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好景君须记,金秋正当科研时。”2024年10月18日,由官渡区教师进修学校课题规划办组织的“官渡区2024年科研团队教育理论基础与科研能力提升专项培训班”举行了开班仪式暨第一次培训。本次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有来自官渡区教育科研团队、区内各学校教师共计500余人参加。
官渡区教师进修学校张国喜校长在开班仪式上着重指出,此次培训致力于达成研训一致、研训一体的新型格局,全力推动管理与科研两支队伍同步提升。他提出明确要求:一要勇于突破惯性思维,以创新驱动科研发展;二要积极开展研讨交流,在思维碰撞中绽放灵感火花;三要切实做到学用结合,让知识在实际教学中落地生根。
官渡区教师进修学校王亚妮副校长表示,本次培训有幸邀请到众多知名专家授课,期望参训教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遇,通过研训班的学习成长为教育科研的骨干力量,为区域教育科研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随后,云南师范大学刘六生教授带来了精彩绝伦的讲座《中小学教师为何也要学做教育科研》。刘教授从六个方面入手,结合生动鲜活的实例,深入浅出地阐释教育科研方法与课题研究程序。他强调准确把握研究课题的四要素及关系,聚焦教育问题的三组范畴,明确课题研究方案的十个模块,遵循从事教育研究的关键六步骤,了解教育研究成果的四个构成模块,领悟教育研究水平的三重境界。刘教授以其深厚的学识和丰富的经验,用一个个通俗易懂的案例,将复杂专业的科研知识清晰呈现,让老师们深刻认识到课题研究的价值,逐步形成教育科研的逻辑思维,收获丰富的经验和教育科研知识,为今后的科研之路奠定坚实基础。
培训结束,官渡区教师进修学校李巍书记强调,提升教师课题研究能力对推动区域教育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鼓励教师们以此次培训为契机,积极投身教育科研,用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为官渡教育增光添彩。
最后,由本次培训班班主任封潇老师带来“科研睿思微讲堂”——详细介绍本期培训项目诞生的“前因后果”:基于调查发现问题,结合问题与需求导向设计学习内容,分析论证学习内容的可行性,结合学习内容选定授课专家,设置合适的学习方式与方法,过程性学习成果与最终学习成果的生成等。封潇老师指出,每次讲座都会设置“科研睿思微讲堂”,对当次学习进行反思总结、交流提升,或结合实际培训内容进行细节补充,以助力老师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将其高效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
教育科研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此次培训班的举办,为官渡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提升自我的广阔平台。相信在专家们的引领下,在全体参训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官渡区的教育科研工作必将迈向新的高度,为基础教育事业注入强大活力。让我们携手共进,在教育科研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图文 | 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初审 | 王亚妮
终审 | 张国喜、李 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