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和全区教育大会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建好校长、班主任、骨干教师三支队伍,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人才保障。2024年12月,官渡区“2024学年中小学思政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开班仪式暨第一次课程在官渡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拉开帷幕。
60名来自全区各公民办学校的初中与小学道德与法治骨干教师齐聚一堂,同上本次培训的“思政第一课”。
指引方向,坚定理想信念
官渡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李巍书记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他指出,我区思政课骨干教师责任大、任务重,思政课教师大有可为。希望大家通过培训班的学习,努力发挥思政课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全区思政课程建设,大力提高思政课育人效果做出贡献。
最后,李巍书记勉励大家通过认真学习和思考,做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
党史引领,牢铸信仰之魂
为全面贯彻新时代立德树人,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次培训班“思政第一课”由官渡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王德洁副书记带领全体学员一起学习《不懈奋斗 砥砺前行》为主题的讲座。
王副书记从“一部党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一部党史,就是一部闪耀光辉的精神史”几个维度展开讲座,并强调将红色基因传承融入思政课,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个人追求同民族复兴紧密结合起来,将他们培养成为更加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成果驱动,明晰课程体系
紧接着,本次研训活动设计者官渡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的张艳琳老师做了《共学、共享、共赢》的培训体系介绍。
本次研训在目标的引领下,以项目化学习模式作为底层设计逻辑,理论联系实际,成果为导向,在学习共同体“共学”中切实解决参训教师教学中存在的疑惑,促进专业发展。通过知识共享、理念共享、成果共享三个方向出发做到“共享”。
最后,作为学习共同体,大家取长补短、深度研修,实现个人与团队、个人与学生、个人与学校、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实现“共赢”。
第一期优秀学员云大附中星耀学校的叶冬梅老师介绍本次课程的训前自学任务和过程性任务。
叶老师展示了此次思政骨干教师能力培训学员需要完成自学任务和每次课程后需要完成的学习共同体合作任务。
榜样如炬,照亮前行之路
昆明市第九中学的高雅谍老师和关上第三小学的何晨老师,作为上期培训班的优秀学员代表发言,官渡区南站小学的李莉敏老师作为本期培训班学员代表发言。
她们生动地诠释了“筑梦思政,砺行致远”的深刻内涵,也激励着更多的思政教师不断前行,勇于探索,为培养更多具有高尚品德与远大理想的时代新人而不懈努力。
坚守理想,深耕思政教学
官渡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中学政治教研员刘佳老师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培养一种终身学习的态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向外看,意味着要关注行业动态,了解最新的技术趋势和发展方向;向内求,则是要深刻反思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明确个人的职业规划和发展目标;向前走,就是要勇敢迈出舒适区,敢于尝试,不断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领先,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
团建初识,构建学习团队
开班仪式后,学员们进行现场抽签、随机分组,去遇见即将并肩学习的组员们。在分组讨论中,老师们集思广益,共同为自己的团队取了一个富有特色且寓意深远的名称。
这些团队名称不仅体现了小组对未来学习的期望与愿景,更成为了他们并肩学习、并肩作战的精神象征。
分享收获,一路砥砺前行
官渡区“2024学年中小学思政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开班仪式暨第一次课程圆满结束,这是一场知识与智慧的盛宴,从策划到实施,官渡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中一直秉持“以研究的态度服务学校,以研究的思维指导教学,以研究的名义成就教师”,努力满足每一位参训教师的学习与成长需求。
通过第一次课程,在老师们分享的反思中,我们感受到了每一位思政教师对于思政教育事业的执着热爱与期许。
图文 | 张艳琳
终审 | 张国喜、李 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