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句式杂糅。
“我校决定录取你入XX院系XX专业学习”,放在高考题,妥妥的病句,是“我校决定录取你为XX院系XX专业本科新生”“你入XX院系XX专业学习”的杂糅。“决定”“录取”“入”“学习”都是动词,导致叠床架屋,纠结不清。且“录取”不像“派”“叫”等可接兼语。
类似的高考语病题有:
【湖南高考题】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获得了观众的好评如潮。应改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获得了观众如潮的好评。
【广东高考题】食用水果前应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应改为:食用水果前应该洗净削皮”或者“食用水果前洗净削皮较为安全。
【江西高考题】他刚接待过包括书记在内的一批省市领导来到县里。应改为:他刚接待过包括书记在内的一批省市领导,他们来到了县里。
【浙江高考题】她的事迹感动了广大网友自发在网上留言。应改为:她的事迹感动了广大网友,他们自发在网上留言。
【浙江高考题】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艺术总监赞美昆曲精美绝伦的服装与简洁的舞台设计形成了奇妙的平衡。应改为: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艺术总监赞美昆曲精美绝伦的服装与简洁的舞台设计形成的奇妙的平衡。或者: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艺术总监赞美昆曲精美绝伦的服装与简洁的舞台设计,二者形成了奇妙的平衡。
2.语序不当。
“请你准时于二0二四年八月十九日凭本通知书到校报到”中,多层状语排序,时间一般放在较前面,其中的“准时”放在谓语动词“到校报到”前。
比如人民日报新闻:他谈判16轮,誓让五星红旗在0时0分0秒准时升起。
且,《现代汉语词典》中“准时”的释义为:不迟于也不早于规定的时间。一般对应一个时间点。而“二0二四年八月十九日”是一天时间,不是具体时间点,不适合加“准时”。若某新生在凌晨0点1分,或晚上11点59分,来学校报到,按照通知书所说,是完全“准时”的,但这个时间显然不是上班时间,一般无人办理手续。很容易让人钻牛角尖:我准时到了,你怎么不准时在呢?
去掉“准时”,按照惯例,就默认指早上8点后,下午6点前为报到时间。你晚上9点到校,你不会去办手续,去了没人在,也没得话说。
“到校报到”也有些绕。“到校”是“来到学校”,《现代汉语词典》中“报到”的释义为:向组织报告自己已经来到。连起来就是“来到学校向组织报告自己已经来到”,这不“车轱辘体”吗?你稍微讲究点,用“来校报到”,也不至于像临时工写的。
全句也可改为:请于2024年8月19日凭本通知书来校报到。不就精简、明白、规范了吗?
还有网友指出,“我校决定”“请你准时”不得体,显得态度高冷,语气生硬,不过这都不算事了。
汉语是世界上最灵动丰富的语言,使用的弹性空间挺大,完全可以不拘一格,更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总有个基本的规矩在。
贵为最高文科学府,录取通知书出现多处明显语病,且多年沿用,不做“改版”,确实给人一种“斯文不再”的感觉。
谁要你是北大呢?要是新东方烹饪学校,颠得好勺子,或者山东蓝翔技校,开得好挖机,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