技了得,故作惶恐——陛下所见为虚,我是有心病啊。

玄宗知道姚崇话里有话,让他有话直说,姚崇更是戏精上身,左顾右盼,故作紧张——张说身为大臣,却不务正事,常常暗中和岐王交往密切,流言四起,臣真担心他们干出不该干的事来

聪明不过帝王,玄宗一惊,自然知道姚崇是在暗示——他们有可能谋反篡位。于是,立即下旨——把张说贬出朝廷,调到外地。

后来,张说得知真相后,长叹——怪我行事不周,也怪姚崇老奸巨猾,他来这么一手,谁能想到?他比我更“小人”啊!

你看,张说属于既尖刻又聪明的一类人,这样的小人不好对付一般人,最好不要轻易在他们头上动土,甚至要躲他们远一点,不然只有听命买好的份儿。也只有像姚崇这样既有胆量又有智慧的主,才能让张说这类小人,稍有收敛。

可惜,姚崇死得早。

临终前,姚崇十分担心——张说会报复自己的儿孙,毕竟,张说是因为他那份“莫须有”的小报告,被贬出京城的。

瞑目以前,他终于想出一计。

他把儿子们叫来,说——我当宰相多年,功劳政绩,可以成文传世。死后,我的碑文,你们一定要请文坛大家来写!当今文坛之领袖,首推张说。不过,我和他积怨颇深,你们直接登门相求,他会断然拒绝。所以,我想了一个办法,在我死后的灵台前,你们放置一些古玩珍宝,张说最喜欢这些东西。吊唁,他是肯定会来的,如果他对这些东西,视而不见,那,你们就准备逃命吧;如果他对那些玩意儿,爱不释手,那,你们就有机可乘。你们可以把这些珍宝送给他,趁机恭维他一番,然后请他写碑文。放心,这种见宝忘恨的小人,一定会答应,并急急而就!只要碑文一拿到手,你们要立即刻到墓碑上,同时把碑文手稿,让皇上过目。记住,这一切的这一切,全在一个“快”字上!否则,张说回过神来,一旦追悔,就前功尽弃,你们也必死无疑。

姚崇死后,张说前来吊唁,见到灵台前的古玩珍宝,两眼放光。姚崇的长子见状,立马凑近道——先父遗言,说同僚中愿为他写碑文者,这些珍宝,悉数奉赠。我们都知道您是当今文坛泰斗,自然不会看重这些玩意儿,但若愿为先父劳心一篇碑文,我们将永生不忘,这些小小的酬谢,自是无法表达我们的答谢之情。

张说心想,反正姚崇已经死了,也不能把自己怎么样了,便没多想——尔等先父,与我同朝为官多年,今先走一步,我为其写一铭文,分内中事,一定不负所托。

张说回去后,马上动笔,刚写完,姚崇的儿子们就把那些古玩珍品送来了,叩谢一番后,便取走了碑文。然后,火速按姚崇的遗言,刻上墓碑,并将原稿第一时间呈给皇上御览。

张说看着眼前的珍宝,爱不释手,很是喜爱,把玩几日后,突然大呼上当——自己与姚崇一直仇怨未解,现在姚崇归西,自己还极力地为他大唱赞歌……

他马上快马加鞭赶到姚府,索要原稿,称原稿中有些定论过于轻率,需要修改。但,一切都晚了——碑文已刻成,手稿在皇上手里。

事已至此,张说有苦难言——死姚崇能算活张说,我今天才知道自己不如他。

你看,心胸狭窄,以打击报复为能事的小人,并不可怕,只要你能抓住他的“小辫子”,不仅能保护自己,还能让他乖乖听话。

写在最后:
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切记——当“小人”,只是为了对付小人。


推荐阅读(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文章版权所有,媒体转载前请联系

Ares0929

82年的老周
别活得太明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