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汇报活动在昆明市第十六中学阶梯教室开展,活动以系列微讲座的形式开展,参加研训的人员为官渡区中小学心理健康专职、兼职教师和参与学生心理测评的班主任代表。
活动一开始,昆十六中分管心理健康教育的副校长周宏良老师致欢迎词,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了简介,分享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感受,表达了对官渡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美好祝愿。
昆十六中阮爱民老师以《面筛访谈的准备与实施》为主题进行了分享,从教师舆情、学生舆情、物品准备、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四个方面,介绍了面筛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与对策,在具体情境应对方面对区级面筛操作指南形成一定补充。
云大附属会展学校梁艳老师以《测评结果的告知边界与沟通技巧》为主题进行了分享。梁老师层层设问,从校内沟通、家校沟通等维度,非常细致地分享了与不同类型家长的沟通策略以及各种具体情境的沟通技巧,突显了“积极争取一切有利于生命有利于发展”的工作理念,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
昆一中学致学校郭正娇老师以《心灵对话:心理测评后的家校沟通策略》为主题进行汇报,她依托丰富的案例故事,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非暴力沟通、大脑机能等方面的心理学理论与技术,从测评后家校沟通的必要性、沟通的主要目标、沟通的技巧和转介沟通的技巧与边界等方面娓娓道来,既点明了良好教育环境和生态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也介绍了许多专业实用的沟通策略与技巧。
西冲小学杨启月老师汇报的主题为《打破咨访关系中的依赖枷锁》,她从心理咨询中移情问题与社会支持系统两个视角,分析了易出现依赖现象的来访者类型、学生对心理教师过度依赖的原因,通过对一个咨询案例的介绍与分析,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打破依赖现象的心理辅导策略。此外,杨老师还对学生以心理问题“要挟”家长的现象作了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
南站小学伙焰老师和云溪小学游青萍老师合作完成了“休学、复学流程的评估与实施”主题的分享。伙老师整合了网上查阅到的相关文献、资料、政策等,与官一中强慧然老师和师大世纪金源学校陈航老师友情提供的两所学校的休学复学制度和工作经验进行对比分析,对休学与复学的具体操作流程、休学复学评估的具体内容、相关档案的建设、复学后的跟进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梳理。游老师在汇报时结合专业知识与工作经验对各项内容作了细致的解读,强调了开展休学复学评估的必要性。
最后,官渡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心理健康教研员王豫韬老师对官渡区2024年学生心理测评结果进行了解读,从参测情况、预警情况、各分量表的全区总体情况等方面作了介绍,肯定了近年来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老师们的辛苦付出和取得的积极进展;结合不同量表进行数据分析,从数据中发现与思考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和干预策略,对学校科学使用测评数据作了示范和指导;也指出了测评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提醒各家学校认真完成学生心理测评相关工作。
讲座结束后,举行了2024年官渡区学生心理测评跟踪干预工具书《解忧百宝箱——青少年心灵成长手册》发放仪式。手册由“官渡区沁苗心育小组”教师依据本年度我区学生心理测评数据,结合不同学段学生心理特点与需求编撰而成,用于红色预警学生的测后个体心理辅导工作。
学生心理测评结果的合理运用,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实现个性化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次教研活动不仅加深了参会者对学生心理测评结果运用边界与运用方式的理解,更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实用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测评与干预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参会者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他们更加明确了在运用心理测评结果时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如何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平衡专业性与人文关怀,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此次教研活动,是我区心理健康教研活动立足学校实际、立足学生需求所取得的成果,其成功举办标志着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规范心理健康监测、完善心理预警干预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调研——研讨——汇报的模式,是一次运用科研的思维开展教研活动的有益尝试。官渡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也将持续关注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共同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
图文 | 王豫韬 阮爱民
初审 | 王德洁
终审 | 张国喜、李 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