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语文资料点击➾名校作文 素材精粹 精品课件
前些天,推送了《公开课扯谈的语文老师,要被学生投诉?》
有位同学说:有的老师每节课都在瞎扯,明晃晃的水课白拿工资。
相反,我在课堂扯谈有限度,但我一直喜欢会扯谈的语文老师,佩服会扯谈的语文同行。后来我发现,之所以文章有争议,是不少朋友把“扯谈”和“扯淡”等同了。“扯谈”是方言,意思是东拉西扯,中性词。放在语文课就是引经据典,纵横捭阖,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扯淡”是《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词语,是胡扯瞎扯,偏贬义。类似词语还有“扯蛋”“扯卵谈”“瞎扯淡”“瞎扯蛋”。水分满满、缺乏营养的闲扯属于此类。
语文课不同于数理化课。数理化课首先是老师讲得清,学生听得懂,知识点清楚、透彻了,课就成功了。而语文课首先是学生爱听、愿听,因为语文课基本不存在听不听得懂的问题,而是讲得生动不生动的问题。就算语文基础知识点,也需要相对生动的表述,需要具体的实例,需要讲出点美感与意趣,需要让学生喜闻乐见。一个语文老师的语言味同嚼蜡,干巴枯瘪,对于一天8到10节课的学生来说,确实是一种摧残。说白了,不管语文老师用哪种方式上课,让学生轻松听进去了,而且听得津津有味,这课就成功了大半。语文课最不需要范式和模板。从头到尾让学生讲的课,可以是好课。从头讲到尾的语文课,也可以是好课。
有些评课专家,限定开口讲授的时间占比,并以之为语文好课堂的硬性指标,其实就是瞎扯蛋。也因此,很多不教语文的领导,喜欢听语文课、评语文课、批语文课。我一位优秀的语文同事,早些年曾经开设过“聊天课”,师生围坐,闲聊扯谈,来点儿葱,来点儿蒜,来点儿芝麻盐,锻炼口才胆量,反响很好。我听过一堂本校语文特级教师的课。他讲新闻知识,教材里几大版内容,全部不讲,让学生去读去找。他一节课只呈现三张图片,引出一番扯谈,从人生到时政,情感饱满,引人深思。这是我心目中顶好的语文课。我朋友圈里,有位英语界名师说:“我很反感分秒必争的学、教模式,机械,呆板,无趣,无情!”“无情”一词,说到点子上了。在我看来,一语双关:老师无情,罔顾学生感受;内容无情,难以引人共鸣。有个很喜欢和我杠的语文老师说,学生作文用到林志玲的事例,也不一定来自老师扯谈啊。我说,这明显是一种文章的写法,并非确指,而可见一斑。无论是听老师讲,还是自己读到,本质一样。一个无法欣赏老师有料扯谈的学生,不太可能用心读“无用”闲杂书,读了也难内化于心,更难灵活转化为作文素材。而现在学语文,就是要读得杂见得多识得广,哪怕一部电影,一幅漫画,一首打油诗,一个日常画面,一次闲聊,甚至一场拌嘴,都可能是语文的学习素材。那些阅读选段里,一个词的弦外之音,一个句子的深意,不就关联到人的种种阅历,包括对人情世故的揣摩。反过来,一个只会(当然需要)读音识字遣词造句,只想着获得“干货”、不懂扯谈的学生,很难成为新高考背景下的语文学霸。而真正好的语文课,好的语文课扯谈,还有多少和考试无关的非功利价值?欢迎 【点赞 在看 转发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