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中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变化与调整体现了国家课程对综合与实践领域的重视,关注跨学科的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关注教学评价的转变,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
2024年10月16日上午,官渡区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系列研训活动在关上实验学校思源楼三楼报告厅拉开了帷幕。基于“教-学-评”一致性,聚焦跨学科主题式学习以核心驱动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活动,经历完整的学习活动,落实学生素养的融合和学科素养的达成,落实新时代育人目标。
“称”出精彩
跨学科学习“应为”、“需为”、“可为”。官渡区南站小学的彭国英老师和三(5)班的孩子们,经历了用数学的眼光再看语文课本中“曹冲称象”的故事,模仿或创新个性化称重的实验过程,思考如何运用“总量等于各分量之和”称出物体的质量,理解“曹冲称象”的基本原理是等量的等量相等,初步感受演绎推理,提高跨学科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量”出奥秘
关上第三小学的陈飞老师和云大附中星耀学校的梁庭超老师和二(7)班的孩子们,联合开展了两节课《身体上的尺子》的学习,打通“数学尺”、“身体尺”、“生活尺”之间的关键,丰富度量本质。
90分钟的课堂,学习真正发生着,孩子们带着浓厚的兴趣探究测量的本质和方法,发展量感的同时培养了推理意识。
“聊”出理念
现场沙龙研讨将此次活动推向高潮。官渡区小学数学教研员黄金华、谭傲菡老师与三所学校的备课团队教师,围绕核心驱动问题的设定、主题活动实践流程、实践作业成果展示、研磨过程中的重建与改进等方面展开讨论。明确了综合与实践课例的研究价值,搭建了长程设计框架,设计了过程性学习评价量表,策划了高效的学习活动,形成了深度反馈,解决了教师们的困惑,为后续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
通过此次活动,老师们对如何利用现行教材实施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课例研究有了清晰的方向,更加重要的是认识了综合实践领域研究与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和一线教师团队精诚合作、共同发展的理念,不断探索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实践研究,共同推动基础教育迈向更加绚烂的明天。
图片 | 官渡区关上实验学校
文字 | 黄金华
一审 | 谭傲菡
二审 | 郭 华
终审 | 张国喜、李 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