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口时代"到"扎根时代":如何在新时代创造真正的价值
文摘
2024-12-19 09:39
上海
- 中国从效率导向转向创新导向,不再是简单追求数量和效率的时代,而是寻找特色创新和文化价值
- 商业价值分为三类:功能价值(实用性)、情绪价值(感受)和资产价值(增值潜力),不同类型的价值需要不同的经营策略
- 商业成功需要三要素:发现产品真正价值、让市场认同这个价值、找到合适的经营模式
- 现代创业环境要求在特定领域达到优秀水平(80分以上),而不是简单及格就能成功
- 领导力的核心是建立共识的能力,要理解并处理不同意见,而不是回避分歧
- 五大关键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科技、数据,需要在发展中保持平衡
- 人工智能将成为基础设施,但需要建立社会共识,预计在未来5-10年内会有重大变革
- 成功需要回归到最基本的问题:是否真正满足用户需求,而不是过分关注个人期望和评价
我今年48岁,回想起来这种感悟和我24岁时差不多。那时候我在大公司工作,大概25到28岁的样子。我20多岁就当上了事业部副总,一直都很自大,不知天高地厚,给自己加了很多滤镜。后来发现自己其实是个普通人,开始学着做小生意,想着怎么能养活自己。这段经历让我学到很多。当时是1998年,Sina在纳斯达克上市,大概在2003年或2004年才第一次盈利。这就是典型的互联网公司发展模式:先上市,虽然一开始不赚钱,但后来慢慢开始盈利。后来,Cenard(一位投资人)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投资中国。他的想法很简单:第一,他预测人民币对美元会升值,当时汇率是8.3,他预计会升到7;第二,他们要把美元资产转换成中国的互联网资产。这个策略非常直接:把钱投入中国,等着人民币升值。这也让我理解了为什么腾讯当时会有这样的投资策略,因为它在互联网这个新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那他的钱最后投向了哪里呢?他选择投资互联网资产,因为这个领域正在快速发展,而且前景最明确。当时,王璐需要找人帮忙在中国收购垂直领域的互联网公司。他找上了我。有位外国投资人跟我分析说,中国的商业发展会跟美国类似。他列出了美国最活跃的商业领域:
有意思的是,当时在中国最火的房地产和互联网行业,在美国的前八名里都没有。但现在你看中国的广告,第一是汽车,第二是电商(比如京东、拼多多)。虽然电影音乐没那么火,但娱乐产业还是很发达的。现在医疗保健行业也在快速发展。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房地产是阶段性需求,买了房子后就不会一直买。但其他行业,比如零售、娱乐、医疗,都是持续性的消费需求,所以能保持长期活跃。基于这个分析,他们决定不投资中国的大型互联网平台,而是专注收购各个细分领域里领先的网站。于是他们收购了爱卡汽车网、蜂鸟网等多个网站。这些收购经历让我开始接触投资领域,在中关村也因此认识了很多人,包括蔡文胜。做了几次收购后,我觉得自己也可以创业。我的创业选择很简单:首先看准了一个没有巨头垄断的领域,其次是我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虽然投资理财、电信、医疗保健这些领域也没有巨头,但我对这些不太感兴趣,所以最后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向创业。对很多普通人来说,他们可能会觉得这些商业大事与自己无关。这很正常,因为大多数人会把宏观经济和日常生活分开来看:新闻就是新闻,生活就是生活,看新闻只是当作一种消遣。2009年3月,SANEC(中国互联网研究中心)发布了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已经有3亿网民了。我一直在关注这个数据,知道用户每年增长30%。按这个速度计算,到2011年中国就会有5亿网民。为什么5亿这个数字这么重要?因为从中国过去的产业发展来看,5亿是一个饱和点。就像手机用户一样,一旦达到5亿就基本饱和了。但我预见到,等用户数量见顶后,大公司一定会改变策略,从简单扩张转向精细化经营,开始进入每个细分市场。到那时候,市场上就只剩下两种公司能存活:超大型公司和非常小的公司,中型公司将没有生存空间。所以我判断,我们只有两年的时间窗口。由于已经来不及成长为大公司,如果继续融资、保持中等规模发展,两年后就会遇到生存危机。最好的选择就是把公司卖掉,而最合适的买家是腾讯。虽然当时我一个腾讯的人都不认识(因为腾讯在深圳,像早期的联想一样比较封闭),但这个判断最终证明是对的。2011年确实成为了PC互联网的终结之年,2012年开启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我最大的失误是错过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我把公司卖给腾讯后就加入了腾讯。有人问我为什么没做手机APP,其实就是因为我的创业是在移动互联网之前。不过我对市场变化的感觉还是挺准的,就像一片树叶掉落就能预见秋天的到来一样。从在联想的高管位置到后来创业,我经历了很大的转变。在联想时,我觉得自己特别厉害,拿过最高荣誉和个人贡献奖,也是最年轻的高管。但等我自己创业时,才发现在联想学到的很多东西都用不上。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联想作为计算所的企业,能解决北京户口,所以能招到最优秀的人才,很多都是清华毕业的。大家都经过严格的价值观筛选,都认为克服困难是光荣的事。但在创业时,现实却很不一样。我租了个小办公室,找了几个同事,给他们布置困难的任务,结果他们就辞职了。他们觉得既然能找到条件更好、工资差不多的工作,为什么要在这里受苦?这种情况是我完全没想到的。还有一次,一个女员工来辞职。对我来说,员工辞职就像谈恋爱分手一样痛苦,因为这是一种否定。她说因为每天工作时间太长,太累了,生活质量下降了。当时我特别生气,还发了一篇文章说"不和热爱生活的人谈工作"。我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不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现在想想,当你不能理解别人时,就很难和他们真正合作。我对大方向的判断都很准确,但在处理具体的人际关系上却很欠缺。比如有个创业者Z,他创办户外品牌已经20年了,特别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有次我因为一个设计师的错误扣了他1000块工资,结果他辞职还想去仲裁。Z就告诉我,他对每个50块钱都很谨慎,不能这样对待员工。所以我现在明白了,我们要学会理解和自己不同的人。就像看电影时,你可能觉得没什么好笑的场景,别人却笑得停不下来。这让我们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真的很不一样。这也是为什么我常说自己不是个合格的创业者。对于过去创业时的自己,我其实没有特别的建议。我当时创业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身边的朋友都在创业。我发现,当一个公司的老板(1号位)和二把手(2号位)的思维方式是很不一样的。二把手及以下的人都会觉得老板是他们的天花板,但对老板来说,没有天花板,可以无限发展。面对无限的可能性,没有人能告诉你对错。这种经历让我获得了很多自由,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塑造自己。不过后来我发现,我其实不太愿意管理那么多人,所以我觉得自己可能不太适合创业。我对员工很照顾,会关心每个人的感受,甚至关心他们有没有吃饭。但是每天花这么多时间处理这些事情,我觉得很累,我更愿意花时间看书学习。后来我把公司卖给了腾讯,在那里工作了三年。我还在湖畔大学当过产品模块的学术主任,也在百度做过顾问。这样我就对中国互联网三巨头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都有了深入的了解。在2018年,我预测到拼多多的用户数会超过淘宝,抖音会挑战腾讯。为什么我能做出这样的判断呢?这要从互联网的本质说起。在互联网行业,最重要的是信息优势。不同的公司掌握着不同类型的信息:腾讯掌握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关系,阿里巴巴掌握商品交易信息,百度则通过搜索掌握了整个互联网的信息。这就像生态系统中的三个巨兽,各自占据着不同的领地。要判断一个公司是否能成为"巨兽",关键不是看它现在有多大,而是要看它的效率和潜力。就像刚出生的小老虎,虽然现在还小,但它的基因决定了它未来一定会成为森林之王。让我们来看看阿里巴巴掌握了什么信息?他们掌握了商品交易信息。那百度呢?百度通过搜索引擎收集了整个互联网的信息。百度的这个优势太强大了,以至于马云不得不做出一个决定:不让百度抓取淘宝的信息。为什么?因为淘宝的商品信息是他们最重要的资产,如果被百度轻易获取,就等于失去了核心优势。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说"百度之下寸草不生"。百度可以获取整个互联网的信息,但唯独拿不到阿里巴巴和腾讯的核心数据。这两家公司分别掌握着用户的交易信息和社交关系信息。互联网行业的本质就是信息不对称。人际关系、交易记录和一般信息是现实世界最重要的三种信息。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家公司各自掌握了其中一种。说到新兴公司,为什么我在2018年就预测拼多多和抖音会成功?这要从平台的本质说起。在一个平台中,供给方比需求方更重要。为什么?因为用户的需求是普遍的,比如想喝咖啡这样的需求人人都有,关键是谁能提供独特的供给。只有当一个平台能提供新的、特别的东西,用户才会改变习惯去使用它。拼多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说淘宝是帮助小商贩赚钱,那么拼多多则是盘活了中国整个产业链的过剩产能。这就是为什么拼多多在国际市场上也很成功,因为它利用了中国的产业优势。在用户这方面,拼多多比淘宝做得更好。淘宝用户之间的互动很少,就是问问商品好不好用,打个分。而拼多多设计了很多让用户之间互动的方式,这让它的网络效应更强。用户之间的互动很有价值。比如在淘宝上,用户之间的互动比较少,主要就是问问商品好不好用,或者给个评分让别人看。但拼多多设计了很多方式让用户能互相交流互动。这就说明拼多多是一个新兴的"巨头"。它建立了一个双向平台,有独特的供给特点,还有自己特别的方式来吸引用户。所以我们不用看它现在的规模,而是要看它的发展趋势。它一定会变得更强大。到目前为止,我分析的每件事情背后都有很简单的道理。虽然我说出来很简单,但是得出这些结论的过程其实很不容易。说到这种分析能力,罗振宇曾经说我有"强烈的抽象偏好"。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有人这样形容我,后来我发现确实如此。不过,太抽象的人不适合做具体的事情,因为现实世界很复杂。能在现实中成功的人,都善于处理这些复杂性。像我这样喜欢抽象思考的人,可能更适合做研究和思考。说到我的这种抽象思维能力,我们来谈谈人工智能时代。每个时代都是由它的基础设施来定义的。工业时代是机器和电力,互联网时代我们都亲身经历了它的发展,从最早的拨号上网,到现在成为社会基础设施。那么人工智能时代是什么?就是AI成为人类的基础设施。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思考:第一,AI需要多久才能成为基础设施;第二,在此之前会发生什么。互联网的变革已经结束了,新时代带来的机遇也不同了。比如,你现在在城市开家餐馆还有机会,但要建一座新城市的机会已经很少了。同样,做个小程序还有机会,但要做一个全国性的大应用可能就难了。对于AI这个话题,我不敢轻易下结论。不是因为怕说错,而是因为它发展得太快,很难看清楚。每天都有新的工业应用和消费级应用出现。至于什么时候能实现通用人工智能,我觉得可能在5年内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思维工作方面。我来简单解释一下我对世界的基本看法。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永远存在,只是通过能量和信息的方式重新组织。其中,信息是组织的方式,能量则是实现这种组织的动力。说到能量,工业时代用的是蒸汽机和电力,未来可能会用核聚变。而信息的发展经历了印刷术、互联网等重要阶段。人类的工作可以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种。过去,机器人通过更强大的能量取代了我们的体力劳动。现在,人工智能则可能取代我们的思维工作,因为它能更好地处理和组织信息。-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和石油提供能量,电信技术提高连接效率
- 第三次工业革命:电脑提高生产效率,互联网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 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改变生产方式,可能会出现脑机互联技术
这个发展过程可以分两条线:一条是能量的发展:从蒸汽机和煤炭,到内燃机和石油,再到电脑和算力,最后是人工智能和数据。另一条是信息传递方式:从印刷术,到电信技术,再到互联网,未来可能是脑机互联。人工智能最大的价值在于提高生产效率。它最先会改变的是信息处理工作,比如我们公司做的咨询和内容创作。这些变化发生得很快,让人感到震撼。我估计在5年内,我们就会看到巨大的变化。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在AI时代,我们人类还能做些什么?一段时间以前,我对AI很有信心。我觉得在写作和表达观点方面,AI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类。比如说我们今年的年度演讲,我用AI来帮我做一些优化工作。这些演讲稿写出来后,我发现直接背诵比较困难,因为内容太正式了。所以我让AI帮我把内容改得更口语化,这样更容易记住和表达。从这个经验来看,AI更像是一个帮手,主要是帮我们处理和改进内容。说到AI的应用,我想分享一个有趣的经历。我这本书的封底文字就是用AI写的。传统上出书都需要找很多人写推荐语,但我不想这样做。我当时看到一本叫《夜晚的潜水艇》的书,作者是个90后,来自厦门漳州,现在住在泉州。这本书卖了40万本,让我意识到好的内容自然会传播,不需要太多推荐背书。后来到出版截稿时,编辑说封底不能空着。于是我想到了一个创意:让AI模仿罗振宇的风格写推荐语。AI通过学习网上罗振宇的公开文章,写出了非常像他风格的推荐语。这个尝试很成功,现在大家买到这本书就能看到这段AI写的推荐语。这个经历启发了我,我正在写的新书也打算用类似的方式。我们可以让AI模仿不同人的风格来写推荐语,因为AI已经读过了大量的书籍和文章。关于AI的未来发展,我认为它要成为人类社会的基础设施还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AI确实已经证明了它的价值,比如我用它来写书的推荐语,而且这本书也卖得不错。但更重要的是社会共识的问题。如果我们回顾历史,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到互联网革命,每次技术变革都带来了效率的提升。这些变革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逐渐形成了社会共识。比如工业革命带来了市场经济,互联网时代则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传统企业关注"单价乘以销售量",而互联网企业更注重"用户数量与用户价值"。互联网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尽管早期也面临质疑,但最终因为满足了人们对信息的渴望而获得广泛认可。互联网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商业模式,那么AI呢?让我们来看看AI带给世界的最大变化是什么。最关键的是决策方式的改变。以前是效率和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现在AI改变的是决策方式。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刷抖音时,以前是我们自己选择要看什么内容,现在是AI算法根据我们的兴趣来推荐内容。决策权从用户转移到了AI手中。再比如自动驾驶,过去是人类司机决定何时刹车、加速、转弯,现在这些决策都由AI来做。医疗领域也是如此,越来越多的决策开始由AI参与。这就带来了一个重要问题:人类应该让渡多少决策权给AI?这里我们需要考虑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容错率高的场景,比如看视频推荐。即使抖音推荐的10个视频中有8个你不太感兴趣,只要有2个你很喜欢,体验就还不错。这种情况下,AI犯错的代价很小。第二种是容错率低的场景,比如医疗诊断。这关系到人的生命,不能容许高错误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类医生出错要承担责任,但AI出错了该怎么处理?总不能说断电惩罚它吧?这就需要建立新的社会共识。就像签订国际协议一样,我们需要制定规则来规范AI的使用。这种共识需要从小事做起,最终形成完整的社会共识体系。让我们来讨论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当我们考虑个人和组织的决策时,AI的角色应该是什么?比如说在战争中,一个国家领导人要做出重要决策时,应该由人类还是AI来决定?虽然AI可以处理更多数据,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但它能为这些重大决定承担历史责任吗?让我用一个更贴近生活的例子来说明。假设十年后,中国所有汽车都实现了自动驾驶。这会带来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30年后,可能就很难找到优秀的人类司机了。为什么?因为当我们把开车的决策权交给AI后,人类就不需要学习和练习驾驶技能了,这些能力自然就会退化。这个问题其实很深远:当我们把决策权交给AI时,我们实际上在让渡自己的能力。就像如果所有孩子都用脑机接口学习,不再需要主动思考和学习,他们的学习能力会不会退化?这些都需要全社会达成共识。我们已经看到了AI的价值和能力,但如何平衡使用AI和保持人类能力,这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讨论。工业时代有它自己的模式,主要关注"单价乘以销售量"。这和农业时代不一样,因为农业产品都是非标准化的,就像以前的服装都是量身定制的。到了互联网时代,模式变成了"用户数量乘以用户价值"。工业时代的企业追求生产标准化产品,而互联网企业则追求获得更多用户和连接。互联网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重视与用户之间的关系。那么AI时代的模式是什么呢?现在很多所谓的AI企业其实并不是真正的AI企业,因为他们还在用传统项目制或互联网的方式运营。他们只是把AI当作提高效率的工具,而不是一种全新的模式。AI与之前的模式有个根本区别:它不是以人为中心的。我认为AI是以数据和算法为中心的,这就是为什么Web3和数字货币其实是为AI时代做准备的。在未来十年,我们可能会在社会的不同领域逐步使用AI,比如用AI写书的推荐语。但要让AI真正成为社会基础设施,还需要更长时间。关键在于我们需要建立社会共识:我们要如何与AI共处?这关系到人类是选择进化还是退化。一旦AI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模式,它就会按照自己的方式不断发展。听到还需要十年时间,也许很多人会松一口气。我认为,如果说过去是"风口时代",那现在和未来十年是"扎根时代"。在风口时代,人们觉得个人能力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抓住机会。就像站在风口上,风能把你吹得多高,你就能看到多远的风景。以前,当大家都能考95分以上时,即使有人考99分,相比90分的优势也不明显。这对考99分的人其实不太公平,因为他们付出了几十倍的努力,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现在情况变了。考试变难了,大多数人可能只能考到60分。有些人能考到70-80分,原来能考99分的人现在可能考88分或90分。虽然分数降了,但是和大多数人的差距反而更大了。这时候,付出更多努力的人反而更划算了,因为他们的付出能获得更匹配的回报。所以,过去60分就能获得不错的成绩,但现在需要80分以上。这是一个有利于真正有实力的人的时代。我觉得您说得很对,现在是一个专业能力特别重要的时代。今天的中国让我充满信心,因为我们终于到了一个重视专业、以专业为荣的时代。以前不是这样的,人们更多靠冒险精神和运气。即使能力一般,运气好也能获得成功。那时候,人们不重视专业知识,也不愿意在某个领域深耕。但现在不同了,整个社会都形成了新的共识:专业能力很重要,诚信很重要,与客户建立长期关系也很重要。不能再靠投机取巧或者碰运气了。我们的国家正在朝着更专业的方向发展。让我用"草台班子"这个概念来解释一下。草台班子就像在乡村搭建的临时戏台:如果只是两个人表演一两天,随便搭个简单的台子就够了。这样做成本低、搭建快,但缺点是不能用太久,也不能容纳太多人。但是,如果要演大型节目,需要容纳上百人,那就不能用临时搭建的台子了。你需要用石头做柱子,需要认真设计结构,这可能要花好几个月才能建好。专业的机构也会犯错,但那是在规范操作中出现的失误,性质完全不同。现在很多人在笑草台班子,但有趣的是,过去反而是草台班子在笑专业机构。比如有人说,生产线上检查空盒子,为什么要用X光或重量检测?吹一下不就行了?这种想法看似聪明,实际上忽视了很多实际问题:如果东西太重吹不动怎么办?如果重量不够怎么办?再比如太空笔的故事:有人说太空写字用铅笔不就行了?但他们没想到铅笔芯断裂在太空中会造成严重危害。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我们经历了一个"新手村"时期。过去20年,有7亿多人从农村来到城市,第一次买电视、买手机。那时候,买东西的人是新手,卖东西的人也是新手,连制定规则的人都是新手。人们对电视上、西装革履的人说的话都特别相信。但随着信息越来越透明,我们发现:原来卖东西的人也在学习,制定规则的人也在摸索。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开始对原本认为很完美的专业世界感到失望。大家开始挑毛病,质疑一切。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也是我写这本书的原因。过去20-30年,中国不仅出现了很多富豪和大公司,更重要的是,中国人的商业思维和理性认知都有了很大提升。现在回头看,我们都会觉得自己以前太天真了。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城市生活越来越熟悉了。大家知道去哪看电影、坐地铁、吃小吃,也学会了在数字社会中生活,知道在哪里网购、发表评论、了解新闻。原来的"新手社会"已经变成了一个"熟人社会"。刚开始来到城市时,我们都像是初来乍到的孩子,觉得自己很渺小,总是把别人想得很完美。但现在我们明白了,社会不是靠别人,而是靠我们自己来建设。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把社会建设得更好、更专业,让中国人更有自豪感。说到这本书,它的核心就是讨论"价值、共识和模式"这三个概念。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想好书名叫《真需求》。从2017年签合同到2021年才确定书名,这个过程花了差不多3-4年时间。这三个概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可以用来分析很多事情,从小到一个产品,大到整个时代的发展。比如说,很多创业者就像恋爱中的新手,他们觉得自己很优秀,就应该得到别人的喜欢。但实际上,这需要理解对方的需求、了解自己,还要懂得处理关系。价值不是自己说了算的。很多人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很有意义就一定有价值,但在商业社会中,价值取决于别人的需求。比如你觉得捡片树叶很有意义,但如果没人愿意买,它就不能成为一个商业产品。对方的需求程度也很重要。可能他们只想看看你的产品,或者只是想体验一次,这和愿意长期使用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一个产品没有真正的价值,最好的选择就是及时放弃。就像博物馆里的很多工具,它们在过去很有价值,但现在已经不再被需要了。让我们来谈谈"共识"这个概念。当我们说某件事"有价值"的时候,我们需要先问:"对谁有价值?"这是个很关键的问题。比如说,我捡了片树叶,觉得自己做了件好事,很有成就感。但这只是对我个人有价值。真正的商业价值必须要对客户、对付费方有意义。我举个例子。我有个在微软工作的同事说想做咨询,因为他经常给别人建议,感觉很有成就感。我告诉他:"那你试试收1万块钱看看。"结果发现,一旦要收费,可能就没人愿意用他的服务了。这说明虽然有人需要他的建议,但这个需求还没到愿意付费的程度。关于共识,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一个产品本身是有价值的,但就是卖不动,销量一直很低。这往往就是共识的问题。比如说:这就像结婚和谈恋爱的区别。谈恋爱是两个人的事(C2C),只要两个人觉得合适就行。但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B2B),需要更多人的共识和认可。在企业之间做生意也是一样。你不是简单地把产品卖给采购人员,而是要让整个企业达成共识。如果不理解这一点,就很难推进业务。创新也是个共识的问题。所有的创新一开始都会遇到争议,因为它们都是"非共识"的。但随着时间推移,好的创新产品会逐渐被市场接受,从非共识变成共识。所以,一个真正的创新领导者,不仅要创造新价值,更要能够引导形成共识。就像AI技术一样,要让它真正成为基础设施,最重要的是引导人类对它达成共识。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会有分歧:因为每个人的感受、经历和立场都不一样。让我跟你分享一个有趣的商业案例,说明为什么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这么重要。最近在广州,有个创业者做运动文胸。他找了一个知名品牌的代工厂生产,为了达到代工厂的最低订单要求,他们一次性生产了3万件。他们觉得自己的产品很好,因为用了最好的材料,而且支撑性、透气性都很好。但是产品上市后,销量很差,只卖出了几百件。他们很着急,于是想了个办法:找了100个网红试用产品,让她们自由分享使用感受,不给任何提示。结果很出人意料,90%的网红都提到了一个他们完全没想到的优点:显白。原来在自拍时,这款运动文胸会让皮肤显得更白,这正好符合很多女性用户的需求。后来,这家公司调整了营销策略,主打"显白"这个特点,产品开始受欢迎了。他们还把这个经验做成了培训课程,教别人如何发现产品的真实价值。这就像咖啡行业一样。现在咖啡店很多,用的都是差不多的咖啡豆和咖啡机,但不同的咖啡店能找到自己独特的经营方式。关键不是产品有多特别,而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企业要在市场上生存,就像参加考试一样。市场出题,企业答卷,目的是要获得发展所需的资源。拿到资源后,企业可以选择两种方式:一种是把钱分给员工,另一种是投资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当你想知道你做的事情是否有价值时,最重要的是要了解目标用户的真实需求是什么。说到领导力和建立共识,有个重要的观点:只有在有分歧的时候才需要建立共识。如果大家已经达成一致,就不需要额外的共识建设了。建立共识时,你需要了解所有持不同意见的人他们各自的需求是什么。现阶段人们往往会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和观点,这很正常。要达成共识,就要找到一个能让各方都认同的未来共同利益点。我举个例子。年轻时我在联想工作,虽然做项目时很聪明,也做出了成绩,但我缺乏领导共识的能力。这就像诸葛亮和刘备的关系 - 诸葛亮虽然很有智慧,但五虎将军更愿意听从有领导魅力的刘备的话。所以说,领导力的核心就是建立共识的能力。这些年我一直专注在咨询、商业和思想输出这个领域,保持高度自律和持续学习。这是因为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在企业咨询中,我们常常帮助企业找到"真需求"。这里要特别注意区分"真需求"和"伪需求"。伪需求往往看起来很像真需求,但如果没有正确识别出真实需求,后续的商业模式和共识建立都会很困难。我的书就是围绕这几个核心概念展开的:价值(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共识(如何理解分歧并建立共识)、模式(如何建立商业模式),最后归结到"求真"这个根本问题上。汽车和马车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重要道理。一百多年前,汽车刚出现时,它在模仿马车。就像现在的人工智能在模仿互联网一样,还没有找到自己的特色。有人说汽车就是"带轮子的沙发"。但这种想法有问题。因为如果这样想,我们就会一直在改进马车 - 让它更漂亮、更舒适、更豪华。但这都不是关键。真正重要的是要回到最基本的问题:交通工具的核心是什么?是速度和安全。马斯克就是这样思考的。他认为,既然速度和安全最重要,那就应该停止改进马车,转而发展汽车。这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真需求"。比如,用户并不是真的需要汽车或者高铁,他们需要的是"快速、安全、舒适地到达目的地"。这才是真正的需求。- 情绪价值:就是带来的感受,比如漂亮的包包让人心情愉悦
- 情绪价值重体验,比如买玩具不在乎材料,在乎好不好玩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产品降价会促进销售(比如日用品),而有些产品降价反而没人买(比如股票、房子)。因为人们对消费品和投资品的心理完全不同。在中国家庭中,最大的两笔支出是买房和教育孩子。这两项都被看作是投资,所以家庭愿意在这两方面花大钱。不同商品的价值可以分为三类:功能价值(实用性)、情绪价值(带来的感受)和资产价值(增值潜力)。这些价值的购买逻辑很不一样:功能价值和情绪价值的商品,降价会刺激销售。比如咖啡打折,人们会想"便宜了,那就买一杯吧";包包促销,也会吸引更多人购买。但资产价值的商品却相反。比如股票跌价、房子降价,人们反而不愿意买;黄金和比特币涨价,大家反而更想买。这是因为消费和投资的心理完全不同。奢侈品牌通常只用涨价策略,无论销售好坏都涨价。为什么?因为他们在维护"保值"的形象。以新能源车为例,它必然会降价。这是因为它没有资产价值,不像老款奔驰车保养得好还能升值。10年前的特斯拉或苹果手机现在都不值钱,因为它们只是消费品。很多品牌会刻意创造"二级市场"来维持商品的资产价值。比如一些球鞋品牌,会在二手市场收购自家产品来保持价格,当价格上涨时再投放一些货。钻石也是如此,以前电影常演偷钻石,就是为了强调钻石保值。但现在钻石的保值神话已经被打破了。所以资产价值的核心是"共识"。比如现在房地产市场遇到的问题,与其说是政策问题,不如说是人们对房子保值增值的共识被打破了。即使房子的位置好、设计好,如果大家不再相信它能升值,销售就会变差。说到功能价值,企业要想在这方面胜出,有两条路:一是采用最新技术,二是整合更多功能。手机就是最好的例子,它整合了手表、相机、计算器等多种功能。传统手表也被迫改变,要么加入更多功能(比如运动监测),要么转向时尚路线,要么强调收藏价值。我最近从硅谷回来,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我的很多朋友在硅谷买了房子,正在适应美国的生活方式。他们告诉我一个很大的区别:在美国,每项服务都有专门的人来做。比如除草有专门的除草工,除老鼠有专门的灭鼠员,除蚂蚁也有专门的人。这跟中国很不一样,在中国可能一个人就包办所有事情,甚至还能顺便修水管。这让我想到了市场竞争的本质。竞争的核心是性价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供更好的性能和服务,二是降低价格。降低价格其实也是一种整合,因为当生产规模达到很大时(比如1000万件),采购成本就会降低,这样就能以更低的价格服务更多客户。在功能性产品市场中,行业往往会变得更加集中。比如电商平台,它的作用是连接买家和卖家。一个平台能让用户买到更多种类的商品,效率自然就更高。相比之下,如果一个平台只能买到一种商品,收取的商家费用就会更少。说到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现在人们的需求越来越细分化了。比如以前我们只说"旅游鞋",感觉全中国人都穿同一种鞋。但现在不同场合要穿不同的鞋:上班穿皮鞋,运动穿运动鞋,徒步要穿徒步鞋,登山要穿登山鞋,跳舞要穿舞鞋。每个具体场景都有专门的产品。这种细分化在很多领域都能看到。比如运动文胸,这种产品以前都没有,现在却很普及。有趣的是,功能性产品和娱乐性产品的消费逻辑很不一样。比如门锁是功能性产品,你不会在一个门上装很多把锁。但玩具就不同了,没有孩子只要一个玩具,女孩子也不会只要一个包包。我认识很多男生收集运动鞋,有些人甚至有200多双,这种现象很普遍。这可能源于他们童年时期的匮乏感。在学校里,学生们穿的校服都一样,只有鞋子可以体现个性。不过也有人像扎克伯格那样,就买同一款鞋子,穿坏了就换新的同款。这就是功能性产品和娱乐性产品的根本区别。最后说到商业的本质,其实就是达成共识。交易本身就是共识的表现。如果买卖双方对价值没有共识,交易就不会发生。而且,做生意时要明白,每个决策者背后都有一个群体,需要等这个群体达成共识,交易才能进行。让我举个例子。2017年,我写了一些关于产品思维和用户体验的文章。我说,做产品时要让自己舒服,也要让别人舒服。在欧美或者东南亚国家,这种想法是很普通的。但在中国,这样的观点却吸引了几十万人付费学习,还被转发给了几百万人。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中国人比较内敛害羞。我们常常觉得,为了自己舒服而做事是不对的,应该追求"正确"的事情。追求舒适被认为是一种羞耻。很多人问我,要不要送孩子出国,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我从不说语言能力,因为语言只是工具。就算不会说话,在国外也能生活。关键是我们要学会处理分歧和冲突。中国人习惯掩盖分歧,害怕冲突。当我们有不同意见时,往往选择忍着不说。结果就是,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最后只能分道扬镳。这其实是很不成熟的做法。相比之下,在美国,人们会直接表达分歧,但不会演变成冲突。这是因为他们知道:我们经常在关系中受伤,是因为期待别人完全支持自己,完全按照自己的利益行事。但这是不现实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虑,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我们要学会接受这一点。让我用一个真实的例子来说明如何处理分歧。2019年,一个网红在酒店发现,服务员用同一块抹布擦马桶和杯子。这件事引发了整个酒店行业的危机。雅朵酒店想出的解决方案是:用一次性杯子和一次性抹布。这个方案听起来很好,但加盟店老板们担心成本增加。商业就像自然界的进化:能适应的生存下来,不能适应的就被淘汰。商业发展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创新,做出新产品;第二阶段是优化效率,降低成本。这就像走路需要两条腿,创新和效率缺一不可。现在有句话说得好:欧洲人发明新东西,美国人把它做出来,日本人把它做好,中国人把它做便宜。不过现在这个格局正在改变,中国也在向创新方向发展。过去一百年,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现代化。建国时,89%的人口是农民。那时候,效率是最重要的,因为我们缺少各种物资和资源。深圳蛇口工业区有句著名的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但现在情况变了。当一个产品可以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时,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企业经营困难,价格竞争激烈,利润越来越低。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现在不是简单追求数量和效率的时代,而是要寻找中国特色的创新和文化价值。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国潮文化兴起,人们开始重新欣赏中国传统文化。说到经济发展模式,过去世界遵循"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但中国古代《道德经》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天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减少过剩,补充不足),这种平衡的思想现在变得越来越重要。比如最近政府调整放假政策,就是在企业和劳动者之间重新分配利益。员工用相同的工资可以少工作两天,这其实是一种再平衡。除了劳动力外,其他要素都容易造成资源过度集中。这种极端的发展可能带来问题,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平衡。未来十年,我们需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让发展更加均衡,让社会更加和谐。第一,现在的环境和以前不一样了。你不能只有及格水平(60分)就想创业成功,而是必须在某个领域达到优秀水平(80分以上)。否则对自己和他人都不负责任。重要的是要投资自己,提升能力。如果发现目标太难,比如你是初中水平却想考高中的题,不如先找一个适合自己水平的目标,在那里取得好成绩。现在已经不是只看行业(赛道)的时代了,而是要在同一个领域中比别人做得更好。这才是关键。关于您提到的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您说过自己的人生动力来自愧疚感和罪恶感,这是什么意思?现在您的动力来源有变化吗?我想聊聊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我把自己比作一个修行者,在人生的上半段做过很多事情。以前在联想工作时,我发现自己缺乏真正的归属感和责任心。我不是想着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来帮助公司,而是想着要用其他方式来证明自己。我后来意识到,我做很多事情的动力其实来自愧疚感。从小我就害怕辜负别人的期望 - 父母的期望、他人的期望。每当觉得自己做不好一件事时,我就会选择逃避。后来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所有的内疚感本质上是一种自恋。我们会觉得自己应该能把事情做好,当做不好时就内疚。但这种想法本身就是自恋,认为所有事情都该由自己来负责。真正重要的是什么?一件事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真正满足他人的需求,而不是取决于某个人。我在这些年里,真正修炼的是放下自恋和自以为是的心态。这样,我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现在的我变得更加坦然和轻松。我做事的出发点变了,不再是为了回应别人的期待,而是看这件事是否真正有价值、是否能满足实际需求。比如,我现在愿意为中国的原创力量助力,这是我找到的使命。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评价,只关注事情本身是否有意义。孔子说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做事随心所欲但不违背规矩)这个道理很有意思。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真正理解事物的规律。当一个人对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有了深刻的理解,这些规律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他的行为准则。这时候,遵循规律就不会感觉是在勉强自己,因为这些规律已经成为了你的一部分。比如说,当我们做事情时,如果真正符合用户的需求和事物发展的规律,成功就会水到渠成。一件事情能够成功,是因为它本该如此。所以,找到真正的需求后,你就能活得更加自在。你不需要伪装自己,不需要勉强自己,也不用为失败而自责。因为当你做的事情符合规律时,自然就会有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