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总的争议性演讲内容

文摘   2024-12-01 12:25   广东  
最近,某券商首席经济学家在某银行的一次演讲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次演讲内容非常热门,引发了诸多讨论。
演讲取消与相关争议
关于相关传闻,这位经济学家在11月28日晚上通过社交媒体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其所在机构出面澄清说,这些传闻都是不实的。当记者询问本人时,他表示在等待对方的回应。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某银行原本邀请这位经济学家参加一个活动,但因为个人原因没法参加。但是,相关工作人员在向客户解释时出现了不当表述。这位经济学家对此表示不满,认为这严重损害了他的名誉,并表示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权。
从分享的聊天记录可以看到,工作人员告诉客户说:原定11月30日在杭州某酒店举办的私密讲座因特殊原因,主讲人来不了。为了不耽误大家的时间,他们请来了另一位资深经济学家来分享2025年全球经济趋势。
演讲内容概要
让我们来看看这位经济学家演讲的主要内容。
这次演讲的题目是《2024年年终回顾和2025年展望:对冲风险VS软着陆》,内容很丰富,全文有两万多字。
开场时,他说:"虽然主办方一直要求不要录音录像,但这些内容很可能会传到网上。很多人都跟我说在视频平台上看过我的视频,其实那些都是未经授权的。今天我要分享的都是官方内容,主要回顾过去,展望的内容会少一些。"
独特的研究方法与见解
这位经济学家曾在投资机构工作,他强调他们看问题的方式很特别,不会局限于一年一年地分析。他认为,从2016年开始,特别是某位政治人物当选时,世界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喜欢亲自去实地调查研究,不会轻信网上的信息。即使现在有人工智能技术,他仍然认为网上流传的信息经常有错误。这个想法来自于他2012年在日本的调研经历。
投资见解分享
说到重要人物时,他提到了某知名基金的实际负责人(该基金创始人去年才把基金交给儿子管理)。2012年,他在香港见该基金的代表时,了解到一些重要信息。他经常说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虽然网上很多人对投资大师有不同看法,但这些投资前辈的行动都很值得关注。
2011年日本发生重大事件时,某位著名投资人展现出独特的投资眼光。之后几年,这位经济学家一直在分析日本的变化趋势,预测它的利率和股市都会改变。事实证明他是对的,今年日本股市创下了35年来的新高。
日本经济新观察
但很多人还是用老方法看问题,这说明他们的信息和思维方式都有局限。他最近特别强调对日本的新认识:经济增长不是唯一的好路子,通过重新分配财富也能让经济更好运转。日本虽然30年来经济规模没怎么变,但年轻人得到更多机会,这让利率开始上升。现在日本找工作的人反而更有优势,而国内却在面临就业压力。
2016年:全球经济转折点
他强调,2016年是个重要的转折点。从那时起,全球主要经济体都改变了过去40年的发展方式,资金的运作方式也完全不同了。如果还用老眼光看问题,就很难理解这些变化。他说:"这需要缘分,懂的人自然懂,能早点明白最好。只有早早理解的人,才能看懂2016年之后的大变化。"
【以下为正文】
新的大选中,政治格局出现变化,与2016年相比更加明显。2016年的转变本质是去全球化的开端。
2016年我整理了一版书稿,但当时没时间出版。去年因为我家孩子回来创办了传媒公司,我就把书稿交给他,作为公司出版业务的一部分。这就是大家后来看到的《见证历程》。
这本书并不完整,全文近70万字,你们拿到的只有50万字,中间约20万字被删减了。这20万字其实非常关键,涉及我们对世界大类资产顶层逻辑的核心框架金字塔。
在这个金字塔中,所有资产和市场都在底层。大家每天关心的房价涨跌、股票价格,都是最底层的表现。再往上一层是宏观经济,这种认识在中国是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才开始形成的。
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中国大多数投资人只关注技术分析,专注于如何把握市场机会。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让金融从业者认识到全球市场是互相联动的。从那时起,真正的金融意识才在中国逐渐萌芽,人们开始重视宏观经济。
说到这个,我在监管机构首席经济学家团队里一直自称是"最不正经"的那个——因为我既不是学术出身,也不是政府背景,而是来自市场一线,这让我对很多问题的理解都很不一样。
比如前几天在某新闻平台上,与几位经济学家就经济政策问题展开讨论。你会发现,站在市场角度理解政策作用,与学者们的观点都很不同。稍微思考一下就能发现其中的差异。
这次的变化趋势很明显:决策层更有实权,政策更加明确,执行力度更强。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会比2016年更大。
有人说终于谈到政策了。没错,表面上看是政策变化,是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动。但在金字塔顶层,最核心的其实是发展理念。
我常告诉研究员们,研究世界经济时不要盲目对比。很多研究报告动不动就与七八十年代对比,这种为凑字数的对比毫无意义,我看到就想撕掉扔进垃圾桶。说实话,我很同情这些券商研究员,每件事都要写报告,动辄几万字,费力不讨好。
什么是顶层断带(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周期性断带)?记住,顶层断带就是发展理念的转变。社会发展本质上是群体性认知的周期,就是我们在课本上学过的集体与个人的变迁,这才是世界经济周期的根本变动。
现在是什么局面?正如领导所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大变局基本上始于1929年大萧条,到战后形成一个完整周期。全球经济格局经历了多次转变,最终又开始新的调整。
有趣的是,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正确的方向。
我一直告诫大家,不要在网上争论谁对谁错、谁最厉害。这就像找对象,你想要又漂亮、腿又长、胸又大、腰又细,还要有钱又爱你,想太多了。择其一项就很不错了,哪有完美的事情?
这些理念的变迁最终会影响政策,进而影响经济,最后影响金融市场。要记住金字塔的逻辑:在过去的百年里,发展方向在不断调整,所以我们要关注这些变化。
以美国为例,你们应该看过某位作者写的那本金融危机的书。书中提到利率的变化:战前是低利率,到八十年代达到顶峰,然后在2008年危机到疫情期间又回到低位。为什么历史上利率的低点往往是重要转折点?因为利率本质上反映财富分配:利率越低,差距越大;利率越高,差距越小。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如果你手里握着大量金融资产和杠杆,自然会支持低利率。就像很多人理解的逻辑:过去四十年不能加息,加息就会带来问题,出现问题就要降息,利率要保持低位。但这个逻辑是会改变的。
几年前我就说过,中国会从高利率变成低利率,海外则从低利率转向高利率。有些人总爱纠结具体数字,说什么4.5%就是高利率,0.1-0.2%的差别不大。这不是重点。有人曲解我的观点,说我预测中国永远降息、美国永远加息,这完全理解错了。
利率上下浮动很正常。比如政策调整后,也许会降50个基点或25个基点到4.75%,然后又回到5.25%,这很正常。关键不是4%还是5%的争议,而是不会再回到0.1-0.2%的超低水平。
对劳动者来说,如果利率上升是因为劳动收入增长,这是好事。想想二十年前的中国,利率高但人们并不觉得难受。现在利率低了,反而觉得难受。为什么?这取决于你是通过劳动还是通过资本获得收入。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收入差距时,主要还是要看劳动价值。比如现在的外卖员、网约车司机,在某种程度上是这个时代的失意者。在过去二三十年,纯靠劳动力的群体逐渐被边缘化,这是发展的必然。但当这种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转化为社会问题,影响政策走向。
所以,当发展不平衡到了极端,都需要修正,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过去百年就是这样一个完整周期。到了2016年,表面上是经贸摩擦,实质是各国内部矛盾的外化:对内是分配问题,对外是国际秩序重构。在这种背景下,风险在上升。
最近我们看到了新型武器的使用,虽然还在可控范围,但你觉得这种威胁离我们还远吗?
我们这一代是幸福的一代,但也将经历重大变局。
现今世界已不再是过去那个不断推进全球化的时代,2016年标志着一个转折点。
2016年的变化不仅仅是经贸层面。从华盛顿调研两周回来后,我发现无论哪个政党执政,对华政策都不会改变。两党之间只有程度的差别。
对中国来说,现状也很复杂。在八九十年代,西方和中国都在经历变革。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对某些概念的理解可能存在差异。
中国选择了开放发展的道路,促成了入世、加入WTO、改革开放等一系列重大进展。
在家庭关系中,性格特征会影响相处模式。有的人倾向于强势,有的人则更为包容。这些特质会影响家庭和谐。
想象一个和谐的家庭场景:夫妻互相体谅,分担家务。比如一方在做饭时,另一方会主动承担其他家务。维持这种和谐需要双方的努力。
当双方都展现出包容的特质,家庭就能和谐共处。反之,如果双方都很强势,就容易产生矛盾。
这个家庭比喻也适用于国际关系。当各方都展现包容态度,就会出现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但当各方都趋向对抗,就容易引发冲突。
这就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近年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体现在政治重要性上升、传统价值观回归等方面。
以加拿大为例,其核心问题在于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分配问题。当分配不足时,社会往往会采取保守政策。
各国都经历过类似情况。比如英国在政策调整方面也有类似经历。世界的变化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还体现在政策制定上。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期,跨境资本流动较为自由。但随着形势变化,各国都在加强监管。现在的趋势是在合理范围内依法纳税。美国通过税率调整,确实吸引了大量资本回流。
这就是当前全球发展的特征。这也是我著作的核心内容。理解这个框架,有助于把握经济走向。这套理论得到了多位经济学家的认可。
从那时起,很多问题逐渐显现。美国的政策调整带来了深远影响,包括经济增长、通胀和利率变化等方面。
作为全球投资者,我认为最佳选择是保持中立立场。我了解各种政策的优劣。投资决策应该基于对全球趋势的判断,而不是主观偏好。世界发展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目前的形势发展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对我们而言,面临的挑战来自多个方面,这些因素叠加会带来独特影响。
关于发展路径的问题在网上有很多讨论。但我认为,这样笼统地讨论是没有意义的。我们需要具体分析:居民部门确实有相似之处,但企业部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都有很大不同。而且,当前面临的环境也完全不同于90年代。那么最终答案是什么?
从纯居民角度来说,相似度很高。但从更广泛的环境来看,最终结果可能完全不同。
所以这个"像不像"的问题本身没有意义。我花了大量时间为大家对比不同部门的发展情况。
去年某位著名投资者投资日本企业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他通过发行债券购入这些资产。他到底在做什么?当时媒体请我解读这位投资者的逻辑。
我发现很多评论只是在讨论这些企业的资产质量。稍微深入一点的会提到这些企业掌握着海外资产。更深入的分析指出,这其实是在参与过去四十年存量财富的再分配。
说到这个,我可能明年要送小儿子去日本。我跟他说得很直白:我不需要你去学人工智能。为什么?你把日语学好,能考上好学校就不错了。那里都是传统家庭的孩子,你交朋友就行,这样未来发展会很好。
资金参与和人才参与,本质是一样的。无论是投资还是深造,都是在寻求发展机会。
你们要理解核心是什么?是参与分配,而不是参与增长。很多人不理解这一点,因为在国内他们只经历过增长模式:谁离资源近一点,谁就多得一点,而普通人就少得一点。当发展速度不够时,基层就会遇到困难。
经济增长5%时,不同群体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这就是为什么网上有不同的声音。其实未必有偏差,5%代表的是整体的增长,而个人感受只代表所在的层面。
回顾过去几年的调研,我们做对了什么?
首先,2020年特殊时期后,我在长白山论坛就说得很清楚:居民资产负债表出现了问题。那时候研究机构都很乐观,因为他们只能看多。但对我们这些做风险对冲出身的人来说,不能这么做,我的资金都在里面,十月八日之后谁还在里面?
别自欺欺人,那都是空话。网上那些说辞可以骗骗别人,但自己信了就完蛋了。就像当年某些乐观预期,那是说给普通投资者听的,你要是信了就完了。
核心是什么?从我们的角度看很清楚:大家期望很高,但现实很残酷。那两年我跟各家基金季度交流时,他们都无法理解当前的形势。
比如说网约车司机和外卖员的情况。在做调研时,发展期的样本是自上而下的:先是高收入群体住五星级酒店、买豪车、吃海鲜,然后逐渐下沉到普通群众也能享受这些。但收缩时,首先受影响的是基层。
我之前提到每年新增几千万网约车司机,你们想过这些人从哪来的吗?有人说是乡村人口进城,但现在哪还有什么乡村劳动力?乡村除了老弱病残就没什么人了。这两年突然增加的两千万网约车司机从哪来?答案很简单:是中等收入群体的转变。只是因为群体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
很多调研都存在问题。比如有人说某国价格上涨让居民水深火热,我问为什么,他说打电话问了那边的朋友都说很惨。我问他朋友是什么背景,一听就明白了:这些人以前是一方赚着上涨的钱,另一方花着下跌的钱,享受福利还不用交税。现在情况反过来了:一方挣不到钱,另一方请人修剪草坪要多付50元一小时,收入没增长但支出增加了,当然觉得难受。
但如果我是修剪草坪的工人,就会说物价上涨算什么。三明治从5块涨到7.5块,涨了50%对我来说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修剪草坪能赚50多一小时,劳动价值提升了。干体力活的人觉得不错,纯支出的人就觉得痛苦。
调研要看准样本。这两年经济调整时,基层首当其冲,但对宏观数据影响不大。就拿网约车司机来说,在广州,不管有钱没钱,他们都吃得起龙江猪脚饭。但看看北京北四环的网约车司机吃什么?15块钱的盒饭,还送水,有锅包肉、猪肉炖粉条、把子肉,看着很香。
但有一点要记住:别问肉是什么时候的,问了你就吃不下去了。那肯定是冷冻了很久的,不然怎么这么便宜。
所以也别小看预制菜。我觉得预制菜挺好,没有预制菜普通人日子会更难。为什么?12块钱能吃饱,还能吃到肉,摄入足够蛋白质。想想看,当你只能吃12块钱的饭,还在乎肉是什么时候的吗?
现在讨论需求的统计很有意思,我从来不会只用一个数字,也从来不用单一指标。
某些指标一直存在重大问题。当年制定宏观数据时,普通人的首要目标是解决基本需求,所以对我们来说,物价中的菜价、肉价、粮食价格、油价波动看得比天还大。
那时候领导下基层走访,第一件事就是去居民家里看看锅里,动作都很标准——打开锅看看吃什么。这个动作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当时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基本需求,所以首先关注的就是吃的问题。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解决吃饭问题仍然是重中之重。
现在不再重点关注这些数据的原因是:这部分数据波动较大,且这些波动与实际需求关联度不高。比如城市出现特殊情况时,蔬菜价格可能会短期上涨,但这种波动的实际影响已不那么重要。
谈到需求,我国经济从2019年就遇到了挑战。大家不要以为现在的经济形势是最近才出现的,它在2019年就显现了,今年则进一步显著。
今年的形势比预期更为严峻。数据和实地调研都印证了这一点。八九月份需要政策调整,但当时许多人未能理解。过去一年,形成了一种倾向:不愿承认问题,总是推卸责任。
近年来还出现了另一种现象:不愿正视经济困难。这种氛围影响了社会讨论。
这种环境催生了一些不良风气:有些商品明显溢价销售。这反映了社会观念变化的问题。
最令人担忧的是,如果缺乏真实的信息反馈,可能会影响决策的准确性。
关于这些问题的评价,未来自会有定论。但高层在关键时刻始终保持清醒,该调研时调研,该发声时发声。
八九月份发生的事情,很多人当时并不了解。
八月二十七日起,各类金融会议开始探讨经济核心问题。我在湾区论坛的发言虽短,但引发广泛关注。
演讲结束后,有朋友提醒我注意分寸。但第二天,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在金融论坛上谈到了经济面临的挑战:通缩风险和需求不足。
八月到九月期间,各方的共识是:当前经济面临需求不足的问题。实际上,需求从2019年就开始下降。这次的情况特殊,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
九月初提建议时,我用了"调节"而非"解决"这个词。考虑到问题的复杂性,我在演讲中特别强调要关注需求问题,及时采取调节措施。
但当时的社会氛围仍然偏向乐观。目前市场表现如何?市场的变化恰恰反映了经济基本面。
当前政策效果如何?预期目标达成了吗?我认为仅靠单一措施难以应对。这次的需求问题很复杂,涉及多个维度的因素。
疫情后,我们原本对内需市场很乐观,但现实情况不容乐观,主要原因在于需求端存在的问题。回顾过去两年的公开讲座,我一直强调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就是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挑战。几年过去了,从各类市场数据来看,现状已经很清晰了。
人口结构变化对东亚各国都带来挑战。某些国家通过移民政策应对,而我们这个区域的国家主要关注生育率。不能简单地拿其他地区的经验套用,因为每个地区的基础条件都不同,发展路径自然也会不同。这才是我们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于需求端的问题和对策建议,就说到这里,再往下讲意义不大。
核心内容用两张图就能说明问题。首先,传统指标不能完全反映当前的需求状况,因为其中包含了很多干扰因素。我们关注的是剔除基础消费后的数据,也就是老百姓基本生活之外的消费支出。这个指标高,说明消费能力强;指标低,则说明消费能力弱。就这么简单。
说到基本生活开支,其实门槛并不高。比如一份快餐,点外卖要二三十元,实际成本可能只有几元。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使得基础餐饮的成本很低。当然,想要同时兼顾价格、口感和健康是很难的。现场制作的成本就要五十元左右,选择预制食品则只要五六元。这就是基本生活需求的现实选择,有时候价格和品质确实很难兼得。
再看详细数据,2019年是一个重要节点。之后的典型特征是总需求持续下降。到了10月份,指标转负。这是二十多年来首次在没有重大外部冲击的情况下,出现需求指标转负的情况。这意味着什么?
很简单,就是中等收入群体开始减少支出。这个趋势在数据中非常明显。基层群众的变化通常会逐步反映到数据中。所以在之前,虽然大数据还没有明显波动,但服务行业从业者已经感受到压力了。当时和机构交流,他们可能还没有这种感受。
为什么今年各家机构都感受到压力?因为优化人员、降低成本等措施开始影响到这个群体。他们也开始感受到压力了。为什么今年三月份后这个指标持续下滑?原因很简单: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在下降。
现在各类低价电商平台的用户群体在扩大。以某些城市为例,人员调整在持续进行。面对这种情况,表面上有人可能还在庆幸自己暂时安全,但实际上已经开始计算各项支出:教育费用、日常开销、护理费用、健身费用、日常支出、房贷等等。算完后不得不考虑:如何应对可能的变化?然后开始调整支出:"护理和健身可以先放一放,用性价比高的产品替代。"
就这样开始调整支出结构。要知道,这个群体的消费变化对整体经济的影响是最大的。
基层人群生活简单,每天不管收入多少,都会点一份米饭套餐。如果多挣了钱,会给套餐加个配菜。现在在外卖平台上给些小费,就能让商家多加些配料。
我虽然没有太多研究群,但我会关注全国各地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的群组,因为他们是我重要的调研对象。
我还有一个特别的调研对象——全国最大美容服务连锁机构的负责人。为什么?因为他旗下两千多家门店,以及店内的女性消费者群体,都是标准的消费调研样本。经营状况直接反映经济形势。
某城市今年上半年约有五百家美容店在转让,大家想接手吗?我可以协助对接,但相信大家不会感兴趣。因为消费者都在压缩美容开支——背后反映的是整体消费能力下降。
说到消费变化,情况比预期更为严峻。大家一定要注意,这轮周期变化影响深远,因为大多数投资者都是首次经历。市场对此反应相当敏锐,不要只看单一指数,那参考意义有限。
我们常说存在结构性机会,这个判断很准确。市场对政策的反应非常及时。这几年对经济形势的理解可以概括为:增量受限,更重结构。但现在的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近期我和一家机构探讨生产端数据,相信在座各位都了解。简单说,数据走低意味着企业盈利承压。各环节都在调整价格:上下游企业都在寻求生存空间。这就是当前形势的实质。
从2002年开始的二十多年里,我国经济保持稳定的重要原因是:发展动力持续存在。有了这个基础,经济中的任何供给都能找到需求,包括内需和外需。外需依托开放发展,那内需是什么?
某位企业家现在可能遇到了困难,但他之前说过一句实话:各种供需数据都是表象,关键在于我们有大量年轻群体。我认为这个观点很中肯,因为这反映了真实需求。
内需的本质是什么? 本质上就是人口收入的负债比例、金融比例。 哪一代是内需最大的群体? 就是这批八零后,他们是重要的人口基数。 他们可以使用三份资源:上一代留下的积累,当下的收入,以及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一代人口高峰可以使用三代的资源,这就是内需的基础。因此,经济中的问题都可以由这部分人化解,各类经济问题都由这代人承担。 比如说二零零八年,现在也能看到类似的措施:放开限制、减免税费、补贴消费来促进经济。 但你们会发现,还能产生同样的效果吗? 能回到过去吗? 我可以明确告诉你,回不去了。 你们要记住,这几年有句话叫"内部负债不是负债"。这是我们家传统说法之一。 本质就是对居民的征收权。 等于什么? 等于基数乘以比例。 基数就是人口和收入的乘积。这就是收入和负债的关系。 现在要化解问题怎么办? 要么提高比例,要么增加人口,要么提升收入。 人口不增,收入不增,答案只有一个:增加比例。 那你觉得能避开新税种吗? 能避开新的收费吗? 别想了。
随着人口结构变化,税源也在改变。这就涉及到一个重要问题:债务的本质是税源,而基建投资的合理性取决于能否产生税收。
让我用高铁建设为例。2008年,经济学家们在讨论高铁项目的可行性。有人用市场经济思维评估:如果按成本核算,杭州到上海的高铁二等票需要150元才能实现收支平衡。他们认为:项目无法盈利就等于纯粹的债务。
但这种观点忽略了一个特点:税收体系包含直接税和间接税。虽然票价只收60元,看似亏本,但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更多的间接效益。
为什么基础设施建设要配合新城发展?为什么要建高铁?因为这能带动区域发展:在新区建好基础设施,规划路网,发展房地产,让年轻人能买得起房。
这种模式的核心是通过间接方式获取回报,而不是单纯依赖直接收益。
关键是什么? 关键在于只要能获得间接收益,就可以进行各类投资和建设。 如果没有间接收益,项目就难以为继。 未来还会有大规模建设吗? 答案是不会了,只能做些维护性工作,因为主要的收益来源都减少了。
这就是2015、2016年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 这个变化会带来什么影响? 会影响未来的发展。 当时出现转折点,老龄化加速,生育率下降,这带来了巨大挑战——因为我们缺少了重要支撑。 应对方案是:拓展海外市场。 所以大家明白了,要走向国际化,这意味着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发展机会。 要记住,商品价格上涨就是成本转移:一元商品涨到两元,就相当于转移了一元成本。 但目前生产端指标持续走低,表明企业经营困难,面临恶性循环。 这个指标说明了什么?说明企业是否能通过涨价方式转移成本。 只要消费能力在,通过供给端调整,就能带来周期性恢复。 简单说,通过改革,让消费者承担更多支出,企业的压力就能缓解? 只要消费端能承受,各类压力都不是问题。 你们知道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我说到某个领域时,有人的重大误区是什么? 现在还有人告诉我说,这种下行很正常,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结果。 但实际情况是:可能所有参与者都会遇到困难。 他们没看清这点。从数据中能看出来吗?
回顾2011至2015年这个周期,2008年基建投资扩大了有效需求,政策效果立竿见影。 现在很多管理者的误区是认为情况依然如此,认为还能用同样的政策。
以购房为例:过去准备50万首付,告知只需40万时,购房者会用40万付首付,10万装修。 而现在即便降到49.9万,年轻人也会说:不是差那1000元,是拿不出那么多钱。
金融杠杆见顶后,消费形态完全不同,继续通过加杠杆刺激经济已经不可行。 我建议通过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来刺激经济。这是实质性的去杠杆——让金融机构让利,让每位市民每月少还八百到一千。但现在还在讨论降低首付。 这种方式已经行不通了,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当年产能扩张后供给过剩,主要表现在产能方面,物价指数持续为负,导致企业竞争加剧、经营困难,金融机构面临压力。我们通过改革调整产能结构,将产能转移到新领域,最终需要居民承担成本。
让我用一个比喻来说明:假设市场上有一个优质客户和两个供应商。两个供应商相互竞争,优胜劣汰,最后一个胜出,因为客户只需要一个供应商。
"优胜劣汰"这个规律,以及市场充分竞争后的"赢家通吃",其前提都是需求稳定。这个经济规律常被误解。市场竞争后优胜劣汰的前提是需求保持稳定,就像那个优质客户始终在那里等待竞争的结果。
但现在的情况呢?看看数据就明白了:生产端指标已跌至零,如果扣除特殊时期的影响,从2019年后就持续为负。就像两个企业拼命竞争,等到一个胜出时才发现,市场已经消失了。这种情况在未来两三年内必然会在某些行业出现。有人还以为这是优胜劣汰,却没看清环境已经变了。
现在的环境是有效需求面临中长期收缩和调整。在这种情况下,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不会产生赢家,最终只会引发危机。我要告诉那些企业负责人们:现在跟以往不同了。过去任何过剩市场的竞争都能实现优胜者主导,是因为居民部门的有效需求一直存在,可以不断提升杠杆,为企业的产能和利润买单。
那最后只剩什么路?因为这条代表内需的基准线已经消失了,如果国内市场萎缩,就只能转向海外市场。很多网友对此很乐观,认为我们要开拓国际市场。但现在的国际环境还像二三十年前那样开放吗?虽然日本的几家大型企业在90年代后确实成功走向海外。
问题是我们现在能否做到?我相信大家心里都清楚,在未来的国际环境下必然会遇到挑战。如果不能出海,而国内又没有有效需求,怎么办?
目前的经济问题是双重的:既有供给过剩,又有有效需求不足。解决方案必须是提振内需。内需的核心在于再分配:政府与居民之间、各群体之间、债务与杠杆之间都需要重新分配。
如果不进行再分配,我们就会重复邻国三十五年的经历。我把自己的孩子都送到邻国去了,你们还不明白再分配的含义吗?那里的资源、要素、岗位、职务、薪资都被第一代和第二代占据,直到2012年这些老一辈开始离世,年轻人才能分到更多的资源。
明白这个变化,你就能理解经济的核心问题:关键在于代际分配,而不是单纯的增长。只有增长没有分配,结果就是两极分化。
把这个道理应用到投资市场,就更好理解了。如果企业不分红,没有增长,结果永远是两极分化。年轻人指望通过投资来获取前辈的财产?想太多了。
何必整天在市场里累死累活,幻想着能战胜前辈呢?那些人都是老手了,交易速度比你还快。他们一边喊着"机会难得",一边在退出,让年轻人高位接手。
市场和经济是一样的道理:创造增量的同时必须进行分配,不分配就毫无意义。这就是当前经济最大的问题。
2006年改革时,我要提醒大家几个错误观点。这些观点,我们业内人士要明白,但不一定要让大众知道。
比如说"资本市场创造财富效应,可以改变发展"——这种说法你们经常听到吧?但你们想什么呢?
资产如果没有收益和使用价值,也就是说不能创造自身价值的情况下,单纯交易的结果依然是两极分化。
能创造短期增值效应吗?能。就像2015、2016年我举过的例子:满仓某个股票,加上融资,看着一个接一个涨,账户里全是钱,高兴地出门给家人买了礼物。这就是增值效应?
然后呢?下跌的时候,你知道最遗憾什么吗?不是遗憾没卖掉——放心,根本卖不掉,因为开盘就跌了。你真正遗憾的是"早知道就不买礼物了"。
我经常安慰他们:你买了礼物,至少还剩个礼物;要是当时没买,现在什么都没有。
这种交易游戏的结果只有一个:富裕者更富裕,困难者更困难,而且情况会越来越严重。这是一个典型案例。
不要把虚高当作家庭资产去误导大众,这是不负责任的。脱离收入基础、脱离实体增长和分红的东西,我们心知肚明就是为了交易。把它当作家庭资产配置,会带来严重后果,最终会导致今年这种状况。
说到交易时的消费体验,我给你们举个房产的例子。价格涨幅最大的时期,其实不是2008至2015年,而是2015、2016年市场波动之后。那时涨得最快,我清楚记得某区域,2009年时是1.75万,2015年底是2.5万,到2019年涨到了10万。
数据显示的是70个大中城市同比上涨率,这种持续上涨累计起来,就造就了最大的涨幅。2015、2016年那波上涨,带来了人们的消费预期和希望。
但从数据图表可以清楚看到,消费已经与收入脱节。这种消费就是大家所说的建立在增值效应上,但这种增值并非由真实收入支撑。
四五年前,我在与平台合作拍摄短视频时就说得很清楚:纯粹交易的房产到底意味着什么?我用200万买的房产,以600万卖给年轻人,实际上拿走的是年轻人未来40年青春的现金折现。我可以安逸40年,而他要背负40年债务。如果收入没有增长,他就得坚持这40年。简单说,我占用了他40年的人生。
市场价格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交易的是时间价值:我现在就能获利,而把你套在里面困上十年。十年后能回本吗?
也许回本了,你觉得开心吗?
你损失了十年的资产转换成本。你们一定要注意时间函数,没有时间函数都是在空谈。
问题就在于,如果收入不增长,短期内创造的效应最终等于另一批人累积的负债。换句话说,当负债达到临界点时,就会造成全面下行,这种增值根本无法持续。
比如某人用八百万买入,指望以一千万卖给下一个年轻人。结果发现没有年轻人了,新一代根本买不起一千万。这时资产负债表就开始恶化,消费开始断崖式回落。这就是2019年后的结果——逐层下跌,回归到真实收入水平。
不要把投资品当成家庭资产。过去有年轻人时,年轻人才是资产来源。
这二十年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只要年轻人能买入,我们就能获得收益——转化成了他们的负债。
我们面临的都是一样的问题:居民部门负债率,就是这根红线。
有些研究员说现在负债率比海外低。对于这种简单的数字对比,我要告诉你:一点都不低。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负债背后没有高福利。高福利国家70%,低福利国家60%,你说60%比70%低,但你的实际压力有多大,心里没数吗?
想想你的教育、医疗、养老支出,上有老下有小,你需要花多少钱,心里没数吗?你以为这跟70、80年代就建立起社会福利体系的国家一样吗?
从各种迹象来看,这个比率已经到顶了。
市场很敏锐,从2002年到现在,这十八、二十年的历程中,经历了消费升级。不管指数是3000点还是3500点都不重要。
消费板块大周期就是80后这一代加杠杆的群体。从2019、2020年开始,我对消费的判断就是两点:一是消费会发生结构性变化,本质是代际转变;二是消费开始降级。
记得我当时演讲说过:咖啡不再是喝二三十块的,三四十块的,四五十块的,而是改喝9.9块的,买一送一的。
年轻人开始攒快餐优惠券,消费方式在改变。
比如看我们家孩子喝茶,我一看就让家人把囤的茶叶全卖掉。为什么?你知道我们家姑娘怎么喝茶吗?
在办公室,不管什么茶,她就拿个饮料,拧开瓶盖,直接倒进可爱的小杯子里。哪会像上一代人那样认真泡茶?
这让我想起邻国。当年经济巅峰时期主打高端饮品,但经济转型后,反而是平价饮料成了爆款。
现在年轻人说什么高价饮品?他们要的是十块钱一瓶、口味偏甜的饮料,喝着开心就够了。
我的社交场景也变了,不再是请客吃饭。现在变成了孩子们坐在那儿看直播。
这个时代已经到来了。别以为你囤的收藏品还有市场,要知道,没有传承的东西还囤什么?我家孩子连传统收藏品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倒是知道新潮玩具值钱。
这就是时代的变迁,消费正在发生结构性改变和总量上的变化。
资本市场对经济运行的反馈十分敏锐。
从各个板块指数可以看出,传统行业增长放缓,而科技产业正在扩张。
金融机构更倾向于支持优质企业。
在经济运行中,政策调控发挥着重要作用。市场表现与经济基本面的关系是复杂的:在经济低迷时期,政策力度会加大;在正常发展阶段,市场会回归基本面;当市场过热时,会有适度调控。
以2015-2016年为例,当时市场出现大幅波动,许多投资者选择退出。
当前市场对未来预期较高,但需要警惕杠杆风险。
中期来看,经济发展会回归常态,而指数编制主要反映经济结构变化,而非增量。 新推出的综合指数,目标是更全面地反映经济状况。 关于产业发展,有两个关键点: 一是产业成长性 二是产业战略意义 产业政策更注重长远发展。 因此投资布局要着眼长期目标。 经验丰富的投资者都懂得关注政策导向。当政策支持某个领域,就意味着各类资源会向该领域倾斜,包括土地、税收、引导基金等,这时入场机会较好。 但当产业发展达到预期目标后,就会进入市场化阶段。 这时就要关注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的变化规律。 通过分析不同类别的价格指数,可以把握政策周期。
什么意思呢? 当我们缺少某样东西时,就会采取措施,调动一切资源和方式让你在这个领域获利,而且无需竞争。 但一旦达到目标,把产业推向市场经济时,发展就会加速。 在正常的市场经济中,竞争波动相对温和,只要有利可图,就会有人进入市场,最终趋于平衡。 一般需要三十年才能培育出一个大型企业,但在我国只需五年就能让产业链达到全球领先。 在扶持期内,所有企业都能生存,但也会导致企业数量过多。 扶持期结束后,一旦进入市场经济,企业间就会变成竞争对手,开始竞争,指数转为负值。 随后就是一轮产业过剩淘汰,引导新产业,用这种方式将产业周期缩短到五年。 但代价是许多行业会迅速进入负值阶段。 能在指数为负时存活的产业,都要感谢有自己的负债端和居民消费支撑。但一旦内需不足以支撑如此高的负债,就会出现危机。 这就是当前的情况。 普通投资者常说:"新能源渗透率这么高,使用量不断增长,为什么股票却一直在跌?" 这反映了他们的认知误区:没有理解成熟期不适合投资,因为一旦放开市场就难以盈利,而扶持期才是最好的时候。 这还涉及到改革,可能很多人没想到,它与当年的市场波动和房市密切相关。 2015年底、2016年初在上海召开会议时的讨论很简单,从1997年开始的这个概念,我国这轮周期始于2002年——当时各项指标为正,一直持续到2012年。之后供给开始过剩,但需求仍可以通过融资维持,这就形成了矛盾。2009年供需双双下跌,标志着这轮从2012年开始的大周期进入末期。 上一个周期终点是什么时候? 从改革开放到90年代末、2000年初。那时在网上花150元就能买到重要的参考书,书中提到的所有问题——资产泡沫、经济危机、鼓励民众保持信心——现在都在重演。你知道当年是怎么提振民众信心的吗?
心若在,梦就在,大不了从头再来。
这句话影响深远。当年为了控制年轻人的就业率,你们知道采取了什么措施吗?
扩大大学本科招生规模。因为统计不计入在校生,把人都送进大学,就能把就业压力往后推三年。
看看今年重点高校的本硕比例:本科一比三五千,硕士一万五千。
这种政策的直接后果就是,本科文凭贬值了。我估计未来硕士文凭也会贬值。如果三年后问题仍未解决,可能就会开始鼓励读博了,把就业年龄推迟到三十岁。
在座各位家里有孩子的,如果不是富裕家庭就别再竞争了,是富裕家庭更不用竞争了。说白了,未来过度追求学历的价值并不大。
当年还采取了哪些措施?金融风险处置、资产管理、改革、债务重组、市场改革和政府债务处理。
想了解市场的真正用途,不妨看看2002至2004年的情况。当时经济已经复苏,但指数仍然下跌到2004年,原因错综复杂。
那么债务究竟该如何处理?答案很简单:只要人还在,任何债务都能处理;人不在了,债务就无法处理。收入不足时就要靠其他方式。
有人说我国是高税率国家,其实是居民部门税率高,企业部门税率低,还享受各种优惠。大家要明白,该提高税率时就得提高,否则收入不够。
这轮大周期现在已到末期,这就是当前最棘手的问题,还要考虑外部环境。
全球趋势正在发生改变。产业在调整,贸易关系在重建。
我最近走访了多个东南亚国家。2016年以后,这些国家从区域变化中获益,因为他们获得了产业转移带来的正向反馈循环。
最后分享一个重要观点。当财政需要扩张、利率下降时,请思考:财政支出短期内难有回报,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储蓄过剩,投资回报率下降,利率随之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汇率反映的是实际回报率,本币购买力在减弱。新兴市场面临的普遍问题是:利差推动汇率变化,政府债务加剧这一趋势,导致资本外流,不得不通过调整利率应对。
但一旦调整利率,经济就会受影响,资本进一步外流,这就是新兴市场危机的形成过程。需要注意的是,新兴市场危机并非由单一因素引起。这是很多人的错误认知。以前我国之所以能保持稳定,是因为投资回报率具有优势。
本质上,关键在于国内投资回报率和债务状况。
实际上,金融政策调整确实会产生连锁反应,但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过度借债,且有强劲的投资回报率,外部因素的影响就会很小。
这个问题需要客观分析,不能简单归因。我们应该采取中立的立场:各方都存在各自的问题。
在全球低利率和政府财政扩张的环境下,发达经济体能够保证汇率稳定。他们采用的模式其实很简单:当国内无法创造足够收益时,为了维持信用和币值稳定,就转向海外获取收益。这就是全球化必然出现的路径。
某些历史事件的影响需要客观评估。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当时的决策者往往带有主观色彩。在他们的回忆中,往往强调发展成就,而较少反思政策问题。这种倾向值得警惕。
当年人们阅读相关著作时,容易形成片面认知,而缺乏全面思考。相比之下,中立的历史分析往往更加准确。
在重大经济政策调整后,往往会形成新的经济环境。一些大型企业通过全球化获得了发展机遇,积累了可观的海外资产。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债务如果主要用于民生,虽然能改善居民福利,但可能影响经济增长。这种情况下可能出现一个特殊现象:物质生活改善了,但精神压力也随之增加。
在这种背景下,随着政策调整,一些经济体通过全球资产配置来维持稳定。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当重大事件发生时,全球资产会出现波动,因为资金会快速流动。
某大国的情况类似。上世纪80年代后,通过货币套息交易,全球形成了低利率环境。该国货币一直处于借贷状态,而非投资状态。在这种背景下,该国用财政扩张和低利率来支撑汇率,主要依靠上市公司和跨国企业的资产。
但这种模式的结果是,像东亚某国的几家大型企业变得富有,而普通民众的收入停滞不前。该大国也是如此,跨国企业高管越来越富,普通民众则相对贫困。最终,该国民众通过选票支持某位候选人,导致局势逆转:低利率回归,套利交易回归,产业回流,债务下降,汇率走低。
我国也想效仿这种模式,但目前还做不到。
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利率已经很低但又不能再降,财政想帮助民众却又难以真正到位。
说到汇率升值,很多人预测本币会大幅升值,但这种预测缺乏基础。靠什么升值呢?
现实是我们要在三个方面寻求平衡:利率不能太低,财政不能过度扩张,汇率不能大幅贬值。具体来说,2%的利率对应目前的汇率水平,财政则要保证能够帮助地方政府解困。
如果明年经贸形势更加严峻,我们还有调整空间:利率可以适度下调,汇率可以在合理区间波动,财政可以适度扩张。但这是我们手上仅剩的牌,不能一次性全打出去。为什么?因为没有海外市场做背书,我们就会面临更大压力。
目前国内的策略就是稳字当头,不搞强刺激。说实话,随着全球不确定性加大,某些资产的定价已经不仅仅考虑利率、汇率、货币因素,还要考虑地缘和产业链风险。
现场有观众提问:在我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人口基数大的背景下,哪些行业存在发展机会?
我的建议很简单:要么做高端市场,要么做大众市场。高端市场相对稳定。比如高端品牌,建议关注头部品牌,其他品牌可能会受市场波动影响。大众市场怎么做?看看杭州就知道了,一些品牌包包可以日租,专门满足拍照需求。
某快时尚品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要么向上发展到户外运动品牌的档次,要么向下做平价市场。有趣的是,现在年轻人觉得这个品牌都贵了,这说明市场在分化。该品牌的策略就是两极发展。
第二个趋势是:做年轻人市场,做老年人市场。为什么?因为40多岁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还要还债,消费能力受限。年轻人市场很特别,他们的兴趣爱好与上一代完全不同,比如动漫、游戏、二次元文化。就拿买包来说,年轻人不买传统品牌,而是选择新潮产品。
至于老年人市场,要记住一点:他们最后的重要消费往往是养老房和医疗,60-70岁期间的消费相对有限。
我建议适度调整退休政策,让有条件的人能更早享受生活,同时为年轻人创造机会。如果效仿邻国模式,老一辈一直工作,年轻人就难以发展。结果就是该消费的时候没消费,该发展的时候没发展,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产业发展也是如此。关注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而且要把握早期机会。因为在早期阶段之后,往往会出现产能过剩。当产业发展到顶峰,市场热度最高时,就要考虑适度调整了。
有人问某重点产业到了这个阶段没有?还没到。很简单,发展空间还很大。国家会持续支持,这是产业政策的特点。
有人问我对境外资产配置的建议,比如境外股票、债券等。关于新兴市场债券,实际上就是在购买我国债券。有人选择配置型投资,我们则选择在新兴市场做高息资产。这是新兴市场早期的必经之路。
2015年我去东南亚某国时,原本是做某品牌总代的,后来开始做金融业务。为什么?因为新兴市场的金融体系不完善,央行和银行的利率往往无法准确反映经济周期中的资本供需关系,银行利率必然低于实际经济的投资回报率。我们只需要直接对接最高利率就可以了。
小额信贷的违约率其实很低。现在在国内谁还敢做信贷?举个例子,在座各位要是我借钱,你们第一反应可能是"这是要跑路吧"。但要是十年前开发商找你借钱,你会担心违约吗?不会,这跟利率高低无关,主要是对经济的整体判断。现在的新兴市场就像当年的我国,他们的00后员工跟我们的00后是一样的。
2015年一些产业向东南亚转移时,我就告诉老板,别以为那边人工成本低。那边加班要给加班费,4:59就必须下班,工会是真敢维权的。我国人工成本低的真正原因是可以压缩成本。现在有些企业想搬回来,是因为那边年轻人经常维权,工会支持,不加薪就不干。老板们很无奈。但我建议别搬回来,因为我国的00后也在崛起,职场改革已经开始了。就像最近某企业在香港的招聘风波,都是同样的道理。说到底,新兴市场债券收益率高是有原因的。
境外资产的投资回报自然有它的道理。不过明年的境外市场会比较特殊,因为今年创造了奇迹。你们可能没注意到,高回报率、低波动率、高估值这三个特征理论上不该同时出现,但今年却出现了,这很不寻常。这就印证了我之前说的,科技创新时代已经开始。
我曾预测市场会从科技创新领域逐渐向其他领域扩散,很多人说不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市场结构理解不够深入。今年最精彩的一战是某科技股闪崩前,我们提醒国内所有公募基金注意场外杠杆风险。崩盘那晚之后,第二天我就给近8000人做直播,告诉各家基金,这只是波动率的高点,因为经济和市场基本面都没问题。实际上就是因为波动率太低,很多人加了杠杆,把这些人清出市场就行了。
当时新加坡的朋友问我怎么办,我说今晚补上保证金就能活,补不上就得出局。这跟科技创新无关,就是杠杆问题。清完杠杆后,该股票又回到了原来的市值。
目前这种高估值、低波动、高回报的组合明年应该无法持续。要么保持高估值和低波动,回报率下降;要么保持高波动,回报率下降但维持高估值;要么直接打压估值。我现在还看不到打压估值的可能,更可能是清理杠杆。产业发展早中期的估值本来就偏高。
明年的美国市场情况会有所不同,但要思考为什么百年来这个市场总体都是上涨的。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不是因为涨得高就不投资,关键是要防范高波动。只要控制住波动风险,大部分时候就是定投策略。
还有一点要注意,某位著名投资者是做资产管理的,不是普通散户。有人说他持有这么多现金,是不是预示市场要下跌?要理解现金的本质:它是零波动率、4.5%股息的资产。在资产组合中,当回报率、波动率和估值三者出现异常时,就要把仓位调整到这种零波动率、高股息的资产上,这就是现金的意义。别把他当成散户,说他持有现金就是预测市场要下跌,这种说法只适合哄骗普通投资者的短视频,我们自己可不能这么想。这就是我对市场的看法。
谢谢。

禾略研究小院
每周N次,深度探讨N个房地产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