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谈艺录:人物画法

文摘   2024-05-05 21:55   浙江  

                            张大千

凡画,人物最上,山水次之。而画人物,又以人物器宇为上,要能绘出主要人物之崇高气质,所谓画家理想中之典型。故事画都由人物构成,故入人最深。为此,学者必须多读书,熟悉历史,对于历代风土人情以至房舍建筑、衣服、用具,均宜考据周详,画出始无疵谬。

画人物,别为释道、先贤、宫闱、隐逸、仕女、婴儿,这些部门,或工笔或写意都可以。

    张大千 《红拂女》106.5 x 58 cm   1944年作
          嘉德2023年秋拍以1.15亿元拍卖成交
画人物,先要了解一些相人术,不论中西,大概都是以习惯相法来判别人的贤愚与善恶。譬如戏剧里,凡饰奸佞贼盗的角色,只要一出场,略一举动,不用说明,观众就可以看出他不是善类。那么能够了解相人术,画起来岂不是更容易么。再譬如画古圣、先贤、天神、贞烈、淑媛,画成了一副伧野和淫荡的面孔,或者将一个长寿的人画成短命
相,这岂不是滑稽?所以我一再说,能懂得一些相人术,多少有一些依据,画起来就不会太离谱了。

如果要画屈原或文天祥,在他们的相貌上,应该表现出气节与正义,但决不可因为他们是大夫、宰相,而画成富贵中人之相貌。这就是拿视觉引动人到思想,也便是古人所讲的 “骨法”了。


      ​张大千 《小鹤卿》 62 x 42.5 cm  1960年作
      此作品嘉德2023年春拍以4715万元拍卖成交
题识:中华民国四十九年二月,日本电影来摩诘放映李香兰《白蛇传》。因忆在成都时与浅予、孝慈、岭梅同观川剧 《小鹤卿断桥相会》。岭梅为之摄影,浅予与予并为之写真。前尘往事,遂如隔世。朋辈星散,而鹤卿埋玉亦十二年矣。以此远寄岭梅,能无慨然。爰。
谪仙馆主题裱边:岁次辛亥 (1971年),余客居剑桥,于郑得(德)坤先生处初识张大千画册中小鹤卿断桥相会一图,水墨淋漓,传神动人。十数年无弃于心,偶阅影本亦足乐也。辛西年(1981年)余结识大千先生于摩耶精舍,知音忘年,先生示以小鹤卿图之真迹后赠于大风堂。余尝过目大千先生名迹多帧,有气势磅礴者,有优雅清丽者,有经典堂皇者,有价值万金者。诸凡众多,无有此图之情深意厚。世涛兄尝语汝藏大千十数幅,何者珍之,答以此帧,并愿南北西东只有相随无别离。谪仙馆主识。王申年 (1992年)初夏,香江。
画人物,最重要的是精神。形态是指整个身体,精神则是内心的表露。

在中国传统人物画法上,要将感情在脸上含蓄地现出,才令人看了生出内心的共鸣。这个当然是很不容易的,然而下过死功夫,自然是会成功的。杜工部说过:“语不惊人死不休。”学画也要这样苦练才对。

绘人物画的步骤,画时无论任何部分,须先用淡墨勾成轮廓,若是画工笔,则先须用柳炭勾之。由面部起,先画鼻头,次画人中,再次画口唇,再次画两眼,再次画面形的轮廊,再次画两耳、画鬓发等。待全体完成之后,始画须眉,须眉宜疏淡不宜浓密。所有淡墨线条上,最后加一道焦墨。有时淡墨线条不十分准确,则用焦墨线条改正。

若是画人物工笔着色,一样的用淡墨打底,然后用淡赭石烘托面部,再用深赭石在淡墨上勾线。衣褶如果用重色石青石绿,那就用花青勾头一道,深花青勾第二道,朱砂用岱赭或胭脂勾它,不论是脸部还是衣褶的线条都要明显,不可含糊没有交代。巾帻则用墨或石青,鞋头则用朱砂或石青或水墨都可以,看人物的身份斟酌来用。

                张大千  《春困图》27 x 24 cm 

画人身的比例,有一个传统的方法,即所谓“行七坐五盘三半〞。就是说站起的人除了头部之外,身材之长怡恰等于本人七个头,坐在凳子上的,其身材之高恰好等于本人的五个头,而盘腿坐着之人,其身高约是他本人头高的三个半。现在新时代的标准外国人画像,有八头身高比例之说,哪知我们中国已发明若干年了。

画人物时还须注意,运笔要有转折虚实,才可表现出阴阳凹凸。有时淡墨线条不十分准确,则待焦墨线条来改正。

记得少年时读《西厢记》,有金圣叹引用的一段故事,真是画人物画的度人金针,现抄在下面:

昔有二人于玄元皇帝殿中,赌画东西两壁,相戒互不许窃视。至几日,各画最前幡幢毕,则易而一视。又至几日,又画中间旄钺毕,又易而一视之。又至几日,又画近身缨笏毕,又易而一视之。又至几日,又画陪辇诸天毕,又易而共视,西人忽向东壁哑然一笑,东人殊不计也。迨明,并画天尊已毕,又易而共视,而后,西人投笔大哭,拜不敢起。盖东壁所画最前人物,便作西壁中间人物,中间人物,却作近身人物,近身人物,竟作陪辇人物。西人计之,彼今不得不将天尊人物作陪辇人物矣,以物尽高一层。

读过此文,倘若能细细领略这段文章,我想,要画人天诸相,当不至于太难吧。画西壁的那一位,虽然是逊画东壁的人一筹,但他还肯自己认输,也不失真艺人的风度。最怕的是只知别人眼中有刺,却不知道自己眼中有一段染木啊!

    张大千 《执扇仕女图》 107 x51.5 cm  1942年作
绘画中,人物、动物最难。我初学画时,就是从人物着手画起,后来才改学山水。

对于人物画,我喜欢唐人的豪放、宋人的谨严,而色彩的绚烂,两代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古人画人物,多数以渔、樵、耕、读四种人为对象,这是象征士大夫归隐后的清高生活,不是以这四种为谋生道路。后人不知此意,多画得愁眉苦脸,大有靠此为生,孜孜为利的样子,全无精神寄托之意,岂不可笑。

(敦煌)壁画中的佛像肃穆端庄,菩萨慈祥可亲,飞天秀丽活泼,天王、力士威武雄壮。但是,肃穆端庄不是呆板,秀丽活泼不是轻飘,威武雄壮不是凶恶,这些都是需要认真仔细观察研究的。

张大千 《观音造像》 108 x 44 cm 
画人物要打稿,画仕女当然也一样,且更要加意地打稿。工笔仕女,尤其不可潦草,一线之差则全面俱坏。

给仕女打稿,仍以柳炭为之,等打成之后,淡墨勾过,轻轻指拭即无柳炭痕迹。

仕女的容貌与服饰,要高华明丽,丰艳窈窕,各极其态,更要娴静娟好,有林下风度,遗世而独立之姿。一涉轻荡,便为下乘。

画仕女的脸型与五官,仍与画其他人物一样,先用淡墨勾线,勾准后再用淡朱砂烘托。眼眶、 鼻梁用赭石衬出凹凸,额鼻下腭则以白粉晕它,古人称为“三白脸”。如是用薄质的纸或绢,可于背后托粉,则更显得厚润些。最后深赭重勾,点唇用朱砂,再用西洋红分开。


张大千 《李建中七岁小像》 95.5 X 45 cm 1949年作

李乔峰题诗堂:岁之己丑春初间(一九四九年
也),张师大千由蜀访港,时居简师琴斋之千石
楼,时多作画之遺,门人偕小儿建中拜侯,两位师公乐甚而问之曰:小友爱画画乎?小儿答曰:喜画囗口。千师大喜,即命生取纸,挥就小童一幅,赐题其上曰“七岁小友者”。师之爱仁,惠及后学之心何其深也!今余由港带回来温哥华儿居所藏之幸,勿失也,宝之宝之。父乔峰时年七十
又六于云城题。一九九八年八月甘二日。戊寅岁七月初一日题记往昔。

至于仕女的衣着,则看画题而定富丽或清雅。其衣披、裙带花纹,宜参考古人名作,如周昉的 《簪花仕女》、张萱的 《明皇纳凉图》、宋徽宗的《摹张萱捣练图》等,或者敦煌壁画,都是最好的资料。

什女画的配景,宜用梧、竹、梅、柳、芭蕉、湖石、荷塘、红栏、绿茵,切不可用松、杉、槐、柏等树。

画仕女,背面和侧面皆极不容易施工。

画侧面,其轮廊由额至下额要做到“七不得”,即凸不得、凹不得、蹋不得、撅不得、缩不得、丰不得、削不得,这些皆须十分着意。

画背面,那就要在腰背间着意传她袅娜的意态。

     张大千 《天风海水》 92 X 47.2 cm  1947年作

画仕女画,重色须用矿物质颜料的,是石青、石绿、朱砂等,雄精、石黄不可用,因为这两样颜料时间久了会烧纸,只要用藤黄和粉就行了。胭脂近世已绝,亦只有以西洋红来代替它了。白粉,古人用的是碎磲粉、牡蛎粉,一遇盐卤的气即立变为黑,慎不可用。化学有钛粉,永不变色,可以采用。

画仕女时,面部设色不可大浓。仕女必须脱俗恬淡,有飘飘然之感。

古人的仕女题材有极堪瑞摩者,如 《杨妃病齿图》《杨妃上马图》《明皇贵妃并笛图》 等,若能试写几幅,就最见功力。

画人物的须发,画得不好的话,就好像是一团水泡了的黑棉花,勉强粘在头上。画须发古代唐宋人最为擅长,方法是用浓墨细笔,依着面形方位,疏疏落落略撇十几笔,然后再用淡墨渲染二三遍,显得柔和而润泽,有根根见肉的意思,自然清秀可爱。


工笔仕女的头发,也和画人物的相同。但是不可用油烟制成的墨渲染,而要用松烟墨渲染,先用极淡的,然后逐次加浓,大约三次就可以了。因为松烟乌黑,油烟有光,反而觉得不黑了。

画佛像的头发,要用石青,这石青是三青,亦称佛头青,要两次或三次才能填匀,后用花青重撇发纹就可以了。

画仕女,最主要的是眼睛要黑,才能显得有精神。

画人物,最难是点睛。顾恺之常说:“四体研媸,无关于神明,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画眼睛时,先描出眼眶,再勾出瞳人的轮廓,用淡墨渲染二三次,再用浓墨重勾一遍。传神的关键重在瞳人的位置,就是视线的方向要对正面。尤其是画仕女,要使画中人顾盼生姿,更要随你从哪一个角度来看,总是像在脉脉含情地望着你。你在左她也向着你,你在右她也向着你,正面更是不用说了,乃至将画倒过来,横过去,她仍旧是在向着你。画中人的眼神与看画人的眼神,彼此息息相通,《洛神赋》所说的 “神光离合”,就是这个意思了。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公众号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音乐等版权属于原创作者所有,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也不用于任何商业之目的,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以服务公益性质。如未及时与原创者联系以至侵权,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在后台留言或发送邮件至邮箱384633248@qq.com),我们看到后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


               艺术︱漫谈︱闲聊︱人生













可闲斋
艺术品欣赏、鉴赏与收藏知识介绍,提高大众审美情趣。艺术家推广、优秀作品展览,弘扬艺术大家的思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