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专家评论中国经济现状与前景

文摘   2024-11-03 16:15   广东  
  • 中国经济面临挑战:需求赤字、疫情影响、房地产衰退和监管控制导致信心下降。

  • 技术创新突破:中国在多个尖端技术领域取得领先地位,展现了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独特优势。
  • 经济结构转型:从资本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面临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
  • 经济潜力巨大:大量人口尚未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劳动生产率和服务业占比仍有提升空间。
  • 系统性扭曲:金融体系偏向国有企业,私营部门融资困难;人口流动受限,影响生产力提升。
  • 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已达到较高收入水平,中西部地区发展滞后。
  • 未来展望:中国具备成为中高收入经济体的潜力,关键在于充分发挥技术、人力资源和教育优势。
【以下为正文】
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非常感谢。能在奥斯陆与各位相聚,这是我莫大的荣幸,也是我第三次来到这里。我很高兴能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国的观点。我可能会提供一个内部视角,一个另类的视角,因为中国是一个庞大的经济体——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关于中国何时或是否会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还存在一些争议,但它无疑是一个难以解读、难以理解的经济体和国家。
要真正了解实际情况,我建议你们关注实地发生的事情,将其与经常听到的喧嚣言论区分开来。不要仅仅依赖西方媒体。在这里,我想用望远镜、显微镜和手术刀来从内部解析中国。
首先,考虑到你们提供的背景,我必须指出,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前景确实是真实存在的。然而,这主要是一个需求赤字问题。造成这一局面的是三重打击:疫情的创伤效应(值得注意的是,与美国和欧洲不同,中国家庭在疫情期间未获得政府直接支持)、房地产行业的衰退,以及严格的监管控制。这些因素严重损害了投资者信心,导致整体信心急剧下降,几乎降至中国40年惊人增长轨迹中的最低点。无论是消费者、投资者还是企业,当前普遍持观望态度。我认为这种普遍的观望心态也加剧了经济放缓。不过,我稍后会在演讲中谈到我认为的真正挑战,而不是那些广为流传的误解。
同时,另一个非常真实但可能未得到全球足够关注或理解的现象正在发生。这是历史上首次,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正在制造尖端技术。关于我们的观点如何与之前的看法相联系或有所不同,我会发表一些评论。但值得一提的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智库去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在44个尖端技术研究领域中,中国在35个领域处于领先地位。Chris提到了华为在美国对字节跳动实施出口管制后不久取得的突破。中国的国内能力已经能够克服这些限制,至少目前是如此。虽然我们可以对这些成就的质量和实际意义有所争议,但它们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
这一系列进展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强烈的欢欣鼓舞。人们认为,这些成就不仅是在拜登政府实施管制的情况下取得的,而且可能正是这些管制激发了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全国性动员。这促成了一些原本不太可能形成的联盟,大型科技公司和国家系统联手应对这些所谓的战略脆弱点。中国人对这些突破如此振奋,以至于有人开玩笑地恳求美国政府:"你们能不能也制裁一下我们的国家男子足球队?"这种反应展现了中国当前独特的情绪和态度。
我想在这里引入一个不同的视角。有趣的是,尽管美中之间发生了这些事情——我稍后会再谈到这一点——但如今美国下载量最高的5款应用中有4款是中国的,这是非常讽刺的。不仅有抖音海外版,还有时尚品牌Shein、拼多多旗下的Temu,以及另一款。我认为,中国公司的这种全球化浪潮值得我们关注。别忘了,当今世界90%的人口仍生活在发展中国家。他们对中国的看法与我们在西方听到的那种更为鹰派、军事化的观点大不相同。他们看待事物的方式不同,因为中国的技术非常实用——在质量相同或更高的情况下价格更低,并且旨在解决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因此,中国公司走向全球的这种浪潮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
当我们讨论当前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和挑战时——比如"躺平"现象的兴起——我们必须思考:这是周期性还是结构性的?是否意味着永久性衰退?西方媒体常提及的人口问题、国家控制和增长动力丧失等问题,是否真的如此严重?我们之所以提出这些问题,是因为繁荣与衰退本是市场经济的自然特征。有趣的是,中国从未经历过真正的衰退周期,这在某种程度上并不健康。过去40年,中国一直试图避免衰退,平滑GDP和通胀数据,因为它难以接受经济的周期性和波动性。这导致缺乏有效的机制来淘汰低效率、低生产力的企业,使它们得以长期存活。
目前,房地产行业正在经历一次清理,淘汰生产力最低的公司。这是我认为经济衰退周期唯一的积极面。但由于中国从未真正经历过这种情况,企业往往难以退出市场。它们持续占用着本应用于新创业和更有潜力公司的资源。然而,这种衰退周期实际上是经济的自然特征。令人惊讶的是,对于一个如此规模庞大且增长迅速的经济体而言,中国在过去40年里竟然从未发生过一次真正的金融危机。我认为目前中国的金融体系相对稳定。关于债务问题,我们可以在问答环节进一步讨论。但这也意味着,繁荣-衰退周期可能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新特征,经济波动性可能会增加。
我强调技术和创新的重要性,是因为它们是一个国家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过去约60年里,只有13个国家成功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现在,很多人担心中国会陷入这个困境。但值得注意的是,那些成功的国家,包括巴西和泰国,在突破前实际上比现在的中国更富裕。关键在于提高生产力。缺乏持续提升生产力水平的国内创新能力是主要障碍。因此,中国面临的挑战是从依赖资本投资转向以生产力和创新驱动的增长模式。这种转变只能通过创新来实现。
在我看来,创新能力和一定程度的国内自主能力比短期内两三个季度的GDP表现更为重要。尽管这可能带来地缘政治影响,但从根本上说,它比房地产行业更加关键。然而,我们不能忽视房地产业的重要性——它约占GDP的30%。即使中国正在经历绿色革命、可再生能源革命以及高科技和尖端技术的发展,这些新兴领域也难以在短期内完全取代房地产作为经济增长和就业的主要驱动力。这正是当前面临的挑战所在。
可再生能源领域确实取得了显著成功,我认为这是中国经济的一大亮点。中国推动和培育这些成就的独特模式——我稍后会详细讨论——现在也被引入可再生能源领域。但关键问题是:这能否在未来带来数万亿美元的投资?这就是寻找替代房地产业作为经济增长引擎的核心难题所在。
从宏观角度来看,我想提出三点不同的观点。首先,让我们回归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一些统计数据颇具说服力:中国仍有约9亿人每月生活费不足300美元,即使按国际标准,这也不算中等收入水平。此外,有1.76亿农民工,如果他们能获得适当的社会保障和与城市工人同等的权利,每年至少能释放出额外1万亿美元的消费潜力。
当韩国、台湾和日本等经济体的增长趋于平缓时,它们已达到美国生产力水平的80-85%。相比之下,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水平的20%。在高等教育方面,美国有80%的劳动力接受过高等教育,而中国仅为58%。服务业在中国的就业比重为47%,GDP占比为52%,而美国和日本这两个数字都接近80%。
这些数据揭示了中国现状与潜力之间的巨大差距,尤其考虑到教育、技能劳动力、储蓄资本等基本因素。单凭经济收敛的力量,中国应该处于更高的位置。过去80年的增长轨迹确实显示了经济收敛,这取决于教育、储蓄等因素。因此,如果采取正确的改革,中国凭借这些基本优势应该还有几十年的发展潜力。当然,这是一个很大的假设,可能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可能是政治问题。
第二点是中国经济存在严重扭曲。这种矛盾体现在:一方面,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全球有巨大影响力,并渴望成为重要的国际利益相关者;另一方面,在诸多层面上,中国实际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中的扭曲尤为突出。80%的社会总信贷通过银行系统中介,这是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典型特征。相比之下,美国80%的信贷来自直接资本市场,而中国仅为15%。
我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它至关重要。当我们阅读西方媒体时,往往会形成这样的印象:国家压制私营部门,试图榨取其利益。虽然我稍后会澄清这个误解,但不可否认的是,确实存在一种对私营部门的隐性歧视,主要通过金融系统传导。当货币政策和信贷在这个系统中流通时,会经过层层金融中介。顶层约有50家机构,第二层约有2,000家。每一层都有自己的"白名单",规定了可以借贷的对象。
这导致了一个严重后果:真正的经济引擎——私营部门(贡献了80%的GDP、就业和创新)——难以获得资本。资金往往流向国有企业或与政治关系密切的私营公司。这种制度性缺陷挤压了私营部门的生存空间。私营企业家面临巨大挑战,尤其在经济低迷时期首当其冲。这种隐性歧视源于制度缺陷,短期内难以纠正。
另一个扭曲是人口迁移。省际间的迁移非常少,不到5%的人口可以迁移到其他地方。相比之下,在美国,如果你是一个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失业的工人,你可以搬到德克萨斯州或佛罗里达州寻找新工作。但在中国,情况并非如此。即使与印度相比,中国的省际迁移也极其低。由于缺乏社会和城市保护,迁移成本高得令人望而却步。此外,户口制度也阻碍了人口迁移。研究表明,如果我们能够将跨区域的人口流动翻一番,我们也可以至少提高30%的生产力。这些数字都很可观。
我想强调这一点,因为如果我们只看东部沿海的几个省份,或者仅仅看整个中国东部沿海,那里已经是一个富裕的经济体。其中许多地区已经达到了韩国的生活水平。这告诉我们什么?这表明中国是有潜力的。中国可以成为一个中高收入经济体。但拖累它的是那些尚未真正找到经济福祉来源的中西部省份。然而,所有必要的要素——技术、就业、技能劳动力和教育——在中国都已经具备,只待充分发挥。

禾略研究小院
每周N次,深度探讨N个房地产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