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子玉和唐淑玉都是林甸剧团当年的骨干队员,魏子玉是当林甸剧团乐队里的四梁八柱里的主梁,当过乐队队长,当过剧团副团长,都是林甸剧团的有功之臣。
当年,林甸剧团里女演员除了筱兰萍、温丽萍、高慧珠那茬子女主演,剩下的袁淑华,唐淑玉、吴晓芬是另一代舞台主力。而男演员里,除了登台演戏的几大名角,乐队的作用乐手的贡献也是功不可没的,乐队里那些出名上将的乐手,人们都能亲点出张树春、魏子玉、王德林、薛威、杜仁、韩杰等等名将,后来的丁国军、武海军、徐振铎、薛峰、王玉龙、孙庆林等,一个剧团里文武场里主要人物都是一代明星,没有乐队的十八班武艺整台大戏都是没法演唱的。
魏子玉是 1941 年生人,1957 年进的剧团。之前,魏子玉是县文化馆的业余文艺积极分子,他的老家是三合乡五星六队的,他有个哥哥叫魏子龙,是乡村木匠。老魏家是地主成分,据说父辈是土改时期被斗打死的,他们哥俩属于血仇子弟。文殿成在文化馆当馆长的时候,魏子玉在城里念书,五星六队离县城十多里地,魏子玉来回走读在林甸念中学。业余时间他经常到县文化馆去跟别人学习拉二胡,当时文化馆有几个老人胡占鹏、于超、王维汉,都能拉几下二胡,魏子玉跟文殿成胡占鹏都是三合老乡,魏子玉长得年轻漂亮,跟文殿成和胡占鹏处的很熟。在他们的影响下,魏子玉迷上了二胡,中国的民族器乐不管哪一样,只要你迷上了就放不下。很多年轻人都是这样,那个年代没啥文化生活,业余时间能走进文化馆里给你一把二胡,让你像个人似得练练乐器也是很荣幸的事情。魏子玉天生就是个文化人,不愿种地,就愿意拉琴。那时候很多人家的孩子学拉琴自己都买不起琴,都是自己用罐头盒子,用鱼皮,自己做,上哪找公家给你买琴。魏子玉很珍惜文化馆对他的接纳,在文化馆练琴特别用功,特别能吃苦。一到周六晚上和星期天,就在文化馆住下,贪黑练琴,冬天的时候,文化馆内有值班看屋的人,他就起早抱着二胡上外边练,为了不影响别人睡觉,他找个背风的地方,把二胡琴码垫上铅笔杆,真有点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劲头。年轻人都怕鼓励和表扬,魏子玉就是在大家伙的鼓励、夸奖、赞美的过程中,成长进步,自学成才。到了 1957 年前后,魏子玉在林甸县业余文艺队里就有点名气了,文化馆排节目,伴奏拉琴就少不了他了。二人转曲艺厅演二人转也找他去伴奏,1957 年林甸县评剧团招聘伴奏员,正好文殿成当团长,知道魏子玉,就同意魏子玉到剧团乐队当伴奏员,拉二胡。刚进剧团不久的魏子玉,年龄小,不懂事,有一次路过一家小卖店,卖店窗口摆着一个麻花盘子,魏子玉有点馋还有点饿,就顺手拽了一只麻花吃了。过后不知道是小卖店的店主还是团里的学员们,把魏子玉的行为变成了偷麻花行为,告到文殿成那里。这还了得,剧团年轻演员偷吃人家小卖店麻花,给剧团造影响,这可不行,文殿成团长一气之下就把魏子玉开除剧团,让他回家种地去。小小的魏子玉并没有回家种地,他离开剧团以后,回家继续练琴准备考艺校考音乐学院,他充满信心,坚定信念,他相信自己的功夫不能白练。到了 1958 年,剧团需要增添新生力量,文殿成一句话又把魏子玉给找回来了。当时的剧团有个袁老师叫袁振清,是拉板胡的专业主弦,二次回剧团的魏子玉就和王德林俩一起拜袁振清为师,跟着老袁头继续刻苦练琴。经过几年的刻苦磨练,经过几年的正规训练,魏子玉的琴技迅速升级,到了文革前期,等老袁头那一批琴师卸任不在了,魏子玉和王德林杜仁他们就成了乐队主力。魏子玉就开始拉主弦了。这个时候,林甸剧团里的魏子玉就成了剧团乐队里的骨干明星了。魏子玉长得潇洒漂亮,加上琴技高超,还会打篮球,钢笔字写的特别好,还会刻钢板,在剧团承上启下,拳打脚踢,属于中坚骨干力量,也是立过大功的人。他在团里跟所有的男女演员相处的都很好,团领导和主演副主演都很高看一眼,敬佩他,尊重他,得意他,一些特别出名的主要演员对魏子玉也都格外青睐。到文革期间剧团宣布解散的时候,他和唐淑玉俩一起回三合乡 ( 文革期间叫东升公社 )。五星大队六队进行劳动锻炼。他们带着孩子回到五星六队借了两间土房,暂时寄居在老家的生产队里参加劳动。魏子玉是五星六队的骄傲,原来都是老邻旧居,他的哥哥魏子龙在屯子里跟大家伙处的关系都很好。老魏家在五星六队没有仇人,生产队里又没有派性斗争,所以魏子玉回去干活,基本是平安无事,没有人欺负他们。干了不长时间就被抽到县五七干校,进行“吃小米,爬大山,走五七道路,改造世界观” 去了。他们在五七干校排演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和一些小型多样的文艺节目。1976 年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一切走向正规的时候,剧团恢复正常的时候,他和唐淑玉夫妻双双回归剧团,继续排练传统戏剧和现代评戏、京剧。魏子玉和唐淑玉结婚之前曾经有一段小插曲。他俩没处对象的时候,魏子玉跟团里的另一个女演员处对像了,两个人处了很长时间对象到了该要结婚的时候,组织上政审不合格,原因是女方是共产党员,魏子玉是土改被斗地主血仇子弟。在那个唯成分论的年代,组织上给女方下令,如果女方跟魏子玉结婚,组织上将对女方给予纪律处分,女方不得已提出和魏子玉解除婚约。据说,魏子玉那一阶段老悲哀了,本来是一段美好姻缘却不能遂心如愿,魏子玉为了离散的恋人而遗憾、悲切,偷偷躲在一边拉二胡,专拉那个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一遍一遍地拉得好缠绵了。后来,在团里又跟唐淑玉俩处对象,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组织上再也没出面干涉他们的婚姻,他们就借住了一个半间小屋将就着结了婚。魏子玉和唐淑玉俩的孩子都在林甸剧团就业,女孩魏海霞是剧团的女演员,曾经被剧团送到黑龙江省艺术学校进修,两年艺校毕业之后又回剧团上班,男孩魏海涛也在剧团上班,是舞美队的。女孩魏海霞是 个很不错的演员,剧团里的几个女主演都在的时候,像魏海霞这样的 演员还有好几个,曹香兰、高波、吴兵兵、王春华、尤晓霞,有些剧目魏海霞就上不了场。后来尤晓霞、王春华离职了,张文秀调走,张凤杰下海,曹香兰下海,魏海霞、李秀红、李风梅就成了剧团骨干演员,这时候就显示这批演员的作用了。魏海霞、李秀红她俩曾经主演过拉场戏《酒迷探婚》,在林甸的各个演出场合都走红了一段很长时间,魏海霞很适合演出人物戏,塑造人物,刻画人物,都很有她的独到之处。魏海涛没有继承魏子玉的拉弦技术,在剧团干的是装卸道具,布置舞台的力气活。魏子玉去世之前的基本情况是这样的:1992 年,年龄才只有 53 岁的魏子玉基本到了内退年龄,内部已经出台了文件,还没公开执行。他不安心在林甸剧团拉弦,他想换换环境想通过关系往秦皇岛小海燕评剧团调。他先给小海燕评剧团团长写了一封信,介绍自己在林甸评剧团的基本情况,自己是做科的评剧伴奏。小海燕评剧团团长接到信之后,感到魏子玉的调动很困难,原因是小海燕剧团已经有两个拉板胡的,魏子玉来了不好安排,就把魏子玉的信委托王玉珑(小海燕评剧团的林甸籍司鼓)把信给魏子玉带回去,基本算是回绝了魏子玉的想法。之后,秦皇岛那儿有个姓窦的老评剧演员,曾经跟万兴和魏子玉都是同行,这个人是唱老生出身,曾经演过《秦香莲》里的韩琪,那时窦先生和魏子玉的年龄基本差不多,他曾经也在小海燕评剧团干过,也曾在小海燕打过炮唱红过。他听说魏子玉要来秦皇岛,就跟魏子玉联系上了,建议魏子玉到秦皇岛来组织一个评剧班演出挣钱。这期间高慧珠老师和王德林老师也已经到了内退年龄(艺龄三十年,年龄五十岁),按照黑龙江省文化厅文件规定,可以内退。他们在林甸进行走班制,有事就通知他们,没有演出任务就在家呆着。都快一年多了,团里也不派活,他们两口子就扑奔在秦皇岛小海燕评剧团上班的儿子来了。高慧珠和王德林来秦皇岛以后,魏子玉就更加活心了,他一看来不了小海燕了,就答应那个同行窦某某,来秦皇岛试试运气。然后就扑奔着高慧珠老师和那个窦先生来到了秦皇岛。魏子玉是先来的,唐淑玉是后来的,他来之后跟窦某某还真组织了一个评剧班,出去演过几场,一个人分了 500 元钱。魏子玉一看这个班还挺挣钱,就想把林甸团里的王尚生给吸引来,让王尚生加盟他们的小评剧班。魏子玉给王尚生拍了一个电报,电报的内容直接写了让王尚生来秦皇岛演戏挣钱的意思。这封电报王尚生还没接到,却让团长武海军接到了,武海军一看魏子玉的电报是勾引王尚生,王尚生当时是林甸剧团演老生的台柱子,他就多了个心眼,把魏子玉的电报给文化局郭志局长送去了。郭志局长看见电报很生气,立即给武海军下令,命令武海军扣罚魏子玉一年工资,(没扣罚唐淑玉工资)电报不准给王尚生看。魏子玉来到秦皇岛,高慧珠老师出面找人帮他租的房子,唐淑玉来了不到一年,他家的魏海涛两口子也来了。魏海霞两口子也相继到来了,为了生活,两个孩子跟剧团签约了离职合同,在秦皇岛做点生意。唐淑玉后来在海港码头找了一个看护当院打扫卫生的差事,每月 1500 元工资,不久魏子玉也在该码头找了一份工作,他也获得了每月 1500 元的收入,他们当初的那些靠演戏挣钱的想法基本就消失了。这期间,唐淑玉在秦皇岛又遇见了当年在齐齐哈尔地区和安达地区的旧戏友王晓萍等,她跟这些旧戏友们,参加港务局举办的老年大学班活动,他们跟当地一些戏剧票友聚到一起搞票友聚会,玩评剧,唱京剧,排个《花为媒》选段,玩玩地方戏,排个《马前泼水》等等,有时候演员不够用,她就去求高慧珠跟他们一起玩,让高慧珠当个客串演员,演个朱买臣什么的。因为高慧珠家这期间在秦皇岛居住小区开了一个小卖店,没有更多时间去参与唐淑玉他们的老年大学班的活动。魏子玉和王德林他俩也跟着他们在老年大学班给他们伴奏演戏。魏子玉和唐淑玉两口子在这里活的还挺舒心,每天的活计干完了,业余再参加点文娱活动,吃点啥买点啥基本没有生活压力。但是,魏子玉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却在每况愈下。特别是嗜酒如命的毛病,加上高血压的困扰,喝酒的失控,生活质量下降,身体状况不佳。几乎沾酒就醉,醉后失控。1997 年 9 月份,魏子玉老师回林甸时,我们曾经在一个叫石林酒店相聚,聚会的时候还有王尚生彭彦斌万兴等几个剧团老同志。那次见到魏老师的时候,感觉魏老师的精神状态很一般,身上的衣着很陈旧,头发很乱,胡须很长,形象很不光鲜,人也不怎么精神。坐在酒桌上,说话的状态,咝咝哈哈的,唉声叹气的,似乎心里有什么不可言说的心事和精神压力。我感觉魏子玉老师不像是从海滨城市回来的,那种精神状态让人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藏在心里。酒桌上喝酒的时候,我发现魏子玉老师喝酒的状态很不斯文,端起酒杯喝得很猛喝得口急,我心中当年那个清秀儒雅的老师形象荡然无存。一杯二两半白酒喝完之后,魏老师就显得很浮躁,瞅人的眼神,说话的语气,就有点不在状态,举手投足,张弛无序,完全不是我心目中原来的老师形象了。后来听说,魏子玉老师回秦皇岛以后,在喝酒的事情上家人们已经无法控制他了,家人越怕他喝多酒,他自己反而踅踅磨磨、躲躲闪闪地总想多喝几口。大概是脑子出问题了,有时候在外面喝完酒就找不着家了。据说有一次喝完酒,骑着自行车往家走,半路上进厕所方便,把自行车扔在厕所里,出了厕所忘了骑车了,把自行车弄丢了。2002 年,高慧珠老师家在秦皇岛买了新楼搬进新居,魏子玉老师去高老师家祝贺乔迁之喜,喝酒吃饭的时候,明显看出来精神上有些失落感。一样从林甸出来的,人家住楼房了,他们两口子还住在临时把门护院的门卫房子里,人在他乡,贫困无助,相比之下,生活落差使得魏子玉精神压抑,沾酒就醉。那一阶段,魏子玉老师白天没啥事,无处可去就到高慧珠家,赶上饭时就在高慧珠家喝几口酒。高慧珠每次都劝他少喝酒,这时候魏老师已经接近于病态了,即使少喝酒,人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基本是麻木失控了。不久,魏老师就有病了,初病是脑梗和心脏病,住在港局医院。经过治疗,魏老师病情很快好转,出院的第二天他去孩子家的饭店看看,他听说儿子的饭店还挺火爆的。去了之后,孩子给他做的大馅饺子给他吃,魏老师好长时间没吃过这么好吃的大馅饺子,吃完了又把剩下的饺子打包带回家。回家以后,据说没吃饱,又把打包的饺子拿出来,又吃了几个,大概是吃多了胃不舒服,他就自己出门在当院里来回走动。也不知道他是什时候进屋睡的觉,到夜里十二点了,魏老师再次复发心脑血管病,还没来得及送医院人就不行了。家人们急忙通知在秦皇岛的老乡们帮助料理后事。人就这么简单,魏老师刚刚接近六十岁边缘,还没到正式退休年龄就结束了美好人生。(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董谦,林甸县原文体局局长;黑龙江萧红文学院首期作家班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文学院第一二三四届签约作家。大庆市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林甸县作协主席。业余文艺创作以来,先后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曲艺、电影、电视剧等多种文体若干,出版文集七部。先后获得过国家文化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文艺精品工程奖和文艺大奖。退休后曾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林甸县杰出人才。
林甸往事ll董谦:在新书发布会上的讲话
林甸往事ll董谦:大年三十之流想
林甸往事ll董谦:永不褪色的旗帜(纪实散文)
林甸往事ll董谦:阳光与旗帜--读黄学文同志的《同海彦同志在一起工作的日子里》有感
林甸往事ll董谦:老鸭场的知青故事
林甸往事ll庞壮国:《荒界》风骚论或曰董谦写老家
林甸往事ll董谦:年关论语小记
林甸往事ll董谦:《小城梨园春秋》第一章 台前幕后
林甸往事ll董谦:五十余张珍贵照片,解锁小城梨园春秋
林甸往事ll董谦:《小城梨园春秋》第一章 台前幕后
林甸往事ll董谦:《小城梨园春秋》第二章 艰难岁月
林甸往事公众微信号平台搜集采访创作与林甸相关联的人与事,为积淀林甸的文化为宣传家乡做努力。为远在他乡的游子建设精神家园,希望有一盏明灯可以眺望,有一片热土可以还乡!
主 编:张立新
文字编辑:马秀红 赵艳琴 陈冬梅 梁学志 王淑艳 孔令琴
诗词编辑:陈忠海 白建东
林甸往事平台自成立后一直秉持以积淀家乡历史文化为己任,感谢乡亲们的一路支持与鼓励,不断地奋力前行离不开你们的守望关注。
投稿邮箱:zlxaaa@163.com