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优秀作文:应试作文,敢于越“界”

教育   教育   2024-09-28 00:01   湖南  
湘语文资料点击名校作文 素材精粹 精品课件
相关讲评课件下载请到文末




湘语文导读





应试作文无疑有“界”,但越来越森严的“界”,在一点点消解、褫夺学生的写作灵性。而年轻学子的个性思想实在是无“”的,应该鼓励他们的文字少点应试套路,多点自由空间,少点亦步亦趋,多点恣肆张扬,少点口号套话,多点真话实话,就算越点“界”又何妨?
前天,课堂上看2010年湖南省独字作文题“早”的高考满分作文(网络可搜索)时,疲惫的高三生都为那种灵气十足、文情思俱佳的文章叫好,它们甩出“体育”“劳动”的作文何止几条街?
之前曾推送了《极简作文题,意蕴很丰富》,题目为独字——“界”,不少同学写出了有个性有想法的作文。有一个同学在紧张的高三复习之余,洋洋洒洒写了三千字,用他的话来说,明知道考场不能这样写,但就是有想一吐为快、作文越“界”的感觉。
今天推送优秀作文小辑。


作文原题


【2长郡中学往届高三月考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请以“界”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资料


 相关作文资料点击《极简作文题》,含审题、立意、佳作、素材、课件等。


学生佳作


指导老师:湖南师大附中 李老师



湖南师大附中2020班  陈雁

乍一看“界”,我确实瞬间被唬住了。何为“界”?界线,界碑,界河,界点,漫无边界?
细一琢磨,特立独行的“界”后,还有33个字的作文要求,虽是老生常谈,又在提醒不得越“界”。看来这是一个无界而有界的话题,框定了作文的“界”,又看你如何在“界”内舞出文采,舞出风姿。
常常听同学们抱怨:文学写作自由无界,而考场作文局促有界,让人难以发挥“毕生所学”,无法体现写作实力,戴着镣铐,很不自在。而在我看来,无论舞台多局囿,无论空间多逼仄,总有些思想无界的学子,长袖善舞,舞出个“唐宫夜宴”来,舞出个“只此青绿”来。
作文之“界”,从形而下的角度来说,规定了内容和形式的界线,考试才具有实操性与公平性。一来给考生提供基本指向,或情境设置,或任务驱动,写演讲稿、书信、辩论稿,立意谋篇,起承转合,有章法,有节度。既不至像无头苍蝇,满纸乱爬没方向,也不至如信马由缰,让阅卷老师无从评判。二来是防套作,防取巧,防舞弊,不能便宜了投机者,背一堆“感动中国”“觉醒年代”的王炸素材,玩玩套路,轻取高分。而要让真读了书的学霸们,螺蛳壳里也能做道场,还能做出大气派来。这个作文的“界”,也就区分了语文能力高下,达到了选拔人才目的。
而从形而上的角度看,每道作文题都要呈现给数以千计万计的学生,它承载了以题育人的功能,引导学生走向思想道德人生观的高地,也就是老师们常常讲的立德树人、核心价值观。我们在“界内舞蹈,却也在一次次跳跃,尝试展现更宽的视界,触摸更高的境界。用带着些稚嫩的文笔,突破那些固定材料的“界”,让年轻的思想跨越语言的“界”。
于是,我们拿到一道道作文题,面界又破界。我们反复琢磨思考,交流与表达,思辨与批判,成长与发展,在追求个人作文能力破“界”,又在随着时代大流,用时代气象界定和匡正人生之路。我们从“笔下三千牍,胸中百万兵”,到“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在纸上谈兵之“界”中,在人生渺渺十几年的“界”中,窥见历史洪流之走势,祖国人民之所需,跳出自己“哐当”作响的美妙舞姿,融入这巨浪滔滔、磅礴无“界”的时代大潮。       
带着镣铐的舞蹈,亦能精妙;框在“界”内的文章,亦可有无“界”之思。
那么,收笔之时,我想问问瞧我文章的“张水部”,立意深浅入题无?


湖南师大附中2020班 罗轩萱

“界”,意为“界限”,分有形和无形。有形之界,多可见可感,人们认知够多。而无形之界,往往被人忽略小觑,所以我想说说它。
无形之“界”,它可能是普世价值观,也可能是千百年来潜移默化形成的固化观念,以看不见的指挥棒,调整、掌控与塑造有形的人。活在界内,亦是绝多数人无法规避的现实。诚然,无形之“界”给人提供了某种保护。只要你不对“界”代表的主流价值观发起冲击挑战,顺从并遵循它,你就可以在其中相安无事。
哪怕是我们今人提起来匪夷所思的《女则》《女训》,一方面它对女性有明显的禁锢与戕害,是对妇女生存空间的挤压;另一方面,它也划定了一个确定性的安全区域,给循界而行的女子提供了“保护”。
人如果要享受“无形之界”的保护,就可能要付出不无沉重的代价。
首先是个性被排斥。因为大多数人选择和适应了这种“界”,就会选择群体的趋同,而排斥个体的特异。刘瑜教授谈到中国的教育时,喻之为“一场无穷无尽的逃跑”:人不是在发现自我,而是在逃避自我,从一个独特的自我,逃向一个平均的他者,从个性逃向潮流,从冒险逃向安全。这就是人们囿于无形之界内的悲剧。
然后是刻板印象的形成。因为无形之“界”的存在与作用,审美单一,取向固化,社会的宽容度在消弭。西蒙娜·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有一个经典论断:“女人不是生成的,而是造就的。”她认为男女社会心理差别的形成,就源于类似“无形之界”的印象 。恰如人们往往鼓励男孩去冒险,而总是告诉女孩要娴静爱美,“你的衣服很漂亮,别弄脏它”。久而久之,冒险和爱美就分别成了男女性别的专利与特权。若出现一个男生,文静羞赧,他会被称为“娘炮”;若出现一个好动爱冒险的女生,她就被戏称为“女汉子”。
如果说无形之“界”是一层隐形的障壁,顽固而强大,那么质疑、挑战其不合理性的人,大约就是《三体》里说的“破界者”。
破界,不仅仅是破当下的戒律,更是要建新界、求新解。人类社会和文明的发展,本质上就是在解构也建构中进行。揆诸当下,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走向富足,“破界者”对社会与时代的质疑,延伸到了方方面面。可能是对职业观的反思,对特殊从业人员如殡葬师的再认识;可能是对两性情感的审视,对“情感洁癖”的辩证否定;可能是对传统教育的反叛,包括对高考意义的重估。而这方方面面的认识破“”,又反作用于时代,缓和人的被禁锢感,使人获得更多自由。破土重构,裂土重建,恰若一株穿透时光的新芽,与开放包容、多元转型的时代,相依相生。
当然,我们也需要拷问下“破界者”,人类一次次挑战”无形之界“,究竟是为了什么?我想,破界绝不仅仅是迫于现实压头的反抗,更应是一种自发的精神与品质。破,不只是为了破,也为了立,既扩展个人视界,也拓宽时代边界,既立足了现在,也回答了过去和未来。


湖南师大附中2002班  张牧天

从村界、省界到国界,“界”划定了范围;从科学界到文学界,植物界到动物界,“界”区分领域……“界”的存在有自然属性,更多是人为干预。一条小溪可以是“界”,细胞结构差异是“界”,规章法度也是“界”。
“界”既是限制,也是成全。“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界”可以划定自由的边界,厘清自由与罪恶,是为了成全更多的自由。“界”限制了竞争的手段,一定程度维护了公平公正。“界”限制了危险的行为,也保证了生命的安全……这样的界以道德、法律、国际共识等形式存在,共同限制我们,同时也成全我们。
“界”既是区分,也是统一。“界”所区分的是分类学上的差异,所统一的是分类的标准。举一个生物学上的例子:惠特克的“五界说”将生物区分为五个类别,这是界的区分作用,同时“五界说”以界的方式统一了生物分类的标准——它们的分类统一地使用了细胞结构的差异,这即是“界”的统一作用。一个更常见的例子,高考界定了本科与专科,但同时又统一了人才的分类标准,体现了高考作为“界”的统一选拔性。
 “界”虽是范围并不设限,此处的界与规则不同,它体现了更灵活的边界,通过这些“界”的不断扩大与缩小,可以从中参见人类认识的发展:哥伦布的大发现将世界的边界扩展至美洲,航天器的出现将探索的边界推向星辰与大海……
 “界”若是人为划定,就一定有遵守与否的差别,从古代贤人的百家争鸣到现代意义上的辩论会,人类一直孜孜不倦地做着这项工作。也多亏了他们的教诲,我对“界”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行为与利益有界,人格与理想无界。行为的边界确保了利益的边界,人格的无界成就了理想的无界。
个人、集体、国家的利益是有界的,不能被随意侵犯,如同个人的尊严不能被忽视,国家的主权不能被触犯,因而行为被规则界定,被限制的行为才能成全受保护的利益。因而行为与利益的“界”是不能被逾越的。
同时在社会生活中,“人格”是无界的,“人人生而平等”这句旧话是很好的诠释。但我以为“人格的无界”除了关乎尊严、生活、机会更关乎“理想”——举一反例,“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比起财富上的不平等,对理想限制更大的是人格上的“有界”,农奴从未想过有一天他将成为国家的主人,被买卖的黑奴从未想过他们本不应是白人农场主的“财产”。而理想作为最光辉最有力量的,最天真最有活力的,最浪漫最有吸引力的“宝物”本不应是有“界”的。
 “界”是生活的普遍存在,它可能是我们的守护者,也可能是我们的铁锁链。而“界”又因人而有易动。对于有意义的“界”,我们恪守、遵循,对于本不应存在的,我们跨越、打破。


讲评课件
45张灯片,含审题、立意、佳作、素材
获得原版课件方式请看留言区


湘语文
将语文的外延,再拓宽一点点。湘语文系列公众号:精品素材“鲜素材”、教学资源“语文好”、名句分享“金句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