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微更新”再临新风口!

文摘   2022-06-16 20:09  




更新:永不止步

自从有城市以来,就有城市更新


换而言之,城市更新并非一个陌生的话题,

只不过这两年似乎变得更热。


相对于以往大规模旧城改造,近年来城市微更新,就如同“微创手术”一样应运而生,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受到更多人们的重视。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走进在城市微更新中被保留和重新利用的那些城市景观和建筑,它们如何更新,让城市更具烟火气?


01

何为

城市微更新



经过高速的城镇化发展,我国现在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了60%,显然,大拆大建已经不适合我国当前的城市发展状况。



2021年8月,住建部发布《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并提出:坚持划定底线,防止城市更新变形走样、坚持应留尽留,全力保持城市记忆、坚持量力而行,稳妥推进改造提升。



早在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城市发展要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修复,而“微更新”是存量修复的重要内容。“微更新”,从字面上就很容易理解,城市微更新就是对于城市来说微小的更新,从小的地方入手,让空间焕然一新。


“微”指小空间、小问题、小投资;“更新”旨在有新和好的体验和感觉,不再是一味的拆、改,而是一种有温度的城市改造新模式,有利于城市景观文化的保存,也有助于街区风格化的建筑形式与城市形态的和谐一致。



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


“微更新”,不仅指的是城市更新中的小规模投资所带来可持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达成一种丰盛的生态体系,构建出整个城市的全貌。


通过对旧居住区、旧厂房、旧商业区等进行修补、织补式更新,合理控制建筑高度,最大限度保留老城区具有特色的空间格局和肌理,按照渐进式城市更新理念,以人的需求和参与为导向,促进城市存量空间的激活和利用,焕发城市活力,更迭城市面貌。


02

景观

焕新“微”空间

--



“微景观,微更新”,主要是对社区小微型公共空间进行品质提升。


以城市居民为主体,涵盖改造环境和恢复公共性;美化环境,创造共同利益;创造环境,激活邻里......提升城市颜值的温和改造模式,细节入手,使城市居民切身感受到街区景观和环境的变化,提升幸福感。




昆山水秀公园景观改造工程


水秀公园,坐落于昆山市萧林中路与花园路之间,占地面积25911平方米,于2020年,昆山正式启动“昆小薇·共享鹿城”设计。


旨在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实用、更舒适的社区公园环境,并升级居民的体验感和参与度,重新激发公园的自然魅力。



以“功能优先、优化生态、赋予特征”为设计理念,针对场地内的功能空间不足,使用率较低、步道及配套设施老旧、景观效果差等问题,通过植物、铺装、景观小品......进行活力街巷、口袋公园、健身环道等微更新。



在美化环境焕新颜的同时,融入了城市文化、增加了服务功能、提升了空间品质。微更新下的水秀公园尽显美丽秋色,重新焕发活力,属于周边居民的旧时记忆仍在,全新的未来将在此延续。




西郊记忆


项目位于郑州建设路与桐柏路交叉口,与棉纺路仅一街之隔,故而得名——西郊记忆。


在微更新过程中,提炼出“红砖”元素为设计线索,利用景墙、以及散落在场地内的红砖构筑物,串联起这块土地记忆的设计呈现,不仅是过往与现在交融渗透,更是时光印记的蔓延与流淌。



区别于传统街心花园的造园方式,在保留场所休憩功能的同时以灵动富有现代感的线条对场地重新分割几何形的绿地、平缓的台阶有张力的线条、似跑道的道路系统,创建出景观的空间层次。


‍‍‍‍‍‍‍‍‍‍‍‍‍‍‍‍‍‍‍‍‍‍‍‍‍‍‍‍‍‍‍‍‍‍‍‍‍‍‍‍‍‍‍‍‍‍‍‍‍‍‍‍‍‍‍‍‍‍‍‍‍‍‍‍‍‍‍‍‍‍‍‍‍‍‍‍‍‍‍‍‍‍‍‍‍‍‍‍‍‍‍‍‍‍‍‍‍‍‍‍‍‍‍‍‍‍‍‍‍‍‍‍‍‍‍‍‍‍‍‍‍‍‍‍‍‍‍‍‍‍‍‍‍‍‍‍‍‍‍‍‍‍‍‍‍‍‍‍‍‍‍‍‍‍‍‍‍‍‍‍‍‍‍‍‍‍‍‍‍‍‍‍‍‍‍‍‍‍‍‍‍‍‍‍‍‍‍‍‍‍‍‍‍‍‍‍‍‍‍‍‍‍‍‍‍‍‍‍‍‍‍‍‍‍‍‍‍‍‍‍‍‍‍‍‍‍‍‍‍‍‍‍‍‍‍‍‍‍‍‍‍‍‍‍‍‍‍‍‍‍‍‍‍‍‍‍‍‍‍‍‍‍‍‍‍‍‍‍‍‍‍‍‍‍‍‍‍‍‍‍‍‍‍‍‍‍‍‍‍‍‍‍‍‍‍‍‍‍‍‍‍‍‍‍‍‍‍‍‍‍‍‍‍‍‍‍‍‍‍‍‍‍‍‍‍‍‍‍‍‍‍‍‍‍‍‍‍‍‍‍‍‍‍‍‍‍‍‍‍‍‍‍‍‍‍‍‍‍‍‍‍‍‍‍‍‍‍‍‍‍‍‍‍‍‍‍‍‍‍‍‍‍‍‍‍‍‍‍‍‍‍‍‍‍


利用乔木、地被、草坪创造适合在郑州特有的气候条件下的林下活动空间。以自然式的种植方式结合花径组团、树阵,营造自然舒缓的空间感受,随着场景的转换,呈现出丰富且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观空间。




良友红坊ADC 艺术设计中心

及社区景观改造


武汉良友红坊文化艺术社区的前身是 20 世纪 60 年代的老厂房, 20 世纪 90 年代又被作为建材市场使用。

城市化的进程使得这个位于汉口三环线内的厂区逐步被边缘化:杂草丛生、建筑破旧、排水不畅等问题困扰着这个原来的城市“棕地”,也使得这个节点如同一块城市伤疤,急需进行一场在地微创“手术”。



2018 年,上海红坊集团接手了这个厂区的运营,UAO 瑞拓设计受红坊集团委托,对园区的景观设计和核心建筑 ADC 艺术设计中心进行了改造设计。


充分发掘场地特性,对场地有限度的更新改造,对旧有材料的适当重复利用,其实是针对原有场地特质的“场所精神再造”,距离感与亲切感同在。这也为老工业遗产的更新改造提供了一条更适合的道路。




阿青·街道


项目位于贵阳以西清镇市, 场地长度约350M,自东向西竖向高差13M,原貌为社区与城市相隔离的纯绿化空间。



设有数控流水艺术装置,地面互动音乐钢琴装置以及翻动趣味墙、音乐喷泉,进一步增加空间的趣味感,丰富空间视觉张力,同时提供一个趣味性的停留空间,作为重要节点空间的核心亮点,驱动场地活力,聚集人气,让人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高大的乔木为场地提供舒适的绿荫,修剪整齐的地被植物利于维护,加入玻璃景墙,丰富了纵深方向的景观层次。


通过微更新,改造后变成人人都能参与其中的公共属性场地。场地中增加互动休闲设施,让其变成充满活力的城市空间。





西班牙巴塞罗那UPC大学校园


西班牙巴塞罗那UPC大学校园北侧区域在过去一直是片切断大学与城市交流的封闭空间,被建筑设计事务taller sarquitectes改造成为一个绿意盎然,与城市保持良好联通性的绿色空间其也一跃成为校园的北向门户。



以绿色植物为基础,以路径为核心,打造出地面上的新休闲空间;其次设计巧妙地利用地形和流线造型隐藏修建在地面之下的停车场,体育馆等基础功能设施。



03

建筑

激发“新”活力

--


自我更新是城市永恒的主题,是城市保持活力的源泉。


随着时代发展,历史街区建筑保护与功能活化存在着矛盾,城市里的不少老建筑无法发挥原有作用,有的面临拆旧建新式的再生,有的则由于带有特殊历史记忆、具有改造的空间而得以保留并更新。 


主要针对长期闲置、缺乏监管、未充分利用的老建筑,以及缺乏维修、商业形式低端的历史建筑和工业遗产,进行空间美化、功能重建和形式更新,以传承城市记忆。


七舍合院胡同四合院改造


七舍合院位于北京旧城核心区内,占地宽约 15m,长约 42m,是一座小型的三进四合院。由于原院落共包含七间坡屋顶房屋,且正好是该胡同的七号,故得名七舍。



原始建筑年代较为久远,除了基本上还保持的木结构梁柱和局部有民国特点的拱形门洞,其他大部分屋顶、墙面、门窗等都已经破损或消失。院内遗留了大量大杂院时期的临时建筑,遍布清空之后的建筑废料,杂草丛生、一片凋零。



因此,改造设计一方面是修复旧的——对院落房屋进行整理,保留历史的印记,修复各个建筑界面,加固建筑结构,重现传统建筑的样貌;另一方面是植入新的——新的生活功能配备(卫生间、厨房、车库等),新的基础设施(水暖电设备管线),以及新的游廊空间。


网红建筑——木木艺术社区改造


项目位于北京隆福寺街钱粮胡同,依傍于景山、北海、中国美术馆、人艺剧场等城市地标。

隆福寺始建于明代,是一片汇集了商业气息和艺术活动的繁华区域,直至 1993 年经历了一场火灾事故,开始慢慢淡出了北京人的记忆。作为隆福寺地区振兴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木木艺术社区改造项目旨在继承隆福寺地区蕴含的历史文化,并发掘更多机遇与潜力。



以“将现代元素融入胡同历史城区”为出发点,尝试了兼具本土性和试验性的改造设计。


改造后的木木艺术社区经常举办各类展览活动,并且成为了市民打卡新去处,成为北京老城区中的一处网红建筑,提升了城市的温度和烟火气息。



旧发电厂的新生


项目将一个曾经的老旧发电厂改造为了一个创新性的办公建筑,从而为多家公司提供工作空间。

设计的两个主要出发点是保持发电厂最初的建筑特点,同时将开放式的创新视界融入其中。办公大楼外观,保持原建筑的特点,同时增加空间的现代性。




上海武康大楼


年近百岁的武康大楼,分别于2009年和2019年完成了两次保护性修缮,经2011年经过整修提升后,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吸引了漫步、摄影、艺术创作等各类人群前来打卡。


自2020年10月起,武康大楼街区又开启“微更新模式”,这次“微更新”项目优化、移除的“城市家具”达109处之多,涵盖了信号灯综合杆优化、冗余立杆移除、空调外机隐藏等。



这样的新体验蕴含了一系列街区“微更新”动作:人行步道空间沿石弧顶向外扩展3.6米,移位4处电箱、1根电杆等“城市家具”,打造出一片武康大楼前的“源点广场”。



城市更新是一个持续不断、生生不息的过程。


“微更新”不仅是一种空间转换,更是一种市民生活方式的重塑。每一个微小的更新,不仅蕴含着设计的智慧,更传达着建筑师的人文思考。




注:图片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供美好示意,如侵可联系删除。


本资料声明:

1. 本文内示意图、图片涉及内容仅作美好示意,不构成要约或承诺,非交付标准。对项目特点所做的介绍,仅供参考。我们务求客观真实,但无法涵盖项目所有信息,也无法预测相关价格变化。读者若产生购买行为,请务必看清项目的周边不利因素公示,及非交付标准明示,对项目周边现状进行实测,并在签署各类法律文件时,仔细阅读相关条款,具体以实物,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文件及买卖双方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为准。

2. 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文中所转载的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联系后台,我们将立即予以删除。

3. 本资料制作时间为2022年6月,有效期3个月。


high创深耕文化旅游、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领域的产品及服务创新咨询。

更多案例欢迎点击下方链接了解详情👇

「致新原桌派」直播回顾丨聚合光芒的xin社区共建力

为什么你需要和用户共创?- 以上海青年长租公寓用户共创案例为例

设计思维如何赋能乡村振兴?

如何开启社区服务的设计思维


high创是一家以“设计思维”驱动的创新设计咨询机构。拥有一支横跨创新设计各学科、具备商业设计思维的国际化顶尖团队。我们专注于: 产品创新、服务体验设计、数字化转型和组织赋能。为各行业的领军企业、独角兽提供创新设计培训及咨询服务,包括京东、华为、联合利华、罗氏制药、东原地产、水晶石、汉今国际等。


我们团队深耕文化旅游、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领域的产品及服务创新咨询。标杆案例如无锡拈花湾景区的产品及服务创新、东原地产青年长租公寓用户共创及服务创新、苏州光影墅艺术人文社区品牌策略及服务创新等。


“增值商业,温暖生命”,high创通过激发企业创新力,打造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服务和品牌。


产品创新 | 服务体验设计 | 数字化转型 | 组织赋能

请添加企业微信小high并留言:合作


欣宇的设计思维
世界500强公司设计思维教练 | 商业创新实战专家 | high创创始人 前知名商业咨询公司总经理,故宫文创爆款创新赋能者,用Design thinking赋能企业和个人创新发展。【关注获取故宫文创独家创新案例解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