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小伙在地铁车厢内遭老人殴打”的视频广为传播。
以下是相对完整的视频。
这大爷乍看像火云邪神,戴了顶太阳帽,挂一串黑白相间的项链,上身白背心,下身条纹裤衩,皮肤古铜色偏黝黑,一看就是擅长广场健身、习惯海边遨游的运动达人。
据说他69岁高龄,早已退休,但身子骨还很健硕,胳膊比年轻人的大腿还粗。
23岁的年轻人,面色白皙,身材纤细,小胳膊小腿的,一看就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
年轻人被打得鼻血直流,毫无还手之力,除了死死抓住老人的背心。
光是这个视频,好像又是一起“年轻人不让座”纠纷,难免会引发“老人抢座未遂大打出手”的猜想。
昨天,青岛警方发布了最新的情况通报。
一个刑拘,一个行拘。打赢的坐牢,打输的住院。两败俱伤的结果。
真相也在反转,原来这年轻小伙一上车,就对多名乘客进行言语滋扰,又辱骂老人,有错在先,老人这是在“主持公道”,教导年轻人。
事件的“槽点”,当然是人们对一些蛮横老人的不满情绪,积存已久。
哈尔滨,一70岁老人因年轻女孩不让座,暴打她一耳光,且一路辱骂,后被乘客劝阻离开。
北京,一老人因女子不让座,用手堵对方的嘴,还用拐杖扒拉女子的腿,被警方行拘。
确实有些老人,拿着不低的退休金,闲来无事,又有免费公交卡,上了车是林黛玉,一下车是方世玉,跳广场舞是李小龙,抢免费鸡蛋是黄飞鸿。
一有争执,不该出手也出手,输了,干脆就地一躺。
这样的事件多了,也怪不得年轻人在问:是老人变坏,还是坏人变老了?
这次的青岛老人,整个过程步步紧逼,毫不手软。推搡、扭手、掐脖、扇耳光,接着摁倒、骑乘、击打头部……
而年轻人始终没有还手,很能克制忍让。
他先是找了个理由,给自己台阶下:我喝多了。
老人质问:你喝多了?
接着连扇耳光。
年轻人继续哀求:我错了,爷爷!
老人不依不饶:你错了!现在年轻人这种社会风气,该整顿一下了。
又是一顿拳头输出。年轻人口鼻流血了,还没有收手的势头。
这老人自觉得正义满满,其实是暴戾过头,应该让他尝到法律的苦头。
故意伤害罪可不是道个歉、关几天的小事,涉嫌犯罪,根据刑法,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事件的“笑点”,是整个场景看起来有些滑稽搞笑。
一老一少,一黑一白,一个占上风,一个落下风,对比很鲜明。
旁边乘客基本在淡定观战,然后纷纷起身离开,没有出声或者出手相劝。
尤其是那位戴眼镜的中年大叔,满脸堆笑,又增添了几分笑果和喜感,也因此遭到了不少人的批评。
不过,从几十秒的短视频看,不好去道德绑架车上的乘客,也没多大必要上升到鲁迅先生“今日我若冷眼旁观,他日祸临己身,则无人为我摇旗呐喊”的深刻反思。
他们纷纷起身逃离,也是怕被铁拳误伤,或觉得老人惹不起。
大叔笑着离开,也不好说是冷漠。可能他天生就有“笑面虎”的喜感长相,可能他是在嗤笑这场因小事大打出手的闹剧,也可能是听年轻人之前出言不逊、突然冒出一句“爷爷,我错了”,忍俊不禁,也很正常。
这一笑,也是发生在争执才开始时,还没到鼻血直流的地步。
事实上,旁观者也不全是观战的,有几个年轻人去劝架了,阻止老人继续动手。
有倾向性的视频剪辑,断章取义的解读,可能是谣言和网暴的源头。
事件的“痛点”,是不少人看到年轻人被打的“于我心有戚戚焉”。
23岁的年轻人,初出茅庐,涉世未深。据说是刚毕业的外地人去找工作。
现在工作也不好找,心情不爽,借酒浇愁,乘着酒兴发泄了几句,滋扰了乘客,确实不应该。
但因此就招来一顿毒打,无论是身体还是内心,确实有些痛。
年轻人不敢反抗还手,可能体力不如人,可能不敢惹本地老头,可能怕赔不起钱,更可能是一旦还手,定性为“互殴”,后果很严重,要么丢了工作,甚至毁了前程。
更让人有些心痛的是,年轻人一脸是血下了车,只能忍气吞声,都不敢报警,是视频传播后才被传唤。
换了是我们的孩子,他再有错,我们也会心痛。
有网友做了个大胆假设:“要是年轻人奋起反抗,将老头打倒在地,结果会怎样?”
如果谁能气壮理直地答题,而且说到还能做到,这他的“痛”也就不那么痛了。
前天看了徐峥的电影《逆行人生》。
城市精英高志垒中年失业,沦落为“边角料”,被迫加入外卖骑手的阵营,从小白逆袭为“单王”,励志又辛酸。
不喜欢的觉得太假,太鸡汤,喜欢的觉得感同身受,高度共情。
为什么会有两极分化的观影感受?
只有“痛定思痛”,才会觉得“痛何如哉”。
比如我,和影片中的高志垒同年,在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我就觉得很“痛”很“痛”。
欢迎 【点赞 在看 转发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