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推送了《2024届湖南师大附中月考二:教师示范文,疑被误判的佳作》。
有数百位老师为“疑被误判的佳作”在线评分,几十位老师发表了评分理由。
评分是:5%打60分,21%打55~59分,53%打50~54分,18%打45~49分,1%打40~44分。综合来说,评分在52较合理,考虑书写美观,实际阅卷中,可能再高1到2分。根据高考阅卷规则,6分之内为有效分,则评48到54之间都属正常。
令人感动、钦佩的是,广东两位名师——深圳市教科院语文研究员葛福安,广州中学正高级教师何国跻,对作文做了详细、专业的点评。
我们只是微信好友,彼此交往很少。他们的工作也肯定很忙,但愿意抽空参与评点,仅仅因为,“作者潜力很大,需要好好指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尤其是葛老师,评点这篇作文,从审题到语言到结构到逻辑,洋洋洒洒几千字。并且几易其稿,从开始的“苛严版”到后面的“温和版”,点评全文请戳:《2024届高三学生考场作文引发的“作文点评”故事》。
作为何同学的语文老师,我也该文做了修改升格。当然,尽量保留原貌,主要做文字调整。
①鲁迅曾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这句话被现代人奉为圭臬,演绎得淋漓尽致。多少人对天下事侃侃而谈,举目尽是远山苍翠,却忽略了身边琐碎,忽略了近处蔷薇之芬芳? ②在互联网与新技术解构与重构社会的当下,我们既要能远观群山苍翠,又应可近嗅蔷薇芬芳,如此方可找准自我生活之定位。 ③无可否认,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远方资讯的社会。一方面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能够及时地获取最新的资讯,毕竟这已不再是那个“车马慢、书信慢”的慢社会。另一方面是公民们社会责任的觉醒。我们批判着作家笔下麻木的看客,自然不愿沦为所谓只关心自我、不关注社会的“利己主义者”。这两个因素都是推动我们关注远方的驱动,是我们“远观”的原因,而手机和流媒体等工具与媒介则是我们用以远观群山苍翠之望远镜,让我们拥有足不出户而天下尽知的能力。岂不妙哉? ④然而,正是群山的苍翠让我们心向往之,大家却忽略了身边盛放的蔷薇——那些生活中琐碎的美好,一家人团聚浓浓的亲情……走在浸润于花香的长街,阳光洒落下如流的金辉,我们却行色匆匆,抱怨着自己电量不足的手机。屡见不鲜的低头族,俯首甘系信息之枷锁,眼中只有远方资讯的青山苍翠,这不能不引发我们对于远近之思。 ⑤我想,生活中远山固然重要,但更为可贵的却是身边的蔷薇。正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家事”为何列于其首,因为身边的小事才是构成我们生活的单位,没有附近的生活,一切对远方的关心与向往也无非是镜中花、水中月。 ⑥如何近嗅蔷薇芬芳?这个问题对于快节奏生活中的我们可谓振聋发聩。也许,我们应当低下我们抬起过久的头颅,看看我们身边的人们,看看我们沿途的风景,你也许会感叹:生活中静放的蔷薇也许并不黯然于苍翠的远山。苏联作家帕斯乌托夫斯基曾以金蔷薇为喻,认为作家之创作就是筛去生活里的尘土,留下珍贵的金粉。 ⑦其实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聚焦于海子所言“珍贵的人间,阳光强烈,水波温柔”,我们也应于琐碎间积累珍贵的金粉,将之锻造成独一无二的金蔷薇。
⑧群山苍翠诚可贵,蔷薇芬芳价也高。人生百年,愿你我皆可远观群山苍翠,近嗅蔷薇芬芳,于远方的资讯与附近的生活间走出独一无二的人生路。 | ①鲁迅先生曾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们早已视之为人生信条,又怎能不关注“远方”和“人们”?【升格理由:引鲁迅语,正面切入远方,并无不可,但解说宜简不宜繁,否则容易有“绕弯子”之嫌】 ②但当我们对天下事侃侃而谈,举目尽是远山苍翠时,又怎能忽略了身边景致,忘了闻一闻近处蔷薇之芬芳?【升格理由:承接上文,以反问句形式,迅速提出文章观点】
③互联网与新技术迅猛发展,解构与重建着当下的社会。手机和流媒体等工具与媒介,成为我们尽览群山苍翠之望远镜,让我们拥有足不出户而天下尽知的能力。另一方面,公民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在觉醒,我们不愿沦为所谓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只关心“小我”,不关注“远方”和“人”。人心向“远”,已是潮流。【升格理由:互联网、新技术发展,方便获取远方资讯,属正常现象,原因也不复杂,可略减百字】
④只是,我们惊叹远山苍翠之于,实在不该遗忘了身边盛放的蔷薇——那些生活中琐碎的美好,一家人老少团聚,亲情浓郁……走在浸润花香的长街,阳光洒下如流的金辉,我们却行色匆匆,焦虑着手机的电量不足。满大街游走的低头族,俯首系颈,委身于信息之枷锁,眼中只有无穷的远方,无边的资讯。这怎能不引发我们的远近之思?【升格理由:注意段首的过渡。行文可关联“远方”“近处”】
⑤我想,“远山”固然重要,但更为可贵的却是身边的“蔷薇”。正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家事”为何列于其首?因为身边的小事才是构成我们生活的基本单位,我们的小家是偌大世界的组成细胞,没有身边,没有附近,再是精彩的远方,也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
⑥如何来近嗅蔷薇芬芳?这个问题并不高深,但步履匆匆、快节奏生活的我们,却可能丢了答案。也许,我们应当低下我们一直仰起的头颅,看看我们身边的人们,看看我们沿途的风景,你也许会感叹:生活中静放的蔷薇,其实并不比苍翠的远山黯淡。苏联作家帕乌斯托夫斯基曾以金蔷薇为喻,认为作家之创作就是筛去生活里的尘土,留下珍贵的金粉。【升格理由:注意措辞准确,避免引用错误】
⑦其实,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何尝不是如此?聚焦于海子所言“珍贵的人间”,踩在青草上,走在黑土块上,感受“太阳强烈,水波温柔”,感受四周的冷暖凉热,感受身边人的嗔喜忧乐。我们也应于琐碎的尘世间,积累珍贵的“金粉”,将之锻造成独一无二的“金蔷薇”。那些“消失的附近”,又开始在你面前呈现。【升格理由:本段写“近处”,似要下考了,原文写得仓促,不妨多来几笔,丰富“近处”场景,强化“近处”之好,与前面写“远处”宜减少百字对应】
⑧群山苍翠诚可贵,蔷薇芬芳价更高。人生百年,可远可近,愿你我于远方的资讯与附近的生活间,走出更阔大的人生路。【升格理由:结尾略简,照应标题扣材料】 |
附讲评课件,微37900710或xiangyuwen1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